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相!清朝刺馬案究竟是怎麼回事?

凌雲露

“刺馬案”是晚清的四大奇案之一,要了解此案必要了解此案發生背景。

此案被害人馬新貽是山東菏澤人,回族,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歷任知縣、知府、按察使(俗稱臬臺)、布政使(俗稱藩臺)、巡撫(俗稱撫臺)。同治六年(1867年)升任閩浙總督(俗稱制臺、制軍)。同治七(1868年)年,改任兩江總督,節制安徽、江蘇、江西三省軍政事務,併兼辦理通商事務大臣。同治九年七月廿六日(1870年8月22日)在督府側門被一名為張汶祥者以利刃刺入右脅,次日隕命。

刺客張汶祥,據供述時年46歲,河南汝陽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曾南下寧波做販賣氈帽等生意,還當過四年太平軍,做過侍王李侍賢的裨將。並救過一個叫時金彪的清軍俘虜,後來看到太平軍大勢已去,便與時金彪出逃,回寧波與南田海盜團伙往來密切。

從馬的簡歷可以看出,馬是文官出身,但從官階上升來看堪稱能吏。他接任兩江總督前,其前任是湘軍統帥曾國藩。

據馬新貽的後人所言,馬受慈禧太后密旨,負有密查太平天國金銀財寶下落的重任。太平天國在南方十餘年,積累的金銀財寶大部分囤積於天京。湘軍攻破天京後這些金銀財寶被湘軍搶掠一空。清廷令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藩查報太平天國財寶時曾國藩以破天京時,天王府被大火燒得片瓦無存,並沒有留下什麼財寶搪塞。但太平天國覆亡之後據傳金銀財寶悉數被湘軍瓜分,其中尤以曾國藩之弟曾國荃為最,而湘軍為掩蓋所得焚燒天王府之傳言朝野盡知,自然激怒朝廷,但此時湘軍正盛,立功將領基本把持東南富庶之地。當年咸豐帝遺言:克金陵者王。但清廷僅封曾國藩為候,甚至有傳聞諸將慫恿曾國藩稱帝,更是輿情洶洶。

馬新貽一資深官僚自然深知此任關係重大,馬在進京陛見後匆匆離京回鄉祭祖。而馬新貽離京回鄉時,清廷尚未發出其改任兩江總督的上諭,但馬新貽顯然已經知道他要改任兩江總督的信息。馬新貽的後人說,馬新貽回鄉祭祖完畢啟程前將其兩位兄長找到一起反覆叮囑:“我此行吉凶難料,萬一有不測,你們萬萬不得赴京告狀,忍氣吞聲,方可自保。”兩兄聞言驚恐萬狀。

馬新貽上任後查案肯定是秘密行為,但無論查案真假絕對是會讓湘軍集團上層將領特別是曾氏兄弟恐慌。

馬遇刺後慈禧太后驚問:“這事豈不甚奇”。曾國藩則誠惶誠恐地回答:“這事很奇。”

此案最後以“海盜挾仇報復”的結案。

但馬親信孫衣言為其撰寫《神道碑銘》:“…..賊悍且狡,非酷刑不能得實,而叛逆遺孽,刺殺我大臣,非律所有,宜以經斷,用重典,使天下有所畏懼。而獄已具且結,衣言遂不書諾。嗚呼!衣言之所以奮其愚憨為公力爭,亦豈獨為公一人也哉!”

此文又引起輿論大譁,其實連慈禧太后也明白其中大有隱情。也明白是湘軍的陰謀,但她也不能為了一個死去的人,激起變故。

傳言張汶祥刺殺馬新貽的根本原因是因為馬新貽漁色負友,張汶祥為友復仇。甚至很快編出了戲文,連《清稗類鈔》裡也傳是“桃色案件”。

實則這都是障人耳目之舉。從整個事件的過程分析,曾國藩弟弟曾國荃極有可能是“張汶祥刺殺馬新貽案”的幕後主使,但曾國藩顯然也明白內情。

李鴻章也說過:“若七年秋不妄更動,或谷山(馬新貽的字)僻在海濱,竟免斯厄。”

剿滅太平天國後,湘軍除了搶劫所得,朝廷封王承諾不提。又要追查太平天國財產,極大惹怒了湘軍中一些人物。而湘軍招募之初,為了對付太平軍一些劇盜也被接納。曾國藩也對湘軍的為非作歹很清楚:“餘設立水師,不能為長江除害,乃反為長江生害。”

