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兒子考上博士,如今逼父母在北京買房,上不上大學還重要嗎?

用戶64324579

可惜了,如果父母用科學的方式培養,而不是當成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這個家庭和孩子的未來會是另一番景象。而如今這個結果,真是父母自己害了自己。

這個孩子確實是“天才”,但是父母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讓這個“天才”變得有些畸形。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心靈捕手》這部電影,那部勵志劇情電影中的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藍勃、心理學家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

這個孩子也需要去找回自我,而不是永遠揹負著父母的夢想生活,而這個找回的任務,更多的需要他自己去完成。

我們來看看這個讓人有點惋惜的故事,我瞭解的是從一個採訪內容開始,以下截取了一段:

 張炘煬兩歲半時,就在3個月內認識了一千多個漢字。他4歲讀小學一年級,6歲升入五年級;9歲直接上高三。2006年,年僅10歲的張炘煬參加高考。至今,他保持的“全國最小大學生”的紀錄無人打破。2008年他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生,今年9月成為全國最小的博士生。

 他的父親張會祥是遼寧盤錦市的一名公務員,他36歲才做父親,給兒子取了“炘煬”這個火旺的名字,希望他走出自己這一代“平平淡淡”的境界。望子成龍是人之常情,張炘煬的父親出生在農村,是1978年的大學生。1990年,曾經以優異成績考上人大商學院第一屆MBA班,但因為拿不出1.5萬元的學費只能放棄。用他自己的話說,工作以後的經歷並不輝煌,做過企業車間副主任、街道辦事處幹部,他認為應試教育是一個現實,只能面對現實,讓孩子儘快實現成功目標。

而實際上,父母們讓孩子承載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

張炘煬:我就是要當王者,要不然的話,你就沒有地位可以講。

  張炘煬:假如我做不到,那我就是相信我父親一定會非常失望。

  張父:我做不了大事,唯一的就只能幫幫孩子。把下一代培養好了,讓他翅膀硬一點。

從這個採訪內容看,張炘煬就像是一個冷冰冰的,不懂世事、不懂感恩、沒有社會生存能力的“學習天才”。

老師看重他的數學天分,收他作為這屆唯一一個博士。但是除了學習,他需要學習的社會能力還有很多。

上學很重要,但是學會做人、學會適應社會更重要。


有料家庭教育

張神童的作為是正確的。是完全正確的選擇。不能在北京全款買房,就回老家發展,這個決定沒毛病!

北京的房價比較高,一套房子五百萬起(還是老破小)。

如果沒有在北京買房,未來找老婆,小孩上學都成困難。如果在北京按揭買房,幾百萬貸款,一個月幾萬房貸,張神童學的理科職業根本還不起。

房子是一個經濟方法對人分層的手段。無法承擔房價,無法承擔房貸,你就去能夠承擔的地方去工作生活。

我在北京很多外地同事,都是集中全家幾代人的錢去交首付,然後大家一起還按揭,每天生活的壓力特別大,哪裡享受到了北京大城市的瀟灑生活。(留在北京的同事,還是有能力的人)

張神童就是明白了這個道理,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消費。沒有能力留在北京就不要留,去哪裡都是發展,都是生活。(以後有空,準備寫一個這個方面內容)。

注…本人在銀行信貸部門工作二十年,炒股二十年。有興趣加關注… 1,微頭條發“腦洞新聞”,快樂生活,快樂人生。 2,發關於情感和成功學內容


飛刀47號

我一開始看到這個事情以後,很自然地覺得這孩子太不懂事了。父母辛苦供你讀書已經付出了很多心血,你卻根本不考慮父母的實際能力和真正感受,實在是不應該。

但是轉念又一想,這一行字裡提供的信息實在有限,為什麼僅僅因為立場和經驗問題,在沒有更多瞭解事情因果的前提下,就武斷地把矛頭指向這個16歲的孩子呢?

