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最近迷死氧有個好閨蜜剛剛經歷了生產。

閨蜜是順產,但是寶寶養的有點胖,體重7.8斤。在生產時不太容易出來,所以還做了側切…動一下甚至大聲說話傷口都會刺疼。羊心疼地說:生的過程肯定很痛吧,像去鬼門關走了一遭。

她有氣無力的回應我:不,我覺得我死過去了好幾次,最終只剩了一口氣活了下來。

這種感受,相信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吧。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母親節剛過,迷死氧看到大家也都在討論作為母親生產時的痛苦,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其實真的能讓很多人免於生產痛苦的“無痛分娩”。

1

生孩子究竟有多痛?美國一套疼痛指數將疼痛按程度劃分為1—10級,用一把刀將手掌劃開的疼痛指數是9.2,而自然分娩的指數則為9.7—9.8,也就是說自然分娩比刀割還疼,僅次於被火燒灼的傷痛。

“像同時斷了10根肋骨”

“像被人用大錘錘小腹”

“身體像經歷了排山倒海的爆炸”

“就像全身的骨頭被碾碎一般”

迷死氧聽過很多個媽媽描述陣痛以及分娩過程的痛苦,單是想想就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

就像這位媽媽說的:“生孩子的疼不是鑽心的刺痛,而是一種難受得讓人喘不上氣的痛,你沒辦法清晰地指出到底是哪個點痛,而是在一片範圍裡的痛和難受,難受到一直想吐,痛到開最後三指的時候全身抽搐,最可怕的是,通常這是一種要持續十幾個小時的痛。”

分娩過程中的陣痛主要來自於子宮收縮時產生的疼痛,從開始時會有一點點的血水流出。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之後開始陣痛。最初時疼痛是輕微的有規律的,慢慢地會越來越緊密,子宮開始規律地收縮,宮口逐漸打開。

接下來就會以指寬來測量什麼時候可以生產,同時宮口的打開也是劇痛的開始,從緊閉到開到十指寬可以分娩,這個過程通常長達十幾甚至二十多個小時,也意味著媽媽要忍受如此漫長的劇痛。

羊找了個陣痛時子宮的收縮動圖給大家感受下,能看到宮口被孩子的頭漸漸頂開。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最終宮口全開可以分娩時,疼痛級別達到最高點,渾身都像被撕裂一樣。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更痛苦的是,如果陰道口過小或孩子過大,再加上產婦用力不當,很容易造成陰道會陰部撕裂。輕度的撕裂還好(1、2度),可以自然癒合,重度的就要經歷縫合的疼痛。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而有時經過醫生的判斷(胎兒頭比較大、胎兒宮內窘迫等情況)為了保護產婦防止會陰嚴重撕裂,在生產時會選擇對會陰部進行側切。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側切可以適當減少對盆腔和陰道的傷害,比嚴重撕裂的傷口更容易縫合和癒合。但同時,那種疼痛也是常人難以忍受的。特別是縫合的時候。

“生的時候,什麼時候切的都不知道,縫的時候,疼的直髮抖,求醫生給打針麻醉劑,醫生答應著,手沒停,針和線拉扯的感覺,一針一針的痛瘋了。”

“直接聽見茲一聲,然後痛得我叫了一聲,痛苦的在後面,針直接縫肉,那痛……不說了,陰影!”

“生孩子覺的沒那麼痛,撕裂的話痛的沒感覺,就是縫針的時候痛的心都顫抖,沒有打麻醉,一針一針忍挺過來,不是做母親的偉大,是豁出去了。”

不是沒打麻藥,而是用的局部麻醉,同時為了減少出血量,醫生可能會在麻藥沒生效時就開始縫合,縫合是從裡到外三層,到最後表皮的時候會特別痛。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除了生產時下半身撕裂的痛和所要遭受的各種皮肉之苦,可能還會伴有噁心嘔吐等其他難受的症狀。

所以我們總說孩子的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這並不是誇大其詞,儘管很多媽媽在生完孩子看著心愛的寶寶,覺得遭受的所有痛苦都很值得,但也不可否認生孩子確確實實是一次生死考驗。

2

可是如今生孩子真的必須還要受這樣的苦難麼?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聽過“無痛分娩”這門技術了。羊也問了閨蜜有沒有打無痛。

她說:“沒有,婆婆擔心對孩子有影響,就沒打”。羊又是一陣心痛。沒錯,擔心影響孩子、擔心有副作用似乎成了大家對“無痛分娩”最大的芥蒂。

那麼“無痛分娩”真的會有這些副作用嗎?

我們通常所說的“無痛分娩”,在醫學上稱為“分娩鎮痛”。可以分為“非藥物類分娩鎮痛”(如拉瑪澤分娩呼吸法等)和“藥物分娩鎮痛”兩種。

這裡的“無痛分娩”主要是指“藥物分娩鎮痛”。其中

椎管內分娩鎮痛被公認為最有效的分娩鎮痛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給後背上來一針。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首先要進行“硬膜外穿刺”,也就是用一根針穿進腰椎的骨縫裡,然後在狹窄的硬膜外腔隙內放置一根細導管,並持續不斷地將低濃度的麻藥輸送進去。(和剖宮產的麻醉師差不多的,只是濃度不一樣)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導管的一端連接電子鎮痛泵,根據產婦根據疼痛的程度控制給藥,保證達到鎮痛效果的同時不會用藥過度。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這個泵長這樣,可以隨時觀測到數據。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首先大家要明確的是,“無痛分娩”並不是完全的一點都不痛,而是會通過麻醉大大減輕陣痛和分娩時的疼痛。

