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國勞動力優勢不再,美國又在拉攏大量企業歸國,中國在製造業轉型期怎麼辦?

最大的狂歡

一說到中美兩國勞動力之間進行對比,恐怕大多數人都會說中國勞動力的最大優勢就在於人工成本低廉,但是現在的中國勞動力人工成本對比東南亞國家優勢不在,而美國又採取減稅的措施拉攏大量的企業去美國建廠,中國的製造業轉型看起來面臨著巨大的困難。

從歷史上看,任何國家的製造業轉型都是從低端製造業向高端製造業轉型,產業工人密集程度也是越來越低,相應的產業工人的學歷也越來越高,這些都是製造業轉型過程中典型的現象。而我國從改革開放以來,製造業一直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項目,我國從一窮二白建設為如今全球唯一的工業種類齊全的國家,製造業是最大的功臣,而這其中就培養了數以千萬計的產業工人,由於我國的製造業大部分處於低端製造業,因此,很大一部分的產業工人都是無法勝任製造業的升級,很大一部分企業也可能由於資金、人才等方面的原因無法順利裡的完成製造業轉型,而此時又遇到美國跟我們搶人才和資金,這對於目前的製造業轉型都是不利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沒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一個方面就是美國去產業化並不是近幾年才開始的,美國去產業化可以說已經進行了差不多二三十年,這個過程中,美國的資本將國內的製造業慢慢的轉移到了人工成本、環保成本、政策成本低廉的地區,國內的產業進一步的想著互聯網、金融等產業發展,這麼些年來的發展,早就使美國國內缺乏足夠的產業工人,而美國的年輕人也更多的是將目光放在互聯網、金融等這些高附加值的工作上面,現在美國的去產業化影響不是僅靠特朗普的減稅政策就能夠快速彌補的,這些都需要時間,而我們就是要抓住這時間,加緊進行產業升級,縮小與高端製造強國的差距,提升我們在高端製造業的優勢。

其次,高端製造業必定意味著產業工人數量的降低,這就意味著原先大量的產業工人失業,也因此我國才在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服務業和旅遊業,這兩個行業都屬於是大產業,能夠吸納很多的產業工人就業,同時帶動更多的消費,而這也是發達國家的發展模式,第三產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會越來越重;

第三,製造業升級轉型,相應的要給予相應的政策、資金和人才支持。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資格進行升級,資源應該集中使用,製造業轉型升級一定是適合轉型的公司,政策以及資金都應該往這些企業傾斜,而人才更是進行轉型升級的必須支撐,相應的就應該提供更多的產業工人培訓。

中國現在進行的產業轉型,面臨著圍追堵截的困境,這時轉型期所必須經歷的陣痛,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唯有經過鳳凰涅槃,才會綻放新的風采。


Freed4om

美國長期外包製造勞動力。但同時, 至少70%美國人認為外包有傷美國經濟, 62%的人希望政府停止外包。根據Working America 專業數據報告,製造業就業人數從1979年6月的高達1950萬人下降到2009年12月的1150萬人,30年來下降了800萬人。製造工廠也在過去十年中大幅度下降, 減少5萬多家, 也就是1998-2008期間的12.5%。 多年來這些產業穩定的中產階級工作是美國經濟支柱, 這些變動給美國全國的各個社區形成了影響。

美國勞動力外包有哪些主要原因:

Ÿ 海外較低工資

通過降低工資降低成本是美國公司外包工作的一個原因。 2009年,聯邦最低工資是每小時7.25美元。相比之下,根據“工業週刊”的數據,2005年,大多數中國製造業工人每小時賺取60美分,而墨西哥的平均製造業工資每小時為2.46美元。即使中國和墨西哥的工資上漲,美國企業在全球也另有低薪國家·,包括越南,孟加拉國和泰國。

Ÿ 迴避美國國內法規

美國政府要求的工人福利是美國公司向其他國家外包的另一個原因。在美國,企業必須支付社會保障,醫療保險,FICA,並花費時間和金錢來遵守OSHA監管機構和其他聯邦政府的規定。相比,公司不需要為外包工作支付美國成本,而接受外包工作的國家要求的監管要求要麼不存在,要麼很少。

Ÿ 為重要業務節約資源

一些美國公司外包非重要工作是為了將節省下的開支用於公司主要任務, 從而擴大利潤。比如,一家大型製藥公司可以將其財務外包海外而將節省開支投資於科研發展。

Ÿ 低廉的技術

並非外包的工作都是低技術職位。美國公司通過外包可以較低價僱傭高技術高教育員工。中國工程學校每年有超過35萬名學生畢業,而美國工程學校只有9萬人。由於就業競爭激烈,這些年輕的中國工程師通常願意接受比美國的同行低許多的工資。

