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後姐姐有義務撫養弟弟嗎?

lintianliang

這讓我想起來幾年前的一件事情,翻出來重新看了一下,還是蠻複雜的,概括一下,父母不顧女兒反對生了二胎,姐弟相差20歲,姐姐對弟弟沒有感情甚至厭惡。父母去世後,姐姐選擇隨便找了一家送養弟弟,自己佔有了父母在生前

贈與的兩套房子


感興趣的可以去天涯論壇,名字叫【父母去世後,我把兩歲的弟弟抱養了出去】

理性來看,從法律上講,婚姻法第29條有涉及到,該姐姐沒有撫養的義務,但是有扶養的義務;民法通則16條,在無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情況下,該姐姐作為2歲弟弟的監護人,選擇放棄了扶養的義務,而改為送養,其他的親屬可以選擇反對,姐姐為此還反問過,但是選擇反對的就變成了弟弟的監護人,需要有扶養的義務。此時所有的親屬都不願意扶養;收養法第5條,孤兒的監護人可以作為送養人;合同法贈與合同中,父母生前贈予給子女的房屋不屬於遺產,弟弟是無法繼承的;合同法186條規定,在房屋辦理登記之後,父母無法撤銷贈與;婚姻法第30條,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該女子在父母在世期間將兩套房子(此時已經屬於她)的租金都給予父母,履行了贍養的義務。可以說女子的行為全部是合法的。


感性來看,從弟弟的出生開始,姐姐就是厭煩甚至是憎惡的。不承認這個親弟弟。不願意與弟弟在一起,甚至為此與父母鬧翻。都可以理解。畢竟血緣和感情是兩碼事。但是從父母為了弟弟希望討回一套房子的時候,就無法容忍了。確實房子已經是女子的,但那也是父母給予的,女子對得起父母麼?父母去世後,關於扶養的問題,從姐姐的情況來看,送養是明智的選擇,但送養也不能隨便找一家吧?


總體來說,整個事件充滿了負面情緒。女子也好,父母也好,他們的親戚也好,道義上都過不去。才會有這樣的悲劇,若父母能理解女兒,則不會這樣,若女子能理解父母,留一套房子給弟弟,找個好人家送養,則不會這樣;若這些義憤填膺的親戚能認識到自己是女子之後的監護人的話,承擔扶養義務也不會這樣。


嗯,事情的真實性無法考證,這甚至是我法律選修課的案例之一。作者也是精通婚姻法、合同法、民法通則各種法律的好手。


簡族

這是幾年前的一個熱帖了,父母去世後,姐姐在父母將兩套房過戶到她名下的前提下,把二歲的弟弟抱養出去。作為旁觀者,這位姐姐的做法真的是讓人齒冷,人性的自私與冷漠施加在嗷嗷待哺的弟弟身上。哪怕這個弟弟是她強烈不希望降臨在這個世上的,畢竟是父母離世後,自己在這個世上的血緣羈絆啊。人在做,天在看,如今她也當媽了,看她能培養出什麼樣的好女兒。

先還原一下事件的來龍去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九條》: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注意,此處是“扶養”而非“撫養”。“撫養”主要是長輩對晚輩的,並且是長輩對無行為能力人(主要是未成年人)的保護並教養,強調的是教育和保護。撫養的目的是要讓子女健康成長。扶養則專指平輩親屬之間、夫妻之間依法發生的經濟供養和生活扶助的權利義務關係。

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第四條 下列不滿十四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

1. 喪失父母的孤兒;

2. 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

3. 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

第五條 下列公民、組織可以作送養人:

1. 孤兒的監護人;

2. 社會福利機構;

