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

1976年9月9日,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时间过去44年了,人民悼念毛主席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

自发的祭奠活动

人们听到毛主席逝世的消息,都强忍悲痛,自发地组织悼念活动。我所在的单位,有人建议买花圈,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同意。大家认为,那样不足以表达对毛主席的思念和深深的热爱,还是亲自动手做,把对主席的热爱融到做花圈的行动里。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买了皱纹纸、铅丝、竹子,剪些院子里的柏树叶,做胸花、扎花圈。我还做了一个小型的花圈,和那些大花圈一起,摆放到单位礼堂毛主席遗像两侧,用心陪伴着他老人家。一只只洁白无瑕的花朵,一片片翠绿的柏叶,虽然朴素,但寄托了全院职工对毛主席的怀念和哀思!

9月18日下午,毛主席追悼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一百多万首都群众怀着沉痛的心情参加追悼大会。全国各地也都布置了分会场,进行实况转播。我们接到上级领导的通知,要求各医疗单位做好追悼会医疗保障工作,以防人民群众在聆听或观看(那时电视机极少)追悼会实况转播时,因过分悲痛而突发疾病。医院立即将内科知名专家集中到急诊室,做好应急抢救工作。追悼会开了不到一刻钟,就有一名老大爷突发心梗来院抢救。陪伴他的家属说,从毛主席逝世那天起,他就茶饭不思,怎么劝也不行。今天听到向毛主席默哀的哀乐就昏过去了。幸好我们做了应急准备,老人有惊无险。之后又陆续来了几位患者,都是因为毛主席逝世而悲痛欲绝引发的。可见,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分量有多重!

瞻仰主席仪容

1977年10月,人民大学原校长郭影秋,因为骨折住进我院。出院时,他非常感激医务人员给予的照顾,送给我们几张毛主席纪念堂参观券。那时,毛主席纪念堂刚刚开放不久,能够得到它太珍贵了。得知自己被选中到去北京瞻仰毛主席仪容,兴奋的我一宿没睡。第二天,早早起床往东站跑。就要进站了,谁知道,拿着票的医务科老田还没见人影,大家那个急呀!一会儿,只见他气喘吁吁地跑来了,我们一边向检票员指着他说:“票就在他手里!”一边冲进了检票口。原来他睡过了头,爬起来一看,晚了!立即骑上自行车飞快往车站赶。他来不及存车,就把车扔在火车站派出所边上,心想,反正小偷不会到派出所门口偷车。刚蹬上车,火车就轰鸣着驶向北京,大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到了北京,纪念堂前,围绕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排起了好几圈长队,但秩序井然,没有嘈杂声。大家怀着敬重、激动的心情,缓步进入纪念堂瞻仰大厅。只见毛主席他老人家安详地躺在水晶棺内,像睡着了一样。进去时,我一再告诫自己,忍住眼泪,多看看他老人家几眼。但是,走进主席身边,泪水还是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为我们操劳的太累了,让他好好地睡吧!

传颂诗词风波

毛主席去世后不久,流传着一首诗:

当年忠贞为国愁,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谁来守护?

业未就(我记得是业未竟),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

这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写给周总理的。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当时,毛主席疾病缠身,总理身患癌症,他担心革命江山谁来守。毛主席逝世后,这首诗流传出来。一位同事知道我喜欢诗词,就给我写了下来。其中有些词句与现在订正的不太一样。后来有人追查这首诗是怎么传出去的。保卫科找到我,我说是走在路上听路人念叨的,你们不都说我记忆力好,一下子就记住了。好在他们没深究。事后那位同事听说了,非常感激。要知道,那个年代,随便传伟人未公开发表的东西,是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出卖朋友不是我的风格!

回忆人民悼念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情景,更加体会到人民的领袖爱人民;人民的领袖人民爱!毛主席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