美國政府對於“美國製造”標記的嚴格把控

首先,產品的完成期製造必須是在美國本土。為了達到“美國組裝“標準,政府規定要求物品在製造過程中“實質性地改變”。 因此,通過簡單的生產線裝配在國外製造,進口,然後組裝在一起的物品一般不符合“在美國組裝”的要求。

不完全符合美國製造標準的產品可以表明其在美國境內組裝的百分比。可使用“美國組裝”或“美國製造部件”的標籤。但即使未達到“組裝”條件,該產品也必須在製作過程中實質性的改變。

對於大部分美國消費者來說,“美國製造”的合法標記聯繫到愛國情緒以及美國製造商品的質量保障。 另外,美國的製造合作國家現為盟友國, 這就關係到如果證據有變,目前提供美國的外來資源, 包括槍支, 飛機等國防產品會否受到影響。

因此, 雖然傳統海外的勞動成本近年有所上升, 調查發現美國現有主要外包公司大都不計劃將海外工作帶回本國。但其國內製造任然保持優異的競爭力. 一些在美國最受歡迎品牌也長期依賴海外的製造工業, 這包括Levi服裝產品, 蘋果產品,Gerber 兒童品牌, 棒球相關產品,芭比及相關玩具。儘管如此, 這些品牌的全球歡迎程度不收影響,也可見美國大部分人對海外製造持包容態度。


包大人玩科學

有無發現最近媒體經常有工廠倒閉,外企遷出的消息?各方都在鼓吹中國實體經濟不行,製造業開始衰退。

翻開數據,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是一個衡量制造業發展還是衰退的指標,自2012年到現在,中國的PMI一直徘徊在50附近(50以下為衰退),相比2010年降低接近10%。


是的,中國製造業已在衰退的邊緣。



看看廣東沿海地區。

作為中國製造業晴雨表的東莞,在2015年1年時間接近4000家制造企業倒閉,4大支柱產業金屬加工、機械製造、塑膠製造、紡織服裝無一倖免。


全球最大代工企業富士康於2015年7月宣佈2020年前在印度新建12座工廠,並至少在當地僱傭100萬名工人。

大陸用工成本的上升,逼迫這家巨頭將未來的製造基地從中國轉向印度,而這距離富士康在大陸第一家工廠的成立不到30年。


中國製造後續如何發展?



翻開全球製造業的遷移史,看是否能從中看出一點端倪。



第一次大遷移

第一次製造業大遷移發生在20世紀初,由美國接棒英國承接全球製造業

受益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美國,當時國內工業發達程度已超過英國,而更充沛的勞動力(美國1億人口:英國4000萬人口),更廣闊的地域面積(美國963萬平方公里:英國24萬平方公里)這些優勢使美國的流水線批量、標準化生產得到高速發展。



第二次大遷移

第二次製造業大遷移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由日本接棒美國承接全球製造業。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已是全球前十的工業強國,二戰結束後日本作為戰敗國被美國一國獨佔,當時日本很多工業設施都在戰爭中損毀,基於復興日本工業化的考慮,美國決定將日本作為西方的“亞洲工廠” 加以改造。

在美國的支持下,日本的製造業以年均13.2%的速度發展,這個速度是德國和法國的2倍,英國和美國的3倍。

日本以高效完備的國家工業協作體系承接全球製造業轉移,並在1968年成為國民生產總值(GDP)全球第二的經濟強國。



第三次大遷移

第三次製造業大遷移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由亞洲四小龍接棒日本承接全球製造業。

朴正熙集權政府主導下的韓國,6、70年代舉國之力發展工業,在日本的支持下從紡織、鞋類等輕工業到鋼鐵、造船等重工業都有了快速發展,成為世界上造船業最發達的國家;

臺灣在60年代美蘇冷戰時期是美國製約亞洲的前線,在其經濟援助下大力發展工業,70年代中期,臺灣承接了美日相當一部分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逐漸成為電子代工業的巨頭;

香港在1950年前僅是個轉口貿易港,製造業只佔GDP 5%,隨著朝鮮戰爭的爆發,英國追隨美國切斷了香港和大陸的經濟往來,香港轉而發展製造業,首當其衝的是紡織業,1960年,香港的紡織業佔全港就業人數40%以上,在紡織業帶動下塑膠、鐘錶、燈泡等製造業也得到快速發展,到1970年,香港的製造業佔比達到30%;

