他逃难到中国,被授予上将军衔,官至副国级,一个战术让美军头疼

他逃难到中国,被授予上将军衔,官至副国级,一个战术让美军头疼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他们都为了国家和民族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当然这些开国将帅的生命历程中都有很多传奇的故事,至今都为我们所津津乐道。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和平时期,但是依然有数不清的人他们在边疆默默保卫者自己的祖国,而小编今天就要说一个这样的将军,而且他身上更是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他的名字叫做赵南起。

赵南起将军出生于1927年,当然这个时间中国正在进行风起云涌的革命阶段,但是赵南起并不是在中国出生的,他是生于朝鲜忠清北道(在今韩国),当时日本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侵略步伐,他们占领朝鲜,并且以此为跳板窥伺中国东北。

而赵南起将军的祖父是个抗日名将,为了保护自己一家的平安,于是就将家人送到了中国的东北,也就是吉林永吉,并且从此以后就在此定居,此后中国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随着日军加紧侵华的脚步,当时的全国半壁江山都落在了日本人手中,而从小赵南起就面对这一切,对日本的侵略十分憎恨。

当然抗日战争最终还是我们取得了胜利,而这一年赵南起已经18岁,虽然当时大部分逃难的朝鲜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但是赵南起并没有,而是他加入人民军队中,只不过后来建国以后,更多的却是在地方工作,在学习中刻苦的精神,加上多年生活,赵南起逐渐的掌握了汉语和朝鲜语。

也正是因为这样,后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因为熟悉朝鲜的情况,赵南起也作为志愿军作战科的联络员,开赴朝鲜作战,这也使得原本已经在敌方工作的赵南起又重新回到了队伍中。

对比前线炮火连天的战场,赵南起的贡献并不是在前线杀敌,而是在后勤运输上立下了大功,因为当时美军针对志愿军的战术就是切断后方的补给线,对此美军采用也绞杀战术,企图彻底切断志愿军的补给线,因而赵南起一上任就面临困难。

也就是在赵南起的计划下,采用了长区段倒运,全军运力集中运输的方式,使得后方建立了一条打不垮、炸不烂的千里钢铁运输线,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次从军的经历,使得赵南起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赵南起被任命为吉林省延边军区政治部主任,后来又担任政委,此后一直在军中贡献自己的,到后来有担任了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也就是在1988年的时候,赵南起将军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后来还曾经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