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大學生實習難就業難?

昆明勤學教育

從個人角度來講

當代大學生普遍自覺性不好,上了大學就感覺是自由了,不想學習,打遊戲,好吃懶做,也導致他們身體越來越胖,知識越來越少,4年大學出來不僅沒有學到專業知識,連以前高中時候會的東西也全忘了,四級也過不了,缺乏明確的職業規劃,不能在美好的四年中努力從各個方面提升自己,這樣出去找工作,肯定會就業難,而且我覺得90之後的新一代人,少了很多以前老一輩的好的精神,懶,矯情,不能吃苦這些都很普遍,也沒有以前人的那種真心為國家為人民的心,就拿入黨這件事來說,以前入黨意味著參加戰爭,保家衛國,不畏死亡,但是現在入黨有多少人是真心想為國家做貢獻,入黨動機有待考量,國家能夠在幾十年間發展成現在的樣子,離不開那些臨死都放心不下手裡項目的那些長者們。

學校

對於學校來講,越來越講究的就是綜合發展,在綜合發展的背後,忽略了腳踏實地,也是由於課時的侷限,導致課程開設教廣,專業程度較淺顯,對於學生的發展和成長侷限在理論知識上。就拿我一個學物流管理的來說,會計、市場營銷、物聯網都讓我們涉及卻不深入,只是籠統的接受。

企業

企業對於大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現在連端盤子洗碗的都得是大學生,想當幼兒園老師都得考普通話證,幼教證,還要高學歷,更不要說是大的企業,沒有出類拔萃的才能,真的是非常難找工作,歸結起來還是學生能力不匹配。

社會

現在社會壓力真的是越來越多,就業難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教育的越來越普及,大學生研究生現在滿大街都是,越多就越不值錢,工作有限,排隊找工作的人那麼多,再加上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大多數的工作都不需要人來完成,別說大學生了,成年人又有多少人被迫下崗,科技的進步到底是悲還是喜…

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個人和社會的責任,作為一名在校學生,我們應該利用好現在的時間,努力充實自己,提升自我。

智聯校園 學生趙惠陽回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又是一年畢業季,對於畢業的大學生忙於奔波找工作,但是對於現在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壓力和競爭非常大,以後找到一份合適的待遇好的升值空間大的實習機會難上加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想有幾個方面的原因吧。

我們主要看一下存在實習難和就業難的主體有哪些,我想出除了社會自身,企業,學校,大學生本身主要是這幾個方面綜合導致的大學生實習難就業難,那麼我們分別來看一下這幾個方面的主要原因有哪一些: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學校存在哪些問題,對於學校教育來說,他所設置的專業和對學生的整體要求是跟不上企業的需求的,我們國家提倡的是素質教育,那麼對於素質教育,各大高校能否落實到位,我想我們都是從大學過來的,那麼對於現在大學生的上課出勤率等等,包括論文的完成包括老師審閱的質量等等都是有待商榷的,這樣造成了現在大學生的一些惰性。另外,關於專業的設置,那麼在學校一些專業,他與社會企業的進步並沒有接好軌。也就是說學校和企業的專業用人需求是不對稱的,就算是對稱,那麼學生到達企業之後的操作動手能力也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對於大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實習機會和一份良好的就業工作,首先,在學校的這樣一個教育專業設置是息息相關的,其次就是大學生在學校除了學習之外,應該增強動手動眼動腦的能力,多參加實踐活動,這樣進入企業後,適應能力就會很增強,對於企業在用人方面也可以減少人力成本,這樣才企業才能給大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讓他們得以施展。

其次,就是大學生本身這樣一個主要的主體。對於大學生來說,在整個大學學習期間,除了學校老師的引導之外,我想更重要的是大學生本身的自覺自慮和主動學習能力的這樣一個綜合體現。我們知道現在的大學教育來說,他崇尚的更多的是自由和平等,那麼學校設置的一些專業課程,很多同學都不會不積極的去參加導致了在畢業的時候雖然拿到了文憑,但是專業知識並沒有掌握到位,更何況是實踐能力了。另外,學校會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除了掌握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去與人相處,比如說社團活動。比如說是利用節假日期間,我們可以多參加一些兼職,包括一些企業,他是可以讓學生去進行週末兼職或者是寒暑期兼職等等這樣一些機會,不但可以增加自己的財力,減少家庭的負擔財務支出,同時也可以培養我們一些動手的能力。其實這一些歸其歸結起來在於現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扭曲,不像我們八五後啊,在當時的整個社會經濟還不是很發達的情況下,金錢對於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上大學期間的費用全部是由家裡承擔,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內心是比較心疼父母,這樣我們就可以想盡辦法,比如不斷的去學習,提高自己的成績,拿到獎學金或者是去做兼職,勤工助學等等一系列崗位,其實這些都是能力的培養,但是現在的大學生來說,家裡孩子少,對於他們的學習成本都有所提高,就怕在外面吃苦,因此,很多大學生在這方面的想法或者是能力逐漸在變弱,那麼希望大學生們能夠堅強起來,獨立起來,這樣你才能在未來踏上社會找工作實習和就業的過程當中出類拔萃,贏得非常好的崗位。