跟香港一樣,60年代的新加坡製造業十分薄弱,在李光耀的推動下,通過一系列工業法案,成立裕廊工業園,招商引資,率先發展紡織、玩具等產業,製造業佔比在1964年攀升到14%。70年代,著重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新加坡,通過稅收優惠成功吸引到一批電腦配件製造和石化加工的跨國企業落戶,90年代,新加坡已成為全球集成電路、芯片和磁盤的重要生產基地,同時也是世界第三大的煉油中心。



第四次大遷移

第四次製造業大遷移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由中國接棒亞洲四小龍承接全球製造業。

中國的工業化進程較與眾不同,一般出口型經濟的國家是先發展紡織等的輕工業,再發展重工業,而中國在60年代優先發展重工業,然後70年代才是輕工業。

80年代起中國的工業總產值以每年15.3%的速度增長,同時臺資和港資製造企業開始進入中國。

臺商是在80年代初期進入大陸,經過十幾年時間,一水之隔的福建和廣東沿海地區,成為臺灣傳統產業的聚集地。其中專營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加工的富士康1988年在深圳龍華建立工廠,隨著工廠規模和數量一再擴大,高峰期在中國招收的工人超過100萬,下圖為2012年富士康在中國的廠區分佈

港商自80年代起在大陸的投資金額就穩居外資之首,珠江三角洲是香港轉移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首選之地。

剛開始主要是玩具、服裝、塑膠、五金等低端製造業,90年代中期,電器、電子零配件等也遷移過來,截止2003年,95%的服裝和皮革製造業、90%的塑膠製造業、85%的電子製造業和90%以上的手錶和玩具製造業都從香港遷出。1980年在香港有100萬工人,到2003年僅剩20萬。

大量外資製造業湧入,一方面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商品出口,1980年外貿依存度僅為12.6%,2002年迅速提高到50.2%;一方面創造大量工廠流水線的崗位,截止2002年底,共批准外商投資企業接近50萬家,在這些企業的就業人員接近2000萬人。

中國製造業在2010年的GDP比重達40.1%,而1952年僅17.6%,有200多種商品產量居世界第一,鋼、水泥、煤炭、家電、手機、計算機等行業的產量世界佔比超50%,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中國製造業未來會怎麼走,可以參考四次大遷移中遷出製造業的國家後面怎麼發展。



英國

英國在20世紀初製造業依然繁榮並佔據歐洲地區第一的位置,1950年,英國依然有900萬人從事製造業,佔總人口20%,製造業對GDP的貢獻達到1/3。

1970年被德國搶走歐洲製造業霸主地位後,隨著國內經濟衰退,英國積極推行“去工業化戰略”,往服務業和金融業轉型。

製造業佔GDP的比例迅速下降,到2010年僅佔GDP 10%不到,而製造業的從業人員更是減少超70%,大部分轉型到服務業。

英國在航空、汽車和芯片等行業佔據全球前三的地位,著名品牌如勞斯萊斯汽車、ARM芯片。


美國

美國將低端製造業往日本、德國遷移後,製造業仍持續繁榮20年,一直到1970年美國的鋼產量依然是世界第一。

鋼產量在1970年被日本超越後,美國跟英國一樣往服務業轉型。

1980年到現在,美國將大部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都外包出去,僅保留價值鏈高端的製造業如汽車、航天航空、芯片等,而信息技術和金融作為新的增長點佔GDP的比重越來越高。

如果以製造業附加值來看,美國目前仍是世界第一,並且在汽車、航空航天、醫療器械、芯片、製藥、工程機械等處於絕對領先位置,著名品牌有 福特、波音、英特爾等。

製造業附加值,指在產品的原有價值的基礎上,通過生產過程中的有效勞動新創造的價值,即附加在產品原有價值上的新價值)


日本

日本在70年代將製造業往亞洲四小龍轉移後,汽車取代鋼鐵成為第一大產業,到1998年,汽車產量已佔世界總產量的20%,主要出口到美國,與美國品牌展開激烈競爭。

除了汽車,在打印機、數據相機領域日本也佔據領先地位,著名品牌佳能在全球數碼相機和打印機市場分別佔據30%和27%的份額。

在某些看不見的地方日本的製造業也能做到極致,比如圖像傳感器,軸承等一些關鍵配件其他國家都要依賴日本進口。


香港

香港跟英國、美國、日本的情況不同,作為中國的一個城市,香港不需擔憂本地產業是否過於單一,將製造業完全遷出去後專注發展金融業,服務業以及早期的旅遊業。

製造業在80年代佔據了香港近1/4的GDP,如今不到10%。



以下是世界銀行統計的2014年各地區GDP產業構成

(注:互聯網行業屬於第三產業)

