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楊飛雲的油畫?

驚龍軒

謝謝大家討論這個問題。中國的油畫,可以說在改革開放以來有了很大的起色。因為,改革開放以前沒有這麼多油畫畫家群體崛起,也沒有這樣高的一個新階段。

我們應該看到相對改革開放以前的油畫,已經是很高的一個水平了。其中,楊飛雲就是這一批畫家中的佼佼者之一。


楊飛雲的繪畫,從技術層面來說,也是傳統的古典主義。

由於中國近代以來的藝術創作主流的寫實主義,而古典主義就是寫實主義分基礎。

楊飛雲生在這個時代,他的美學理想,也是傳統的古典繪畫風格美學,應該是情理中的事情。

所以,他的作品主要還是實驗性質的繪畫。

例如以自己的妻子為模特的人體繪畫。

不論是人體還是盛裝,都是主題不夠明確的習作性質。

所以,我們說,這些作品實驗的性質非常明顯。

這就是說,我們的油畫需要有大量的實驗學習的積累,才能進入創作。

當然,不是說畫寫生就沒有創作的機會和成分。我只是說,楊飛雲的這些畫,還處於歷史性的學習階段。

油畫有自己的文化科學體系,我們學習西方油畫只有不到一百年時間,而且最好的一段時間,也就是改革開放以來。

大量的系統性知識需要我們學習和研究。


例如,中國人體與西方人體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只有探索出自己的人體藝術,才能畫出中國自己的油畫人物。

所以,我們在看到成績的時候,也不要盲目地認為,已經達到了多高的美學境界。

目前,我們的油畫主流還是傳統古典,同時也面臨古典與現代的衝突,這對我們擔負學習油畫來說,要比西方人的任務跟艱鉅。


千千千里馬

楊飛雲的油畫技法來自於學院派的古典主義,這種技法和風格在西方從14世紀文藝復興開始時形成。也就是說,在他的作品裡就滿滿地體現了中國藝術家學習西方畫風的精髓。繪畫的藝術都被定義在屋子裡畫人了,就這麼點事。


1989年至1995年,先後去了美國、英國、意大利、法國、瑞典、荷蘭、比利時學習、參展、考察。從作品可以看得出,他是深得西方人體畫風的真傳,另外他喜歡把自己的女人當做模特來創作。

給楊飛雲當過人體模特的人很多,但是,最能打動他的還是妻子佟芃芃。楊飛雲22歲就瞄上了10歲的佟芃芃,畫著畫著就成了一家子人了。搞藝術的人的確很平常人不一樣。


楊飛雲,科班出身,是中國古典主義油畫家,1982年畢業後任教於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2005年調入中國藝術研究院。

楊雲飛自己說過:“面對大師的力作,你會覺得你的腿是軟的,不是沒那份聰明,不是沒有那樣一雙巧手,更不是你那種畫面效果,而是沒有那種撥打的精神,沒有那個高尚的靈魂,沒有那種深刻敏銳的思想,沒有那份誠摯有力的感情,”這種所謂的大師就是畫人體的淫蟲們,面對裸體女模特,腿不軟才怪呢。別跟我說一個正常的男人,面對裸體的女人,就無動於衷啊😂



楊飛雲的一些作品被日本相關機構收藏。


崇儒


典型的學院派代表人物——楊雲飛

楊雲飛,1954年生於內蒙古,197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1982年畢業並留校任教,之後多次出國考察、學習,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雲飛的油畫作品是最為典型的學院派風格,我們看他的作品,裡面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人物的姿勢都是最端莊、最常見的姿勢,還有就是對於光影的表達,都具有很濃厚的學院派風格。

繪畫水平上我們不作過多的探討,因為是典型的學院派風格,表達方式中規中矩,對於色彩的作用和造型的體現都非常嚴謹,即“所見即所得”,不作過多的美化,追求真實的所見

楊先生的油畫並沒有很大的特色,當然,油畫並非一定要創新,堅持一種風格也能走到頂峰,但是不能因此就小看楊先生的水平,就水平而言,我個人覺得是非常高的。



估計有人會說看起來不夠細膩,色彩也不是很鮮豔,那是因為楊先生的風格就是如此,他並非超寫實主義。

大家仔細看的話,會發現楊先生的畫作用筆十分老到,造型、色彩非常精準,沒有一定的水平是做不到這樣的程度的!雖然楊先生是典型的學院派風格,但是做到這種程度已經是非常非常厲害的了!



