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戶鄭州體驗河南高考煉獄模式?怕不是傻子吧?

4月20日,成都市宣佈人才落戶政策發佈9個月,落戶17萬人。

5月14日,“第40萬名新西安人”拿到戶籍卡,2018年西安落戶突破40萬大關。

兩天後,一場中國城鎮化史上絕對空前不一定絕後的奇蹟出現了:5月16日,天津市發佈“海河英才”落戶計劃。20小時內30萬人下載“天津公安”App辦理落戶申請。17日,一度造成網絡癱瘓。

短短20個小時,有30萬外地人申請成為“天津人”!

這場由搶人引發的這場城市戰爭,如果北上廣深不再加碼,天津似乎成了最後的贏家。

與此前被引為傳奇的西安相比,同樣是30萬人才,西安用時4個月不到,而天津僅用時48個小時,就輕鬆打破了記錄。

人口紅利,是人才爭奪戰背後的戰利品,人才爭奪戰=房價漲幅戰。誰搶到了人,誰就搶佔了先機,誰就有可能在下一輪空窗期之後領漲。

然而,在這場城市戰爭中,鄭州喋血沙場,卻一直處於下風。鄭州似乎是在醞釀,醞釀一場更大的殺機,後來居上,絕地反殺。但更多評論者以為,鄭州如此沉默,更大概率是底氣不足。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每個中國人都有一絲精緻利己主義的影子,在這場戰爭中,毅然決然選擇能夠帶來更大利益的一方。

時值5月末,高考的號角已經吹響,給這場早已硝煙滾滾的城市戰爭增添更多不確定的因子。

落戶與高考直接掛鉤,而高考錄取卻又是省內競爭。種種誾誾,似乎這才是這場搶人大戰中,鄭州註定落敗的致命理由!


天津落戶祭出“高考”殺招


為什麼天津可以做到20小時落戶30萬人?碾壓一眾二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先看看其政策:

學歷型人才:全日制高校本科畢業生不超過40週歲、碩士研究生不超過45週歲、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就可以直接在天津落戶,不需要其他任何條件。

資格型人才:獲得副高級及以上職稱,以及擁有國內外精算師、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註冊建築師、律師等執業資格的,可直接落戶天津。

技能型人才:高等職業院校畢業並在天津工作滿1年或中等職業院校畢業並在天津工作滿3年,具有高等職業資格、不超過35週歲,具有技師職業資格、不超過40歲,具有高等技師職業資格、不超過50週歲的,可直接落戶天津。

創業型人才:創辦符合天津產業政策且企業穩定運行超過1年,個人累計繳納所得稅10萬以上的,可直接落戶天津。創業人才無年齡限制。

從以上可以看出,在經歷過GDP的重創之後,天津痛定思痛,已經決定破釜沉舟。其落戶門檻已經顯著低於多數二線城市:不需要繳納社保、辦理居住證,也不需要有用人單位錄用。

在這場落戶大戰中,城市資源緊張,供需矛盾凸顯的情況也會必然出現。搶人大戰開打後,搶人“最兇”的個別城市出現了房價過快上漲的情況,房子是城市資源存量的直觀表現,大量人口短時間落戶最直接衝擊的是租房、買房市場,然後便是人力資源市場,之後包括教育、醫療、交通等都將面臨考驗。

特別是中國戶籍史上一直存在一個痼疾“高考移民”更是考驗著參與城市決策者的智慧。甚至,教育資源上的一些優勢,也轉而成為了其落戶政策最吸引人的一招。甚至,有些機構已經寫了專門推介的ppt。

落戶鄭州體驗河南高考煉獄模式?怕不是傻子吧?

落戶鄭州體驗河南高考煉獄模式?怕不是傻子吧?

落戶鄭州體驗河南高考煉獄模式?怕不是傻子吧?