從上述國家的過往可以發現一些共同點:

1、遷出勞動密集型製造業,保留及發展技術密集的高附加值製造業;

2、轉型服務業,服務業佔GDP的比例逐漸增加,製造業的逐漸減少。



可以預見中國製造業未來也會朝這個方向前進。

但形勢較嚴峻的是,一方面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的訂單被印度、越南、印尼等人工更低的國家搶走,一方面機器人和自動化發展速度很快,歐美和日本等國家開始讓製造業迴歸本土。

而中國過往依靠人口紅利的製造業增長還尚未在高端製造業有引以為傲的產品,雖然 軍工、家電、路由器、PC 等行業領先世界,但實際上這些產品的基礎材料和高精度配件,以及加工這些產品的機床,很多進口自國外。

人口紅利消退,中國製造業未來何去何從,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國際金融報、中國經濟網、BCG研究報告、國際城市規劃、徐桂萍 -《祖國寶島 臺灣工業化剖析》-2003、郝宏桂-《論香港工業化的歷史進程及其特徵》-1997、姜愛林-《中國工業化發展的歷史變遷》-2002 等)


蘇州高樓迷

看到這樣的題目,我感覺需要澄清以下問題。

第一,中國的勞動力優勢是什麼?題目中的優勢是指什麼?

第二,美國為了實現產業實體振興,拉攏美國的產業回國生產?

第三,中國製造業轉型是指的什麼?如何轉型?


首先,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初,處於國際分紅的下游低端,所以勞動力素質低,但是勞動力只要能夠吃苦耐勞,肯幹重活粗活就行,而且工資水平低,容易找來人力資源。

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發生巨大變化。經濟總量增加了幾百倍,勞動力素質得到提升,與此同時,勞動力的價值也提高不少,與發達國家或者說與許多發展中國家相比,低廉的勞動力價格已經成為過往歷史。

目前中國的人才素質空前提高,國民中受過大學教育的比例明顯上升,而且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甚至佔據全世界前列。受到過職業技術技能培訓的勞動力基本涵蓋了沒有考取大學的其他學生。所以中國技術工人的數量,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不僅僅是數量多,更重要的是質量好,是其他國家羨慕不已的人力資源。

只是中國不像改革開放初期一樣,勞動力價格那麼低廉了!

其次,美國由於實行優秀移民政策,吸引大量科技人才到美國居住。所以他們研發團隊很多,創新能力很強,技術公關力度很大。但是技術工人相對數量銳減,就使得美國實體產業紛紛外遷,所以才形成美國產業的空心化問題(工廠依據海外,研發就在美國例如蘋果研發在美國,組裝在中國,芯片在韓國,顯示屏在日本)。儘管美國政府力主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由於美國的人才結構性斷層,所以迴歸美國後,很難解決技術熟練工人問題。

最後,中國製造業轉型主要是指由“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創造”到“中國智造”,不斷促進產業升級。要由“引進”~“消化”,再有““仿造山寨””~“自主創新”,在由“跟跑”~“並跑”~“領跑”的飛躍。

為了適應中國製造產業升級,必須做到:

1,發現教育,培養人才。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實施科技創新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

2,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基礎研究,讓科技發展植根在深厚科研土壤中。

3,加強人才迴歸計劃,加強走出去和引進來的人才計劃。讓中國成為世界人才的紮根之地。

4,加強學術交流,保護知識產權,讓中國成為世界各國的高端學者的棲息地。尤其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獨步天下,不是彎道超車,而是引領風騷。

5,產學研結合,加大科技產業落地生根力度。採取優惠措施,加強國際交流與科研院所建設,把國際大公司研發部門落戶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讓優秀知識分子熱愛中國的熱土。


錦繡中華一捧土

並不存在中國勞動力優勢不再而出現經濟問題,中國製造業轉型期,其實是指一些有能力的大企業轉型和中等企業的轉型,還有一部分高科技企業轉型。而一些低科技的勞動力企業和低產值的產品的企業是不會轉型的。什麼東西都要有人制造,什麼東西都會有人買,有人賣,而不存在於轉型期會怎麼樣?