我後來仔細看了這條舊聞,才知道來龍去脈。張炘煬13歲讀碩士,16歲讀博士,這是和美劇裡謝耳朵一樣的天才少年。

但是在他眼裡,成功的標準卻是:北京戶口,買房,找個好工作。這麼務實的目標其實也沒什麼問題,但是他卻按這個目標來要求自己的父母在北京買房,似乎就不妥當了。可仔細想想,這種成功標準又是誰來定義的呢?又是怎麼成為張炘煬根深蒂固的觀念呢?他的父母又為什麼熱衷於把他培養成天才少年呢?

這一系列的問題清楚以後,我們似乎就更能理解這個16歲孩子的“過分要求”了。


一直特立獨行的貓

你好,我是周小鵬,愛我們學院創始人,心理諮詢師,專注解決婚戀情感心理問題。


16歲考上博士,可以想象這個孩子在求學道路上的一帆風順,多少人16歲還在重壓之下的高中生活中掙扎,而他達到求學的頂峰。但可悲的是,考上博士後,在生活的道路上他似乎失去了目標,轉而要求生活中其它方面,逼迫自己的父母在北京買房。想讓北京的房子來匹配自己博士的身份。


心理預期與心理落差


我們可以想象這位16歲的博士,在人生的前16年解決了很多孩子在成長中的難題,他的內心因為這樣的經歷而充滿了自信,因為他堅信自己的未來一定是前途美好的,同時也相信他的父母也得到了很多內心的滿足,對他的未來也充滿了期待,這種期待不只是他們自己的,也來自他們生活的圈子裡的人給的。但當這個孩子考取博士後,尤其是在北京這樣一個人才層出不窮的地方,也許他發現身邊有和他同樣優秀的人,產生了心理落差。


為了彌補這種心理落差,他需要有物質性來填補他的心理落差,他想到了讓人高不可攀的北京房子,如果能擁有一套北京的房子,又能重新符合別人對他的期待了。但只是他沒想到在北京買房這件事情並不是他父母能承擔起的,並不是只要你有想法有目標就能實現的。、


就如我們常見的一種“捧殺”的現象,當我們把一個人抬到太高的位置時,他就會期待一直保持這種高姿態,哪怕提出的要求不切合實際,比如對拜見以前的皇帝時喊得“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是一種心理期待,但期待太多就變成了不切合實際地要求,為了長久地維持生命,他們煉丹,乞求長生不老,最後的結果肯定是破滅。


所以心理過高地期待,會造成心理落差。我們要合理地客觀地看待一個人一件事,才會讓人保持在理性範圍。



周小鵬

這已經不是一個新聞了,但他帶來的社會反響卻是經久不息,那麼,我們就重溫一下這個事情。

這是當時中央電視臺《看見》播出的一期節目,是對“天才兒童”16歲博士張炘煬進行的專訪《長大要成人》 ,這個小張博士的履歷如下:9歲讀高三,10歲高考,保持“全國最小大學生”的紀錄無人打破。13歲成為全國年齡最小的碩士生,16歲,2011年,他被北京航大錄取,成為全國最小的博士生。這一串數據看來,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不過,真正讓他直達輿論巔峰的卻不是這些,而是他更“出類拔萃”的行為和言論。

眼前這樣的話這樣的事,誰能相信是來自一個高學歷高智商的神童,倒更像一個流落市井無賴啃老的混不吝。正應了那句老話,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完全不是一個正常思維狀態下的人能做出的事情,心態也是很扭曲的,先不說家庭環境本身如何,這樣的事都可以拿來威脅父母,說明不僅他本人心態扭曲,習慣了驕奢跋扈,同時也說明了父母在孩子心理教育上的缺失,一棵果樹長成什麼樣,絕不僅僅是種子的問題,澆水嫁接才是更重要的成長經歷。


子非安知


這又是一個傷仲永的典型案例,小銘特地的看了這個孩子的央視採訪的視頻,曾經的天才少年卻在社會的現實下變成如此模樣,不禁令人唏噓不已……到底是家長地過錯,還是教育的悲哀?還是社會的無奈??



