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甘孜 全域平安】刘军:小身材蕴含大能量!

【编者按】2020年国庆期间,围绕甘孜州打造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总体目标,

泸定公安按照提前研判部署、提前预警提示、及时消除隐患、科学指挥调度、全警上路保通的要求,全力做好辖区道路保通保畅工作,全警在岗在位,启动城区4个勤务执勤点,沿线建立4个包片保通工作组,投入警用摩托车30辆,设置上路执勤点9个,便民服务点6个,开展夜间治安清查3次,确保了辖区社会治安稳定、道路环境良好、景区秩序井然。

这世界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

没有铜墙铁壁,也没有神力

然而

在一个个单薄的身躯里

却蕴含着无数个大大的能量

他们用实际行动

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初心

用自己的青春

守护泸定这片热土

【连续6天,每天疏导车辆5000台次,他说值得!】

清晨7点,得妥执勤点,刘军和他的战友们按时就位,过往车辆从未间断,他也一直站在路口指挥车辆通行。

2020年国庆保通保畅,泸定县得妥彩虹桥段任务相当繁重,双向会车交通相当拥堵。

10月6日上午,我们在得妥执勤点与刘军相遇,面庞黝黑,瘦小的个子却精气神十足,他在执勤点快速来回走动,指挥疏导着过往车辆。

据战友李伟说,这已是他们连续执勤的第六天,从10月1日起,每天6点多起床,7点到达执勤点位,摆放好反光桶后各自就位,8月30日,因S217线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k838+050处、k842+150处突发泥石流,该路段成为泸定到海螺沟的唯一通道,国庆期间,过往的车辆陆陆续续、只增不减。

“前段时间发生泥石流,抢通后就一直在管制,国庆期间游客多,这条路压力很大。几乎每天,得妥执勤点来回疏导车辆达五六千台次。”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李军说。“过往车辆多,道路条件差、狭窄,加之游客对路况不熟悉,走错路、绕弯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更好服务群众,卡点上执勤一刻也不能放松。”

【离家4公里,他20余天没回家,他说无悔!】

刘军,男,1986年2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泸定县公安局得妥警务站辅警警长。

18岁那年,他独自奔赴广西柳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6215部队服役。两年的部队生活,锻造了他坚韧不拔、忠诚担当的优良品质。2011年10月,刘军成为泸定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光荣的一员。

“差不多有20多天没回家了。两个孩子想我的时候就给我打电话、开开视频。”刘军亏欠地说。“我平时陪娃的时间少,就是辛苦老婆谭元莉带着两个孩子,她也很支持我的工作,我就没什么担忧了。”

“我们都是24小时留守警务站,休息时才回家。他家离警务站短短4公里,但他一直没有回去过。”战友们对他的评价很中肯。“他工作相当负责任,踏实勤奋,交给他的工作我们都很放心。”

“闲暇时,刘军也会和我们开开玩笑,他的性格很好,因为吃多少都长不胖,大家还笑称他为‘刘四碗’。他工作能力强,经常助人为乐,群众也对他赞赏有加。”

“刘军同志勇于担当,始终坚守在岗位。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国庆保通保畅工作中。他始终勤奋学习,积极进取,认真完成任务,履行好岗位职责,各方面表现优异。”得妥派出所长倪斌这样评价。

【管辖路段突发泥石流,逆行身影,他冲在第一个!】

2020年8月30日11时许,S217线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多处,突发泥石流。刘军站在危险路段指挥交通的一段视频,被路过的群众拍下上传至网络,他的这一举动温暖了过往群众的心。

30日一早,刘军所在的得妥镇警务站金光村附近一路段,由于连日降雨造成边坡垮塌,且滑坡持续不断溜塌。本已通宵值班的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坚守在岗位一线,那张他逆行奔跑向泥石流危险路段的照片,至今还保留在战友的手机相册。

“每次翻看都还后怕,现在回想当时的情况,确实很佩服他。”翻出手机相册照片,战友这样说。“当时该路段有近200余台车辆滞留,他是第一个冲上去的。

”在疏通道路后,刘军站在滑坡路段,及时疏导现场滞留车辆撤离,快速通过危险路段,有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当问刘军当时怕不怕时,他说:“我也是血肉之躯我也害怕,但当群众危难之际,就是我们挺身而出之际!” 你奋不顾身、匆匆奔跑的背影,真帅!

“上班9年了,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很值得。”刘军朴实的话语,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以前去部队当兵,报效祖国。现在作为一名交警,奉献家乡。

“带上一颗热爱家乡、服务群众的心,用自己的努力,去看、去听、探索,就一定有不一样的收获。”刘军说。

一个人,就是一支公安队伍的缩影。”无论是疫情防控、防汛救灾,还是节日安保、交通保畅,正是有许许多多像刘军一样的身影,才有了默默奉献甘愿为民、孜孜不倦奋进向前的泸定公安。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红城卫士!

审核:杨志军 编辑:李立

信息来源:平安泸定

投稿邮箱:2901178379@qq.com

@甘孜警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