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了18年《後來》的劉若英,能否“唱出”19億票房?

去年,“劉若英Renext我敢”世界巡迴演唱會上,48歲的劉若英再次唱起那首紅遍大江南北的《後來》,歌聲到了尾梢,劉若英泣不成聲、掩面而泣。

劉若英和陳昇,這段曾經轟動娛樂圈的一段“風箏式”戀情,最終以“斷線”告終。認識陳昇的時候,劉若英21,陳昇31。10歲年齡之差,相隔的不僅是歲月經歷,更是“一個家庭”的阻礙。

但劉若英愛陳昇,似乎全世界都知道。

唱了18年《後來》的劉若英,能否“唱出”19億票房?

2002年,臺北小巨蛋的演唱會現場,劉若英唱著屬於自己的“我想我會一直孤單,這樣孤單一輩子”,“導師”陳昇的突然出現,讓劉若英欣喜若狂,她高興的像個孩子般拉著陳昇的手,一起合唱了那首《為愛痴狂》,引臺下無數歌迷尖叫。

歌聲到了最後,劉若英期盼的望向陳昇,問道“可以給我一個擁抱嗎?”遲疑了許久的陳昇,最終只是伸手拍了拍她的頭。至此,那場無疾而終的感情,正式拉下帷幕。

數年之後,已為人妻的劉若英,似乎選擇了用“影像”的方式為這段遺憾的感情畫上句號。電影《後來的我們》作為其處女作,劉若英請來了張一白監製、臺灣金馬獎最佳攝影得主李屏賓以及周冬雨、井柏然兩位當紅影視明星,在自身號召力的加持下,該電影目前預售票房達2104萬,貓眼想看指數606969人,位列同檔期電影排位第一。

唱了18年《後來》的劉若英,能否“唱出”19億票房?

在“愛情片快要過氣的時代”,一部主打“情感共鳴”的愛情片竟然成五一檔電影“指數”最佳,令人唏噓。而“唱而優則導”的劉若英,在唱了18年金曲“後來”之後,又能為這部電影置換多少票房成績呢?19億、8億、2億,還是幾千萬.....

愛情片折損!“後來”的劉若英,能否唱出愛情片的“絕唱”?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為什麼從來都沒有一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幸福的呢?”當預告片中的周冬雨、井柏然兩人“喊出”這些類似“心靈雞湯”式的情感語錄之後,網絡上引起軒然大波。

唱了18年《後來》的劉若英,能否“唱出”19億票房?

一連串的“紅燈”數字,似乎在暗示這部電影會火。尤其是在陳奕迅、五月天、田馥甄接連放出“後來三部曲”的電影相關歌曲之後,連音樂排行榜TOP10都被“後來的我們”牢牢霸佔。

“情感共鳴”,可以說是電影《後來的我們》最大看點。無論是該電影的劇情內容,還是營銷方目前主攻的營銷策略,亦或是首當導演的劉若英自身故事,都與“情感”有關。

唱了18年《後來》的劉若英,能否“唱出”19億票房?

但作為一部愛情片,題材上,《後來的我們》並不佔據絕對優勢。尤其是在《吃吃的愛》《擺渡人》《二次初戀》《李雷和韓梅梅》等諸多愛情片票房口碑皆失利之後,“愛情片快要過氣”的相關言論層出不窮。

唱了18年《後來》的劉若英,能否“唱出”19億票房?

唱了18年《後來》的劉若英,能否“唱出”19億票房?

一部愛情片的票房失利或許不能證明多大問題,但在《喜歡你》《原諒他77次》《春嬌救志明》等不少高口碑愛情片票房紛紛滑落之際,即便是票房最好的《喜歡你》也僅達到2.1億時,問題似乎已經不言而喻。

況且,去年藝恩網發佈的一組數據中,愛情片衰落現象十分引人關注。報告顯示,2017年愛情片數量創近年來數量最高,但票房佔比僅為5%,供需指數為0.62。票房產出之低,已呈現出供大於求現象。

從目前片方發佈的預告片、海報等相關宣傳物料來看,《後來的我們》在故事背景上主要聚焦在“北漂”、“春運”等前5年前的城市話題熱上,不過這些“點”卻相當具有熱度,從當下正在熱播的《北京女子圖鑑》這部“北漂”影視劇便可窺知一二。

分眾時代!19億的《前任3》,“後來”能否複製?

去年,《人民日報》就當下電影市場曾發表了相關看法,報告內明確指出,中國電影市場發展至今,已經走出了以往全家老小、男女老少銀幕前扎堆的階段,進入了受眾分明、個性鮮明的分眾時代。在分眾傳媒時代,電影的觀影人群、觀影時間乃至影片類型都不再是唯一,電影市場的風向標也聞風而動。

去年底《前任3》的意外走紅,似乎將分眾時代下的“情緒狂歡”推至高點。根據豆瓣顯示,超19萬觀眾為該片打出了5.7分,其中3星評分佔比達40.6%,好於14%愛情片,15%喜劇片。

唱了18年《後來》的劉若英,能否“唱出”19億票房?

從電影口碑來看,《前任3》口碑一般,甚至處於及格線水平以下,雖不至於淪為“爛片”,也絕非質量佳片。但該片最終票房卻落腳在19.41億。遠超同檔期《解憂雜貨店》《妖鈴鈴》等影片,甚至在其上映一週之前的國產大片《妖貓傳》《機器之血》票房都不及《前任3》1/3。

《前任3》為何能取得票房紅利?在當時媒體將原因歸結為同檔期“無片”可看、“下沉式”情感引共鳴,確實,這些都是《前任3》取得票房紅利的重要因素。

但除此之外,分眾時代的到來激發小鎮青年的大肆崛起,才是影片獲取勝利的關鍵所在。

在當時,該電影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口碑較差,不少影評人在社交媒介批判,甚至做了多年數據分析的武劍老師也忍不住在朋友圈感嘆“這個電影已經顛覆我原有的電影數據知識體系”。

《前任3》上映期間,票房走勢幾乎與所有影片相悖。該電影從上映首日起,每天票倉分佈都是一二線遠低於平均值,而三四線卻遠高於均值。而按照電影口碑發酵趨勢來看,通常路徑為一二線城市帶動三四線受眾,《前任3》卻史無前例般的走出“由下而上”口碑帶動路線。

唱了18年《後來》的劉若英,能否“唱出”19億票房?

由此可以看出,“分眾時代”對於一部愛情片而言,十分重要。在情緒狂歡的帶動下,主打“下沉式”的愛情片,即便口碑不佳,但只要能發引發觀眾情感共鳴,票房之路似乎就不會太差。

況且,從該電影檔期來看,定檔“前五一檔”的《後來的我們》,與同檔期上映的《低壓槽:慾望之城》《幕後玩家》《戰神記》等多部影片,從類型題材來看,均不處於“同一戰營”:《低壓槽:慾望之城》主打警匪動作、《幕後玩家》主打懸疑喜劇、《戰神記》則主打“陳偉霆林允”流量市場。

唱了18年《後來》的劉若英,能否“唱出”19億票房?

作為五一檔唯一一部愛情片,尤其是在今年第一季度國產電影“缺失”大體量愛情片之際,《後來的我們》“前景”似乎大有可為。

不過,電影市場一年一變,在去年五一檔整體票房報收7.28億,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0%之際,《後來的我們》想要複製《前任3》“19億”票房神話,恐無可能。但目前已有業內人士預測,該電影票房最終體量可能會在7、8億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