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被老師叫家長,家長該怎麼跟老師溝通好?

未影龍王


班主任通知家長到校,家長第一反應是:不妙,孩子是不是闖禍了?作為家長,在接到班主任約談電話時,千萬不能置之不理或藉口忙而推拒。班主任既然打電話叫你去學校,必然是孩子犯了錯,需要家長配合老師進行教育或孩子闖了禍,家長得去處理。


到了學校,家長要態度誠懇,認真傾聽老師的敘述,不能態度蠻橫或高高在上。通過傾聽,分析孩子的錯誤屬於哪個方面,性質嚴重與否。分析孩子犯錯是學習方面的事,是行為習慣方面,還是道德品質方面的問題。在傾聽過程中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老師在傾訴的過程中,有時會因氣憤而情緒激動,或者過分渲染誇大了孩子的錯誤。家長這時要理解老師的心情,不能因愛面子、護犢子而極力替孩子辯解,甚爾和老師吵將起來。



傾聽和快速分析完孩子的錯誤後,也不能當著老師面立即動手打孩子。要和老師一起幫孩子分析錯在哪裡,找出解決方案。如果是家長的不良行為造成的家庭教育缺失,導致孩子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等不好,家長要當孩子面承受自己的錯誤,承諾按期改正,和孩子一起互相監督。

如果是孩子打架鬥毆致人受傷或偷盜行為,家長一定要配合老師,讓孩子明白錯在哪裡,積極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和法律責任,千萬不能對孩子姑息和替孩子推卸責任!和孩子一起向受害方道歉!

以後只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您補充!


塵粒888

大家好,我是一個小學老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身邊很多人都說,最怕接到老師的電話,害怕老師約談,不知道該怎麼跟老師溝通,害怕自己說錯話,老師對孩子有看法。

我想說,如果一個老師能夠主動去聯繫家長,跟家長溝通,說明這個老師是一個負責的老師。因為,並不是所有老師都願意去花這個時間和精力。尤其是再遇到不理解的家長,最後問題沒有解決,還給自己添堵。

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要麼是學習習慣方法,作業不按時交,上課不聽講,擾亂課堂紀律。行為習慣方面,比如經常遲到,課間打鬧,隨意拿同學的文具……這些問題,看似是小問題,但是如果不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跟家長溝通,解決問題,最後就有可能演變成大的問題。

那麼,家長應該怎樣跟老師溝通呢?

一、作為家長不要推卸責任

推卸責任有兩種,一種是家長推卸自己的責任。比如,老師說孩子最近學習下降很厲害,家長在家也要好好配合。就有家長馬上說,我最近特別忙,我沒有時間管孩子,麻煩老師多操心,盯緊點。還有家長說,老師,他學習都是在輔導班完成的,我一會兒找輔導班的老師去。這樣的家長,就會給老師留下一種不負責任的印象。

還有一種推卸責任是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發生了碰撞摩擦,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有家長一來就是百般推卸,說自己孩子一定不會怎樣怎樣,把責任推卸得乾乾淨淨。其實,孩子做錯事是很正常的,主要是是讓孩子認識犯錯誤,勇於承擔責任。

二、家長不要總是找各種客觀理由。

老師跟家長溝通是為了解決問題,幫助孩子進步。但是,有些家長,你只要指出問題,他就有各種理由來辯駁。你說孩子成績下降的厲害。家長說那沒有辦法,因為我沒有文化。你說孩子最近在學校總是打人。他會說沒辦法,這孩子從小都是爺爺奶奶給慣的,我們也沒辦法。你說這孩子現在數學已經成了薄弱學科,她說沒辦法,這都是遺傳的……面對這樣的家長,老師會覺得沒有溝通的必要。

三、家長不要覺得老師指出孩子的問題就是跟孩子過不去,對孩子不好。

有些家長總是誤解老師溝通的意圖。老師找家長,家長會覺得你就是看我孩子不順眼,你就是挑刺兒。我覺得我孩子在家哪哪都好,為什麼老師就能發現各種問題呢?其實,很多孩子是有兩面性的。在家裡或許迫於家長的威力,不敢表露出不好的一面,。但是到了學校,他們會把自己在家的不滿和情緒釋放出來。老師反映的情況,可以讓家長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四、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形成教育的合力。

