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此后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集体乘车证”见证着他们的知青路途。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此后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集体乘车证”见证着他们的知青路途。

乘车证都是由学校发的,代替车票使用。乘车证淡蓝色,长10厘米,宽8厘米,两面都印着醒目的红字。正面第一行居中印着“最高指示”四个宋体字,下面是那段著名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据知青回忆,乘车证背面印有注意事项,其中一条强调“开车前五分钟,不准站在车厢门口,不得再与家长握手”。

知青下乡,亲友含泪相送,场面空前壮观。开车前五分钟,工作人员开始清理在车窗拉手告别的人,大声不客气地警告说有生命危险。但越是这样,人们越是把手拉得更紧,没有相握的手争抢着拉在一起。

为了开发建设北大荒,有许许多多的知青离开家乡和亲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设繁荣北大荒,留下了艰苦奋斗的足迹,给北大荒事业的发展注入了青春的活力和勃勃生机!

就是这样一张张车票,记录了知青们人生的重要经历和共和国那段特殊历史中令人难忘的细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