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泽直树2》告诉你,懂得多维度思考的职场人,路子有多宽

7月,日本阔别七年的职场神剧《半泽直树2》回归,这部日剧刚播出第一集,就打破了电视台9年来的收视记录。

剧里那个梳着二八分的头发,个子不高,只敢喊着空口号“加倍奉还”的中年男人,却有着让所有观众对他念念不忘的魅力。

半泽直树,一个没有背景却顶着日本超级名校光环的人,进了泡沫经济后面临重组的银行业,高材生也避免不了落魄。但这个行业,他一待就是十年。

在职场上,半泽直树一上来就经历了领导的花式甩锅+职场PUA,最后还被迫揽下了巨额贷款诈骗。

在《半泽直树》的第一季,看着这个中年男人经历一轮又一轮的职场排挤、领导压力、各种大黑锅,换成是一般人,估计早就受不了直接辞职了。

但看完半泽直树的故事,你会发现,职场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即使人活到了中年,也依然有热血回击的能力。

这或许就是这部剧更吸引人的地方吧,毕竟在多数人看来30+的年纪,真的是一个很尴尬的年龄节点。

提前到来的中年危机让我们面临“腹背受敌”的窘境:拼精力拼不过90后、拼创意拼不过00后、一不小心还会遭遇职业瓶颈,随时都有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危机。

有人说,进攻是最好的防御。无论是为了避免走更多的弯路,还是突破职场天花板,我们都必须提前做到未雨绸缪。


01 一直蹲坐在舒适区的人,容易被淘汰

去年春天,王思聪一手打造的熊猫直播宣布破产。曾与斗鱼、虎牙形成三足鼎立状态的熊猫,一开始就是个赢在起跑线的孩子,一度估值更是高达50亿。

任谁都不曾想到,最后这个“孩子”败给了自己。

在别的平台主播拼时长,拼人气,拼推广的时候,熊猫这个平台更像是一股清流,主打“不争不抢、适时偷懒”的无动力平台。

而这样的“佛系”的后果就是:用户下降、盈利困难,股东撤资,彻底破产。

就像360创始人周鸿伟在《给那些仍旧在公司混日子的人》一文中提到的:“你混日子,就是日子混你,最后的输家是你自己。”

不出色,就出局。与其说熊猫直播死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如说它死于安于混日子的安逸。

混沌大学创办人李善友,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谈到舒适区的问题。

他说,我们通常认为一个开车来了二十年的老司机,一定会比开了五六年的新司机水平更高。

如果你去医院看病,你愿意找那些看了二十多年的老医生,而不愿意找五六年经验和新医生。

But 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行业,如果你只在经验上磨练,一旦你只是在动作上重复,一旦这个动作达到“自动化”的水平,就会变成舒适区。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在一个环境里待太久,和身边的朋友同事相处愉快,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套固有的思考方式和做事体系,同时人就会产生一种惰性,就容易对自己没有要求,就更不容易进步了。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有这样一句话令人警醒的话: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

职场人最大的愚蠢,莫过于在舒适区的自以为是。当你习惯沉浸在“温水煮青蛙”的快感里,习惯于让自己舒适的心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就不会察觉到眼前的危险。

02一种思维应对多种工作的人,容易被超越

同样是热播剧的《二十不惑》里姜小果在一次谈判中,被上司甩锅。

杨小荣因为迟到,让姜小果冒充她和对方谈判。在冒充事件败露后,杨小荣直接翻脸说姜小果自作主张冒充她。

姜小果崩溃!杨小荣被约谈。

杨小荣和周总的谈话过程中,周总一句话道破了职场真相:其实并不是下面的人要抢你的位置,而是你身处的位置太久没有前进了。

如此残忍的对比,只能说明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好位永远预留给了更有能力的人。

而在职场中,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工作现象,“后浪”职场人取代混迹十余年的“前浪”走上管理岗。

终其原因,是“前浪”多年来在职场上保持固有思维应付着公司大小事务,而忽略了自我提升。

这也验证了大家口中说职场老员工的一句话:“很多人说起来有10年的工作经验,但实际上他只是把1年的经验重复使用了10年。”