清廷在太平天國消滅後施行裁勇,幾萬湘軍士卒被裁撤,其中不乏低級將領,這些湘軍官兵大多並未回湘,而在社會上游蕩,湘軍中本來魚龍混雜,“哥老會”盛行,裁下後的部分人員就變成了地方上的黑勢力,與湘軍、官府勾結,無惡不作。馬任兩江總督後用袁保慶為營務處總辦,遇到此類人員即行正法,又得罪了不少人。因而散兵遊勇和黑勢力對他恨之入骨。

曾任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的郭柏蔭對其孫郭公鐸說:“張汶祥行刺有幕後慫恿者,應是這一類人物,最初有意製造流言的,也是他們。”

高拜右在《刺馬案與湘軍》中說:“刺馬案,終清之亡,迄莫詳其真相,實則馬之死,死於湘軍之囂張氣勢。”

參與審案的顏士璋有本《南行日記》,記述了赴寧的全部過程。據他的曾孫顏牧皋說,日記中寫道:“刺馬案與湘軍有關。”“刺馬案背後有大人物主使。”

綜合來看,馬新貽是死於湘軍集團高層與底層勢力聯合謀殺。


趙燕雲

1870年8月22日,兩江總督馬新貽遇刺,次日身亡。刺客從容就縛,供稱系河南汝陽人,名張文祥。  

現任總督在光天化日之下遇刺身亡,清朝開國以來尚是首例,朝廷馬上命江寧將軍魁玉與漕運總督張之萬會審,後又派刑部尚書鄭敦謹會同新任兩江總督曾國藩複審。 

 “刺馬案”之所以引人矚目,首先因為遇刺人馬新貽地位顯赫特殊。馬官居兩江總督兼管南洋通商事物及兩淮鹽務,統管今天江蘇、江西、安徽三省富庶之地的軍政大權,是晚清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之一。其次是人們懷疑這個案子背後隱藏著更大的秘密,據清代史料記載,太平天國建都江寧,洪秀全聚斂錢財無數,而曾國藩陷城後卻一把火燒了天王府,致使鉅額財富下落不明,對此朝野頗有傳言。於是清廷先將曾國藩調離,隨即升任與湘系並無瓜葛的馬新貽為兩江總督,啟用馬新貽被時人看作是朝廷用來制衡曾國藩的一枚棋子,當時盛傳馬受朝廷密旨開始對湘軍展開調查。在這個敏感時刻馬新貽突然被殺,的確耐人尋味。 

 因馬新貽之死牽扯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誰也無心深究,最後以“漏網發逆,復通海盜,挾嫌洩憤,刺殺總督大員”之名草草結案。刺客雖被凌遲挖心處死,但案情並未水落石出,參加會審的馬新貽部下孫依言、袁保慶堅決不在會審文書上簽字畫押,而隨同刑部尚書鄭敦謹南下辦案的刑部官員顏士璋後來在其《南行日記》中詳細記述了赴寧審案的全部過程,據其曾孫顏牧皋介紹,日記中有“刺馬案與湘軍有關”、“刺馬案背後有大人物主使”等話,可惜此日記已經失傳。  

“刺馬案”發生後,經過許多野史軼聞和民間戲文的渲染,馬新貽一直被當作一個背信棄義漁色負友的小人,其實歷史上真實的馬新貽並非如此。

馬新貽出身于山東菏澤一個回族官宦之家,27歲中進士,後累官至浙江巡撫、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等要職,是一個抱負遠大的知識分子。他一生未參加任何派別,與同時代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不同,馬新貽手中沒有一兵一卒,就連衛兵還是曾國藩送給他的。馬新貽後來的平步青雲與他的這種作風不無關係,特別是太平天國失敗以後,攻陷天京(今南京)的湘軍勢力如日中天,清廷正是看中馬新貽無依無傍的中立身份,才推出他出任兩江以牽制曾國藩的湘系。  

據近年來一直從事馬新貽研究的山東菏澤學者高尚舉介紹:“馬新貽為人很正直,十分清廉。清末太平天國戰亂之後,浙江一帶土地荒廢,民不聊生,身為浙江巡撫的他帶領百姓開荒耕地,減免賦稅,還組織百姓興修水利,修築海塘。”另據史書記載:“東南三大政,曰漕,曰鹽,曰河。”漕運、鹽政和河工是江、浙一帶的核心事務,馬新貽在擔任浙江巡撫和兩江總督期間,主持完成浙江的減漕運動,最終確立了兩淮鹽法規制並積極投身河工,皆獲時人好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至於一些小說戲曲中所說的馬新貽“漁色負友”,馬氏後人並不認同,馬新貽的六世孫馬福建稱,馬新貽作為一個封建時代的封疆大吏卻沒有三妻四妾,絕對稱得上是個用情專一的好男人。馬福建還向媒體透露:“當年,馬新貽的妻子知道馬新貽遇刺身亡之後立即自殺。這件事情有史書記載,原文寫的是‘墜金’自盡。你想,如果馬新貽是個好色之徒,他老婆會這樣嗎?”這也可算作一家之言。

