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攝影帶什麼鏡頭好?

似沐夕梓

旅遊拍攝風景也要依靠想要拍攝什麼類型的照片,才能決定使用什麼鏡頭,沒有絕對的好,適合拍攝風景的鏡頭,不同焦段的鏡頭都可以拍出好看的風景。

首當其衝要推薦的自然就是廣角鏡頭了,從12到16毫米左右的超廣角鏡頭都非常適合記錄風光。常見的有12毫米定焦鏡頭,或者16-35毫米的鏡頭,都非常適合拍攝風光照片。


那麼長焦就不能拍攝風景了嗎?當然不是這樣,長焦在拍攝一些有特色的建築或者宏偉的風光,例如雪山時比廣角鏡頭往往更加好用。

例如宏偉的雪山,如果我們用廣角鏡頭拍是這樣的

但是如果想彰顯雪山的宏偉氣勢就需要一枚長焦鏡頭,這時70-200毫米的鏡頭,甚至300毫米,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在拍攝一些有趣的建築史,長焦鏡頭也可以拍得很好,例如日系或者中國的一些古代建築。

當然,現代建築例如造型別致的摩天大樓,也可以使用長焦鏡頭來拍,後期調整一下畸變。

各種焦段的鏡頭都可以拍出不錯的風光和建築照片,拍出好照片拍出好照片,並不是一定要依賴相機前面的鏡頭,更多的時候,我們依靠的是攝影師眼中看到的風景。


光學法則

旅遊攝影帶什麼鏡頭好?


這個問題,在每一次講座分享會上,我都會被無數次問到。


我自己來說,在器材的使用上比較穩定,有自己一套的保留設定。即便是有變化,但是實際上還是大同小異,因應實際拍攝題材進行微調。

旅遊攝影這題材,其實包含比較多拍攝對象,其中風景、人文、人像、微距是比較主要的拍攝題材。這幾個題材幾乎囊括鏡頭的拍攝焦段。例如,風景(16-35mm)、人文(28-50mm)、人像(85-135mm)、微距(90-100mm)因此,在器材的搭配上,很多人傾向“一鏡走天下”的配置,也就是18-200mm(半幅),24-240mm(全幅),這樣的話可以省下換鏡頭的功夫,攝影包裡也可以剩下更多位置。


一鏡走天下有一個先天的弊端不容忽視。追求高畫質的話,大變焦鏡頭有兩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光圈普遍偏小,畫質比較一般。


因為需要顧及到大倍率光學變焦,在鏡頭的設計上就需要做出妥協。光圈太大,鏡頭體積和成本是最難解決的難題。因此一鏡走天下鏡頭的光圈普遍在3.5-5.6左右徘徊。


又是因為顧及到大變焦設計需要,此類鏡頭在70mm開始畫質整體偏軟——也就是沒那麼銳利。這對畫質有高需求,用於工作的話可能比較不太理想,但是用於旅遊的話還是沒有問題的。

我個人一般帶上的器材的話,會有16-35mm、55mm這兩組鏡頭比較常規,然後會臨時帶個35mm或者28mm掃街用。相反70-200mm這樣鏡頭由於太明顯,而且和我拍攝的主題契合點較少,因此不是太經常攜帶。


小眼睛的日常

您好,這個問題是困擾很多人的一個事情。我自己經常旅遊拍攝,自己也嘗試過不同的鏡頭組合,有一些經驗,我來為您解答一下。


一. 一機一鏡

可以只帶一支鏡頭,那麼這支鏡頭可以是24-105這樣的鏡頭,也可以是一鏡走天下那樣的18-200這樣的鏡頭。這樣會非常省事,免去更換鏡頭的煩擾。



二.

一機兩或三鏡

這個組合是我個人比較推薦的,因為上面那個組合有點不太容易出片,而第三種我要說的組合又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得到,所以這個組合是我覺得最好的。

兩鏡:16-35或者11-24+70-200或者100-400。這樣的搭配能夠拍攝氣勢恢宏的大景風光,也能夠拍攝一些特寫、遠景,或者是小景風光,人文。

三鏡:就是在上面的基礎上,再加一支大光圈鏡頭,比如50定焦,能夠兼顧小景、人像這些。


三. 兩機兩或三鏡

在第二的基礎上再加一個機身,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換鏡頭的時間,能夠快速切換拍到心儀照片。

但是這樣的組合會增大重量,一般出行不建議搭配。


以上就是自己的一點經驗,希望對您有幫助~


Bearie

旅遊帶什麼鏡頭是很多攝影愛好者想要搞清楚的一個問題,包括很多攝影經驗豐富的人,其實面對自己所有的器材,出門帶哪些,也是一個糾結的問題。

如果拍攝目的明確反而好決定,約拍美女,直接帶85mm、135mm等大光圈定焦為主就好了;拍花花草草,100mm微距或者長焦就好了;拍紀實,35mm一般也夠了;拍影棚內人像,24-70mm配閃光燈完全可以......但是旅遊應該配什麼鏡頭呢?

