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汽車與日系汽車,真正的差距只有在高速路上才分得清楚嗎?

燒音箱

如果說駕駛感受就平時用車來說包括了日常駕駛當中的方向盤輕便性能、起步、視野以及加速和剎車反應,當然還包括激烈駕駛時和極限駕駛的操控性能。

傳統意義上的日系車和德系車


對於一般的消費者來說,日系車駕駛感受要比德系車好一些,因為日系車中低速下轉向比較輕盈,動力表現也比較輕快,而德系車低速表現的方向較重,動力起步、加速都比較滯重,也就是說日系車平時好開,表現也更親和。但是對於真正懂得駕駛的人卻都認為德系車要比日系車表現的好。因為面對一些不好的路面以及高速公路、山路上駕駛的時候,德系車方向盤指向更精準,而底盤更厚實,更穩定;而日系車面對這樣的路況底盤表現很單薄,穩定性不如德系,所以德系車在激烈駕駛和極限駕駛的時候給人的信心更足。

德系車高速穩定性

德系車高速穩定性一直都是強項,無論是大眾的帕薩特還是奧迪A6亦或者是其他的德系車,大家一定對它們的高速穩定性有深有體會。其實德國人最熱愛也最追求高速駕駛性能,在歐洲一些地區高速都不限速,德系車為了迎合德國本土的駕駛愛好,往往都非常注重底盤、機械性能,底盤、操控、轉向、動力表現都非常好。

德系車開始按照歐洲車特性打造,比如第一代帕薩特B5、上一代的奧迪A6等等開上高速,方向盤非常穩,就算是開車人有一點小動作方向盤也不會偏移,但是面對頻繁變線的時候轉彎非常累,而且緊急避讓時因為方向盤太沉,會增加危險性。過去的德系車普遍採用有速度感應的可變液壓助力系統,後來為了應對變線容易累,緊急避讓不好操控改用了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普遍調輕了高速時的專項力度。

德系車的底盤普遍很硬,以大眾為代表的德系車針對中國路況推出的車型都做了“中國化調校”,離地間隙微微調高,彈簧減震也明顯調軟,尤其是最近幾年德系車底盤明顯調的變軟,所以高速遇到溝坎車身浮動感增大了,造成底盤紮實感下降。

日系車高速穩定性

日系車比較注重“家用”,而且畢本的高速跟中國相同也有著嚴格的限速,而且規定無論什麼車型最大的馬力不能超過280匹,提倡經濟省油,所以很少提及產品的高速行駛性能。如今日系車在歐洲市場打拼之後,高速穩定性已經提高了很多,比如豐田Yaris高速穩定性曾經拿下歐洲年度車大獎,高速穩定性可以滿足歐洲消費者需求。

當然並不是每一款日系車都擁有像是豐田Yaris那樣的高速穩定性,只有在歐洲銷售的,主打運動的日系車高速穩定性表現才會普遍不錯。日系車順應全球市場的主流,逐漸提升了底盤機械水平,正在於德系車一樣追求“外輕內穩”。

綜上所述:高速穩定性主要是底盤的設計與調校,其中包括了懸掛、輪胎、轉向以及整車剛性,以及整車的空氣動力學性能等等,其實就我國的汽車廠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高速穩定性表現也越來越好。不同的品牌,不同的產品,每一款車型與每一款車型的駕駛感受都有差別,所以日系車與德系車高速表現還得具體車型具體說。


車檸檬

目前在全球的汽車市場上,基本就是德系車大眾和日系本田豐田兩大公司獨佔鰲頭,從各方面來說,這兩款車型都各有各的優勢,經營理念也是不一樣,這就說道了樓主所說的,德系車和日系車是不是隻有在高速上才能看出差距呢?