3. 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

這位姐姐作為父母死後弟弟的監護人,作為法律上認可的送養人,基於自己的考慮,選擇送養,不違法。

儘量不違法,為什麼吃瓜群眾還在指責姐姐呢?在整個事件中,姐姐道義缺失的地方太多。

第一,不想把弟弟帶在身邊養大可以理解,但作為監護人,為弟弟挑一個靠譜的收養家庭是基本的吧?這個姐姐只想逃避,只能斷得乾淨,這事上根本沒有出面,導致弟弟最後被一個條件很差的農村家庭收養。

第二,關於房子問題。這個家庭的悲劇在於,父母在生二胎之前,就將房子過戶到女兒名下。然後不顧女兒的強烈反對,生下二胎,卻在二胎出生後不久撒手人寰。父母可能做夢也沒想到,女兒會無良至此。對於姐姐不想將父母已經過戶給自己的房子轉讓一套給弟弟這個做法,我不想去指摘什麼。我只想說,人活一輩子,天道好輪迴,有你後悔的一天。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這是2013年的天涯神貼。我把帖子原文粘上來吧。如下圖


1.父母生前,女孩就已經很冷血。很多孩子面對二胎,嘴上往往很不樂意,但真的有了小弟弟小妹妹,慢慢也就適應了,並且會越來越喜歡。而這個女孩不僅是不認弟弟,連父母都斷交,徹底不見,小小年紀能做的這麼絕的,實在是少見。

2.父母抱著弟弟來見她,其實這個場景想想挺感人的。但是這個女孩怎麼想呢?她覺得憎惡,覺得父母來見她是為了兩套房子!就衝這個女孩在她父母去世後,還能寫出這樣的話,想想就覺得渾身冰冷。

3.對父母留下的兩套房子,從父母生前到去世以後,女孩就一個想法:獨吞。不會給父母,更不會分給弟弟。父母去世後,就賣了房,到了新城市去買了新房,還結婚生子了,並且覺得這一切都應該是她自己的。

4.把弟弟送給了農村人家。說實話,不是覺得農村人怎麼樣,但是說真的哪個城裡人願意變成農村戶口?姐姐把弟弟送給別人撫養這一點,我認為並沒錯,但應該找戶好人家,而且我覺得並不難。但是這個女孩完全是衝著趕緊出手以及報復的心理來做的這件事,實在讓人心寒。

5.這個女孩有很強的封建女子思想。她認為父母生二胎會剝奪她生二胎的機會,她認為撫養弟弟就不會遇到好男人結婚,她認為弟弟會爭奪她孩子的資源。這一切想法都讓我無言以對。我以為現在的年輕女孩子應該是大膽奔放,勇往直前的,哪怕是離過婚有孩子都可以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為什麼到現在還有這種女孩子把幸福寄託在身家清白這一點上?真讓人匪夷所思。


禾頁子的閒話歷史

本來真的不想回答,但看到太多人回答,有些譴責女孩,有些支持女孩,我覺得都太偏激和片面!

說說我自己的情況,我今年27歲,已婚未育,在一線城市艱難地養活自己。我有一個31歲的姐姐和一個14歲的弟弟,姐姐不婚,弟弟被寵沒有主見沒有想法啥都不會。

在弟弟出生時,我已經上初中了,明顯的,我和他沒什麼感情。別說我冷血,我從初中開始住宿,一週回家一次,那時候的弟弟還很小,除了覺得可愛,偶爾在我懷抱拉屎拉尿吐奶,其實沒有太多的喜歡。然後高中,我去更遠的地方唸書,一個月只回家一次,更明顯的,我和弟弟沒什麼交流,每月回家都只是一天半時間,能有什麼交流?之後讀大學,更少回家了,後來出社會工作,一年回家幾次。

試問,雖然是我的親弟弟,但我能和他有多深厚的感情?絕大多數家人,感情是在童年時候建立的。我的童年和他的童年,相距甚遠。

其次,即使到我懂事,我嘗試多去參與弟弟的生活,管教或者引導他,可是父母的做法讓我一次次心死!父母寵溺這個小兒子,不講道理的。有時候他做錯了,我是出於教育而批評他,父母就會罵我,說我做姐姐的不疼他。有時弟弟實在過於頑皮,我只是象徵式“體罰”,就是輕輕打幾下或者不讓吃零食,父母就當著弟弟的面訓斥我。試問,這樣的情況多了,我還有心思想履行姐姐對弟弟的教育嗎?真的沒有了。