旅遊既需要拍人像,又需要拍風光,還有人文紀實,碰到花花草草也想記錄下來,題材涉獵廣泛,同時還要兼顧輕便,不能帶一大堆攝影器材,因為路途可能比較勞頓,還有其它的行李。這真是個難題。


如果不是專門以攝影為主的旅行,根據旅遊對攝影器材的需求,結合本人的經驗,有幾種方案可供參考:

1、為了兼顧廣角和中長焦段,建議apsc畫幅機身,只帶18-135mm或者18-105mm變焦就好了。旅遊不推薦18-200mm這樣的大變焦鏡頭,因為畫質不怎麼樣,重量也並不輕便,套機頭18-135mm之類的其實非常適合旅行。重量適中,防抖能力尚可,焦段夠用,其實大長焦用到的幾率真的不大,最長中焦段就夠旅遊之用了,雖然光圈小一點,但看在焦段和防抖的優勢上,可以忍受了,畢竟旅遊夜景題材並不會太多,大多是白天室外為主。日常旅遊以記錄為主,畫質就不用太講究了,個人以為,為了輕便,就別再攜帶全畫幅了,實在太重,哪怕是入門級的。apsc這套如果換成無反則更好,體積上更輕便。


2、有一定攝影經驗,喜歡定焦,又側重輕便,那就推薦餅乾鏡頭了。這個似乎只有無反相機和佳能單反有這類鏡頭。例如m43陣營中的松下20mm餅乾鏡頭,佳能無反相機中的22mm餅乾鏡頭,索尼微單的20mm餅乾鏡頭,佳能單反的24mm餅乾鏡頭等等。這些鏡頭體積非常輕薄,用在非全副機身上,差不多都等效35mm-40mm左右的焦段,屬於人文紀實焦段,和人的雙眼視野相近,用在旅遊中,可以在保持輕便攜帶的同時,還能兼顧不錯的畫質,可以輕鬆的隨手即拍,是旅遊器材的一種選擇。當然這種選擇就要有一定攝影經驗了,對定焦比較適應的人群可以選擇,這種選擇並不能兼顧變焦那麼多焦段變換,但相對來說畫質還是不錯的,雖然比不了牛定焦,但比套頭是好不少的。


3、徹底拋棄單反,攜帶便攜一體相機。這種選擇即是選擇索尼黑卡rx系列機型、松下lx系列機型、佳能g系列機型這類便攜小機器。這種小機器的畫質還是比不了單反或無反,它們通常採用1英寸CMOS,比手機畫質強很多,鏡頭兼顧大光圈和實用焦段,非常非常便攜,記錄旅遊過程非常適合。這也是我本人比較推崇的一種旅遊攝影方式,如果想放輕鬆去玩,就不要被大塊頭攝影器材所綁架了,這種可以踹在兜裡的器材,又兼顧了不錯的畫質,簡直是旅遊的絕配。

本人對旅遊攝影器材的選擇可能與眾多讀者有一些差異,歡迎交流。


卷太郎攝影坊

旅遊攝影帶什麼鏡頭,最好就是帶你有的所有鏡頭,這樣你就不必糾結了,不會埋怨因為鏡頭而從錯過了什麼。再者要看你用的哪款相機,下面我是以你有全畫幅佳能單反為例來說。

旅遊攝影,如果是跟團你就最好是別帶單反,一是單反太沉,拿著還累;二是跟團遊一般都是走馬觀花,走的是大眾路線很難出好的片子,拍的也都是到此一遊的照片,沒有多大的意義,有手機就夠了。

如果不跟團自由行,沒有時間的限制旅遊攝影還是要根據你去的地方選擇鏡頭,去的地方是大場景如婺源的大片油菜花,元陽梯田等,最好帶長焦鏡頭如佳能的話70-200,如果是人文24-70鏡頭是不錯選擇,如果是古建築一款16-35廣角鏡頭再好不過,總之要對你去的地方多做功課,多蒐集相關資料。如果方便的話最好帶起所有裝備,鏡頭帶全,三腳架,電池多備幾塊,防水用品等等!



如果說非要推薦一款鏡頭我推薦24/70,基本上所有的場景都能應付,再就是套機鏡頭24/105也是不錯選擇!


文圖:三壽其人。業餘攝影人,以影會友,互相交流互相學。


三壽其人

咱出門旅遊 一般都會出現這也想拿 那也想帶的情況,這時候我們行李箱的空間 和可攜帶物品的重量,就是一個大問題了....帶多了嫌麻煩、帶少了怕不夠用!

