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确的孩子的教育?

又到了暑假,又到了争论暑假每天应该玩多长时间游戏、应该上哪些课外课的时候,其结果要么是母慈子孝,要么是鬼哭狼嚎、鸡飞狗跳。

什么是正确的孩子的教育?这是一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话题,也是一个任何场合聚会都能迅速找到共鸣或者分歧的话题。

老子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能读懂这句话的父母们应该都能找到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我们做父母的,有些方面常常与孩子容易起冲突,其核心就是父母的占有欲和掌控欲太强。孩子虽然是你生的,但你不能代替孩子做主,这是一个教育的常识。

现在很多父母在没有与孩子充分沟通前,根据自己的想法把孩子的课外课安排得满满的。表面上看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是为了所谓的教育规划。但却忽略了一点,孩子本身是否愿意?

如果孩子本身不喜欢打球,如果一味逼着孩子去打,孩子自身没有动力。仅仅靠压迫,不仅仅时间花了,钱花了,最终也一定不会有好的效果。

当然,最关键的是孩子缺乏了自己做决策的机会和能力,什么事如果都听父母的,长大了自然就不会有自我管理、自我决策的意识,这也是现在一些妈宝男和巨婴产生的原因之一。

前一段时间与儿子有些争执,其核心原因就是有些课外课的安排没有完全得到他的同意,在跟他充分沟通后,双方缩小了分歧,所有的课外课都变成了他自己选择的。

即使老师布置了不少作业,由于是他自己的选择,也就没有了怨言,而且主动去完成作业,不需要我们督促检查。

在沟通过程中,我们父母能做的就是提醒他未来的目标在哪,为了达成目标,现在需要做哪些。

其实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为所谓未来五年后的目标去学还是有所欠缺的,孩子之所以愿意去学,是因为对所学的感兴趣,仅仅是感兴趣而没有其他功利想法。这样的孩子才会一直自主学习,也才能走得高,走得远。

现在我儿子有时编程能编得哈哈大笑,这种状态是真幸福的,即使未来走不远,当下也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孩子教育如同养花,老师和父母的责任在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并提供孩子成长的相应环境和条件。譬如有些花喜欢阴凉,那就避免过分晒太阳。譬如有些花不喜欢太多水,那就不要拼命灌水。孩子都是自己长的,能长成什么样,父母也好,老师也好,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关键是孩子自身的成长比父母的过分主宰重要得多得多。

我们做父母的在培养孩子过程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告诉孩子,人生的规律只有一个,就是自作自受。我们必须好好地去选择,好好地去走自己的路。因为没有人能帮上你的忙,也没有人能够害了你。

我们平时常常把责任推给别人,常常怨天尤人,觉得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其实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你的所作所为,都要由你自己来承担后果。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让孩子自己懂得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要走的路。

生而为人很难得,如果没有轮回,我们只有一次机会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为了活得不一样,都是为了活成独特的自己,而不是活成其他人的样子,这样的人生才精彩。

所以,我们的孩子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路,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只要他们懂得自作自受,我们做父母的就要放弃自己的内心的执念,就要放弃与别人家孩子比较的心,尊重并欣赏孩子自己的选择。

如此,孩子开心,父母也开心,大家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