最後,我們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一下,企業在用人過程當中當然喜歡直接拿來用的人才,也就是說不用培訓不用培養直接可以在崗位上發光發熱的人,那麼對於實習生或者新進的大學生來說,他們有一個學習和適應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恰恰是人力成本最高的一個過程,他需要老員工去帶,而且這些新人能否在崗位上幹出優秀的成績還是一個未知數,因此企業在用這方面的人來說還是比較猶豫的,因此也只是拿出一些比較普通的崗位或者是一部分崗位來為大學生提供。但是對於現在大學生來說,他們思維比較活躍,喜歡創新,敢做敢衝的幹勁兒還是比較有的,那麼企業應該給他們一個機會,說不定他們的創新和活躍的思維會給企業帶來一些更好的機遇和發展。

總之,對於現在的大學生企業和整個學校教育來說,三者應該協調同步,這樣才能給畢業的大學生來找到適合的實習機會和工作機會,企業才有信心把更好的崗位交給這些大學生來幹,同時學校在專業方面也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所以三個主體來說必須協調起來,他們才能夠實現良好的發展。


職說會道

一方面是由於大學的教育的東西與社會上目前正在用的技術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的話用人單位可能更注重你的實踐能力,而不是你學會的理論知識,雖然理論可以指導實踐,但是你如果什麼都不懂的話,就在自己實踐中會遇到很多種困難。

我覺得還有一點就是人情世故,因為人在社會上,需要處理的關係就是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自己內心的關係,這幾個關係處理起來的話,就需要一定的手法和藝術手段,如果什麼都不懂的話,會在職場裡面,很多東西都做的不對,這樣子的話就很難,去,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進而去僱傭你。

目前來說,如果找實習單位的話,應該並不是很難的,因為目前的很多實習單位,都是免費的,就是說不給你錢,你可以去實習,比如在央視裡面都可以去實習的,但是他不給你錢的,這個結果就是你可能去做了大半年的事情,沒有一分錢的收入,還需要家裡面就給你補貼,這就很尷尬了。


生命之海的心中之岸

現在每年全國有六百多萬大學生畢業就業難的問題。原因何在呢?

現在的私家企業多,很多私家企業都是老鄉,親戚朋友多,在短時間內不會離職的,起碼 ̄幹就是兩三年。若私家企業需要招收人員時,大學生有熟人和朋友關係的,早就聯繫好了。因此剛畢業的大學生第一時間存在就業難問題。

如今的房價不平穩的上漲,市場的扛杆趨於不平衡,這給供房者首付和按揭分期付款增加了生活的難度和壓力。導致各行各業的企業產品消費水平降低(建材裝飾,傢俬業,服裝業,電氣業,互聯網……等受負面影響),加上鋪面房租漲價,社保漲價,基本工資漲價,因此很多小型企業稍有經營不善,面臨倒閉的可能性大,這給大學生實習和就業增加了難度。

如今的很多大型企業公司正在向國外發展(偉創力,聯豐毛衫廠)。原因是國內的工資高(一般三.四千元每月),物價生活高。而越南每月人民幣不足1000元,企業老闆又不給員工買社保,因此國內大型企業逐步向國外擴展,最終面臨大學生實習難,就業難的原因。

現在的大學生習慣了學校好的空氣環境,一到畢業出來找工作,對企業環境不好,工作不適應,總是沒有定盤心,三心二意的。而老闆需要吃得苦,不怕髒的人,生產效率才會提高。況且現在的企業技術易看,易學,易懂,不需要很高的文化。再高的文憑,不賣力,不貪幹,沒有生產效率有何用(個別大學生)?因此大學生面臨實習難,就業難問題。


董永根

要說大學生實習難,我真沒有什麼好的建議。至於就業難呢?我這裡有兩個“故事”也許會值得你品味一番。第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說以前有家香皂廠老總,經常因空盒被顧客投訴而煩惱。於是斥巨資聘大學研究生團隊開發研製能克服此難題的機械。恍恍惚惚三年過去了,銀子花了個七七八八,機子卻一直沒有定型。老總大發雷霆,直接把責任推給生產主任,生產主任又推給了生產班長,生產班長對總包裝車間職工說:“明天再出現空盒,你給我捲鋪蓋走人”。工人說:“我還以為多大的事呢,你咋不早說呢?這事交給我了。”果然從此再也沒出現過空盒現象。老總納悶了,偷著去車間看了一下。原來工人把一臺電風扇放在了包裝後皮帶運輸機的旁邊,輕鬆的解決了這個難題。

第二個“故事”其實是個真事。

我所在的廠子每年春天都會招工,當然對那種高技術好學歷又高的應聘者特別青睞。這不,今年就一下來了十一個大學畢業生,而且各種證件齊全,據說在校期間就獲得了,還這參數、那數值的說的頭頭是道。可把管生產的老總給高興壞了。趕緊一個生產小組派上三個,先練練手,日後提拔重用。沒想到這批人一進車間全鬼子看戲——傻眼了。竟然連所用的工具、器材都不會拿。三天下來剩下一個農村出來的孩子,說在這裡當學徒,從頭學起。

看完這兩個“故事”,你對大學生就業難會不會又有了另一種看法呢?