由於《清史稿·馬新貽傳》等正史中對馬新貽遇刺的原因記載過於簡單且語焉不詳,所以民間對此事眾說紛紜,大體上有以下說法。  

一、為結拜兄弟所殺說

當年馬新貽在安徽協辦團練圍剿捻軍時被擒,俘虜他的就是刺馬案中的主角張文祥。張文祥有意歸順朝廷,與馬新貽義結金蘭後投靠馬部,但馬後來卻薄待張文祥等人,並將結義兄弟曹二虎之妻誘姦,又借通匪之名將曹二虎殺掉。張文祥知道這件事後說:“此仇必報。”於是就有了上面那一幕,電影《投名狀》採用的即是此說。  

二、為湘軍所殺說

富庶的兩江地區一直是湘軍、淮軍的勢力範圍,而且湘軍在剿滅太平天國戰爭中收復了江寧,但朝廷卻讓馬新貽出任兩江總督。此舉讓湘軍將領大為惱火,必欲除之而後快。這是一個流傳較廣的說法,但卻缺乏相關史料為證。  

三、為仇家所殺說

民間傳說馬曾多次與人結怨,因此招來殺身之禍,但此說也缺乏證據支撐。

          


民國年間那些事


問:清末奇案之一刺馬案究竟是怎麼回事?

答:張汶祥刺馬案和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冤案、太原奇案並列為“晚清四大奇案”。四案的案情均不復雜,以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為例,不過是浙江民婦小白菜的丈夫意外病死,被婆婆指稱為小白菜與“姦夫”楊乃武合謀所殺。楊乃武與小白菜被屈打成招。楊乃武親屬不服,層層上告,驚動了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心有所動,下令刑部徹底根查,案子隨即告破,楊乃武和小白菜獲無罪釋放。此案的審查過程對當事人楊乃武和小白菜來說,那是驚心動魄,命懸一線,但對旁觀者說,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稱道的地方。其所以擁有一個“奇”字,並躋身“四大奇案”中,其實是隱藏在案子背後的東西。想想看,位居高堂、養尊處優的慈禧太后為什麼會為草芥小民楊乃武、小白菜大動干戈?會以獅子搏兔的態度來處理此案?說到底,不過當時的湘軍在鎮壓太平天國後發展壯大,已呈尾大不掉之勢。楊乃武和小白菜案的出現,恰好給慈禧太后提供了剪除湘系勢力的絕好機會。當時,湘系勢力分佈在浙江最盛,慈禧藉此案對浙江官員下手,一下子懲處了三百多名官員,湘系勢力大受打擊。曾國藩也看出了慈禧太后的心思,誠惶誠恐地奏請裁軍歸鄉,自己斷臂翼。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如此,張汶祥刺馬案也是如此。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出現在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張汶祥刺馬案則要早一些,發生在同治九年(1870年)。

2007年大導演陳可辛曾執導電影《投名狀》,講述了龐青雲、趙二虎、姜午陽這三個結拜兄弟之間的恩怨糾葛。

據說該片的故事大綱就改編自這個張汶祥刺馬案,但改得面目全非,根本看不出原來的影子。

張汶祥刺馬——這個馬,是指兩江總督馬新貽。

而張汶祥和馬新貽並非什麼結義兄弟。

馬新貽為山東菏澤東北五十里馬海村人,回族,大戶人家出身,讀書人,通過科舉考取功名,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進士。入仕後,先任安徽建平(今郎溪)縣知縣,再任合肥縣知縣。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馬新貽領軍參與鎮壓有功;後來又致力於征剿捻軍,由縣而府,由府而道,一直做到安徽布政使(俗稱藩臺),有“能員”之稱,深得朝廷賞識。

同治七年(1868年),馬新貽任兩江總督,節制安徽、江蘇、江西三省軍政事務,併兼辦理通商事務大臣(虛銜),官居一品後升浙江巡撫(俗稱撫臺),成為一省行政長官。

疆臣之首為直隸總督,兩江總督位在直隸總督之下。但清廷財政主要來源都來自兩江總督下轄的省份,則兩江總督實權遠在直隸總督之上。

馬新貽作為這樣一個位高權重的大人物,卻於1870年8月21日例行的閱兵儀式上,被來歷不明的刁民張汶詳刺死了。

《清代野記》記,張汶詳刺殺了馬新貽後,既不掙扎,也不逃走,從容就縛,口中大呼:“刺馬者我也。我願已遂,我決不逃。”