再者,如今我已經是一個經濟獨立,有自己生活的妻子,再過不久要為人母。每每我回家,父母都要求我這個“讀過書、有見識”的姐姐多教育弟弟。可是,他已經被你們寵壞了啊,還要我怎麼教呢?我在飯桌上教育他幾句,母親在一邊一直呼叫不要說了,要吃飯,飯涼了。試問,這樣弟弟還願意聽我說教嗎?弟弟懶惰,愛玩遊戲,我的姐姐總是把手機電腦鎖起來不讓他玩,但父母總是忍不住偷偷給他玩。我們一邊教父母一邊寵,還教育什麼?還有什麼意義?

又再說,現在已經14歲,很多習慣已經形成,我現在再去矯正已經太難了。吃瓜群眾看到這裡,會不會指責我早幾年幹嘛去了?!青春期的女生能這麼懂事知道教育自己弟弟嗎,我自己都管不好自己,大家對我不要要求太高了!再說讀大學,大家都說大學是一生人最美好最自由的時光,難道會因為家裡有個弟弟每週回家去說教嗎?你們能做到?那你們厲害。

最後,我在一線城市生活,我的壓力也很大,我也很累,辛苦工作之餘我要處理自己的家務事,家公家婆年紀不小,我自己身體也不好,難道還要為弟弟的事情每天煩惱嗎?現在我每次回家,也很擔心,看著青春期的弟弟,自卑又自付,脾氣暴躁,不負責任,過分依賴家人,說真的,我也很絕望但我能怎麼辦呢?還有父母,偏心偏得太明顯,在弟弟這麼小的時候就說將家裡兩套房子都給他,那他還有自食其力的動力嘛?我說父母幾句,他們還認為我眼紅這點財產。可怕的不是我自私,可怕的是父母迂腐愚昧,封建落後的思想!

我不是不孝順也不是自私,而是力所不能及啊!所以,請那些想要年邁生孩子的父母,認清自己的責任,不要再想著大孩子能幫忙照顧和管教小孩子了,行嗎?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做的事負責,何況這是生命呢?!


UglyKari

看到這個問題,我是有點疑惑的,為什麼會用到“該不該”這個詞,這麼沒有溫度的一個詞為什麼會用到一對親姐弟身上?

曾幾何時,老祖宗們討論的問題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探討該怎麼對待別人的長輩和小輩,可是到我們,現在卻在討論一個姐姐該怎麼“處理”自己的親弟弟,親情什麼時候已經淪落到這麼淡漠的地步了?這倒讓我想起了一個朋友經常碎碎唸的一句話——“人性是不值錢的”。

尊老愛幼、血濃於水、手足情深這些是自古流傳下來的一些傳統觀念,現在西方思想對國人的滲透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自己考慮,身邊很多朋友會說“我來到這個世界,為自己活就可以,為什麼還要承擔那麼多?

為了自家香火延續必須生子、為了父母安心必須結婚......”對於這個思想,我是能理解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成人,這份恩情我們應該報,所以我們要孝敬他們,可是再到結婚生子,這個更多的應該考慮個人意願而不是父母的意見,畢竟餘生是他們自己需要走的。

結婚生子,這些沒有發生的,我們可以控制,拒絕那段未曾到來的緣分,可以。但是面對已經發生的,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弟弟,一個尚且牙牙學語的孩子,哪怕是一個陌生人也會有憐憫之心吧,為什麼卻要問出該不該養?21歲,按照18歲成年,已經成年三年了,為什麼不能負起這份責任?

