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與岳飛的關係如何?

Power_G

誰說辛棄疾詩詞對岳飛隻字未提?看看這首同名《滿江紅》就知道!


筆者以前一直認為,南宋大詩人辛棄疾的詩詞中,沒有歌頌或者議論過岳飛的事蹟,畢竟辛棄疾剛幾歲時岳飛就含冤被害,而且辛棄疾的青年時代是在金國淪陷區的山東渡過的,岳飛的事蹟可能聽說的比較少。直到前兩天微博上的一位朋友,給了我下面的一首辛稼軒的一首詞,才讓我改變了我的成見。


滿江紅·漢水東流

宋代:辛棄疾

漢水東流,都洗盡,髭鬍膏血。人盡說,君家飛將,舊時英烈。破敵金城雷過耳,談兵玉帳冰生頰。想王郎,結髮賦從戎,傳遺業。

腰間劍,聊彈鋏。尊中酒,堪為別。況故人新擁,漢壇旌節。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但從今,記取楚樓風,庾臺月。

上闕中的”君家飛將“,很多註釋都把它解釋為西漢名將”飛將軍“李廣。但是當筆者瞭解了這首詞的創作背景,然後仔細讀完這首詞之後,不禁脫口而出這明明說的是岳飛無疑。

首先看一下創作背景。這首詞作於淳熙四年(1177)。這年春天,辛棄疾由京西路轉運判官改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撫使。這首詞應為送一位李姓朋友去漢中任軍職而作。江陵(今湖北荊州)是什麼地方?當年岳飛數次北伐,都是以江陵作為根據地和出發地,也是岳家軍多年駐防的地區。一直胸懷光復中原大志的辛稼軒,自從青年英雄千軍萬馬金軍大營中勇擒漢奸叛徒,投奔南宋後卻一直不受中庸甚至飽受冷落猜疑,空懷滿腔抱負卻報國無門,心情一直很鬱悶。來到這當年岳家軍的大本營,觸景生情,激揚文字寫下此雄篇,自然而然會把平生崇拜的英雄岳飛寫入詞中。

再看詞的內容。詞中第一句寫明是”漢水東流“,而李廣壓根沒有在漢水流域作戰過,李廣抗擊匈奴的戰場都在北方。那漢水洗盡的”髭鬍膏血“,必然就是當年岳飛在荊襄大地多年征戰斬殺的金國士兵的了。當地人都在傳說的”君家飛將“,不可能是一千年多年前的李廣,而只可能是幾十年前記憶猶新的岳飛!

下面兩句更加明顯,眾所周知,李廣擅長防禦守關,所以不會“破敵金城

”,而岳飛擅長進攻野戰,攻城略地收復失地。下面一句,在玉帳裡談論兵法或者是研究戰術的時候,態度激昂興奮,語言慷慨激烈,兩頰都結了冰。這描寫的就更不像李廣了,李廣不擅長主動進攻,進攻匈奴曾戰敗被俘,關於研究兵法的記載也不多。而岳飛熟讀兵書,而且靈活運用是有名的。另外李廣對待部下以寬鬆聞名,而岳飛治軍極其嚴格,岳家軍堪稱史上軍紀最嚴格的軍隊,所以“冰生頰”說的只能是岳飛。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您有不同意見,也請不吝賜教。


集賢院居士

辛棄疾和岳飛不是同一時期的人,但從辛棄疾自己的經歷來看,他顯然是支持岳飛的。

朱熹和辛棄疾是摯友關係,那麼或許可以從朱熹來探討辛棄疾對岳飛的態度,因為朱熹和父親朱松、老師胡寅等人都是當時的主戰派——辛棄疾若跟朱熹三觀不合,兩人便絕無可能成為常有書信往來相互勉勵的朋友,而岳飛後人跟朱熹的關係也非同一般。另據考證,後來廣為流傳的一篇討秦檜的檄文也是出自年輕的朱熹之手,臨死之前,朱熹還跟好友陸游一樣念念不忘哀嘆北伐之事,但是,就腐朽的南宋小朝廷來說,此時北伐已然無望。故每每讀書至此,常常感嘆英雄豪傑生不逢時。

主戰派

1、議和

南宋右相張浚好不容易鼓動趙構北伐,卻發生了淮西殺將叛變一事,主和派立即要求退守臨安,那趙構個傻子當即允了。朱熹評論此事說:“自是之後……北伐之謀日以益衰,顧望中原,坐失良機……”,而金將韓常也說,“……昔我強彼弱,今我弱彼強,所幸者,南人未知此間事耳。”