隨後,江寧將軍魁玉飭委藩司梅啟照、署鹽道凌煥等訊詰張汶詳。

張汶詳只供稱自己姓名,自報河南人,其他東西,包括行刺動機,全都“語言顛倒”、“一味閃爍”。

魁玉後來又加派臬司賈益謙、候補道勒方、候補知府錢海永、皖南道李榮、江蘇候補道孫衣言、山東候補道袁保慶等輪流審訊,仍是不得要領。

魁玉只好一面督飭司道各員繼續會審,一面馳奏朝廷。

同治帝覽奏,對於督臣遇害之事,“實深駭異”,一日之內,連發四道諭旨,要求魁玉督同司道各官趕緊嚴訊,務得確情,盡法懲辦。

同時,加派欽差大臣張之萬馳赴江寧會同魁玉審辦。

回頭又火速調補曾國藩為兩江總督,密旨安徽巡撫英翰加強長江防務和地方治安。

張之萬到江寧提審了張汶詳,呈上朝廷的奏章是:“兇犯張汶詳曾從發捻,復通海盜,因馬新貽前在浙撫任內,剿辦南田海盜,戮伊夥黨甚多。又因伊妻羅氏為吳炳燮誘逃,曾於馬新貽閱邊至寧波時,攔輿呈控,未準審理,該犯心懷忿恨。適在逃海盜龍啟等復指使張汶詳為同夥報仇,即為自己恨,張汶詳被激允許。該犯旋至新市鎮私開小押,適當馬新貽出示禁止之時,遂本利俱虧。迫念前仇,殺機愈決。同治七、八等年,屢至杭州、江寧,欲乘機行刺,未能下手。本年七月二十六日,隨從混進督署,突出行兇,再三質訊,矢口不移其供,無另有主使各情,尚屬可信。”

即張汶詳曾參加過太平軍和捻軍,又加入海盜,和馬新貽有仇,刺殺馬新貽純屬仇殺。

如果事實真是如此,那麼此案也沒複雜到哪兒去。

被朝廷諭令調補為兩江總督的曾國藩到了江寧任上,也沒表現出對此案的格外關注,他和接替張之萬負責此案的欽差大臣鄭敦謹維持張之萬的原判決,強調張汶詳“聽受海盜指使並挾私怨行刺”,“實無另有主使及知情同謀之人”,要求“按謀反大逆律問擬,擬以凌遲處死”外,還要“摘心致祭”。

朝廷通過了曾國藩的奏結。

由是,曾國藩手腳麻利地將張汶詳凌遲處死,並摘心致祭。

即此案完結。

但是,馬新貽的親信、候補道孫衣言認為這個判處對馬新貽非常不公平。在他心目中,馬新貽身為國家疆臣、朝廷一品大員,是個跺一跺腳南京城牆都要抖三抖的大人物,怎麼可以單殺張汶祥一介微末草民即算抵命呢?他認為案情不應該這麼簡單,張汶詳背後一定有大人物指使,所以,在寫給馬新貽的神道碑銘中,他憤憤不平地寫:“賊悍且狡,非酷刑不能得實,而叛逆遺孽,刺殺我大臣,非律所有,宜以經斷,用重典,使天下有所畏懼。而獄已具且結,衣言遂不書諾。嗚呼!衣言之所以奮其愚戇為公力爭,亦豈獨為公一人也哉!”

孫衣言這番話讓外界浮想聯翩,於是刺馬案就複雜起來了。

民間傳言,欽差大臣鄭敦謹並沒等到張汶詳正法就匆匆離開了江寧,據說,曾國藩送他程議,他也分文不收。

事實上,鄭敦謹返回京城後,也很快稱病致仕,並從此退出了仕途。

人們因此猜測:鄭敦謹是有愧於馬新貽而於心不安。

這樣一來,民間就出現了關於“刺馬”內幕的種種猜想:

一、馬新貽曾鎮壓過太平天國和剿殺過捻軍,參加過太平天國和捻軍的張汶祥為報仇而“刺馬”。

二、馬新貽曾在浙江嚴剿海盜,海盜分子之一張汶祥為報仇而“刺馬”。

三、馬新貽“漁色負友”,張汶祥為友復仇而“刺馬”。

四、馬新貽通“回匪”(注,馬新貽為回族人),張汶祥激於民族大義而“刺馬”。

五、馬新貽觸犯湘軍集團利益,被湘軍集團秘密會幫謀殺。

以上猜想中,被談論最多的是第五種。

候補道孫衣言在馬新貽神道碑銘中的話,就有影射曾國藩為幕後指使之意,畢竟,馬新貽死,曾國藩就坐了兩江總督的位子,是最大利益既得者。

還有,欽差大臣鄭敦謹的隨員顏士璋曾寫有一本《南行日記》,記述了南行審案的全部過程。多年以後,他的曾孫顏牧皋說,日記中寫道:“刺馬案與湘軍有關。”“刺馬案背後有大人物主使。”