我看到評論裡說很多人會以“姐姐帶著弟弟以後不好嫁人”這樣的理由支持姐姐不養弟弟......

這個世界已經直男癌到這種地步了。

是不是被拋棄的弟弟長大以後,又會有人說:“這樣的男人就不要找了,性格一定扭曲啊。”

有人考慮過弟弟的感受嗎?說的隨隨便便像拋棄個東西似得,他的人生選擇權呢?

站著說話不腰疼,說的就是你們這些指手畫腳的看客。好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非要跳出來干涉別人的生活幹嘛?你是救世主嗎?


匡靖

父母去世後,21歲的姐姐是否有義務撫養兩歲的弟弟?

21歲的姐姐應該這個年齡正在上,大三的年齡。這個年齡說實在的,還是一個未長大的孩子,現在大部分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還沒有工作,正在上大學。

實話說,讓21歲的孩子去撫養兩歲的弟弟,是很難讓人接受的,但是事已至此,父母去世,兩歲的弟弟,如果姐姐不管誰來管,推給社會嗎?進社會福利機構嗎?因為有直系親人的存在,應該進不了社會福利機構。

如果弟弟的年齡稍微大一點,21歲的姐姐,也面臨著大四畢業,一般大四的課程比較少一般在準備論文,可以去勤工儉學,去打工,來撫養弟弟。但是關鍵問題是弟弟才兩歲,姐姐的學業,就要荒廢。

雖然姐姐的學業很重要,但是面臨著父母去世,弟弟沒人管的狀況,姐姐只能是來管理弟弟。把弟弟送進比較便宜的託兒所,然後自己去打工,來撫養弟弟,並堅持完成論文以及學業。

將來姐姐帶著弟弟,很可能就是拖油瓶,在婚姻處理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有人,能願意撫養弟弟,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但是,如果,被別人撫養,姐姐即使找到了一個美滿的婚姻,有了一個很好的學業,將來也無法心安,無法去面對在天的父母。

真心是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姐姐還是撫養弟弟吧。


二妮子

我大哥大我十五歲,二哥大我十四歲,大姐大我十一歲,三哥大我九歲,我二姐大我兩歲半,我是老六,之所以懸殊這麼多,是因為我爸的第一個妻子生病過世了,生了前面四個小孩,我媽是後媽,我和我二姐是同父同母的(老五,老六),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才知道我們兄妹是同父異母的,我大哥結婚結的晚,當時是子校的老師,在寒暑假裡,我大哥就帶著我們玩啊,學習啊,等等,在我眼裡,我大哥就像我爸,我回孃家一般都去我大哥家,現在我爸媽都過世了,我過年啥的,都是去我大哥家,我聯繫最多的是我大姐,我和我大姐打電話,一般都是十分鐘以上,反而我和我二姐聯繫較少,我不知道文章中的女孩子是咋想的,我家裡是不會出現拋棄這種情況的。我大專畢業後,我的工作也是我二哥安排的。我小的時候我走不動了,我大哥背的我,現在我大哥揹我女兒。我二哥過世的比較早,說一個靈異的事情吧!我二哥過世的時候,我女兒還沒有滿一歲,貴州有個說法,人過世後的某一天魂魄會回家一次的,回來後就去喝孟婆湯,我二哥過世的時候,我女兒小,不准我守夜,下葬後的一天晚上,我女兒哭了兩個小時左右,閉著眼哭,哭的很傷心那種,咋哄也不行,最後自己就睡了,我也睡了,我就做夢,夢見我二哥說:你老公回來了,別給他開門,快把門反鎖了。我馬上起床把門反鎖了,我前夫過了一會兒就回家了,打不開門,他是打麻將回來了(我家人都不喜歡我前夫,愛打麻將)。我現在燒紙錢都會給我二哥燒的,七月半的時候也會燒紙錢給我二哥的。我家裡,我和我二哥長的最像了,我和我大哥最不像了,我大哥是瓜子臉,我和我二哥都是圓盤臉。


