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宫廷燕乐由几种成分构成?十部伎乐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呢?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音乐(2)

向阳光

隋唐燕乐,作为隋唐宫廷宴享娱乐活动中歌舞音乐的总称,沿用的是历史上此类音乐的名称,以示与祭祀典礼中的雅乐相区别。隋唐宫廷燕乐,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燕乐,又称“宴乐”,䜩乐即宴饮之乐,专指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时所用的音乐。

隋唐燕乐的构成,主要包含着由中国原有的传统音乐、汉魏以来陆续传入的西域各族音乐和外国音乐三种成分构成的各部、各类伎乐。具体来说,大致融汇有三个方面的音乐源流:其一,是沿着汉族传统音乐脉络不断沿革,而在隋唐时期仍得到继续发展的“清商乐”;其二,是自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主要沿着“丝绸之路”传入的西域诸国音乐,其中以“龟兹乐”为其典型代表;其三,是在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汉族传统音乐与外族、外域音乐相互吸收融合而形成的新乐种,例如“西凉乐”。

从燕乐各部、各类伎乐的组织形式来看,其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继承性和兼容性。隋唐燕乐的组织形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地区来源为划分特点的组织形式;二是以演奏形式为划分特点的组织形式。在燕乐活动中所用的音乐,包括有歌舞大曲、声乐、器乐以及百戏、散乐等多种体裁的音乐表演。

强盛的隋唐帝国,需要有与之相称的宫廷音乐规模,因此,建立起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和坐部伎、立部伎。隋唐燕乐中的九部乐、十部乐的构成,体现的是以乐种的地区来源作为划分依据的组织形式。

这九部、十部伎乐中包括:隋初时的七部乐,即国伎(后改称“西凉伎”,泛指流行于甘肃一带的音乐。南北朝时,这地区曾先后建立后凉、西凉、北凉政权,它位于中西交通的枢纽地带,是汉族乐舞与龟兹乐舞相结合的产物,为华夷音乐交相融合而形成的新生乐种)、清商伎(为汉魏六朝音乐直接成就、生息于传统音乐血脉之中,即汉族传统的民间音乐。公元589年,隋灭陈,获南朝宋、齐旧乐,隋炀帝时改称“清乐”)、高丽伎

(古代朝鲜的乐舞。公元436年,北魏征服北燕,获高丽伎,即传入中原地区。源自今朝鲜地区的古代乐种)、天竺伎(为古代印度的乐舞,4世纪中叶,东晋十六国前凉政权时,伴随佛教东播而传入)、安国伎(为中亚古国的乐舞,位于今乌兹别克布哈拉境内。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燕时得其乐,传入中原地区)、龟兹伎(古龟兹国的音乐。位于今新疆库车地区一带,即西北少数民族的乐种,乃胡乐诸部之首)、文康伎(后改称“礼毕”,汉族的一种面具舞。西晋太尉庾亮死后,家伎戴上庾亮的假面跳舞追思他,用庾亮的谥号文康,称之为文康伎。“每奏九部乐终则陈之,故一礼毕为名”)。隋炀帝时,增设疏勒伎(古西域国名。地处今新疆疏勒、英吉沙二城为西北少数民族的乐种)、康国伎(为边地的乐种)两部,为九部伎乐。唐武德初废除“礼毕”,改设张文收所作的䜩(同燕)乐四曲为部,并将“燕乐”列为诸部之首,形成唐代的九部伎乐。太宗时又加入高昌伎(古高昌国,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是古代中西枢纽之一,为西北少数民族的乐种,音乐风格接近于龟兹乐。贞观十四年,唐太宗统一高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西音乐文化交融的特色),共为十部伎乐,也就是说,隋朝时歌舞大曲用乐由七部发展到九部,唐代歌舞大曲用乐由九部发展到十部。隋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均以国名或地名作为乐部名称,保留了各个地区、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歌舞特色,常在宫廷的重大场合演出,显示了“胡乐来朝”的盛大气象。

十部乐中,只有清商伎和文康伎是汉族传统的音乐,西凉伎和张文收的燕乐四曲则是受龟兹乐影响的汉乐,其他都是西域和外国的民族音乐。但到后来,外来音乐经过改造,特别是新创作的乐曲逐渐增多,彼此间的区别逐渐消灭,并与我国固有的民间音乐相融合,也就是说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外国音乐相互交融,珠连璧合,将隋、唐的歌舞大曲装点得异常灿烂辉煌。故而,到唐高宗时便取消了多部伎的编制,而根据音乐歌舞的特点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两大部。坐、立部伎,多为唐朝的创作歌舞。“分乐为二部,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新唐书·音乐志》),以乐队的演奏形式为分部标准。换句话具体来说,“坐部伎”就是坐在台上演奏,人数少(3—12),以伴奏小型歌舞为主,对表演者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注重个人技巧;“立部伎”就是站在台下演奏,人数较多(64—120),主要是伴奏大型的歌舞杂伎,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唐代玄宗时特别重视“坐部”,便大力发展小型精致的乐舞,因此“坐部伎”均由最好的乐人担任,水平较差的归入立部,连立部也不能胜任的则入雅乐。后来,根据燕乐表演方式的不同,又将歌舞大曲分为“坐部伎”(六部)、“立部伎”(八部),“坐部伎”与“立部伎”的用乐和舞蹈人数均不相同,曲目很多都是唐初及玄宗时期的新作。属于前者的有《燕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六部;属于后者的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八部。“坐部伎”和“立部伎”分别以“西凉乐”和“龟兹乐”为主,其中也有“唯《龙池》备用雅乐”,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为了适应朝野享乐的需要,唐玄宗在国内设置了“千秋节”等节日,届时从中央到地方文武百官放假三日,欢宴歌舞。

隋唐九、十部乐和坐、立部伎都属民间俗乐,它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或国家,风格自然是多种多样的。隋初音乐家万宝常提出八十调理论,即十二个半音轮作调首,构成十二均,每均上又构成七种调式。但这只是理论的东西,唐代燕乐中真正用调不过二十八个。

也就是说,常用乐调包括七宫、四调,即所谓“燕乐二十八调”,亦称“俗乐二十八调”,就是在七种调高上建立四种调式,或在四种调高上建立七种调式。七宫则是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每宫(亦称“均”)包含宫、商、羽、角四种调式。但其中所谓角调,按古音阶观念并非正角调,而是变宫调。以黄钟宫为例,四种调式的主音位置如下:

黄 大 太 夹 姑 仲 蕤 林 夷 南 无 应

钟 吕 簇 钟 洗 吕 宾 钟 则 吕 射 钟

(十二律名)

1 2 3 #4 5 6 7(古音阶)

4 5 6 7 1 2 3(新音阶)

宫 商 羽 角

调 调 调 调

(四种调式的主音位置)

原因是唐代燕乐实际运用着三种音阶,即古音阶、新音阶和燕乐音阶。二十八调中的角属新音阶,相当于古音阶徵音为宫的角调,所以角调亦称“徵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