老師也是人,是普通的人,溝通的過程中不用懼怕。本著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原則,一起交流孩子的情況,共同尋找解決的辦法。這樣,老師和家長就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幫助孩子進步。

以上是我的一些觀點,歡迎大家在下面評論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韋寶媽育兒手記

在學校表現不好,無非是:

1.紀律問題表現突出,各種不遵守紀律,課堂上各種搗亂,或者各種不認真聽課等行為。

2.不能及時完成老師佈置的各種作業,各種錯誤,各種不認真,各種藉口,各種理由被老師識破。

3.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和學習,老師要求籤字的,要求家長督查背誦的課程,單詞全都沒有背上,一檢查就不過關。

4.各種學校當霸王,挑釁老師,欺負同學的各種不良行為。

以上幾種情況出現一次半次,老師是絕對不會請家長的。所以如果讓老師出離憤怒,請家長到學校溝通問題,那麼孩子的問題就一定不小,家長要重視。溝通時要注意的也無非這幾點:

1.和老師客氣而禮貌的認錯,不管什麼情況,這樣的孩子一定給老師的工作帶來了負擔。

2.聽老師的意見和建議,認真的聽,根據自己的理解回家幫孩子整改。

3.想清楚如何針對自己孩子的特點整改,如何幫自己的孩子進步,如何和老師一起想辦法監督和管理好自己的孩子。

4.和老師建立起長效的溝通機制,多溝通,多和老師溝通,多和孩子的各科老師溝通,真的沒壞處。

然後就是時間、耐心、行動,堅持就一定有效果。

被老師叫家長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不是壞事,孩子的問題被及時發現由老師方傳遞給家長,家長從老師處瞭解詳細情況後,及時對孩子進行情感和思想教育,和老師商量好對策共同幫助孩子改掉不良行為或壞毛病,對孩子是最好不過的。如果家長對老師抱著一種牴觸的心理“你是老師你教啊!”那對孩子沒有什麼好處。

分享一個在網上看到的家庭教育的名言:學校教育總是重視學生的知識學習,站在“知識本位”那邊;家庭教育必須站在“性格-身體本位”這邊,更重視孩子的性格和身體。家庭的歸家庭,學校的歸學校。

最後希望老師和家長能夠同心協力,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共同努力為了孩子!


九鬥學生心理

孩子在校表現不好,家長被叫到學校,此時的家長心情一定很糟糕,既生氣又難過。


老師請家長到學校,肯定會把孩子在校的所有表現都告知家長,此刻家長最需要的是先平靜心情,耐心地聽完老師的彙報,聽聽孩子是那方面不足。

但不管是那方面表現不好,都會有一定的原因。如上課吵話,那就向老師瞭解一下是不是成績差,跟不上老師上課的速度,因此聽不進去,為了打發時間就忍不住吵話了,那麼家長此時就應協同老師一起教育孩子,回家後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並提出相應學習要求。



老師找家長到學校,是本著對孩子負責的態度才這樣做的,老師為孩子花費了很多的心思,所以家長不要覺得老師專門找碴,而是耐心地心平氣和地聽取老師的意見,並配合老師一起教育孩子。


當然家長也可以向老師提出建議,只有老師家長溝通好了,才有利於督促孩子改正錯誤,才能收穫共贏。


心靜自然涼5025


我既是一位多年擔任高中班主任的教師,又是一名高中學生的家長,對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被老師叫家長,家長應該認為是一件高興的事,而不是一件煩惱的事,因為老師對自己的孩子負責。至於家長應該跟老師如何溝通,我談談我的看法:

第一.家長態度要友善。老師叫家長是為了讓家長配合老師一起解決自己孩子問題的,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這本來是一件令家長高興的事,可如果家長不友善,蠻不講理,這讓老師多寒心!以後讓老師怎麼去管自己的孩子?並且,教育孩子本來就應該是家長和學校一起努力的!


第二.對孩子存在的問題要對老師開誠佈公,不隱瞞,不護短。可以說,老師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嘔心瀝血,操碎了心。孩子在學校,一舉一動盡收眼底,孩子在學校存在的問題,老師儘可能自己解決,實在不能自己解決的,只能招呼家長。同樣,孩子在家的各種表現,老師不清楚,是不是也應該跟老師開誠佈公,不隱瞞,不護短?因為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長!