小白菜家媽

我比我弟大四歲,我媽說我小時候總是趁她不注意的時候去打我弟。等我弟懂事了,他要什麼我都得要,就算我不吃我都要要,不給我,我就說我媽偏心。

事實上是什麼樣的?我弟長這麼大(現在19了)。被我打的次數最多,小時候不懂事的時候,三天兩頭打他。

記得有一次我跟我弟出去玩,走到路口,路邊是住的人家。養了一條大狼狗。不知道大狼狗怎麼跑出來了,就衝我們叫,聽到狗叫,我們就跑,一跑狗就攆,嚇的我弟都哭了,那時候他可有五六歲。我弟小,跑的慢,我怕狗咬到他,就使勁拽著他跑。狗都快攆上我們了,正好這個時候我弟鞋子跑掉了甩很遠,狗不知道是什麼就回頭去銜鞋,後來那家人出來了,把狗弄回家了。

那時候沒覺著什麼,現在想想,我要是真討厭,為什麼要去拉他跑?把他扔下我自己跑的還快些。

說我討厭我弟弟,為什麼我容忍不了別人欺負他?我可以不給他吃東西,但是有我一口吃,絕對不會餓著他,很矛盾,但這就是我和我弟小時候的相模式。

現在我們感情很好。我只想說,血濃於水,重要的時候,刻在骨子裡的親情是改變不了的。

(大家看看下面截的帖子。就知道我為什麼會說下面這些話。越看越氣,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三觀不正,這麼不要臉的人。)

人的天性是自私,但是不冷血無情。

你的兩套房子是誰給你的?是你的父母。你的命是誰給你的?是你的父母。誰把你養長這麼大?還是你的父母。

他們在世的時候你可以討厭這個弟弟,無視這個弟弟,但是現在他們都去世了。就算你不認這個弟弟。把他當個陌生人。把你父母也當個陌生人。陌生人把你養這麼大,給了你兩套房子,結果他們死了,你連他們留下來的小孩子都不願意養,你還振振有詞,不要逼臉的說是他們奪走了你生二胎的機會。你講你是怎麼能說出來的?

你現在的生活資源,你女兒的生活資源,本來有一半是你弟弟的,你把你們的快樂建立在你父母你弟弟的痛苦之上。你所有的享樂是用你父母的命換來的,是用你弟弟的人生換來的。

你這樣無情無義的人也有人願意跟你結婚?你就不怕你的孩子長大遺傳你,住著你的房子,把你的二胎在你死不瞑目的時候,像扔垃圾一樣扔出去?你晚上會不會做噩夢?

