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就等於失業嗎?大學生何去何從?

溜溜紅

看到上圖,我小小的內心不禁打了一個冷顫!

又到一年一度的大學生求職的高峰期

憶往昔

2017年高校畢業生達歷史新高795萬,

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

近日,又有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介紹,

2018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820萬人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哪不同啊!

沒有最難,只有更難

 一把辛酸淚

那麼就業難人群又有什麼特徵呢?

據悉,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難人群畫像報告》抽樣調查了上萬名正在求職或剛找到工作的大學生,圍繞求職者的專業、性格、在校學習情況、家庭經濟情況等因素,勾勒出了大學生們就業難這個特殊人群的基本特徵。

學生難就業群體主要為男性,學歷主要為一般本科(二本居多),他們找工作的目的地大多為一二線城市,但卻主要來自於二三線城市。另外就業難人群中單身比例更大,單身人群佔比超過71%;對比來看,就業比較順利的人群單身者只佔50%,而已經結婚的比例也達到了近7%。

被調查人群中有超過21%的大學生找工作比較困難,平均求職過程接近5個月;超過35%的大學生求職非常順利,平均求職時間僅2個月。並且,從薪資來看,求職難人群的平均薪資也明顯更低,與求職順利人群相比,略低1000元左右。

從專業來看,在求職難人群中,又以歷史學、經濟學、土木工程、美術學以及工商管理這五大專業的人群居多。而比較容易就業的專業前五位則為計算機類、交通運輸類、電氣與自動化類、中國語言文學以及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求職者所學的專業是求職順利與否的一個直接相關因素。遭遇難就業的專業,主要是因為兩大原因。

  • 一是選擇該專業學生眾多,市場上對該專業的崗位需求仍然處於供大於求,比如處於最難就業專業排行榜的經濟學和工商管理學這兩個專業就是如此。

  • 二是專業學習人員雖然少,但專業就業面比較窄,且跨專業求職的現象比較普遍,如歷史學、美術學無疑就是這類專業。對於歷史學和美術學這兩個專業的畢業生而言,留校任教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不過這樣的機會畢竟少之又少,大多數學生為了解決生存問題,不得不選擇與專業關聯度不大的行業,這樣也進一步增加了求職的難度。

可是凡事都有因果啊,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在校期間參加過實習也成為順利求職的助力加分項。有實習經歷的畢業生獲得的工作機會明顯高於無實習經歷的,實習經歷多的工作機會明顯高於實習經歷少的。

是不是覺得自己完美的符合了所有條件?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改變這個現狀呢?

  • 首先需要樹立良好的就業觀念,這就需要學生意識到自身就業觀中存在的問題,同時要對自己的專業優勢和自身的優勢有著明確的認識,同時樹立職業流動的觀念,在選擇職業的過程中能夠從實際出發。

  • 其次就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是學生就業的重要指導,也是未來發展的預計方向,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需要設定職業生涯的目標和制定完善的計劃,並且根據實際的就業情況進行後期的修改和整理。

  • 最後就是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這對於未來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進入“言職課堂”

掌握點最難畢業季加分項


言職有理

對在大學表現平平的學生來說,畢業就等於失業。所以,對大學生群體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己。

作為一個大學透明人,我覺得我就是畢業即失業的典型了(所以有考研的打算)。儘管我並不有優秀,但身邊也有許多厲害的同學。從他們的身上,我發現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是永遠不會被埋沒的。



首先社團是非常重要的,參加社團對鍛鍊一個人能力和培養交際能力非常有幫助。而在社團裡評定的獎項獲得的榮譽,組織的活動,都可以成為證明你個人能力的憑證。在找工作的時候就可以作為你的資本。



但對於難以融入群體,厭惡人際交往的人來說,不參加社團就只能發展學術了。從個人興趣出發,選定自己想要深造的方向,努力做到極致,那麼你的未來同樣是不用愁的。



綜上,畢業等不等於失業,取決於你是否努力啊。


劉大爺不是一般的大爺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每年的畢業生們都會關注,個人觀點是,大學生畢業不等於失業。

不論是本科生還是專科生,都有適合的崗位,首先是崗位工資和工作性質很多大學生無法接受,覺得自己讀完3 4年的書換來一份2K到4K之間的工資,很掉價,去這種公司上班還不如待業所以大肆宣揚大學生畢業就等於失業,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都知道很多大學生在畢業後並不會從事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這是因為他們在大學期間知道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有了發展的方向,才能在畢業後去其他領域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不能侷限於自己的專業領域找工作。

然後現在的大學生,大學期間過的太過瀟灑和懶散,沒有實習經驗,沒有專業知識,沒有基本的工作能力與交際能力,離開了學校靠什麼去獲得一份工作了?工作的本質是為公司產生價值,公司付給你相對應的工資,但是什麼能力特長都沒有的大學畢業生,去了公司不是相當於讓公司養一個閒人嗎?甚至還可能影響其他同事工作,對於公司來說沒有一點好處,這樣的大學畢業生自然是失業人群了。

大學期間,學生如果不通過假期實習改掉自己的學生思維,那麼是很難在畢業的時候順利的找到工作的,大學不是給你混時間的地方,是給你提高自己的能力,改變學生思維,為自己的未來打基礎的地方,明白了這些道理才能夠順利的在畢業後找到工作,而不是畢業就失業!


武漢五月星教育

大學生不是就業難,而是期望值與現實不符而已。尤其是現在的人普遍有焦慮感,總想一步登天。


白九誠銷售經驗

為了就業找工作而上大學,真是白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