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毛筆字是手指用力,還是手腕用力?

用戶2251217140911

這個問題對於書法來說還是

很重要的,下面說下我的看法。

對於寫好毛筆字來說,除了心到,眼到之外,就是手指和手腕也得到位,而手指和手腕的功用是不一樣的。

主張捻管(轉動筆管)的書家來說,手指的作用主要有兩個,第一握好筆管,第二就是轉動筆管進行調峰。這時候的手指要放鬆,只要筆管不掉就可以了,那樣才能夠在握好筆的同時靈活轉動筆管。那麼在運筆的過程中還是要用到手腕進行帶動的。


其次就是主張運腕的書家。這時候手指的運用就只是單純的握好筆管,可以相對握得實一些,而手腕主要負責兩個動作:起收筆的調峰和行筆。


最後我想說的有兩點:

第一.是不管是捻管還是運腕,其目的都是為了調整好筆鋒,其次相對於靜止的紙面來說,兩者都是轉動筆管,用的部位不同而已!現在的捻管運腕之間的爭論無意義!

第二.楷行草的書寫是符合人的手腕生理的,比如下圖的橫為什麼有弧度?就是手腕從左往右自然擺動形成的,其他筆畫以此類推。因此在運筆的過程中要運腕,而不是平移!(大字除外)


以上觀點僅為一家之言,如有不妥歡迎指正

弘揚傳統文化,專注書法教學


小寶的思考

1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書法,學習書法,這對於書法本身是一件好事!對於以前未接觸過書法的初學者朋友來講,會面臨各種疑惑,例如問題所問的那樣。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2首先對於初學朋友的執筆,我建議使用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執筆方法“五字執筆法”。那麼在拿著毛筆在手中,如何用力控制毛筆書寫呢?我認為,要指力和腕力共同使用,以腕力為主!!!

3因為我們書寫的時候,無論是坐著寫還是站起來書寫,都要使用到腕力。因為使用腕力的話,控制的範圍比較廣,而且可以隨時調正筆鋒,達到中鋒用筆的效果!要想把字寫活,就得把腕練活。



4手指的發力只是配合著腕力共同完成作品的。古代人提倡的“捻管法”,主要強調指力的重要性。但是我認為指力只是配合腕力調整筆鋒的,如果單純使用指力,你的書寫範圍就很小,根本揮舞不開!


5綜上所述,在寫小字的時候主要是使用指力,中等以上的字體就要以腕力為主,兼用指力!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喜歡書法的朋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探討書法!如有其他見解,歡迎下方留言批評指正!!!


清雅齋書法日講

寫毛筆字,通常情況下,是以指法、腕法、肘法三者協調動作完成書寫過程的。由於書寫的字體大小不同、風格有別,採用的書寫姿勢與執筆法略有差別,所以,指力、腕力、肘力及其動作大小也不一樣。比如:

寫小楷,多以指法為主,依靠手指發力運動筆桿控制筆鋒,腕部虛枕作輔助 (以掌骨根部凸起處輕著紙面,隨機而動)。



寫中楷,主要以指、腕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共同完成書寫過程。多采用懸腕、枕肘法。

寫大楷,指、腕、肘渾然一體,各負要責。例如,手指主要控制和調整筆鋒狀態,腕部主要控制筆桿傾斜度,肘部主要起著平衡穩定筆桿、引道長距離運行軌跡的作用。如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b16cc802b447209e5e230a23bb333d99\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都需要。指力握筆,腕力運筆。綜合應用。

書法中,握筆的力是“活力”,既不能大,又不能小。力過大則指腕死,運行不靈。力過小則筆畫漂浮,點畫無力。


書法之力,不同於打鐵搬磚之蠻力。纖弱書生,比舉重運動員寫的字有力的多。這是善於運筆和不會運筆的關係。善於運用筆力的人,就如同芭蕾舞演員跳芭蕾一樣,看似身輕如燕,翻轉輕盈。這是他們長期訓練得來的。毛筆的用力,也是在長期的書寫過程中,漸漸掌握的一種技巧。

有的人興趣一上來一天幾個小時的練字,沒有興趣的時候十天半個月也不寫一個,這種憑興趣的方法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更無法體味出書法之妙道。



指力與腕力,是和諧的統一,不能分開的。只在於熟練的配合,使肌肉在長期的訓練中,形成記憶。拿起筆來,自然而然就是知道好何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