杰克.韦尔奇说过:“如果一个人在三十岁时就开始做一件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工作,那将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

在最近一期的《星月对话》采访中,又被宁静成功圈粉了。

和别人宣称要做演员而非艺人不同的是,宁静坦言:“要当艺人,不要当演员。”

宁静说:艺人在我的理解是一个非常有宽度有广度有深度的,演员只是艺人的一个重要元素,而不是全部。

宁静用自己的选择告诉大家,不管是什么职位,都不能一直用单一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如果她守着固定的思维,只是安心的做演员,或许今天我们就看不到舞台上那么飒爽的静静子了。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让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不远处撒下它们爱吃的松针。

这些毛毛虫绕着花盆边缘一圈圈地走,知道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职场中,固化的思维是阻碍提升和发展的大敌。只愿意相信自己以往的经验,不用发展的观点、变化看待事物,妄图用单一思维解决所有问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把自己逼近死胡同。

不破不立。不突破单一思维的桎梏,你只能为他人做嫁衣。只有跳出固有思维的束缚、单一思维的局限,用新视角看待新闻体、新思维解决新问题,才能出奇制胜。


03多维度思考,是在职场生存的必要法则

5月初的时候,山东济南一家幼儿园因卖烧烤而走红网络。

当时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幼儿园都不能按时复学,一家幼儿园因发不起老师的薪资,临时转行做起了餐饮业。早上卖早餐,晚上卖烧烤、小龙虾。

幼儿园园长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从5月12日起,餐饮业做了3天,还挺受周围居民的欢迎,最多一天的营业额高达9000元。”

但园长也表示做餐饮,也只是想“自救”,希望通过转换工作模式,救活幼儿园,解决老师工资问题。

真正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候,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职场生存的一大助力。

邻国日本曾是一个奉行“终身雇佣制”的国家,但近几年来,这种用人方法已经开始松动了。

在“终身雇佣”的理念下,一个职员在一家企业的固定岗位上,并不能产生太大的进取欲望。但这个时代已经不允许靠一种技能稳定的就业下去了。

灾难和疫情,对企业来说真的是一大考验,冲击过后很多企业都纷纷倒闭。

在《多维度思考》一书中,就有这么一条法则:摈弃“过去从未这么做过,所以不要尝试”的想法。

这就告诉了我们,在遇到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先转换了思维方式,多维度去思考现在的处境,多想办法多尝试,才能找到更多新的出路。

04 培养多维度思考的能力,为职场晋升助力

《三十而已》中有一集,王漫妮和钟晓芹在讨论职场后浪们如何的有优势,让她这种前浪看不到希望。 而顾佳果断的说:“二十岁跟三十岁的差别在哪儿吗?”

“二十岁的时候,一切都是往前看的。”

“可是到了三十岁,大家着急着买房子、生孩子、这些东西有一个统称,叫退路。”

“一百条退路,没有一条是向前的!一旦有了这种观念,人生还能好吗?”

这三姐妹们在用职场上各种经历告知我们:培养自己多维度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像一搜大船,能载着我们乘风破浪。

有科学家算出,每个人的出生概率只有400兆分之一,而你就是那微乎其微概率的幸运儿,所以你值得变得更好。

如果一个人想真正提升自己,那么先要从思维方式的改变做起。

《多维度思考》作者理查德·泰普勒,被誉为“个人成长的导师”,被豆瓣读者称为“英国版陆琪”。

而这本《多维度思考——-拥有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的100条极简法则》是理查德·泰普勒著名的畅销书。

理查德·泰普勒在书中,讨论了“100条思考法则”:从独立思考,精神思考,健康思考,系统思考,创造性思考,问题解决方式思考,等多个方面,对人性的思考做出了各种角度的分析。

通过系统的解析,帮我们整理出清晰、高效、有条理的思考方式,让我们告别混乱,缺乏逻辑的思考障碍,形成一套新的思维体系。

而这全新的涵盖多方面的思维体系,将成为我们生活中、工作中更好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