好的企業和高科技企業,以及新興起來的科技企業,他們隨時都會面臨著產品升級換代的危機,所以他們急需要進行轉型升級,否則他們的產品就將會淘汰,他們在科技上的道路也將會淘汰,所以他們必須要升級和轉型,而對於普通的,低附加值的,而且是勞動力較為強的企業並不存在轉型升級問題,因為這些企業做的就是半勞動力活,而且還是辦科技的工廠,所以他們轉型又朝哪裡轉呢?難道說叫他們去找大炮啊?

對於中國的轉型升級,不要讓人給說怕了,因為這沒有什麼可以值得擔憂的,轉型的企業比不轉型的企業是兩個概念,所以並不存在那麼嚴重的問題,中國的勞動力市場雖然說非常的活躍人的工資提高了不少。但是,也並不存在勞動力不再面臨者被淘汰的危險,勞動力優勢不再,但是,中國的大多數企業也在對自己的生產線進行革新,所以新的東西出來了,自然就會取代老的東西,勞動力不再但是,科技在研究人才在呀,各個企業的創新能力都在呀,所以並不存在中國勞動力不再有優勢,該怎麼辦這麼一說。

美國倡導製造業迴歸,但是,並不能夠給中國帶來什麼影響,美國迴歸的是他本國的製造業,而他本國的國內情況,並不是那麼的好的。因為在美國,很少能夠找到像中國這樣能夠吃苦耐勞的工人,而且在美國有許多的高科技人才找不著工作,而且也不好招聘這些高科技人才,所以美國要想製造業迴歸,還需要較長的時間。在美國招聘工程師要招很久的時間,而在中國會迅速找到,在美國要找到生產熟練技術的工人是非常難的,但是在中國卻非常容易找到,這些都是美國不能夠和中國比的

而且美國有自己的國家環境,美國的投資環境其實並不比中國好,我們中國某些企業家就到美國去投資,結果在美國虧了錢,在中國從來就不虧錢,只有賺錢的,由此可見美國的投資環境並不比中國好。美國的製造業迴歸不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傷害 ,只能成為一種反面教材,告訴別人,在中國投資才是最有潛力的,才是最有發展的 ,才是最好的。


幸福地帶2

製造業其實和金融證券行業一樣,從來都不是人口紅利的行業,只不過特定時期特殊的狀態而已。

金融證券開始的時候,也是很多的工作人員參與進來,需要大量計票員等,現在我們通過電腦或者手機就可以操作大部分事情。

製造業開始賺取的是人口紅利的利潤,接下來是進行徹底的轉型,智能製造不能算是轉型的全部,只能說是一部分。製造業從人口紅利中走出來,轉型智能製造是一個出路,更多的是產業聚集的高端製造是未來必然的發展方向。

有實力的製造業企業,可以從開始轉型開始轉型高端智能製造,其實大部分製造企業只是代工廠,給自己代工或者給別人代工,賺取微薄的利潤,轉型後的製造企業應該是高度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知識化的企業,這樣才能長久發展,立於不敗之地。


一號大維

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盈利空間和大量利用人工智能緩解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應該是今後相當長時期的發展方向。當然,持續推進改革開放,吸引外資和高素質境內外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守舊守成的國家是沒啥競爭力的。當然,提高人口出生率也很重要。毛主席說,人多力量大還是很有道理的。


一修abc

可以加大各種職業服務的培訓工作,比如中醫養生,軟件編程之類來增加就業,其實不是中國勞動力少,是以前從事低端重複勞動的人年紀大了不再適合高強度的工作了,年輕人大多有一定的教育背景不願意從事這種既低薪又沒什麼發展前途的工作。以國際眼光開發各種旅遊資源,修飾文化魅力資源,加快療養院發展也可以吸引國內外遊客來旅遊或休養旅居做大國內蛋糕,從而承納大批就業人員;也可以學德國和日本做細分市場,做小而精的企業,規模雖小利潤卻一點不低,如德國小企業生產的舞臺幕布幾乎壟斷了全球市場


安逸樂的追求

這不是什麼勞動力優勢!這是中國勞動者的恥辱!跟歐美比!就算不談錢的問題!工作待遇也沒法比!中國製造業現已向機械換人方向轉型,美國用中國保障勞動待遇後的成本把外資嚇離中國!那中國應該用產品質量讓他們後悔離開


核烈變反應堆芯

想多了,中國小企一片狼藉,依然大國風光,只要國家經營企業,企業就不會倒,中國就業率一直都高,製造業轉服務業,出門就是餐館,新女性以職業為生涯,趕緊買房壓驚,先買房的小老闆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