第三.緊密配合老師,切實改正孩子存在的問題。老師指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後,作為家長,要緊密配合老師,下大力度解決問題。

不要說這麼點小事何必大驚小怪,請問:在孩子健康成長的道路上哪有小事!不是說“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嗎!也不要孩子犯的錯太大,就失去理智,暴跳如雷,對孩子連打帶罵,這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是應該緊密配合老師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家長的心願,也是老師的心願,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共同奮鬥!


窮物究理

首先,家長要了解清楚:孩子在學校是怎麼不好。

在老師的概念中,學生表現不好的情況,包括很多方面。


比如學習方面:上課不注意聽講,隨意說話,隨意亂動;學習任務不能按時完成,拖拖拉拉,或者作業雖然完成了,但是錯誤多,質量差;寫作業字跡不工整,亂寫亂塗。

和同學相處方面:自私,唯我獨尊;打罵同學;或者搞惡作劇等,不能團結同學,友好相處。還有個人衛生習慣方面,愛護班級公物方面等等。

二,弄清楚原因,再跟老師說明孩子在家情況,解釋原因。是家長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就要敢於承認。如果自己並不清楚,也要說明情況,以免老師誤解。

三,如果孩子確實有問題,要跟老師表示歉意,因為孩子給老師給班級帶來了麻煩,影響了同學的學習。

四,和孩子好好溝通,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要當著老師和同學的面,訓斥孩子。要教育孩子,還要保護孩子自尊。


五,萬不可因為心疼孩子,袒護孩子,責問老師。

總之,家有孩子上學,和老師溝通是避免不了的。不管什麼原因,家長都要儘量讓老師瞭解孩子的習慣,特點,和老師一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共同努力!


鄉村教育達人

被老師約談,估計是家長最揪心的時刻了。真不比被領導批評緊張。但是家長也要注意一點,不是特別必要,老師一般不會約談家長的。既然請家長到校了,必然是想將問題解決好,解決徹底。

一般老師約談家長主要有這麼幾種情況:首先就是一些常規約請,比如優生家長座談,後進生家長座談。這種一般是班主任與多個同類型家長一起探討,不需要有太大壓力。但以下幾種情況請家長會更為常見點。

孩子因打架鬥毆等情況對其他學生造成傷害的。要協商如何解決,這種情況往往要約談雙方甚至多方家長,對老師家長都很頭疼!

孩子學習習慣、紀律不好,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的。一般是單獨約談。

孩子談戀愛,成績下降,做出格事件,一般也要約見雙方家長。

孩子頂撞老師的。這種需要家長和當事老師,班主任三方座談。

孩子無故未到校或離校逃課的,也是單獨約談。

家長被老師約談,一定要抱著積極主動配合的態度,帶著誠意談話。對孩子單方面的教育有時候是不夠的。成功的教育往往是家校密切配合的結果。


如果孩子犯錯了,肯定會有一定程度的緊張,但更關鍵的是家長要先冷靜下來,把問題理清楚,劃清責任。孩子的很多錯誤其實都是衝動型過錯。處理問題時,應著重關注孩子的態度,配合老師一起做通思想,該嚴肅批評要嚴肅批評,千萬不要帶著包庇孩子錯誤的思想去談話,這樣只會為未來更嚴重的錯誤埋單。

願所有孩子健康成長,願老師家長相愛不相殺!


勵使學佳

首先我始終和老師站在一面,我相信只有負責任老師會及時和家長溝通,讓家長實時知道自己孩子在學校狀態,及時改正。

所以家長應該態度端正,友善地感謝老師後對自己孩子進行教育,學習差不重要,做好人品更重要。


半隨流水半隨塵14

1-向老師介紹孩子在家的情況。2、問清孩子在學校的表現。3、問老師怎樣幫助孩子。4、談談自己的看法。5、共同商量好的方法。6、同老師溝通時一般不要讓孩子在場,有必要在場不要打罵孩子。


電瓶恐懼者

對於孩子出現的問題,家長不要過於激動,不要用有色眼睛看老師!家長與老師要相互配合!相互交流!

家長需要向老師告知孩子在家的種種表現,發現孩子的異常情況都要告訴老師,這樣老師才可能給出相應的判斷,指出孩子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這樣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