本人老楊89614315


夢113300796

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年輕大學老師說說自己的想法!

1,學生實習難,就業難要看是哪兒些院校,211/985/或者類似於河南大學這樣的學生的實習就業問題還是很好解決的,難的在於一些省級地方二本院校的師生!河南的類似於新鄉學院,平頂山學院這樣的院校。



原因:學校沒優勢!學校所處的城市沒優勢!學校辦學特色不鮮明!學生素質的下降!

現在整體來說,實習問題是個小問題,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或者校企合作都可以找到實習單位,難的在於就業!

現在社會的人才出現兩種極端的情況,飽滿和缺失!一般專業的人才飽滿,一般專業的高端人才缺失! 特殊(特色)專業人員缺失!社會在不斷的發展,對於人才的需要也是在不斷變化。在一些人才飽滿的行業就業缺失有難度,比如編導,中文,酒店管理,之類的。但是這些專業裡的高端人才還是很缺少的。

現在的就業趨勢不容樂觀,一些應用型較強的專業可以考慮創業,一些不太容易就業的專業可以在學歷上提高一下,爭取好的工作單位!


冰冰尋樂子

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只能夠說存在有大學生實習難或就業難的現象,但並不是說現在所有的大學生都有這樣的問題,也不能說大學生一定實習難或就業難,有因人,因區域,因教學質量,因個人努力程度等多種因素影響導致。

高校實習,一般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修課,學生需完成規定期限時長的校內外理論實踐或項目實踐獲得一定的學分,作為畢業條件之一。而實習的過程和途徑,因區域,高校,專業,畢業要求等的不同而不同,有的是學生自主完成,有的是學校與企業合作批次量的輸送學生,也有部分學生通過競賽,參與相關培訓等價實習等等。並不困難。

大學生就業,或者說不僅僅是大學生就業,很多人的就業相對而言比較困難。主要有:除了的確因為無技能無意志而不能就業的就業困難之人,更多的是能夠就業但不就業,就業了卻留任不能持久的人,等等。就業困難就產生了真困難和假困難的狀況。對於假困難,就需要調整認知,心態,有意識的鼓勵自己從小事做起,從基層做起,並積極樂觀的堅持做好簡單的事,不斷總結,穩妥進步。而對於真困難,則毋庸置疑的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綜合素質,特別是搞定一門手藝,吃飯的本領,打鐵自身硬了,就業養活自己不是問題。

綜上所述,保持一顆陽光的求知心,付出自己給予的努力,困難也會有辦法解決。


王英志願填報諮詢

其實這個問題很虛,是不是專科以上的大學生都算大學生呢(我沒有挑事的意思),每一年畢業季,都會出現這個現象,我覺得就業影響因素有個人本科學校層次,個人所學專業實用性,個人大學四年對於自己專業的實踐(有或無),家庭人際資源這幾個方面的因素,不往很牛的那種說,假如(×3)你是東南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畢業,本科期間四六級都過了,又自學了廣聯達軟件(假如你選擇造價這個方向),瞭解了很多行業信息,大三暑假有到諮詢單位實習,估計你大四上學期就籤合同了,我這還沒有拿清北復交(國內一線學府)來舉例子,不是就業難,是咱自己本身能力不夠,就算只有自己可以依靠,沒有家庭資源(錢,人脈)以上的情況也足以讓自己先找到一家可以落腳的企業了,深入一個行業慢慢積累經驗,以後自然可以進入更好的單位,以上我說的所有話,大家就當看故事就行,我說的話是針對我自己的,感覺不爽的不要激動,不喜勿噴(×3)


NRPU

第一在農村來講,不讀一個很好的大學,畢業後就連女朋友都找不著。而現在農村靠手藝吃飯。

第二,老人認為,又不包分配,在找工作的同時,想找一份好工作,是到處碰壁。再一個就找上了一份工作,還要看在哪個城市,比喻廣州,一般工資還能在5千左在,這還可以,如果是武漢,3千多,北京,上海,工資高,而你是否能找得到。再加上每年全國有六百多萬學生畢業,要就業。而現在企業又少,真正的好企業早以被有關係的人事進入,如果想真正的找一份好的工作,難上加難。謝謝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