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鄉村記憶:平度市蓼蘭鎮雙柳樹村,那忘不了的模樣

(編者按:對於故鄉,相信每個人都有深刻的記憶。在外人看來或許很普通的一草一木、一牆一瓦,都會牽動著遊子們的心。本文的作者董學仁先生,來自青島平度市蓼蘭鎮雙柳樹村,多少年來,他始終忘不了童年記憶中村莊的模樣,下面就聽聽他的講述。)

以下是正文——

我們村位於蓼蘭鎮駐地正東約5公里,膠平路南北向穿過村東頭,村莊有個有趣的名字-雙柳樹。

看到這個名字,你一定會猜想,這個村肯定有兩棵大柳樹吧,沒錯,這個村名正是由兩棵柳樹而得。

據傳明朝洪武(1368-1398)年間,芷姓從雲南遷來此地,建村取名芷家莊,後芷姓遷離消失。而據李氏祖譜記載明朝永樂二年(1422)年間,有李毫然、李浩然、李沛然由嶗山遷來取名李戈莊。清乾隆(1761-1771)年間,平度知縣至此,見村頭兩棵柳樹枝條攀結在一起,如同一對孿生兄弟,遂命村名為雙柳樹,一直延續至今。

你可能會說有兩顆柳樹有啥稀奇的,但難得的是這兩顆柳樹生長在流經村前的一條小河的南北兩岸,樹冠在河上攀在一起,枝繁葉茂,樹冠上可放八仙桌一張,每到夏日,在上面喝喝茶,聊聊天,消暑納涼,豈不快哉!

這正是:“膠平南北貫村莊,小河東西伴柳楊,輕聲細語哪裡尋,樹冠八仙論短長。”

說到這條流經村前的小河,我童年還是有很深記憶的,只不過那時小河已經不是在村前了,隨著村裡人口增多,沿著河南岸已經蓋起了很多住房,這條河也就變成了一條村中河,河上架起了幾座大小、結構不同的橋,有的是簡易橋,是用一條青石板架設在橋墩上,約有1米寬,有的是用幾條青石板並排鋪成的,寬約3-4米,橋邊有石欄杆,可以過馬車和地排車;枯水時節,河水伴著小魚小蝦從橋下潺潺流過,豐水時河水能漫過橋面,但水流不急,我們常在橋面上跑來跑去,濺起一路水花,頗有點小橋-流水-人家的南方水鄉意境。

說到河,那河水必有來處和去處,這就不得不說說我們村裡的水路了。

我們村是正正當當的坐北朝南的,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寬約900米,膠平路從村子的東頭穿過。我記事的時候,在村子的四周有1.5-2米高矮不等的土圍子把村子圍起來,土圍子的外面是水溝,裡面則是繞村一圈的沙石路。

據老輩人講,這些土圍子原來都是結實的高牆,是戰亂年代為了抵擋土匪、亂軍的侵擾,由村裡的富戶出資、村裡百姓出力就地挖土而夯築起來的,這就形成了圍牆和壕溝,圍牆上還修有垛口,方便安全瞭望和架設土槍土炮;當時圍牆的高度有3丈多,底部寬度約4米,上部寬度也有2米多,牆外的壕溝寬度約有4米,深約3米,長年有水。

沿圍牆內部,修築了一條寬約3米的內環沙石路,方便在各個垛口、大門之間行走。在圍牆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正中央,開有供進出的四個大門,有寬敞的拱形過廊,裝有厚實的大門,壕溝上則裝有吊橋。在當時,這樣堅實的村級防衛建築還是很壯觀的,在四里八村都是少見的,從這一點看我們村在當時還是比較富庶和安寧的,對保護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為修建高大的圍牆需要大量的沙土,所以在村子的東圍牆外約30米往東挖出了一個長度700米、寬約150米的池塘,我們叫做“東灣”,和西面的村子隔著一條南北貫穿而過的膠平路,當時路寬也就5米多;在“東灣”的中間還有一個小島,長滿了葦子、蒲草,還生長有各種野鳥,在灣的四周用青石板鋪築了一條環灣小路,沿灣邊栽種了很多的楊樹和柳樹。

在村子的西北角也挖出了一個長寬約200米的池子,它是直接和壕溝連通的,我們叫做“西灣”,四周長滿了葦子,在灣的岸邊栽了很多柳樹,長長的柳枝一束束的都能垂到水裡,夏天游泳的時候我們都拽著柳枝盪鞦韆,看誰蕩的高、蕩的遠,每個人蕩高之後鬆手落入水中,濺起高高地水花,引起一片片喊叫,樂趣無窮哦!而在村中的西南部,也挖出了一個西南方向的長方形池子,長約150米,寬約50米,我們叫它“南灣”。

有了大大小小的灣和壕溝了,水從哪裡來呢?

在“東灣”的東北角有一條小河的入口,寬約3米,長年有河水潺潺流入灣裡,在“東灣”的西南角有一條小河接入,正是前面說過的流經村中的小河,小河寬度有3-4米,小河深處有2米多,長滿了蘆葦和蒲草,而淺處也就1米深,流水清澈,細細的白沙鋪在水底,各種小魚小蝦小泥鰍在水裡自在的遊著、嬉戲著。

河兩岸鋪設有寬約0.5米的青石板,形成了兩條沿河的石板路,河岸兩旁栽種了很多楊樹、柳樹、槐樹和梧桐樹,長長的柳枝垂落到河水中,清風吹拂,柳枝輕揚,戲耍著河中的小魚和小蝦,別有一番自然、和諧的滋味,為村莊帶來了些許的活力和靈動。

每到夏季我們就在灣裡、河裡戲耍,扎猛子比賽、水中憋氣比賽、游泳比賽,摸魚撈蝦踩嘎啦,採荷摘葦搶蒲棒,使出渾身解數折騰這一汪清清的流水。

小河蜿蜒著從東向西流過村子,穿過了村中多座各式各樣的小石橋,匯到“南灣”,然後又順著往西南方向的小河流向遠方。而這條小河也把圍牆外面的壕溝連通了起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水力體系,枯水期一直保持有水,豐水期即使河水漫上河邊的青石板,也能很快把水及時排走,村裡從未遭受過水災侵擾。

小河水的流向也是很有特色,河水是由東往西流,而一般的河水都是由西往東的,河水東流奔大海,我小時候就琢磨,西南方向既沒有大河,也沒有大海,水流到哪裡去了呢,給我的童年留下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可惜的是隨著時間的流失,風雨的侵蝕,高大的圍牆逐漸坍塌了,形成了我印象中的土圍子,但灣還在,河還在,樹還在,壕溝也在,小橋也還在,構成了我少年時難以磨滅的美好記憶。

這正是:“春秋垂柳拂細水,石上溪水流暑夏,河中蒲棒敲頑童,村姑洗衣忘還家。”

(本文作者董學仁,首發於“幸福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