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九門提督」是什麼官?為什麼是「九門」?

鄭極夫

提起“九門提督”,相信大多數人都比較陌生,清朝時期九門提督的全稱為“提督九門巡捕五營步軍統領”,往往簡稱為步軍統領,《夢蕉亭雜記》曾對九門提督有過簡單的介紹:“步軍統領,又名九門提督,即古之執金吾。管理京師地面,權勢重要,駱從尤極煊赫。”從中可以看出,清朝的九門提督主要職責是守衛京師,擁有一定的權力和地位。除了保衛京城的主要職責外,九門提督還兼有稽察、編查保甲、審案、發信號炮等職責。

喬振宇飾演“九門提督”

步軍統領創設於順治年間,最初只是統轄滿洲、蒙古、漢軍八旗的步兵營,屬正二品衙門,康熙十三年(1674年),為了加強對京師的包圍,因而開始任命步軍統領提督九門事務,所謂的“九門”指的是京師內城的九座城門,包括正陽門、德勝門、阜城門、安定門、東直門、崇文門、朝陽門、西直門、宣武門。到了康熙三十年(1691年),步軍統領的職責進一步擴大,“京城內外,一體巡察,責任既專,則於費除盜賊、安輯商民,庶有裨益。”步軍統領的稽察之責主要表現為執行朝廷頒行的各項禁令,比如禁止在內城開設戲園,嚴禁賭博活動,並由步軍統領派專人嚴加訪查,對有違犯者,由步兵統領負責緝拿。步軍統領衙門不只是個軍事衙門,而且還具有司法衙門的職能,在當時有“北衙門”的稱謂,與刑部的“南衙門”相對。按照規定,步軍統領衙門可以參與司法審判,有審理犯人、緝拿犯人的權力,對於“違禁、犯法、奸匪逃盜”等情形,可以自行完審,將錄供送交刑部定擬。

朝陽門

有意思的是,明代也有個九門提督,不過這時的九門提督是叫“提督九門內官”,由宦官擔任,一開始的九門提督主要肩負看守皇城宮苑的職責,其後逐漸奉守京城之門,開始干預“外事”。明朝的九門提督因位高權重,所以大多由地位顯要的太監擔任。清朝的“九門提督”雖是沿襲明朝而來,但是二者卻有著天壤之別。明朝的九門提督屬於內監衙門,沒有官階,清朝的步軍統領一職大都由滿洲親信王大臣擔任,為正二品。相比於明朝,清朝的九門提督職責範圍也擴大了許多,光是統領的步兵營人數最多時達到了3萬多,因而有人將其稱為清朝的“武裝警察部隊”。

德勝門

清朝步軍統領衙門的辦公地點也幾經變化,在其初設時,並沒有專門的辦公地點,雍正年間才將宣武門內京哉道衚衕內務府官房作為步軍衙門的正式辦公處。乾隆年間,在軍機大臣傅恆的建議下,步軍統領衙門又遷到了帽兒衚衕。作為清朝的重要衙門,九門提督的存在與清朝的命運息息相關。1906年清朝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創建了近代的警察機構,將步軍統領的一部分職權移至內外城巡警總廳,1924年步軍統領衙門正式被撤銷。

參考文獻:

胡丹:《“九門提督”原是太監——明代北京的“九門提督”》,《紫禁城》2012年第8期。

陳秋速:《京師守衛者——清代九門提督考實》,《紫禁城》2012年第12期。

王剛:《甲午戰爭中的督辦軍務處》,《軍事歷史研究》2017年第2期。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林小靜


季我努學社

九門提督是個簡稱,全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簡稱九門提督或者步軍統領。代表人物就是隆科多、蔣臨照和榮祿。

簡介

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是清朝時期的高級駐京武官,設立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一直到民國期間還存在,1924年被裁撤。主要職責是負責背景內城九座城門的內外守衛和門禁,還負責有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實際為清朝皇室禁軍的統領,品秩初為正二品,後於嘉慶年間升為從一品。

