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為什麼沒提到岳父韓世忠,他們為何不去攻打梁山,而總是高俅蔡京無能之輩?

小樓聽雨1817

假設水滸是真的,真正的歷史書上大約是《大宋宣和遺事》裡有記載。《水滸》的年代還是很好斷的,開始高俅的事情就交代了,是徽宗趙佶登基後的事情(徽宗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當然水泊梁山在徽宗還沒退位,也就是靖康之前就OVER了,最後不是還有徽宗夢遊蓼兒窪的記錄嗎,那麼就假設是趙佶在位的最後一年。也就是1126年。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1100年還沒出生;韓世忠(1090年1月26日-1151年9月15日),1100年才10歲。好吧,你說朝廷剿滅梁山不可能是1100年,那就1120年好了,岳飛17,17歲的岳飛投軍沒有?即便投軍了,怎麼可能有指揮權呢?好吧,還有韓世忠,人家30了,應該可以吧,但是韓世忠那個時候是在抗金的前線呢,1121年韓世忠在巡邏於滹沱河的時候發生了點事情。所以,沒事別瞎想了。再說了宋江等賊寇在北宋末年根本沒翻起多大風浪,用得著朝廷大驚小怪的嗎?就貼個岳飛吧,雖然這貨是被明清小說吹大的。


輪迴的刻度

因為年代差異,那時候的岳飛和韓世忠還在基層歷練呢,領兵打仗還輪不到他們。

宋江起義是在北宋末年,而岳飛和韓世忠是在趙構建立北宋過程中才一步步成為中流砥柱,位列中興四將之中。宋江在歷史上起義的規模並不大。童貫帶兵平定方臘起義以後,宋江就被張叔夜和折可存給滅掉了,宋江投降。小說裡梁山好漢參加徵方臘是杜撰的,是先剿滅方臘才招安的宋江。

在徵方臘的時候,韓世忠還是忠州防禦使辛興宗手下的一個裨將,方臘戰鬥失敗後躲到了山中一個洞裡,被韓世忠找到,官軍堵住洞口,韓世忠第一個闖入山洞,抓到了方臘。不過那時候韓世忠地位太低,功勞被上司領了。

岳飛在宋江起義時還不足二十歲,還沒有參軍,是方臘和宋江被平定之後才參軍,岳飛嶄露頭角是在靖康元年,即公元1126年,而宋江被滅是在1121年。岳飛獨立領兵做節度使則是紹興四年(1134年)的事了,岳飛帶兵攻打梁山,那豈不是穿越了。

單從時間節點上說,韓世忠有參加攻打梁山的可能,因為那時候韓世忠已經參軍了,而且做了裨將。岳飛絕對沒有。其時韓世忠那時候所屬的是忠州防禦使辛興宗手下,也不可能參加剿滅梁山賊寇的軍事行動。

問題是按照《水滸傳》裡的情節提出的,《水滸傳》本身就是文學作品,其時蔡京。高俅、童貫都沒有參加剿滅梁山的行動,剿滅梁山的是張叔夜和折可存,折可存同時參加了平方蠟和剿滅宋江的行動,而且兩次都立了功,為此遷升了兩級。


山野論史

首先,水滸是虛構小說,實際上就連高俅蔡京也沒打過樑山。正史之中,招降宋江的只是地方官級別的知州張叔夜而已。有《宋史》中的記載為證:“宣和三年(1121)二月,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江北,入楚、海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

其次,雖然是虛構小說,水滸卻不是穿越小說。施耐庵可以虛構高俅蔡京,卻無法將岳飛韓世忠也虛構入其中。

咱們來看岳飛,他出生於1103年,初次應徵當兵,是在宋江被招降後一年,也就是1122年。那一年童貫、蔡攸吃了遼國的敗仗,於是河北在真定府招募義勇軍抵抗遼軍,而岳飛正是應徵參加這一次選拔,獲得了一個分隊軍官的職務。此後幾度戰亂,他表現突出,卻難獲提升,直到宣和六年,還只是一個偏校級別的軍官。

所以,以史實論,岳飛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出現在1121年的淮陽軍,跟宋江過招。一是時間問題,一是地理問題(岳飛當時在河北,而宋江在江淮一帶)。