特別是咱們玩攝影的,出門旅遊不帶相機 那肯定不可能。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到底帶什麼鏡頭?

只帶一個廣角呢,又怕長焦鏡頭拍不了 遺憾。再帶一個長焦呢,又怕中焦要用的時候拿不出來、那乾脆又帶一箇中焦吧。

鏡頭都帶了、腳架帶不帶呢?萬一晚上要拍星空呢?還是帶上吧。

那電池一塊怕不夠吧,帶兩塊吧!充電器帶上,內存卡一張怕不保險,帶兩張吧!閃光燈帶不帶呢?萬一要用呢!還是帶上吧!濾鏡呢?反正不佔多大地方 帶上吧!

東搞西搞,回頭一看,光是攝影裝備都裝了一大箱了.....衣服放哪?日用品放哪?還得留空間帶特產呢......

來,現在大家告訴我,玩攝影的 出去旅遊 帶什麼鏡頭好?

我的答案是:帶啥都不對.....始終感覺如果不帶上所有鏡頭和裝備的話、會漏掉什麼拍攝機會似的....

我現在覺得,出門旅遊最好帶個go算了.....免得每次出門都要糾結半天 然後帶上一堆鏡頭、最後就是不停的邊拍邊換。如果就帶一個gopro,鏡頭沒得換,還不是一樣拍了 哈哈哈哈。

話說回來,如果不是純攝之旅 普通家庭出遊的話,帶顆變焦頭掛機就好啦。

我是個人習慣用定焦,所以我出門會帶三個固定鏡頭 28 50 85,再帶一個24-70。

基本上24-70一直掛著,確實有特別想拍的題材,那麼就換上定焦慢慢拍。如果只是醬油片、那就用24-70 隨便水幾張算了,確實裝備帶多了 太累!




光影的光陰社

問題的前提肯定是單反微單之類的機器了,其他相機都不可換鏡頭所以不在討論範圍。每個人用的單反檔次不一樣,大體可分為半幅或者全幅。從鏡頭檔次來說肯定是大光圈的恆定光圈變焦優於非恆定光圈。變焦比越大畫質越差。相對來水小變焦比的鏡頭更便攜。從檔次來說半幅機器可帶18-55往上18-135,直至18-200一鏡走天下。全畫幅機器可以選24-70或者24-105 ,當然恆定光圈F2.8最好,一般F4也行。這類鏡頭不建議副廠,原廠最好。目前主流配置個人推薦半幅18-135,全幅24-105。這個焦段夠用,也不算重,性價比也高。非專業用戶不用考慮帶第二枚鏡頭,你會發現帶上後幾乎不會用。永遠記住設備只佔作品質量的30%,最後重要的是攝影師本人。


舊舊人1

本人覺得旅遊的話還是以輕裝為主比較好,所以帶著個相機鏡頭還是考慮輕便為主,不用帶太多,或者是帶一箇中長焦段都有的鏡頭更好,這樣可以省去帶鏡頭的麻煩不用帶太多的鏡頭,比如是佳能的話可以帶一個2470的鏡頭,這個鏡頭既可以拍人像又可以拍風景還可以拍一下身邊的花花草草的微距,如果喜歡抓拍的話相機或者是半幅相機的話可以帶一個18135的鏡頭,該鏡頭覆蓋了廣角和中長焦段既可以拍人像又可以拍風景又輕便,當然如果你不追求畫質的話,但這些一般鏡頭還是可以用的,如果你的相機是全副鏡頭又想追求畫質的效果,那還是帶一些專用的鏡頭比如2470,1635,或者是70-200的鏡頭,這樣的話可適用於各種複雜的這個攝影環境也可以在旅遊的過程中拍出更有質量更有水平的作品照片.


聽心攝區

旅遊攝影帶什麼鏡頭,這還要跟你自己的體力有關。身體好,負重能力強,那就多帶幾個。女同志或者體力較弱,不想太麻煩,我感覺24~70就不錯,基本上夠用,拍人像拍風光,如果要求不是特別高,都是可以拍的很不錯的。




行走的芳菲

作為一直出去旅行的人來說,喜歡風景的話一般推薦帶標準鏡頭(俗稱狗頭、套頭)、廣角、超廣角鏡頭,關鍵看你用的單反還微單,焦段一般不太一樣的。拍人物多的朋友一般帶定焦和長焦鏡頭,拍鳥類一般是超長焦鏡頭、長焦鏡頭。一般性旅遊為了方便可以帶一鏡到底的鏡頭,俗稱旅遊頭,一般焦段18mm-200m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