你父母錯不在生了這個二胎,而是錯在怎麼生了你這麼個狼心狗肺的東西。

送你一句話:天理昭昭,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念不完的育兒經

我來說個故事,我媽是六十年代的人,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那個時候家裡很窮日子過得很苦,就在我舅舅半歲左右,外公因病去世了,一兩歲的時候外婆意外去世了,我媽她們成了孤兒,那時候大姨已經嫁人了,我只知道大表哥和舅舅是同齡人,二姨不知道是上幾年級,反正寄宿學校,媽媽上小學,大概七八歲的樣子,那個年代連飯都吃不飽,送外婆上山都是鄉里鄉親的幫忙,外婆遭受意外也只有一筆小小的賠償款,大概幾百塊錢吧,辦完後世也沒多少了,別人都勸說要把舅舅送人養,怕她們日子過得太苦了養不活,媽媽她們都不同意,她說舅舅給別人家養以後就不親了,可是誰來帶呢?從此媽媽就帶著舅舅去上學,早上很早就去拾柴火,吃過早飯帶著舅舅去學校,有時候還要挑谷去學校旁邊的碾米廠碾米,放學了再把米挑回來,從家裡到學校有五六里地呢。二姨放假的時候把米都帶走了,媽媽又得挑著谷去碾米,她小小的肩膀承受的太多了。舅舅三歲多的時候,從樓上摔下來摔斷了腿,從此媽媽輟學了,每天守著他寸步不離,有時候怕他痛就整夜的抱著他守在火爐旁一坐就是一整夜。我都不敢想象那時候媽媽是怎麼熬過來的。後來舅舅上學了,二姨和媽媽也相繼嫁人了,舅舅的學費生活費都是我媽她們幾姐妹負擔的,那時候舅舅學習成績很好,但是高考的時候因幾分之差無緣重點大學,最後不讀書了,其實在那個年代高中生也算得上是文化人了。再後來我媽他們給舅舅張羅對象,開始舅舅在家做點小生意,我那時才七八歲,放暑假還給他帶小孩呢。後來表弟一歲了,他們一家人去了惠州,聽說在外面做小本買賣。一出去就是二十多年了,現在在外面買了房子,買了車子,孩子也大了,可能過幾年都要結婚了吧,其實這些年我跟舅舅聯繫的很少,畢竟那麼多年沒見了,感覺沒有什麼親情了,媽媽每年都要我給他們打電話拜年,可是我真不想打又怕媽媽傷心,因為有一次我說這麼多年都沒有見面了,一年到頭聯繫的又少,這有舅舅和沒舅舅都沒啥區別。結果媽媽把我臭罵一頓,她傷心的哭了。媽媽是一個重感情的人,她覺得他就這麼唯一的一個弟弟,希望我們能夠感情好點。可我也沒有說錯啊,這麼多年他連我爸媽生日都不知道,偶爾二姨提醒他一下打個電話還搞錯日子。前幾年回老家蓋房子都不先來拜訪我爸的,直接打電話要我爸爸去幫忙,去年還因為什麼誤會跟我媽鬧意見,原本說好的跟我弟合夥開店,還是他先提出來的後來也違約了。搞得好像我們家對不起他似的。現在他們家發達了還有我們什麼事啊!唉!我知道最傷心的是媽媽。所以我們要努力,要孝順媽媽,不能讓她傷心!


心晴0

我是農村的,在我們村子裡,有個女孩十六七歲的時候父母不在了,並且還有兩個弟弟,大的弟弟十一二歲,小孩弟弟才三四歲,父母只給她留下幾萬快錢和兩間破房子幾畝地,村裡的人當時都建議讓她把小的弟弟送給別人,但是她都不肯,後來她墜學在家附近上班,照顧兩個弟弟上學.後來聽說有人要給她說婆家,並且願意撫養她的兩個弟弟,她也沒有同意。每次過年回家我都會向家人打聽她的消息,這兩年家裡規劃新農村,政府幫助蓋了新樓房,各方面也給了幫助,聽說她大弟弟不上學了,她帶著大弟弟在外面打工,並且帶著小弟弟在外面上學,她在哪都會帶著兩個弟弟,我想這就是親情。在我們農村,沒有財產,沒有房子,甚至沒有你們城裡說的好的環境,但我們有顆熱乎的心。我大姐比我大十五歲,我經常說大姐是我半個媽,我爸媽七十了,我們姐妹六個,從小家裡也窮,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嫌棄過,覺得不管吃好吃壞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現在我們都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每次跟老公生氣了,我就去他們家輪流住幾天,保證老公挨家的找,然後受教育。我表弟以前也是獨生子,從小老羨慕我們了,老是讓她媽媽給他生個弟弟妹妹,終於在他十六歲的時候給他生個妹妹,他寶貝的不得了今年他二十四歲結婚了,妹妹八歲,也沒有人嫌棄他們。我想說生孩子是父母的權利,父母把我們養這麼大他們對我們不僅盡了義務還付出了愛,我們長大了,能做的是自己獨立並且對父母感恩而不是埋怨。父母的孩子也是我們的第妹,骨肉親人,又怎麼能厭惡置之不理呢?我實在想不通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