日系車一直以來都是被評為薄和輕,有人表示在高速上開這豐田,總是有點慎得慌,明顯能感覺到車子在飄,這就能說明為什麼日系車子總是被人說薄了,不怎麼被看好。

因為德系車是德國產,德國是世界上最早擁有高速公路的國家,如今更是無限速行駛,所以他造的車在我國最適合上高速跑。所以德國車的發動機最大扭矩的轉速相對較高,對於油耗的控制也不是其重中之重,旨在高轉速換擋,高轉速行駛。德系車最大扭矩都在4000轉左右,所以德國人開車,高速上多數都是3到5000轉換檔。


高速安穩性給我留下深入印象的榜首輛車是帕薩特B5,應該是十年前了吧,1.8GSI+4AT的動力組合,在高速行駛時輪胎就像用膠水黏在地上相同,懸掛設定的簡直神了,很服貼。一到七八十碼轉向就會變得繁重,毫無虛位,1.8的動力固然看著不是很猛,但是100km/h當前的提速還是很有力。

從主流車企的供應鏈來看,以大眾/通用/福特這些歐美企業為代表的,以市場競爭機制為基礎的合作模式。以豐田/現代等日韓企業為代表的,以產權為紐帶的體系內穩定供應模式。

但這種模式也有較大的弊端,那就是一旦某個零部件供應商出問題,就會造成大規模的質量問題,近幾年,日系車的大規模召回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證。但在一般情況下,日系車的零部件質量會更穩定。目前歐美線和日系都在互相調整策略,吸取對方的優點。

德國人在造車方面是非常自信的,所以德國車企的領導人一般都是工程師出身,而日系車後來居上,對如何在市場競爭取勝非常看重。這樣造成的差異就是,德系車的製造都會按照頂尖工程師的思路走,他們對研發那種能推動汽車產業更新換代的領先技術更感興趣,更重要的是,德國人本身也對新技術的東西比較感興趣,他們會成為德系車最忠實的消費者。

而日系車更注重對消費需求的滿足,一般都是先做市場調研然後根據反饋再來設計產品。當然,日系本身的技術水平也是很高的,也非常關注德系車的技術研發進度,只是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之前,很多都放在實驗室裡沒拿出來。

汽車愛好者,老司機,汽車互聯網平臺創業者,多謝關注,多謝支持!


孫行者救援在線

在中國生產的德系與日系最大的區別是:日系車把配置盡最大可能的減掉再生產,看市場反應,消費者對某配置的減掉怨氣太大時就加點糊弄一下,徳系車原版生產後每次改款升級都盡最大可能地減點配置,對市場反應和消費者的不滿不於理睬。


l551888

德系車的駕駛感受的確是要比日系強一些。當然了,這得是同級對比。德系日系的車其實只是側重點不同。

就拿大眾與豐田對比,就拿速騰跟卡羅拉比,兩款都是當家的緊湊級三廂轎車。速騰的駕駛感受,底盤質感以及轉向的感覺都要比卡羅拉紮實一些,高速時優勢更加明顯。很多人說大眾車開起來很高級,其實就是說的這種感覺。

反觀卡羅拉,他的側重點是什麼呢?肯定不是駕駛感受。卡羅拉追求的是省油經濟,坐著舒服,用著順心。從變速箱的選擇上,也能看出這種取向。速騰採用了換擋更快更乾脆的DSG雙離合變速箱,而卡羅拉則使用了換擋完全無頓挫的CVT變速箱。雖然在動力的體驗上,卡羅拉完全沒有大眾的那種相對暴力的加速感,但是豐田並不在乎,畢竟他們對於動力總成的追求只是能夠將車平順的帶動駕駛員希望的速度上。

不僅僅是速騰和卡羅拉,幾乎每個級別的日系或者是德系的家用車,都會有這樣的取向。像邁騰更凱美瑞,也是如此。即便是國內還未上市的八代凱美瑞,在整體的設計取向上,依然是很日系的思路。所以,在駕駛質感上應當依然趕不上中級車操控標杆邁騰。