萬物皆明

古有“草原鋼城,稀土之都”,陰山山脈之北的遊牧民族聚集地---包頭,這片濃郁的文化熱土,正是楊飛雲老師成長的地方。楊飛雲,目前是我國油畫寫實畫法的領軍人物,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北京油畫學會主席,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一):楊飛雲老師1954年出生於包頭,4歲時就可以拿筆亂畫,因為其父也是繪畫教師,從小聞著水墨長大,趴在父親的肩上看著父親繪畫,在這樣藝術薰陶下,從小就種下繪畫的種子,真正的發芽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真正的系統學習,是在197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

大家都知道回覆高考的那一年是1977年十月,77年的嚴冬,讓570萬學子從新拿起鋼筆,雖然錄取的只有30萬,但是它激勵了成千上萬的青年從新拿起了書本的鬥志,楊飛雲老師就是次年的幸運者,78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才開始了正規系統的進入美術這個專業領域。

(二):楊飛雲筆下的人物,青春典雅,每一筆都寫滿了清純和高貴,從80年代初期,楊飛雲研究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的作品風格,在提煉其中精華,表現出真實性又有理想延伸的藝術筆風,後來又以人物肖像的形式表現出來,美一副作品都是構圖單純,人物端莊,站在楊飛雲的作品前,面對他的每一幅作品,

無論是從畫中人物的時代感,還是行穿著,服飾乃至生活用品的細節之處,都能表達出生活中存在的真實感,就是有了這種讓冰冷的畫布充滿了生活氣息,這才是中國油畫的品質所在。

(三):楊飛雲老師的素描寫生,風景寫生也是件件珍品,在他的素描中,可以看到他的每一根線條,都是牽引著你的每一根神經末梢一般,在畫紙上留下心理感受的痕跡,雖然看上去隨意勾勒,確有入木三分之重。更好的詮釋了“走向精深,走向單純”這一我國繪畫界的又一課題。


藝術系女生



楊雲飛,中國藝術學院油畫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54年出生的楊雲飛在中國是一個有影響的畫家。楊雲飛的父親是一位老師,兼教語文、地理、圖畫等多門課程。受父親影響,楊雲飛自幼習畫,並表現出較高的繪畫天賦。1978年揚雲飛考入中央美術畫院,經過正規的科班教育訓練,自此正式走上了繪畫道路。1989年至1995年,揚飛雲先後到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家觀摩學習,畫技日臻成熟。

師承西方學院派古典主義寫實創作手法的楊雲飛創作了大量融入中國元素的油畫作品。他的畫質樸純淨,筆觸凝鍊,頗見功力。

近些年來,楊雲飛多次舉辦個人畫展,獲得多項大獎。在國外如日本韓國也有一定影響力,多幅畫作被日本畫界收藏。同時,他還培養了許多學生。

但也有對楊雲飛畫作存在不同的看法,如有人認為楊雲飛師承的學院派油畫繪畫手法是幾百年前西方流行的一種繪畫形式,現在早已過時。也有人認為,楊雲飛的油畫完全模仿西方,缺乏藝術創新等。


誰憐一燈影

從我進入美術學校正式學習油畫開始,楊飛雲的畫冊就是我經常揣摩和研習的方向。記得當時中央美院院長還是靳尚誼,他的油畫也和楊飛雲一樣,屬於古典寫實主義。對於我們那個年代的美術生來說,有一些畫作是印象極為深刻的。包括喻紅的大衛素描頭像,靳尚誼的油畫《塔吉克新娘》以及楊飛雲以他妻子為模特的一系列油畫。當然,還會有羅中立的《父親》和陳逸飛的《大提琴手》等等。


說楊飛雲是中國當代油畫界的扛鼎人物,這個沒什麼爭議。作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院長,楊飛雲油畫的影響力和在畫壇的地位很難有人比肩。從我最初接觸楊飛雲的油畫開始,一直到欣賞他最近的作品,其古典寫實主義的繪畫風格始終延續下來,未曾改變。當然,經過幾十年的生活歷練,以及輾轉歐洲各國的學習交流,楊飛雲的繪畫水準日趨成熟,作品表達的思想內涵也更為深刻。

承襲西方古典寫實主義風格的楊飛雲油畫,時刻傳達出一種非常純淨的美,展現出一種極為真實的人性魅力。這種內涵和底蘊,沒有高超的繪畫技法,沒有深刻的生活感悟,沒有過人的藝術天分,根本就無法完成。所以,楊飛雲的油畫具有持久的感染力。厚重的色彩和靈動的情感交織在一起,真實地傳遞出人性的魅力。作為中國當代畫壇最有影響力的油畫家之一,作為中國油畫界的扛鼎人物,楊飛雲的油畫一直堅守在中國油畫的巔峰水準。



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楊飛雲當年的畫冊依舊擺在案頭。現在看來,這已經不是簡單地在欣賞幾幅油畫作品,更多的是割捨不下那一份純淨而真實的感動,不忍忘卻那一份深刻而美好的記憶。或許,這才是楊飛雲油畫真正的藝術魅力所在。


