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位女教师“主播”变身“编导” 为5000多名师生奉献精彩第一课-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

17位女教师自制的云课程小电影(视频截图)。

如何运用全国抗疫“活教材”,为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这是开学复课之际不少学校颇费思量的课题。在大渡口育才教育集团,17位女教师在假期里志愿组成一个课题组,自编、自导、自剪了一系列云课程小电影,将为集团5000多名学生奉献一次深刻而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一个招募通知

17位女教师寒假组志愿团队

说起假期里志愿组成课题组的事情,作为领头人的余颖老师满是感慨。“我们这个团队是今年清明前期正式组建的,大家都是志愿加入。”余颖对记者说,当时,区教委需要由她作为主持人的区级班主任工作室,牵头完成一次全区学校清明节主题班会,育才小学为此发布了一个招募通知,以组建一个课题组来完成此次任务。

“通知是3月29日发布的,仅仅一天,我们17位队员就全部到位。”余颖介绍,招募完全是自愿的,17位队员全部来自于集团教学一线的班主任,并且是90后为主,“清一色的都是女班主任,都是语文老师,但高中低年级段占比非常均衡。”余颖为整个团队感到骄傲。

据了解,团队成员成立之后,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仅仅3天后,经过通力合作,4月2日就完成了清明节主题班会的框架搭建,并最终大获成功,赢得了区教委、全区教师的点赞。

自编自导自剪

家人也为做小电影助力支持

完成了清明节主题班会后,17位女教师组建的团队并没有因此而解散。相反,面对深受疫情影响的教学教育工作,大家商定一致后,决定为即将迎来复课的全集团5000多名师生再奉献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并将团队正式命名为“在云端育才班主任志愿者团队”。

“因为疫情原因,我们的讨论、我们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在‘云端’进行。”团队成员冉茂樨老师对团队名称很满意。

之后,团队17人分成了三组,分别负责“校长公开课”“主题班会课”“战疫道法课”等6个主题课程的开发,其中,部分主题课程是以小电影的形式进行呈现。

作为语文老师,要制作一部小电影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寒假期间,我们慢慢习惯和熟悉了‘主播’的身份转变,但要再变身电影导演,确实很让人抓狂。”团队成员付超老师说。

从文案策划,到视频素材收集,再到配音、剪辑以及后期合成,女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是“摸爬滚打”,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熟练,最后甚至用上了“背后的老公”。

“因为有些技术,比如剪辑和后期合成确实比较难,只有让技术男们上。”余颖笑着说,经过两周的加班加点,大家自编自导自剪的小电影终于杀青了。“军功章有老公的一半。”

6个主题课程

5000多师生将迎特别第一课

昨日,17位老师通力协作的小电影全部完成最后的合成。余颖说,6个主题课程,正好对应着一天的6节课,而且部分主题课程还有充分的互动环节,“我们6个主题课程,将让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变成深刻特别的开学第一天。”

在约30分钟长的“校长公开课”小电影《向着明亮那方,一路前行》中,记者看到,整部影片分成了“大党担当 大国大爱”“时代楷模 平凡英雄”“敬畏自然 尊重生命”三个单元,回顾了全国抗疫的整个过程,展示了钟南山院士的成长历程,揭示了抗疫中得到的教育启迪。

育才小学校长毛世伟在影片里说,“抗击疫情,毫不松懈,希望大家学会思考,心存敬畏,懂得感恩,用自律和坚强促进自我成长,让校园里每一个精彩生命,都向着明亮那方,一路前行”。

据了解,明天是开学第一天,育才小学将在升国旗仪式之后,正式对全集团5000多名师生进行6个主题课程的开讲,所有的课程都将在教室进行,而校长公开课是第一节课。

“结合当下全国抗疫‘活教材’,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保证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可以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命教育,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学会感恩,学会关爱,利用这个机会真正体会到社会的正能量。”育才小学副校长杨梅说。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林祺

来源: 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