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孩子5岁识字过千,对比自家儿子,家长焦虑万分:该怎么办?

对家长来说,“比较”很多时候是下意识的反应。

曾经有一名孩子才刚刚5岁的家长吐槽,有时候也不想把自己孩子逼得太紧,但是一对比隔壁家的孩子,焦虑的感觉怎么都忍不下。原来在这位女士住在幼儿园附近,在小区里有很多都是孩子家长,而住在隔壁的孩子,也是自己儿子隔壁班的同学,但是同样的年纪,自己儿子还只是能记住几十个字的时候,隔壁孩子就已经能识字过千,甚至算数能力也非常不错。

在这样“悬殊”的对比下,让这位女士分外焦急,本身在她看来,孩子的学习进度需要循序渐进,不必要太过于急进,但是等到有了“比较”的对象之后,这位女士开始怀疑,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不是有些不对。

其实家长在孩子的早教过程中,首先需要认识到第一个事实,那就是:孩子资质本身有所不同,而大多数的孩子都只是普通人

曾经在湖南名噪一时的神童魏永康,不仅在3岁的时候,就已经识字过千,甚至还能背诵一百多首古诗词,快速的学习能力以及记忆能力,让他成为周围有名的“小神童”。每年的神童故事都不少见,甚至在今年的清华公开数据中,清华最年轻的博士生,才年仅18岁。

虽然神童的故事非常吸引人,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样的例子还是非常少见,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小”的滤镜逐渐褪去,很多孩子的天资看起来就没有那么闪耀,也只是普罗大众的一员而已。

其次第二点: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强行对比才是正确教育理念

22岁就成为哈佛教授的尹希,曾经在少年时期也被认为不务正业,甚至一度沉迷于网络,但是幸好及时悔改,才能够有现在的成就。

每个孩子的成长阶段都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学习能力快,但是有的孩子可能是毅力坚持强,在所擅长的领域不同时,家长不必将孩子强行对比,因为这样只会看到孩子的“短处”,而不是看到孩子的优点,反而让孩子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中钻研,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尤其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学会在一些现实生活中,譬如各种广告牌、报纸信息等等,来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知识、字词,反而能够让孩子更好的理解,也有助于让孩子更好的成长,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实现自己的梦想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