可見,奇案之所以屬於奇案,是因為其背後蘊藏有複雜的政治鬥爭。


覃仕勇說史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兩江總督馬新貽在兩江總督府門前,眾目睽睽之下被刺客張汶祥行刺身亡。馬新貽被刺殺後朝廷還沒有進行案件審理,立即有“刺馬案”戲文上演譏諷馬新貽是漁色好友妻子才被殺;當時正值鄉試,安徽學政殷兆鏞出試題也暗含譏諷馬新貽的意思;湘軍將領更是迫不及待的給刺客張汶詳立碑頌揚其忠義無雙等等。所有這一切都說明刺馬案是一件有計劃、有組織的政治謀殺事件。

1851年到1864年的太平天國起義沉重的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漢人武裝趁機崛起,成為清王朝東南地區的軍事支柱。1864年8月太平天國首都天京被湘軍攻陷後的兩則消息更是讓慈禧太后寢食難安:1、太平天國實行聖庫制度,洪秀全聚斂無數錢財,但天京被湘軍攻陷後這些財富竟全無蹤影,有傳言被湘軍私自瓜分;2、湘軍中有人慫恿曾國藩擁兵自重,甚至於造反坐天下。

同治七年慈禧太后手段齊出終於將湘軍領袖曾國藩調離江寧,讓精明強幹的馬新貽升任兩江總督主持裁撤湘軍和調查財寶去向。馬新貽上任後就嚴厲懲治湘軍遊勇,對於為禍地方散兵遊勇立即就地正法,兩江治安為之一清。經過兩年努力就在馬新貽即將把太平天國財富去向弄清楚的時候,“刺馬”案突然發生。

兩江總督被殺朝野震驚,慈禧先派江寧將軍魁玉、藩臺梅啟照、漕運總督張之萬審訊竟然什麼都沒審出來;後又加派以忠直剛強著稱的刑部尚書鄭敦謹為欽差大臣主審此案,面對強大的壓力鄭敦謹也不得不屈服,最終按張汶祥因私仇殺馬新貽結案。之後鄭敦謹良心過不去,自行棄官回鄉,終生不再為官。

最終面對實力雄厚、兵強馬壯、坐鎮東南的湘軍勢力,清廷不得不接受了“刺馬案”的判決結果,將曾國藩調回江寧坐鎮。從此兩江總督寶座成了湘軍的禁臠,再也無人敢於染指。

從性格來說曾國藩應該不是“刺馬案”的幕後主使,反而是湘軍總督曾國荃非常有嫌疑,但在事後曾國藩很明白殺馬新貽的是誰。只不過“刺馬案”關係到曾氏家族和湘軍集團的利益,要是真相拆穿必定天下震動、殺的人頭滾滾,曾國藩也不得不幫助遮掩。


當狗容易做人難

刺馬就是指清末張汶祥刺殺兩江總督馬新貽的故事,後被人傳誦,成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晚清政治腐敗,社會動盪,五花八門的事層出不盡。這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態勢,預示著清朝統治行將覆滅。

在同治九年,又發生了兩江總督、封疆大吏馬新貽被刺的要案,真是朝野震驚,舉國傾注。事情發生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馬新貽校場閱兵完畢,返回督署的路上,為刺客張文祥所殺。刺客並不逃走,高喊:“刺客是我張文祥!”讓那班怕死的衛士捉拿。

這個案子發生後,清廷十分驚恐,知道此案涉及封疆大臣的內幕褻聞,於臉面上大不光彩。因此,只能掩蓋矛盾,粉飾門面。慈禧太后為了維繫她搖搖欲墜的統治,親自出面處理此案。把正在天津處理教案的大員曾國藩,調來審理這個案件。又在曾國藩出發前夕,召見了他,面授機宜,說“馬新貽辦事很好”,為此案定了調子。這還不放心,一週之內,又連連派出大員參與審案。刑部尚書鄭敦謹,也奉旨與曾國藩同審。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終於為張文祥定了一個“漏網發逆”和“復通海盜”的罪名,將張文祥處決,剜了張文祥的心,去祭奠這位馬新貽,又厚厚的於以撫卹。一句話,馬新貽是一個好官,張文祥是一個發逆。

