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期貨成“金蘋果” 鄭商所調控加碼防風險

早在幾年前,一手“小蘋果”紅遍大江南北,眼下,“蘋果”熱度持續高漲。截止到昨日收盤,蘋果期貨主力合約1810報收於9408元/噸,上漲342點,漲幅為3.77%,成交132萬手,持倉42.6萬手,再度創出上市以來新高度。

事實上,蘋果期貨自2017年12月22日於鄭商所上市以來,交易一直不溫不火,面對當前突然間出現暴漲行情,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減產風波是此輪行情的最大推手。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今年的一場大凍災所致,加上近日河南、山東主產區發生暴雨,部分地區發出冰雹藍色預警,天氣市持續發酵,使全國範圍蘋果可能大幅減產的預期更加濃厚,因此,各路資金跑步入場,瘋狂炒作。

目前,各大期貨機構都陸續開展產區調研。作為最早進行實地調研的一位投資者,黃潤華介紹,山東沂源縣最大的蘋果產區中莊鎮減產60%,包括沂源縣的櫻桃也減產80%以上。膠東半島是受影響最小的,有的地區減產20%,有的地區減產30%,個別地區也說有增產,但是靠近河南也是很大的蘋果產區,要減產50%。綜合起來的話,山東減產大概40%左右。即使總的產量減少不了40%,但是優質果(可交割蘋果)至少也要減產40%。

與此同時,山西、陝西、甘肅都減產70%以上,河南、河北減少50%以上,全國減產50%。而且優質果(可交割蘋果)減產至少在50%以上。“早期開花的都被凍壞了,開花越早的是結大蘋果的,越晚開的花結的蘋果越小,所以可交割的蘋果更少。在陝西問了很多果農,雖然現在樹上有很多花,但是這些花結的果子都長不大,不能拿到市場上去賣。地裡看到農民是套了很多袋,但是產量還要受影響”黃潤華先生說。

業內人士表示,從理論上說,期貨市場有價格發現作用,期貨市場的火爆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到現貨市場上來。當然這是建立在中長期價格準確預測基礎上才能實現的。根據往年不利天氣影響與蘋果價格走勢,對今年秋季蘋果期貨的價格走勢做出預測:14年也有倒春寒,導致價格比較高,如果對標14年8-9元/公斤,今年紙袋蘋果的倉單成本在9700-11600元/噸左右(不含倉儲費用)。而這個價格預測也應該是我們廣大果農要嚴重認真看待的。

現在離今年新蘋果上市還有5個月,期間如果再遇到一些天氣因素,市場炒作還可能加劇,為此鄭商所日前發佈《關於調整蘋果期貨相關合約手續費標準的通知》,宣佈自2018 年5月22日起,蘋果期貨1807合約、1810合約、1811合約、1812合約、1901合約、1903合約、1905合約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調整為20元/手。這已是10個交易日內交易所就蘋果期貨推出的第四項調控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