朱熹第一位老師楊由義曾在出使金國時不肯屈膝跪拜全節而歸,之後朱熹在陪同父親時,聽到了另一位老師胡寅訴說朝堂上跟秦檜爭論和議的事情。這個爭議的背景,是金國拿著施捨的“國書”來南宋籤協議,說同意把趙佶的棺木送回來,送回趙構的生母韋氏,原屬偽齊的黃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地區還給南宋。但不是沒有條件的——除了向金國稱臣納貢,趙構還需要取消帝號和宋國國號,成為金國的藩屬。趙構和秦檜面對這樣的屈辱,竟然全盤接受。十月,金國排遣“召諭江南使”和“明威將軍”耀武揚威的來臨安簽訂條約,民間到處流傳著“秦相公是細作”的標語。就是這樣的背景下,胡寅和秦檜爭論於朝堂,秦檜自然不是胡寅的對手,被說得啞口無言的他最後拿出金國的“國書”,捲了兩頭,唯獨露出一句話“不求而得,可謂大恩”給胡寅看,這個“大恩”,就是前面我們說的金國歸還的土地,河南的一部分。

朱熹非常憤怒,後來嚴令他學生們牢記秦相公這句話,免得後世忘了秦檜的無恥。

很快,韓世忠等武將和文官都力主抗爭,便相繼被罷免,隨後對抗秦檜、趙構的胡銓也被宣佈“永不敘用”,朱松和幾位同僚上疏怒斥秦檜之流,在和議成功後,秦檜讓右諫議何鑄給朱松安上“懷異自賢,陽為遜辭”的罪名,調離朱松。

至此,秦檜和趙構急忙又頒佈一道詔令,宣佈議和很成功:“大金已遣使通和,割還故地……務存兩國大體,不得輒加詆斥。佈告中外,務令知悉。”明明都成了大金的藩屬,卻還自稱“兩國”,並告訴百姓說大金已經歸還了“故地”,不許民間亂說話破壞兩國關係——我一直很好奇,南宋為啥不滅得更早一點呢?這麼窩囊的話,怎麼能從南宋兩個最有權勢的人嘴裡說出來?

2、劉秀中興漢室與岳飛北伐、劉錡順昌大捷

朱松在離開朝廷以後,開始教年幼的朱熹讀書,有次朱熹看到劉秀三千兵馬擊破包圍昆陽的四十二萬大軍一戰,便問劉秀何以能勝,朱松便把蘇軾的《昆陽賦》講給了朱熹。

我們知道,昆陽一戰乃背水一戰,原本想要乞和的昆陽守將被對方言辭拒絕後,不得已啟用人微言輕的劉秀,劉秀這個人平時看到小股敵軍就很害怕,在獲得重用後,卻身先士卒,一人殺敵數十!最終打敗強敵。

南宋這個時候處於什麼情形呢?同樣也是求和而不得,金人兀朮奪得大權撕毀協約的時候。劉錡順昌大捷五千精兵破十萬金兵,岳飛直搗中原前鋒直達離開封僅僅四十五里的朱仙鎮,難道不像是昆陽的背水一戰嗎?(這個問題最好看學界的論文,不要聽信民間野史,民科、民哲和民史乃三大毒瘤)然而,勝利近在咫尺時,趙構和秦檜又開始作起張浚北伐時退守臨安的打算了,後來的事情大家都清楚。

從此,朱松心灰意冷,知道北伐無望,後來朱熹入仕,幾次三番想學王安石變法,但在彈劾唐仲友,上書批評皇帝和右相王淮的過程中,變法提議兩次由皇帝說給右相,卻都被右相王淮否決了。


挑燈看劍的辛棄疾,恐怕和朱熹、陸游一道,做夢都想著振興國家,北伐中原。他對岳飛的態度,應該是欽佩讚賞的。


肥嘟嘟的小不理

辛棄疾和岳飛從史料上看應該沒有交集,所以,就談不上關係如何了。

《宋史.辛棄疾傳》記載,辛棄疾,字幼安,齊之歷城人(今濟南市歷城區)。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召見了辛棄疾,授承務郎、天平節度掌書記。同年,辛棄疾直接衝到金國營帳,殺死了叛降的宋朝將領安國方,時年二十三歲。推斷辛棄疾是1140年出生的。

《宋史.高宗本紀》記載,紹興十一年(1141年,公曆1142年),“賜岳飛死於大理寺”。岳飛死的時候是公曆1142年。

對比兩個時間點就知道了,岳飛死的時候,辛棄疾才2歲,而岳飛是河南人,辛棄疾是山東人,應該沒有直接的交集。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辛棄疾和岳飛都是南宋的愛國將領,抗金名將,都是大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