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年花开》中的人物死得越早越好,孙俪成了“灾星”?

看《那年花开》有这么个事儿让人很难想通,即是在剧中早早过世的那些人让人感觉形象塑造还不错,而在剧中长命百岁的人反而有些“臭”不可观了。比如早早去世的吴家父子,让周莹成了寡妇撑起吴家东院的吴家父子,不错;再比如次于吴家父子晚一些离去的吴家二叔、吴漪、以及和周莹一起走过江湖的爹,这些人在形象塑造上也不错。但只要活下来的基本都活得很“没意思”,比方说官府的赵大人与土匪韩三春,基本上属于没有“活头”。还有一类情况是死了又活过来的,就更没有意思了,比方说周莹本人死了活了,比方说沈公子死了活了,都没什么大意思,让人觉得就电视剧剧情而言,他们命长了实在是可惜。

为什么《那年花开》中的人物死得越早越好,孙俪成了“灾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什么事情都是现实的折射,剧中活得不精彩的那些人,其实都是对编导们无能为力、江郎才尽的一种折射。不讲时间概念、不讲空间要素,没有逻辑思维与推理《那年花开》的编导们把此现代化的电视剧搞成了过去妇女的裹脚布,臭长拖拉,随意而又随意,一切都在自己的想象中进行,没有任何主题地凑剧,甚至到了让人不能忍受的地步。

小的不合理的地方我们就不多说了,也没心思说。比方说某些地方“假”了,在这么长的一个长剧里,很正常,没必要纠结它的。我们只说大的方面,一个陕西织布局,一年据说能赚80万两银子,就让朝廷的新旧两派势力展开角逐,而且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事实是,这白银变成黄金还差不多,80万两银子就是年年赚,对朝廷来说也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与之相伴的是陕西当局的赵大人,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好坏也是个省级干部了,但被拿掉像吹灯一样简单,而被起用又如点灯一般自然。只要编剧们需要,随手就来。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再看看赵大人在剧中的一些对话以及所做的一些事情,就会明白他根本不是什么省级干部,而是类似于村长或者比村长略大一些的人物,被什么人都可以拎起来耍耍戏。还有,读了几天书中考了吴家大公子,一下子就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红人就红了吧,但却红成了个神经病;还有,死了的沈公子,爱周莹就爱了吧,活过来也行,但却又让他去担当变法的“新使命”……

为什么《那年花开》中的人物死得越早越好,孙俪成了“灾星”?

不容易啊,编剧们也不怕累坏他们,也没想到问问就剧情人物形象塑造而言他们适合不适合干这事儿。所以,塌方在这里是一种必然,而这种小塌方直接导致了《那年花开》的大塌方这就是周莹本人。

周莹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据传天资聪颖,进入泾阳安吴堡大户吴家,并嫁给吴家少爷吴聘,后其夫吴聘和其公公均因故去世,吴家逐渐家道中落,她历经坎坷建立起陕西吴氏“商业帝国”,也成为当时唯一把生意做到富可敌国的成功女商人。这个女人是怎么发家的想必《那年花开》的编剧们要比我们清楚,《那年花开》又名《大义秦商》似乎也有点摆弄商业剧的意思,但在《那年花开》里人们几乎看不到周莹任何独道的商业手段。反正,钱就那么容易地从天下掉了下来,所以,这秦商的大义也就假了,假惺惺的了。

这是大塌方的开始。塌下来丢开原型弄个情感剧也行,但《那年花开》还死缠着周莹不放,硬要根商业混个面熟。这样一来,剧情显然靠几个爱情的折子戏、几个男人追周莹不够了。因此,周莹在这个时候就裂变成了《那年花开》中自己说的“灾星”,所谓谁见了她谁就得倒霉、谁就得死,但死光剧情怎么办,所以就有了死去活来之说。想要歌颂一个人却让一个人成了灾星,这种事情在《那年花开》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反转角色“成功”得让人惊讶。

为什么《那年花开》中的人物死得越早越好,孙俪成了“灾星”?

关于周莹的生意,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吴家的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其商号、作坊分布之广,资本、财力积累之快,可以想见。吴家寡妇在聚敛钱财的同时也贪婪土地。她利用灾荒年馑,在安吴堡周围廉价购地五六百亩;还在泾阳县城山门角以西购置、修建了20多院房产,首尾相接,占了半条街。农、商、房产结合,吴家可真是“财源滚滚”,“日进斗金”。这些电视里是有了,但却偏偏想要从情感的角度告诉人们这些钱来得不易,不想却被情感把“链子”给咬断了,周莹大塌方了。

《那年花开》胡乱拼凑、为所欲为的做法给人的感觉是在欺负一个无后的寡妇,最终使秦商大义“失踪”了,周莹的商业艰辛了,如此歌颂与赞美人的电视剧真是少见。从这个意思上说,《那年花开》中那个被灾星周莹克早早死的那一个个人还不错,至少他们有了一个相对不错的口碑,要比相对在剧中活了个长命百岁的那些人好多了。都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就是说好不好要“横流”,而不是乱流,真是剧情乱流方显滥片或者烂剧。《那年花开》在这里已经没有任何主流价值可言了。(文/路生)

为什么《那年花开》中的人物死得越早越好,孙俪成了“灾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