而且數據表明,“無痛分娩”可以有效縮短產婦的生產時長。畢竟疼痛減輕後,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吃了東西補充體力,到該用力時就有力氣,跟醫生的配合也會更加協調。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不過也有個別情況是宮口開全之後,因為疼痛被抑制,從而不能配合宮縮用力,導致第二產程的時間長一點。遇到這個問題也不用擔心,此時麻醉師減少一些藥物用量或者不繼續給藥鎮痛,使產婦感受到宮縮,就可以繼續隨著宮縮的到來而發力。

其次,打無痛針的時間點也非常重要。一般是在宮口差不多開到三指時,才可以打無痛針。也就是打無痛前依然要經歷漫長的陣痛痛苦期,但是打了針之後劇烈的疼痛就能大幅度減輕。

羊另一個閨蜜去年生寶寶時打過無痛,當時就跟羊分享過她的經歷,說無痛針真的有很好的鎮痛效果。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在這裡也很明確地告訴大家:

“無痛分娩”並不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硬膜外麻醉使用的局麻藥量很少,濃度也非常低,只相當於剖宮產麻醉時的1/5—1/10,到達胎兒的劑量微乎其微,其作用可以忽略不計。

婦產科醫生甚至表示,“無痛分娩”可以減少新生兒產傷的機會。相反,產婦的疼痛應激反而會有一定的可能導致胎兒酸中毒,使寶寶通過胎盤獲得的血流、氧份減少。

“無痛分娩”還可以有效減少生產過程中會陰撕裂等情況,同時一旦生產過程中發現有子宮脫垂、破裂等意外,如果已有椎管麻醉鎮痛基礎,可立即轉入剖宮產手術,最大限度降低母嬰風險。

至於好多人擔心的產後後遺症——比如腰疼,“無痛分娩”表示,這個鍋不背。

後背穿刺的那個點,可能會鈍痛幾天,然後痛感會慢慢消失。國內外多項研究證據也表明,分娩鎮痛時的各項操作,並不會提高產婦產後慢性腰痛的發生幾率;也不會提高順產轉剖宮產的幾率。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當然,如果生產完之後有長時間的腰痛,注意一下是不是抱孩子、餵奶的姿勢有問題,或者其他因為懷孕導致身體用力重心發生改變而造成的,要根據醫生的建議適當調整一下。

3

既然“無痛分娩”這麼有效,為什麼我們身邊人用的這麼少?“無痛分娩”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無痛分娩率在歐美一些國家已經高達90%以上(美國甚至可以全程麻藥),而在我國卻還不到10%。

一方面是傳統觀念的制約,不少人認為女人自古以來生孩子就是這樣的,自然生產對寶寶更健康,更有好處。

有的媽媽會覺得只有親自體會了生孩子的痛苦,才能真正感受到母親的偉大。比如胡杏兒當時就拒絕了醫生“無痛分娩”的提議,堅持要自然生產,說想通過痛來感受到對孩子的愛。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Ella當時想要嘗試水下分娩但是失敗了(水下分娩也是鎮分娩痛的一種但是要求比較高)。最後也拒絕了無痛分娩,因為擔心無痛分娩會發生一些意外。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如果是產婦自己的選擇,甘心受這樣的痛苦,我們就不過多評價了。但更有一大部分“無痛分娩”的阻力來自於家庭,來自於婆婆甚至是丈夫。

他們堅決認為無痛分娩的麻醉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影響。同時覺得“無痛分娩”是花不必要的錢。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很多婆婆自詡為過來人,認為想要“無痛分娩”的兒媳婦過於嬌氣。這樣的語錄好像還真不少見:

“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忍一忍就過去了!”

“我當年上午還在地裡幹活,下午就去生孩子了,有什麼難的?”

前不久在浙江發生過這樣一個案例,產婦躺在床上疼得死去活來,想要“無痛分娩”,結果被老公堅決拒絕,女方哭著大喊:我恨你一輩子…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還是那句話,希望女生嫁人的時候不要在人渣堆裡找老公。

婆婆為了省1千塊堅決不給媳婦打無痛,還說生孩子沒有痛死的!

看了上面羊得科普,大家應該能看出“無痛分娩”最關鍵的,就在於麻醉的過程。從脊椎穿刺直到結束分娩,這個漫長的過程裡,麻醉醫生必須時刻隨叫隨到,根據產婦的反應與產程進展調整藥物劑量。

當然,這也是隻是目前一個現狀而已,迷死氧相信隨著社會更方面的努力,這個情況終究會有所改善。

那麼,在目前的狀況下如果你想要“無痛分娩”,可以瞭解一下這幾個tips:

1、在產床上疼得死去活來的時候,想要打無痛,記得跟醫生說,一般情況下,產婦自己同意就可以用。(患者在意識清醒時對自己的身體有決定權,家屬是知情權)

3、不要以為打了無痛就真的徹底無痛了,對於即將承受的痛苦有一個預估和心理準備,這樣生產時才不會慌亂。好好配合醫生。

4、有極個別體質的產婦可能不適合“無痛分娩”(比如凝血功能障礙等),在產前一定要找醫生問清楚!

科技的發展就是為人類服務的,我們應該感謝技術的進步為女人減少痛苦,並去享受它。

拒絕無痛的媽媽是很勇敢,然而我們也知道,媽媽們並不會因為“無痛分娩”就減少對孩子一分一毫的愛。畢竟,從痛苦中可以體驗到愛,但愛並不是痛苦本身。

迷死氧還是希望技術可以發展得更完美一些,讓每個女人的人生裡都能少一些痛苦,多一些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