然而,事情的真象總是難以隱瞞的,紙包不住火。大量的野史、筆記、小說、戲曲,卻不顧官方史家的曲筆,將馬新貽被刺原委,一一公諸於眾。原來,馬新貽之所以官運亨通,靠的是假報軍功,又結納權貴才得來的。他在所謂的“剿匪”戰鬥中,原本是一個敗軍之將。被俘以後,又沒有骨氣,與“匪首”義結金蘭,成了拜把兄弟。再由他的把兄弟導演一幕馬新貽收復失地的鬧劇,欺瞞了朝廷,以至爬上封疆大吏的寶座。飛黃騰達以後,那些把兄弟原以為可以攀附於他,千里迢迢來投靠。馬新貽又奸佔了把兄弟的妻室,誘殺了把兄弟。張文祥因偶然的原因逃脫他的魔掌,才弄出這一出刺馬的大案來。由此可見,清廷所依重的大臣,漁色負友,形同禽獸。凡此種種,正是清廷官場腐敗的縮影,無怪慈禧太后煞費苦心,一定要把真象掩蓋起來。

此事轟動朝野,慈禧太后驚問:“這事豈不甚奇?”曾國藩誠惶誠恐地回答:“這事很奇。” 更奇的是,案犯張汶祥供詞閃爍,主審大員奏案含糊,期間雖有曾國藩、鄭敦謹等朝廷大員複審,卻始終未得真相,次年十月,張汶祥被剖腹挖心,祭奠馬靈。

由於“刺馬案”一拖半年之久不能結案,難免傳聞四起,使此案更加撲朔迷離,後人將“刺馬案”與“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案” “太原案”並稱為“清末四大奇案”。

張汶祥為何“刺馬”?清廷給出的答案是“聽受海盜指使並挾私怨行刺”,“實無另有主使及知情同謀之人”。民間則眾說紛紜,更有甚者,早在“刺馬”尚未結案時,上海就演出了“刺馬戲”。對此,當時官場老謀之士及近現代學者卻皆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刺馬”更像是一個政治事件——功德均微的馬新貽居然做上兩江總督與曾國藩平起平坐,聖恩何以如此眷顧?“刺馬案”剛發生便有傳言揭馬新貽曾遭賊俘、品行不端,難道早有預謀?據查張汶祥本是湘軍,而馬新貽上任後曾嚴厲懲治湘軍遊勇,案發後清廷又派”湘軍老祖“曾國藩主審,這其中有何奧妙呢?

按照民間傳言和演義版本,張汶祥刺馬的根本緣由,是因為馬新貽漁色負友,張汶祥是為友復仇。至於故事詳情,最早的版本為馬新貽曾與竇一虎、張汶祥結為把兄弟,始誘降,繼出爾反爾,賣友求榮,殺了竇一虎並霸佔其老婆。張汶祥發誓復仇,終遂其願。值得注意的是,在《清稗類鈔》中,老二竇一虎則名曹二虎。

有趣的是,在後世諸多版本當中,雖然故事大同小異,但“妻遭馬佔”的這個綠帽倒黴蛋不斷更名,比如京劇有一個版本叫陳金威,另一個版本則是張汶祥自己。平江不肖生武俠名作《江湖奇俠傳》中喚鄭時,張徹的電影版名為黃縱,電視版則叫關雲寶。之所以列出上述舉證,並非無聊,而是想借“綠帽倒黴蛋”姓名的變遷說明“刺馬”歷經多年多人演義改編,文學意義早已遠勝歷史價值。

《刺馬》案對中國近代史的影響:馬新貽遇刺身亡,可以肯定是湘系軍閥導演了這起大案,不過幕後真兇究竟是曾國藩還是黃翼升,現在無從考證了。但是刺馬案的發生卻加劇了割據東南的湘系軍閥與中央政府之間的矛盾,使得西太后加快了對湘軍裁減和對湘系軍閥的打壓力度,導致了一個近代史上一個災難性的後果,那就是讓依靠著湘軍的兵力和財力建立和維持的東南海防日益廢馳。正是由於東南海防病的倒退,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起,英、法、美、日等列強在這一地區挑釁日益劇增,1874年,日本侵略我國的臺灣及其附屬國琉球,並勒索清政府鉅額“贖臺費”,1881年法國又在東南沿海挑起了中法戰爭。由於東南海防的嚴重倒退和湘軍裁員導致東南地區國防力量的薄弱,清政府無法抵擋列強的侵略,只好與之簽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以割地賠款和出賣國家主權來維護中國東南沿海的“安寧”,這樣一來,不僅不能維護國內的和平與安寧,反而讓列強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瓜分中國的狂潮,終究讓中國陷入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淵。以至清廷洋務派重臣李鴻章晚年曾對心腹幕僚說道:“若非馬案,則裁(湘)兵日緊,終致海防日廢,列強日盛,戰禍不斷,則國運日衰也。”(白話文:如果不是刺馬案,使得中央政府對湘軍的裁撤和打擊越來越厲害,終於導致了海防的日益廢馳,而列強的氣焰日益囂張,戰爭不斷國家便日漸衰弱。)


