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了出租車,對方訛我10000塊,該不該賠?

許多司機都會很害怕和出租車發生碰撞,這是因為一旦我們和出租車等營運車輛出現了摩擦,不僅需要根據責任付一定的維修費用,還有可能會多出另算的誤工費和車輛停運的相關費用。那麼這種“漫天要價”的行為是正確的嗎?如果遇到這類的情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講與營運車輛發生摩擦時你所要了解的事。

撞了出租車,對方訛我10000塊,該不該賠?

第一點:什麼樣的車屬於營運車輛?

撞了出租車,對方訛我10000塊,該不該賠?

營運車輛,事實上就是以盈利為最終目的而進行道路運輸行動的機動車,說白了就是要賺錢的。比如,出租車、公交車和大貨車都是營運車輛的一部分,要麼是通過載人要麼通過拉貨來獲取一定的報酬。

第二點:怎樣辨別營運車輛

撞了出租車,對方訛我10000塊,該不該賠?

營運與非營運的區別主要在司機持有的機動車行駛證的不同,在“使用性質”的一欄,會有是否為營運車輛的標註。而營運車輛必須要有相關運管部門所賦予的《道路運輸證》和《營運證》,且司機要具備《從業資格證》和《上崗證》才能合法運行。

第三點:營運車“惹不起”

出租車和公交車可以說是我們最常見的營運車了,它們每一次的行駛都是支付了很多的營運費的,因此要是不小心出現了交通事故,那麼營運車還是要交營運費的。這時,要是責任方是你的話,就意味著除了維修費你還要支付對方一定的車輛停運費和他的誤工費,是不是很可怕!

撞了出租車,對方訛我10000塊,該不該賠?

因為對於營運車的司機來說,他們是要靠車來賺錢的,被撞了固然要維修,而他本身因為事故的緣故耽誤了工作進度,用來生活的錢也賺不到了,所以無論是在法律層面上還是道德上,都是支持他索要誤工費的。

第四點:事故中同責或無責該如何賠?

假如在事故中,我們和營運車輛雙方都有責任,那麼我們需要和對方平攤維修費以及誤工費和停運費;當然,要是我們沒有責任自然就不用支付任何費用了。

第五點:非營運車輛的停運費或誤工費可以賠嗎?

有了營運車輛的例子,許多私家車的車主就胡動歪腦筋,在交通事故中,讓對方也支付一定的誤工費等等,不過,這種情況下,保險公司和法律都是不會承認的,所以我們也不要隨意的支付不必要的費用。

撞了出租車,對方訛我10000塊,該不該賠?

第六點:停運費或誤工費要如何計算?

停運費,指的是營運車在事故發生後算起直至重新開工的時間所產生的費用,其中的重點是,停運時間要從事故發生當天算起,直至重新正常運行,在此期間的損壞、拆分、裝配的時間都會算在停運時間裡,正常情況下的計算單位是一天,根據汽車每天的運營費來計算總和。

要了解的是,在一些地區比如北京,他們的營運車單位都會給司機進行一定的補貼費,因此停運費裡還要把這些補貼的錢除掉。

誤工費就很複雜了,正常情況下,營運車的司機都會自行索要幾百塊作為賠償,而真正的費用大多沒有這麼高。事實上,誤工費要根據當地營運車司機的最低工資乘以天數來進行賠償。比如,大連的出租車司機人均最低六千一個月,所以按照每月三十天來看,誤工費應該為每天兩百元。

而為了我們自身的權益,防止出現詐欺的現象,在對方要求進行賠償時,我們有權利讓對方出具相關的營運證明。

第七點:雙班司機誤工費要兩倍!

撞了出租車,對方訛我10000塊,該不該賠?

其實這種情況也比較好理解,正常情況下出租車都會有兩個司機輪流開,為的是白天晚上都能有盈利。假如發生了事故,我們除了要付一定的停運費還需要支付兩倍的誤工費。

撞了出租車,對方訛我10000塊,該不該賠?

第八點:小心“漫天要價”

這也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情況,往往只是很小的摩擦,最後卻花了幾千塊來賠償。這時,我們就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結合當地的物價等等來進行估算,進行合適的補償。如果營運車司機不認同我們的估價,我們可以要求對方出具一定的證明來對對方的要價進行核實。

第九點:賠償較少時建議私了

已經說過了,走法律程序的話,過程會很長而且很麻煩,因此在法院裁定下來之前,雙方都會自己支付很久的維修費。所以還是建議雙方司機,要是發生的事故不是很嚴重,最好還是私下解決吧。比如,要是誤工費只有幾百,是真的沒有必要上法庭的,畢竟有浪費的時間都不知道能剩多少錢了。不過,要是覺得時間很多,選擇法律渠道也未嘗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