中國的高考制度採用的是“省內競爭”。大學做出招生計劃,切塊給各省市自治區(省級區域)。一般來說,高考在省級區域內是統一試卷、統一成績劃線、統一錄取的。天津是直轄市,在高考招生上是一個單獨的區域。

而作為傳統三大直轄市,天津擁有顯著的高考紅利。一個河南或者江蘇的孩子如果到天津參加高考,上“一本”的幾率可以數倍。

說起來挺可笑,推動中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是經濟發展,而是高考和房價。

天津明白這個問題後,馬上政策打補丁,人民日報發文,“天津:杜絕戶口空掛為炒房、高考而掛靠戶不行”;天津日報也發文稱,“落檔才能落戶,杜絕戶口空掛”。

鄭州戶口的致命劣勢


另一方面,河南高考大省的名號不遑多讓,響徹全國。

盛產學霸的河南,一直穩居地獄模式“桂冠”。在這裡,學霸和老師們都自強不息,“學生把自己當牲口,老師把學生當超人”,“他們等待了兩年讀完三年課,剩下一年還玩命”。

河南的高三考生,普遍早晨六點到教室早讀,深夜十點半下自習,然後繼續在宿舍自學到半夜十二點以後。一週上六天六夜課,剩下一天一夜考試。其辛苦程度源於競爭太過激烈,優秀的學生之上還有更優秀的學生。

中國高考難度分級榜:

1、極其難(S):河南,江蘇

2、非常難(A+):河北,浙江,山東

3、難(A):湖北,安徽

4、較難(B):四川,湖南,江西,廣東

5、一般(C):陝西,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甘肅,重慶,雲南,貴州,廣西,福建

6、簡單(D):北京,天津,上海,寧夏,新疆,青海,西藏,海南

落戶鄭州體驗河南高考煉獄模式?怕不是傻子吧?


根據教育部網站公示的數據顯示,2018年河南高考報名人數很有可能突破90萬。省內唯一的211大學(鄭州大學),對比冰島總人口兩倍還多的河南考生而言,無異於杯水車薪。

河南這三年的平均一本率只有7.53%,211錄取率只有3.8%。河南考生可謂夾縫中求生存。也可能是因為難考出頭的原因,河南省的復讀率特別高,每年有近一半的考生選擇復讀,這“一半”浩浩蕩蕩地加入下一年高考大軍,更是滾雪球一樣增加了河南考生的高考壓力。

落戶鄭州體驗河南高考煉獄模式?怕不是傻子吧?

落戶鄭州體驗河南高考煉獄模式?怕不是傻子吧?

2017年全國各省市985、211高校錄取率排行榜


2017年天津的一本錄取率將近25%,比北京還要高。而河南的一本錄取率僅7%,天津是河南的3倍。天津一個市有兩個985大學: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河南整個省只有一所211大學:鄭州大學。

天津的985錄取率達5.81%,而河南是1.14%。

天津的211錄取率是 12.68%,河南是4.15%。

也就是說,同樣一百個考生,在天津有25個人可以上一本,其中6個上985,12個上211。而在河南,同樣一百個考生,只有7個人才能上一本,上985的僅有1人。

落戶天津,好像是落戶美國,落戶河南,好像是落戶坦桑尼亞。這是一種無法人為消弭的代差。

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後果,將直接導致貧富階層固化、貧困代際傳遞。

優勢階層的子女比弱勢階層的子女佔有更多的受教育機會和更優越的教育資源,精英階層利用自身佔有社會資源的優勢,進行代際內的傳承,把財富和權力交接給下一代。

我國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體制和現行教育體制的漏洞,造成了教育資源分佈的不均衡,使得中西部貧困地區學生因出生地、戶籍、財富、身份的不同,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週而復始,惡性循環。

這或許正是在這輪各城市之間的搶人大戰中,鄭州缺乏底氣的癥結所在。

鄭州的先天不足不僅在高考


落戶政策——人才資源——產業優化——經濟發展——更具吸引力的落戶政策

這才是一個良性循環,然而,鄭州在第一步上就顯得力不從心。

落戶鄭州體驗河南高考煉獄模式?怕不是傻子吧?

統計顯示, 從2018年1月2日起,鄭州市全面啟動青年人才補貼政策申報受理工作,截至4月16日,全市共申報4408人,其中,本科2246人,碩士2085人,博士77人,分別佔申報總人數的51%、47.3%、1.7%。經過審核、公示等環節,鄭州現已發放青年人才生活補貼三批2962人次,累計發放補貼資金444.45萬元。

作為超級人口大省的省會,這些人才的引進,對於鄭州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相比起鄰省西安、武漢,鄭州的GDP總量在河南省確實不算很突出。

落戶鄭州體驗河南高考煉獄模式?怕不是傻子吧?