驚龍軒

首先,我對提問者的描述“當代油畫屆的扛鼎人物”有異議。扛鼎人物幾乎跟大師一個級別了,大師哪有那麼好當,是拿真本事經過歷史檢驗後才可以叫的。

不知道這句話是誰給他的定位?一個畫家一生取得什麼樣的成就,達到什麼樣的高度?是歷史對他蓋棺定論,而不是當代人對他加冕,當代人說的話缺乏公信力。

油畫在中國生命力很短,跟西方畫家根本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在繪畫技法上,中國油畫家一直在跟著西方油畫家的屁股打轉轉,一直缺乏自己一整套理論體系和創作理念。可以說,模仿西方是中國油畫的最大特色,而模仿一直是藝術的大忌。

因此,對當代油畫家我不願做過多評價。但我看完此問題的回答,大部分人都是對楊飛雲極力讚揚,把他捧得太高了,因此,我覺得我要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明白,繪畫是畫家精神世界和思想境界的釋放,需要通過合適的技法和語言來完成這一系列的表達。而這些技術層面的東西,我們一直缺乏,所以只能模仿。

楊飛雲的油畫技法來自於學院派的古典主義,這種技法和風格在西方從14世紀文藝復興開始時形成,到19世紀中期開始衰落,整整走過了500多年。

古典主義風格除過對筆觸感覺不是那麼突出外,對造型、色彩、光影等都有精益求精的要求。在這些方面,楊飛雲做得很到位,畫得很有範。

但是,這個風格從19世紀後期就被西方畫家拋棄了,因為它們已經無法滿足時代需求,無法對現代人的精神層面進行有效的釋放。

自油畫100多年前傳入中國,到上世紀80年代,可以說,中國油畫家在創作上,唯一能做的就是模仿西方。

“85思潮”後,大批有遠見的藝術家大聲呼籲:油畫一定要民族化和本土化,給油畫賦予東方情調和中國味道,才能讓油畫在中國煥發出獨特的生命力。這個理念也成為許多有志向畫家的探索目標。

如果不這樣做,中國油畫將永遠是西方油畫的跟屁蟲和傀儡。

油畫的民族化、本土化,並不是用油畫技法畫出一個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或者畫一座泰山黃山,它是文化領域的一種大融合,是用民族文化思維來解讀油畫。

許多畫家開始從國畫,民間藝術中尋找靈感,把寫意性,散點透視,虛實相生等手段運用到油畫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讓油畫“中國化”邁出了一大步。

而像楊飛雲這樣的油畫家,依然堅守著西方几百年前的學院派的古典主義風格不放手,並且他還手把手教授了許多學生,讓學生跟著他畫。可以說,他間接阻止了油畫在中國向著民族化、本土化的正常發展。學生學他,還不如直接從源頭上學習古典主義大師,那樣更有效果。

雖然楊飛雲功底很好,但我並不喜歡他的油畫。


鴻鵠迎罡

如何評價楊飛雲的油畫?

楊飛雲的油畫在世界近代史上堪稱油畫中的大家,是中國美術界的驕傲,

楊飛雲的油畫,更多詮釋的是新時代下人性的自由積極向上的心態,更像一個“靈魂自由”的標籤,

楊飛雲的油畫,要用區別於看西方油畫的藝術眼光去欣賞,它是一個跨時代跨藝術感的標籤,所以楊飛雲的油畫作品也經常被收藏在外國的一些博物館裡,

讀懂了楊飛雲的油畫,就讀懂了東方女性的智慧,


詩夜城主

中國油畫有沒有大師,這是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

油畫是西方繪畫藝術,明朝萬曆七年意大利傳教士羅明堅帶入中國,官方第一次知道這種繪畫藝術。現代油畫是徐悲鴻帶動的。

楊飛雲是改革開放後,很優秀的一位寫實油畫家。1988年以夫人為模特,畫的人體繪畫,《靜物前的姑娘》成名。在北京2012年春季拍賣會上,以3400萬元奪得頭籌。這個價格不能代表楊飛雲其它畫作價格。這副畫被選為1988年劃時代“油畫人體藝術大展”封面畫。比較有代表性。



楊飛雲的油畫雖然很優秀,還是拘泥西方繪畫技法,在繪畫上有自己的特點,以女性人物較優秀,畫風自然簡單,人物安靜。


百舌說

上大學的時候就臨過楊飛雲的油畫,所有家裡有他的作品照片,才找來。在他的作品裡出現最多的這個女人,是他的愛人,非常清純美麗。筆下的她嫻靜,柔美。讓人神住。

這幅畫面中的兩個女人仔細看她們好像姐妹,很像是吧。在膚色處理上,光線的原因,兩個人的膚色處理的區別不是很大,但是亮的部分很突出。背景的暗,人體的明,色彩莊嚴,凝重。

這是畫室寫生的作品,就名《畫室》創作於1987年,他的作品多次在法車,紐約巡展。在現代青年油畫創作者中是非常突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