當然了,以上答案請自動忽略馬自達,因為這個品牌太不像日系車了!哈哈哈!感覺馬自達的整個底盤調教,都是按照德系車的感覺來標定的。


予墨Auto

以我個人的認識,談談我的看法。

德系的代表就是大眾,日系則是兩田。目前,在我中華大地上跑的車,幾乎這三貨佔了一半還多。說句題外話,近些年,國產車正在崛起,日後,這些合資車比例會快速下降。


德系,日系有差距嗎?有,而且不單單體現在高速狀態,且聽我說。



對此,我得從這兩國的國情說起。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德國國土地勢平坦,國內所修道路都是直線型,路況好是世界聞名的。部分高速公路是不限速的,因故,德國人上了高速路,車輛都是以其極限性能在跑,150甚至200km的時速,很正常。而日本,其國土面積小,且大都是山區,道路蜿蜒曲折,忽而上坡,忽而下坡,速度快不了。大多時候車速都在100以下。

德國人造車,更看重車輛的性能,因此,用料絕對足。他們更是追求新技術的應用,不斷的革新,新就代表不成熟,德系車問題較多就是很好證明。這點上日本人與德國人不同,日本本國資源缺乏,因此,日本人都是能省的,絕不浪費,鐵皮薄,車身輕,也就這原因。日本的路況對車的高速限制了,它們對車輛的高速性能要求不高。

正因如此,造就了兩個車系的差異,德系車,車身厚重,跑起高速來,車的穩定性很好,不會覺得飄,而日系車,車身較輕,車速稍高就會感覺到飄。

故,在高速的狀態下,更能體會到這兩系車的區別。


醒了

日系車的省油除了車輕,輪胎窄外更讓人防不勝防的是日系車的公里表調快了,同樣一百公里的路程,日系車表顯示一百一十多公里,這樣換算,油耗當然低,其實是被日本人欺騙了,並不省油。很坑人,不明就裡的國人還認為日車省油,很無奈!很無語……


打倒日雜

日系和德系在安全等級上根本不是一個級別,以人為本是日系宗旨,德系則以車為本。

撫州崇仁車禍最典型,大眾途觀和本田繽智對撞,大眾途觀比本田繽智大一號,結果竟然是大眾途觀車裡死人,本田繽智車裡沒有死人。

如果換成為德系任何一款車,車主很可能非死即傷。


rossi46ymh

以系論車未免武斷。各系都有精英,也有敗類。比如日產是日系敗類,雜眾是德系敗類,都是唯利是圖不擇手段,泯滅良知毫無人性,減配造假無底線,公關洗腦有經驗,遍佈缺陷不處理,耍混護短家常飯


心底無私71225082

買大眾的同志們一定注意了,我第一輛車邁騰吃胎嚴重賣了,現在買了途昂380旗艦8月份上的牌照現在吃胎4S店讓我自己花錢,打投訴電話4次了上海大眾至今無人回覆,新車毛病如下第一雨刷刮不乾淨,第二2後門無鑰匙進入經常不能用,第三吃胎嚴重,這些問題4S店不管,大眾投訴無人回覆,希望大家注意了純粹是我用車經歷有問題可以隨時聯繫我大眾就是沒有好東西只會忽悠


傾城1下

最根本原因是他們兩個面對的市場環境和需求不同,德系車面對歐洲多山、陰雨綿綿+雪花紛飛、車速普遍高的現狀,高速和操縱性能差就會帶來嚴重安全隱患,而且高速行駛司機精神高度集中,舒適度讓位給操縱性合情合理;日系車主攻本土和北美,本土市場速度基本100以下,北美基本上都是寬馬路、限速70英里,以晴天為多,司機都是舒舒服服的開好巡航定速,邊吃邊喝開車,這種條件下操縱性讓位給舒適性也是自然選擇。再有一個就是歐洲小國寡民,一般開不了多遠就到目的地了,美國地廣人稀,出去吃碗麵還要開半小時,開個長途10多小時甚至幾天幾夜也是平常,所以舒適性就更加重要。說起來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各有側重,就看自己用車需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