鄭州2016年接近8000億元的經濟總量,排河南省第一。接下來3000億元級別的還要洛陽、南陽,接著2000億上下的梯隊就非常多了。這個結構比內地很多省好不少。

河南戶籍人口全國第一,常住人口全國第三,巨大的人口總量,支撐整個河南的經濟總量居於全國前五,經濟實力不容小覷。而鄭州作為一億人口的單核省會,無疑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是鄭州的優勢。但是,人均GDP偏低,各地市發展相對均衡,鄭州不夠強,讓鄭州在全國資源、產業、人才爭奪中,容易處於下風。這便是河南省在整體欠發達情況下,鄭州發展遇到的劣勢。

總結起來鄭州落戶中存在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1、產業結構。鄭州產業結構過於單一,各類戰略新興產業,鄭州亟待加強沒有形成規模化的支柱產業,特別是高新產業匱乏,對人才形成不了吸引力。

2、鄭州的首位度不夠。整個河南發展相對均衡,鄭州雖說處於第一梯隊一馬當先,但是,洛陽、南陽等4000億城市緊追直趕,別的城市也都在2000億-3000億之間,差距並不明顯。

3、先天不足。西安、武漢、天津等落戶政策,除了在購房上的優惠,更多的是因為其教育資源的碾壓性優勢。

4、政策力度不夠。先天不足,後天來補,落戶政策的力度決定著吸引到什麼樣的人。

5、房價收入比已經不低。導致鄭州上游的人才吸引不了,下游的人才因為生活成本在流失到下級城市,或者更多機會的重點城市(反正都買不起,何不去大城市碰碰運氣)。

其中,在具體落戶執行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1、落戶政策落地執行力度不夠。各執行機構並未落到實處,專辦窗口,政策解讀沒做到位。

2、落戶流程繁瑣。有讀者稱,落戶了三個月,手續還沒辦完。

3、落戶政策宣傳力度不夠。仍有很多人不清楚落戶政策的具體情況。

寫在最後:

被詬病多年的戶籍政策一夜之間土崩瓦解,打破它的並不是改革的力量,而是頗有計劃經濟色彩的限購政策和搶人大戰。

但社會永遠沒有絕對公平。戶籍綁定的權益轉移到了房本上。

原來靠投胎爭奪社會公共資源,現在變成了靠資本(買房)來爭奪社會公共資源,也算是一種進步吧。

總算是有一絲機會了呢。原本,很多城市買房也不能落戶的,期待吧,陸續都會放開落戶。

西安三個月落戶40萬人,新增住房供應2萬套,20個人搶一套房,沒房子的,落戶也是白落……還是要買房,而且需求會越來越旺盛,這樣下去,房價怎麼會降?

根據鄭州的目標,到2020年,鄭州準備吸引60萬大學生落戶,常住人口要增加200萬,其中有著140萬要靠虹吸各地市的非學歷人口來補充。從人口結構上來看,鄭州也十分清楚要靠哪些人來維持城市規模和發展動力。

鄭州如果要想在三年內完成自己的人口目標,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拉高宅地價格,低價甚至無償、倒貼錢給產業用地,以吸引企業,並輔之以各項優惠,用產業來吸引人口。

然而,在產業用地、優惠政策上力度越大,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錢去補貼企業和產業,這些錢只能從土地財政上動腦子,那就要更加瘋狂賣地,做高地價、房價!

從另一方面上,大量人口進來了,以目前鄭州的住宅供給,恐怕有些壓力,也很容易造成房價繼續高企。

而炒高地價、房價又與中央的調控精神相違背,對於鄭州就需要更加智慧的方法去增加人口。既要更聰明、更注重效率的吸引人口、獎勵人才、扶持產業,還要讓房價、地價控制在合理範圍內,讓吸引來的各類人才安居樂業。

之前叫的比較歡的成都和西安,不是被約談了嗎?用高考做誘餌的天津不是被《人民日報》點名了嗎?

在路線問題上,左或者右都不是最正確的。這或許也是鄭州的智慧,也未可知。

鄭州,外省人不稀你,那就對河南人好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