再看韓世忠,他也不是東南人氏,而是出身於西北(延安人)。年僅十七歲就出來參軍當兵,當時他主要的對手是西夏。史書中曾有韓世忠單身翻越城牆衝入西夏城池把守軍頭目腦袋扔出城外的事蹟。另一件事蹟,則是西夏的一個駙馬率領軍隊來攻打,結果韓世忠率領敢死隊衝入敵陣,將駙馬陣斬當場。

也正因為這些戰功,當時的經略使曾上報要求給予韓世忠破格提拔——當然,此時主持軍事的是在水滸傳裡也曾上場的童貫,他對此表示懷疑,最後只提拔了韓世忠一個級別。

就在宋江被招降的那一年,也就是宣和三年,韓世忠帶領的一支小分隊,大概五十名騎兵,在北方邊境與兩千人的金兵主力遭遇,韓世忠採取敢死突擊的方式,打亂金兵的陣腳。具體而言,是讓大部分騎兵在後組織散兵,形成集體陣容,而他本人則率敢死隊突擊,成功地打退了這支金兵。

所以,韓世忠也不可能出現在梁山泊。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岳飛韓世忠是南宋初年的人物,都是在宋高宗趙構時期被提拔,而後屢立戰功的。《水滸傳》講的是北宋末年的故事,當時在位的皇帝是宋徽宗趙佶,徽宗時期與高宗時期至少差著十幾年呢,因此單從年齡上說,《水滸傳》的故事發生時,岳飛和韓世忠都還小,還不是朝廷倚重的大將軍,他們和《水滸傳》基本沒有交集。

再者說了,,如果《水滸傳》時期宋朝擁有岳飛韓世忠,那何至於淪落到被滅國的地步?北宋被滅國,最直接原因就是軍隊戰鬥力太差,當時國內無名將,而南宋之所以能抵擋住金軍的一次次南下,保有半壁河山,也是因為南宋初年誕生了岳飛韓世忠這樣的中興名將。


耶律蕭

我也發現了,不光沒有他們,連關羽張飛都沒有,看來肯定是違背歷史的!另外,標題的“岳父”估計是“岳飛”之誤,岳飛後來領著吳用去花果山征討孫權時被賈寶玉糾纏半天,但總歸大獲全勝,可喜可賀!

以上都是開玩笑。下面解釋一下,歷史上的宋江起義,只堅持了二三年,1119年舉事,1121年便被張叔夜擊潰,宋江不得不率眾投降,接受招安。而岳飛直到1122年才開始軍旅生涯,成為一名“敢戰士”。

至於韓世忠,年紀與軍齡倒是都比岳飛長,但是長期駐防西北,跟西夏兵倒是沒少打交道,直到1121年才在河北一帶與金兵交手。而此時宋江即使還沒歸順,也基本沒啥實力了,所以就。。。

但是歷史上岳飛與韓世忠確實沒少鎮壓農民起義,比如岳飛就曾鎮壓過著名的楊麼起義。不管任何時期,兵討“賊”絕對是順理成章的,不能過分解讀。


網友_胡

簡單點:

《水滸傳》是北宋時期的事,岳飛、韓世忠是南宋時期的人,當時他們想穿越去攻打梁山了的,趙構不讓去!


求圖55

韓世忠和岳飛在南宋前期還只是個小小的軍官,而打方臘是發生在北宋後期。用韓和岳飛去打方臘,豈不是穿越時空,倒穿門了?請問悟空先生,你學的這些歷史知識是師爹教的嗎還是師媽教的?


寒心167736933

岳父韓世忠?是想說岳飛、韓世忠吧?這錯字,太現眼了。


覃仕勇說史

岳父攻破的楊么,韓世忠孤膽擒的方臘。

可惜兩位英雄出生晚,沒趕上統領兵馬攻打梁山。


《水滸傳》是小說,雖然有一些歷史人物在裡面,但演繹的成分更大一些。

在水滸傳同期時間線,韓世忠是下級軍官,岳飛有可能還是少年。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岳飛那時候還小!以前有兩部根據《水滸傳》衍生出來的電視劇《一腳定江山》(描述《水滸傳》之前的故事,交代了高俅怎麼發跡,林沖那時候還是雜兵,岳飛還小!)和《水滸後傳》(講的《水滸傳》之後的事,西門慶兒子和宋江兒子身份轉換組小梁山,裡面岳飛最後死了,其中提到了《一腳定江山》裡的學蹴鞠事。)。233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