從其全稱“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衙門”就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軍事部門,可是從其職能來講,除了平時負責衛京城九門這一軍事職能外,其餘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職責更像是警察部隊,典型的軍事編制、警察職能。至於為何是“九門”,則主要是由於當時京城內城一共有九座城門,分別是“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東直門、阜成門、西直門、德勝門、安定門”。

九門提督負責京師的警衛、治安,其統率的部隊長期保持在3萬人左右,且人員精幹,裝備精良。步軍統領衙門除衙門本部外,還下設八旗步軍營、巡捕五營、內外城十六門管理機構和白塔山信炮管理部門。

由步軍統領演變而來

步軍統領這個職位最早設立於清初,是主要統轄八旗步兵營的一個官職,是個純粹的武將官職。

康熙十三年(1674年),提督京城九門事務被從兵部分割出來,由步軍統領兼任。

康熙三十年(1691年),步軍統領除了提督九門事務外又開始監管巡捕三營事務,官銜也隨之被改為“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三營統領”。

雍正七年(1729年),官署定名為“步軍統領衙門”。

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宣武門內京畿道正式建立衙署,九年後遷至北城帽兒衚衕,又稱“北衙門”。

乾隆四十六年(1781),巡捕增設左、右兩營,變成中、南、北、左、右五營,故該衙門的主官改稱“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

嘉慶四年(1799)改官秩為從一品。


香茗史館

首先說九門:北京內城九座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

九門提督一職統管京城防務。在電視劇《康熙王朝》裡,康熙在親政之前準備剷除權臣鰲拜,生怕激起兵變。提前用所謂的“手段”感化了吳六一。並任命其為九門提督。並說了一句:朕今兒個可是把太皇太后(孝莊)和朕的生家性命都託付給你了。果不其然,在皇帝召集文武百官進京面聖的日子(三品以上官員全部到位,相當於今天的領導幹部大會),鰲拜果然將京城外駐紮的通州大營和京西健撲營召集在京城外,並最終發動了兵變。而吳六一則率領北京城的守衛與鰲拜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掃除叛亂,使得康熙順利親政。

對九門提督一職。有句話形容叫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一人就是天子,就是皇上。別看官位不大,權利放眼整個朝野都找不出能與之相抗衡的。

憤怒的彩鳥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我把九門提督拆開說吧。隆科多舅舅所任職的步軍統領

,俗稱即九門提督

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 ,簡稱九門提督或者步軍統領

九門:北京內城九座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其實這些大家都知道。

提督:主要負責北京內城九座城門內外的守衛和門禁,還負責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實際為清朝皇室禁軍的統領,品秩初為正二品,後於嘉慶年間升為從一品。

這支人馬的屬性是“軍”“警”兼有,建制和訓練隸屬兵部,編制大概2-3萬人,所執行的任務,可以說基本涵蓋了現代警務基本內容。(初具警務雛形)巡捕五營分佈於外城和四郊。中營則駐紮於圓明園一帶。

1901年清廷仿效聯軍方式,設“善後協巡營”,後來改名“

巡警總廳”(迴歸本源),替代原步軍統領衙門的巡捕營

出於這個“部門”的特殊和重要性,所以一般人是無法執掌九門提督的,“從業要求”很高。


古今通史

九門提督,全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

九門提督是清朝時期的高級駐京武官,皇室禁軍的統領,品秩初為正二品,後於嘉慶年間升為從一品。設立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1924年被裁撤。主要職責是負責背景內城九座城門的內外守衛和門禁,還負責有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

“九門”,則主要是由於當時京城內城一共有九座城門,分別是“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東直門、阜成門、西直門、德勝門、安定門”。

九門提督負責京師的警衛、治安,其統率的部隊長期保持在3萬人左右,且人員精幹,裝備精良。步軍統領衙門除衙門本部外,還下設八旗步軍營、巡捕五營、內外城十六門管理機構和白塔山信炮管理部門。


古史文化

是中國大清王朝時期的駐京武官,正式官銜為:提督九門步軍巡鋪五營統領,設立與康熙十三年。主要負責北京內城九座城門分別是:正陽門,祟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


傑哥208733768

京城的衛戍區司令

主要負責 北京內城九座城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守衛和門禁,巡夜、救火、編查保甲、禁令、緝捕、斷獄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