力薦美文

刺馬案是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根據刺馬案改編的影視作品較早的是由香港著名演員狄龍、陳觀泰、姜大衛出演的同名電影《刺馬》。1992同名電視劇《刺馬》也問世。21世紀以來陳可辛聯手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奉獻了經典《投名狀》。

刺馬案說的是清末張汶祥刺殺兩江總督、封疆大吏馬新貽的故事。當時朝野震驚,舉國傾注,案件疑霧重重、撲朔迷離,眾說紛紜,頗具詭異色彩,與“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名伶楊月樓案”、“太原案”並稱為“清末四大奇案”。

馬新貽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進士,從安徽做知縣開始步入仕途,一路升遷。同治七(1868年)年,改任兩江總督,節制安徽、江蘇、江西三省軍政事務,官居一品。同治九年(1870年)在督府側門被張汶祥以利刃刺入右脅,次日隕命。作案後張汶祥並不逃走而高喊:“刺客是我張汶祥!”。

關於此案有多個版本流傳。

一個版本認為這是晚清重臣曾國藩面對湘系勢力遭打壓之後的政治報復。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後,之前清廷不得不依重的湘軍已成大患,尾大不掉。慈禧太后無法容忍曾國藩在江南坐大,於是她把曾國藩調離江寧,派馬新貽任兩江總督,迅速裁撤湘軍。但是江寧是湘軍攻取且長期經營之地,臥榻之側豈容旁人。馬新貽得到清廷新寵,查訪曾氏兄弟、湘軍集團的劣跡和太平天國金銀財寶去向,嚴重威脅了湘系的既得利益。馬新貽被刺,便是湘軍在向朝廷示威。結局似乎也能證明此說的合理性。清廷擔心激起湘軍兵變,最後調曾國藩回江寧坐鎮。從此,兩江總督只屬湘系,無人再敢問津。

曾國藩

一說認為這是馬新貽飛黃騰達後落井下石、罔顧弟兄死活後遭報復的結果。馬新貽是“剿匪”戰爭中的敗軍之將,後與“匪首”結為兄弟。藉助“匪力”,假報軍功,攀附權貴,最終爬上封疆大吏的寶座。平步青雲之後,那些拜把兄弟不滿馬新貽獨享軍功、兔死狗烹,便導演了這場刺殺大戲,實屬同歸於盡。

還有一說則直接將案件演繹成一出“桃色案件”。說的是張汶祥是一個“綠帽倒黴蛋”,被昔日兄弟利用升遷不說,還被“搶佔妻室”,實是為捍衛男人尊嚴、以求同死。

關於刺馬案眾說紛紜,版本多多。不知大家怎麼看待,歡迎留言。


培優網資訊

1870年,曾國藩率軍攻破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慈禧太后聽一太監說曾國藩可能傭兵自立後,立馬率兩江總督馬新貽前往調查,而剛到的那天,馬新貽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刺殺。


慈禧怕惹怒了曾國藩狗急跳牆,於是把此案交給曾國藩查處,曾國藩並沒有行動,過了一個月便起草文書上報朝廷,說馬新貽和一個女人偷情,被女人的丈夫刺殺,並找了一個死囚替死。此後,慈禧太后不敢追究此事,刺馬案也不了了之。

很明顯,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之亂後有謀反之心。此前,他的九弟曾國權也和曾國藩提過起兵,但是曾國藩拒絕了。刺馬案發生在大街上,大白天,曾國藩管轄的地方,這一切太巧合了,所以,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起義後定有過謀反之心,只是後來湘軍衰弱無力與李鴻章的淮軍對抗罷了。



學於古今

其實大題小做了,刺馬的真相張文祥已經供認了,只是現在很多人喜歡炒作陰謀論。


張文祥交代的動機有三點:一、他的老婆和錢財被人霸佔了,找時任浙江巡撫的馬新怡攔轎喊冤,馬新怡沒有受理,他只好去寧波府告狀,雖然妻子要回來了,但是錢財沒有要回來,他氣急之下,逼死了他妻子,後來又後悔了,他就認為馬新怡應該對此負責。

