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秀水墨丹青需要学识、修养、天份以及无言的“意会”


一幅优秀的水墨丹青,需要的不仅仅

是你学识、修养、品德、天份;还有诸多无言以表的“意会”因素。

古往今来,华夏大地就有数以万计的文人墨客,在从事书法、绘画这一领域的事业;然而,真正能够在我们古老文化的长河中,重重的留下一笔,被称之为划时代的人物,是寥若晨星。远的我也不说,只言近现代中国的水墨画丹青。从宋代,水墨旦生的那一天开始,直至元.明.清.民国,屈指可数的也就是:石涛、八大、吴昌硕、于佑任、陈师曾、陈半丁、齐白石、林散之、钱松岩、李可染等,可想而知,在艺术的道路上要想做出一番惊世的成就,是何等的艰辛;除了苦学,勤思以外,还有诸多无法言表的“意会”因素。总而言之,天赋,才是一个艺术家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艺术家的天份,决定他作品的高度。

我个人觉得:能学到的都是常识,能悟到的才是学识。书法和绘画乃至其它门类的艺术,靠的都是“意会”而绝非言传;总体来说,艺术上,凡高深莫测的东西都是靠个人的学识、才情、修养、品德,以及对美的理解程度“意会”出来的而不是书本上教出来的。因为,艺术不是劳动技能而是创造!

吴冠中老先生经常讲:——真正的艺术家都是“野生的而不是圈养的”。学历、文凭、头衔、官职证明不了什么;作品,最能证明一切。

——未来的大师很可能从民间走出来。

案头备语五六载,评画只言七八句

文稿:泥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