回顧一下這個天才少年的曾經,或許你會感嘆天賦是如此之強,他10歲考上大學,13歲讀碩士,18歲考上博士,單從這三點這有點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味道,當時曾經被全國多家媒體報道,成為遠近聞名的超級神童。


可如今為什麼這個曾經的神童,如今的報道卻滿是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買房?這位天才少年在考博士之前要求父母必須要在北京全款買一套房子,否則自己就要棄考。對於家庭並不是十分富裕的父母來說,在北京全款購買一套房子無異於比登天都難,看到這,我們不禁疑惑,為什麼博士神童突然要買房,到底是哪個地方出了問題呢?



說到底,一方面是從小家庭教育的偏頗導致小天才雖然學習優異,卻在性格和心理方面極度的不成熟,父母只知道讓他去學習,卻忽略了對孩子在性格和心理上的塑造和培養,導致孩子以那麼小的年齡去踏入社會生活所表現得不成熟與偏激,加之社會上各種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地奢侈生活給神童帶來的難以阻擋的誘惑。這才導致如今的悲劇!

或許我們都曾經渴望成為神童,可是真正的神童所展現的許多是你所不能承受的,或許我們在這個越來越功利化,世俗化的社會里,神童終究和我們一樣,得面對現實的生活,得吃喝拉撒,得有牛奶和麵包,得有房車去結婚,這個時候人性的無奈,貪婪,自私都一一呈現了!


小銘觀世界

記得看過一個報道,10歲孩子考上大學,父母到學校來陪讀,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有的還在尿床呢。

事件回顧

這個孩子叫張炘煬,10歲本科,12歲碩士,16歲考上了博士,放在那裡都是天才。可這樣的孩子卻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

拔苗助長?

我們都知道,付出與回報是成正比的。因此,能有如此成績絕對不是僥倖。

愛因斯坦說過:天才是99%的勤奮+1%的天分。

兩者缺一不可,若是缺少了勤奮,縱使少年聰慧,終究會江郎才盡。若是缺少了天賦呢縱然努力到白頭,也不過平凡一人。

因此這個孩子一定是從小天賦過人,其家庭對他有進行了嚴格了的規劃和教育,加上自己的努力,最終成為了叱吒一方的人物。

不管父母時為了讓孩子成才也好,出名也好,完成自己的夢想也好。孩子必定是損失了自己娛樂的時間。他的童年可能只有讀書和學習。讀書還只能是課本,這有多枯燥,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據悉,孩子曾經也想看其他書籍,被家人遏制了。也想玩玩遊戲,被父親遏制了。最終家人阻斷了孩子所有的希望,讓他知道只有學習一個出路,也許在那個時候,孩子的內心就已經埋下的憤怒的種子。他要迅速的成長,迅速的脫離,再來迅速的報復。


教育中父母觀念很重要

我們都知道拔苗不一定助長,或許拔了這一段,你看著是高了一截,但在根裡卻已經埋下了隱患,當越長越大的時候,這個隱患的因素就越來越大了。

兒時只注重學習教育的不注重價值觀、人生觀的培養,這就如同拔苗一般,苗需要一點點通過各種教育來施肥生長,家長望子成龍,直接通過自己的奇特的手段,跳過必要的人生教育,最終導致了孩子的性格不完善,這也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了。


教育問題是幾千年來的問題,很多人都在討論。交友沒有公式,但是有幾本的理論。之所以教育最根本是要將孩子教育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正的人。一味的灌輸知識,只讓他變成了考試機器,並非教育,也違背了教育的初衷。


這種教育方式我是不贊成的,即使知道能教育出天才來,我也不會。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你會這樣教育嗎?