二、張文祥的很多海盜朋友被馬新怡殺了他,在其他人的鼓動下他決定新仇舊仇一起報。

三、他私自開“小押”,被馬新怡禁止,絕了他生路加深了他對馬新怡的憤怒,於是他決定刺殺馬新怡,他一路從浙江追到了江蘇,最後將馬新怡刺死。

一百多年前的事了,我們不要妄猜了,都成奇案了,我們怕是猜不透了。張文祥的供詞還在臺北故宮博物館保存著,官方已經定奪了。


掘史官

刺馬案一點都不離奇,只是因為遇上曾國藩的湘軍勢力做大的情況,就變成陰謀家的集聚地。

平民張文祥刺殺兩江總督馬新貽,無非就是這樣幾個原因:

1,因為私仇報復,馬新貽確實做過鎮壓民變起義的事情,遭到殘餘分子的報復,實屬正常。

2,小人物的無力反抗。張文祥也許是生活沒有希望,想要辦件大事來揚名立萬轟轟烈烈。

3,受到大人物的指使,借殺馬新貽打擊敵對勢力。

相比之下,第三種猜測更容易被作為謠言傳播,而在謠言的受害者,必須用“桃色事件”進行掩護,於是有了馬新貽和張文祥朋友妻不客氣的故事。

重點分析一下,不難發現,刺馬案背後是複雜的中央和地方博弈。

第一種猜測是,刺馬案的主使者是曾國藩集團。理由是:

曾國藩和曾國筌攻入南京城,沒有發現預想中的“天國聖庫”,慈禧懷疑瞞報,派馬新貽調查,曾國藩害怕事情敗露,刺殺馬新貽掩蓋真相。

第二種猜測是,刺馬案的主使者是慈禧自己。理由是:

慈禧派馬新貽調查太平天國寶藏,本來就有兩手準備。如果調查出來,趁機挾制曾國藩,逼他吐出來;如果調查不出來,就派人暗殺馬新貽,讓曾國藩百口莫辯,背上千古罵名!

1913年的上海車站,宋教仁被刺殺,袁世凱和孫中山都有嫌疑,這道理是一樣的。

對於曾國藩來說,馬新貽在湘軍勢力範圍被殺,這就是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


歷史知事

這是迄今最靠譜的版本。

李小龍去《刺馬》劇組探班

道光末年,捻亂方作,江蘇安徽一帶地方不靖,地方官多在刑名、錢穀以外,特聘一位“司捻事”的幕友以為輔佐。馬新貽恰於此時署合肥縣令,也跟風請了位“捻事”幕友,這人便是張文祥。賓主相處甚歡,兩家女眷也時相過從,只是,新貽忙裡偷閒,竟與張妻有了私情。此時,文祥盡心公事,懵焉未覺。幾年後,二人分道揚鑣:新貽戰敗軍潰,革職回籍;文祥沒了依靠,投身捻軍。

咸豐末年,新貽經翁同書薦拔,從頭再來,竟鹹魚翻生,於同治三年升任了浙江巡撫。文祥亦已自“賊”中脫身,聽得老東家作了大官,便來杭州投靠。或許考慮到文祥有一段不光彩的經歷,新貽對他甚為冷淡,“不以禮接”;但是,他對文祥的老婆卻不能忘情,只問“眷同來否”?張眷抵杭後,新貽找了個“王婆”,勸說張妻:捱苦受窮沒意思,不若從了馬大官人;張妻動心,乃逃入馬府做了姨太太。

老婆失蹤,文祥到縣裡告官,這縣令早得了巡撫指示,說他一貫“招搖”,咎由自取,此案本官不予受理。數月後某日,文祥聞得風聲,說逃妻在某處露面,他急忙趕去,找到了老婆。帶回家訊問,老婆說前次是迷路走失,他半信半疑。孰料不過月餘,老婆又跑了——此係新貽派人接姨太太“回家”——文祥經人指點,這才知道老婆死心塌地從了姦夫,這姦夫還不是別人,而是老東家。遭此人倫鉅變,文祥萬念俱灰,殺心頓起。

依《大清律》,本夫殺死姦夫姦婦是不論罪的,但是,有個前提:捉姦在床(所謂“奸所”)才能殺;若在別的時候殺,都將據情定罪——除非姦夫“供認不諱”。

目今情形,文祥不可能跑到“奸所”——巡撫家後院的某張床——去將老婆和新貽“登時殺死”;他只能隨機應變,分次分批將奸人殺掉。於是,他整日在巡撫官邸外偵查,不久,逮著他老婆外出購物,“手刃之”。只是,要殺姦夫就沒這麼容易了;巡撫出外,例有護衛,閒雜人等實難近身。直到兩年後,文祥才把握住機會,在南京殺掉了姦夫。

照當時法律術語,刺馬案應闡述為:

“本夫”(文祥)在“奸所”以外地方,將“不拒捕姦夫”(來不及抵抗的新貽)殺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