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驚奇這則故事太氣人,但提到的糕點感覺確實很好吃……

拍案驚奇這則故事太氣人,但提到的糕點感覺確實很好吃……

今天要聊的是三言二拍裡,一則非常讓人生氣、結局倒還算解氣的故事。大意就是一個不好好修行、專門幫別人奸騙婦女的老尼姑,最後被氣不過的秀才和老婆設計殺死了。

故事非常讓人氣憤,雖然最後報仇了,但對秀才一家來說肯定是不可磨滅的傷害。不過這老尼姑給秀才娘吃的糕點,如果不是為了做壞事,看起來倒是蠻好吃的。

拍案驚奇這則故事太氣人,但提到的糕點感覺確實很好吃……

書中寫秀才媳婦是個從不喝酒的人,所以老尼知道引她喝醉不可能,便在糕點上下功夫。這位女子誠心拜佛,本來不曾吃早飯,見送來糕點就多吃了幾個。

原文說這糕點“又甜又軟”,秀才娘吃了好多都沒感覺到異樣,但喝了幾杯熱水後就昏睡過去。原來這個糕點,是花很多功夫加了許多酒做成的。

拍案驚奇這則故事太氣人,但提到的糕點感覺確實很好吃……

書中寫“將糯米磨成細粉,把酒漿和勻,烘得極幹,再研細了又下酒漿。”歪個樓說古人真是很會做糕點,現在烘焙小能手簡直能上天,但在古代這貌似是婦女必備技能。

不過這老尼很壞,她還在糕點裡加了迷藥,這就十分可惡了。有人說為啥不直接多加點迷藥更省事?我想主要因為藥味太重可能會被嚐出來,而且用量過度說不定會死人。

而秀才娘吃了糕點之後喝的熱水,恰好加速了酒勁和藥勁一起在體內爆發。她本來就是不喝酒的人,於是分分鐘就睡過去了。

拍案驚奇這則故事太氣人,但提到的糕點感覺確實很好吃……

所以我一開頭才說,如果沒有加迷藥,這糕點還蠻想嚐嚐的。雖然現在我們也吃一些酒心巧克力之類,但像這樣反覆研磨糯米粉,把酒充分和入其中的,還是比較少見。

拍案驚奇這則故事太氣人,但提到的糕點感覺確實很好吃……

除了糕點之外,其實帶一些酒的食物還蠻多的。比如說醪糟煮湯圓,醪糟荷包蛋,口味都非常好。有人說醪糟不算酒,別以偏概全嘛,文中的秀才娘就是吃糟也醉才被算計的。

前段時間我還發現了一款酸奶新口味,這裡就不說品牌以免廣告嫌疑了。那個酸奶的口味是朗姆酒,吃的時候微微帶酒味,但並不苦澀也不醉人,跟酸奶搭一塊非常神奇。

拍案驚奇這則故事太氣人,但提到的糕點感覺確實很好吃……

另外古代常見的黃酒、米酒,本身也是做食物的好調料。黃酒可以燉雞蛋羹,可以黃酒燜鴨,可以燉牛肉,還可以蒸螃蟹,每一道菜都很好吃。

而原本中國就有的葡萄酒、現在進口歐洲的紅酒,也是燴牛肉啊做牛排的好調料,加了紅酒的燉牛肉色澤鮮亮,口味也很美妙。

拍案驚奇這則故事太氣人,但提到的糕點感覺確實很好吃……

突然想起如果冬天在老家吃燉羊肉,我們在調蘸料的時候都會用啤酒代替羊湯。因為羊湯在冬天很容易結塊,而啤酒卻不會。

不過儘管酒入食物很常見,三言二拍這則故事還是讓人很氣憤。可見酒也好食物也好,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壞的都是人心啊。

拍案驚奇這則故事太氣人,但提到的糕點感覺確實很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