老王偵查記

大實話:這可謂是真的應了那句“仗義屠狗輩,無情讀書人。”但是,這個孩子的父母不值得可憐。

16歲,當我們剛剛進入高中,還對大學沒有一點概念的時候,人家就已經考上博士了。這種人絕對稱得上是神童了。


這個孩子叫張炘煬,之前央視也對這個事件做過專題報道。因為他曾經創下了多項最年輕記錄。10歲成為年齡最小的大學生,12歲成為年齡最小的碩士生,16歲又稱為年齡最小的博士生。

傳奇的背後必定是殘酷的現實

當然,在我們感嘆這位神童的傳奇經歷時,其實更應該想到的是如此短暫的博士之路必定是畸形教育的成果。

這種事還是比較肯定的。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在某件事情上比普通人優秀一點那還算是正常,或者說是有點天賦。但是,像這樣的完全已經超出同齡孩子這麼多的,那指定是在這件事上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當然,這位神童能夠做到這種程度,指定是離不開父母的高壓教育的。可能,在他的世界裡,除了學習,真的是不會做其他事情了。

不完備的價值觀導致事態惡化

俗話說物極必反,這樣的事情也同樣發生在了這位神童身上。

然而,我們必須清楚,雖然高學歷確實有助於幫我們找到一個好工作。但是,找一個好工作或者獲得更多財富。不會僅僅因為你成績好,學歷高,而是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

大學之前,可能我們比的就只有學習。不會出現很多物質上面的攀比,但是大學就不一樣了。在當下的大學風氣下,可能學習早就已經不再是攀比的因素了,而這位神童就悲劇了,因為他只會學習。

因為從小到大他只專注學習,並且擅長學習,可以說是幾乎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然而,現在他卻想像自己的學習之路那樣,快速實現自己的成功標準。

說現實一點,就算你學歷很高,但是你的年齡在哪兒擺著。應該沒有高薪企業會使用童工吧。然而,他卻把這個事情推到父母身上。如果不在北京買房,那就不參加博士答辯。

其實,當聽完他這句話,反而讓人感覺正常了,這才是一個16歲孩子天真的想法,他真的就是一個普通人。只不過,因為心智的不成熟才會拿自己的前途來做威脅父母的籌碼。

這樣的父母我認為是不值得可憐的,正是因為你們的急於求成,才使孩子養成了急於求成的價值觀,才會出現今天的悲劇。只能說是你們自食其果。

個人建議

我個人是不反對父母高壓培養孩子的,畢竟,在當今競爭如此激烈的大環境下。我們想要孩子成材,只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報各種培訓班。

但是,我更希望的是父母能夠多注重對孩子價值觀的培養。讓孩子養成一個適合社會生存的價值觀。否則,及時你的孩子多麼神童,到最後也只能是傷仲永。

那麼,大家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16歲博士兒子,沒錯,絕對是個學習考試的天才,但卻也是個糊塗的要緊的偏激少年。

上大學的最主要目的,除了學習,更是對一個人情商、認知、三觀的塑造,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認清自己的出生、家庭和自身的經濟實力,不切實際的幻想,只會讓家庭破碎個人痛苦。

上大學非常重要,但這個16歲的博士,顯然是大學教育失敗的反面例子。


董江波

其實博士和買房這兩個詞本身沒什麼矛盾,上不上大學和這兩個關係也不大,我們總是理所當然的將它們聯繫到一起。



舉個例子,前幾年當時我們家算是我老公周圍家周圍要孩子最晚的,我婆婆曾經和我老公開玩笑說,當年那麼折騰培養你上學有什麼用,還不如人家沒好好上學的,孩子也早有了,還沒那麼多想法,賺錢也不比你少。

可能這就是很多老一輩父母的想法,培養孩子上學,就是為了多賺錢,多成功,而且要方方面面都做的好。可事實常常不會是這樣,有得就有失,如果你專注學業,那你可能結婚生子就會晚,賺錢買房就會晚好。

但其實反過來想:上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經濟方面的追求到底是不是上學的目的?其實上學真正目的,是讓孩子學會工具,有自己的思想做事做人,是給了孩子開眼界的平臺,給了孩子更多的人生選擇。

如果一切還按照老想法來,明顯會出現題中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