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光緒皇帝狀告平民的蘇報案?

江水綠入藍

蘇報案發生在1903年的國中之國——上海租界。是晚清最大的一次文字獄。原被告雙方分別是滿清政府與《蘇報》及作者章太炎、鄒容等文弱書生。滿清政府控告《蘇報》發表激進言論。




《蘇報》是當時上海影響力最大的五家報紙之一。老闆陳範是江蘇常州人,曾做過滿清縣令,具有革命思想,主編章士釗。《蘇報》的作者大都是“愛國學社”成員,如蔡元培、吳稚暉、章太炎等。

當時的中國維新變法失敗,康有為1898年逃亡日本,從改良派轉變為保皇派。而資產階級革命派先驅者孫中山先於1897年抵達日本。兩派展開激烈的輿論爭奪戰。康有為拒絕了孫中山的聯合要求,發表了一篇《答南北美洲諸華商論中國只可實現立憲不可實現革命書》。鼓吹中國人愚昧,只可立憲,不可共和,一旦共和就會亡國滅種,天下大亂。

“愛國學社”的章太炎,曾積極參加過維新變法,失敗後改變政治傾向,成為革命黨人。他不同意康有為的觀點,寫了一篇《駁康有為論革命書》,號召流血犧牲,反清革命。文章同時諷刺光緒皇帝是“載湉小丑,不辯菽麥”。


章太炎激進,另一位主角鄒容更加激進。鄒容是四川巴縣人,當時年僅19歲。他的《革命軍》毫不避諱號召推翻清朝統治,建立獨立、民主的“中華共和國”,指出清政府壓迫漢人,出賣國家,痛罵清朝歷代皇帝是“獨夫民賊”,慈禧是“賣淫婦”。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和《革命軍》都被《蘇報》發表,引起巨大的反響,也激起滿清政府極大仇恨。

由於《蘇報》在英國租界,清政府於是要求英國人逮捕《蘇報》及其作者,並交由清政府以大逆不道判處死刑,被英國人拒絕。與英國人打了幾次交道後,清政府被迫同意在租界公開審理《蘇報》案。


案件審理前,收到消息的陳範逃亡日本。章太炎雖知卻毫不在意,泰然處之。被逮捕後又書召鄒容到案。鄒容與章太炎是結義兄弟,收到章太炎信後說:“餘亦不能留,且願成兄弟之美。”慨然投案自首。兩人為革命皆“志在流血”。

最後此案歷經3個多月,英國方面判決鄒容監禁兩年,章太炎監禁三年,《蘇報》被關閉。

《蘇報》案几位主角命運不一。鄒容於1905年4月死於獄中,年僅21歲。辛亥革命後國民政府追授他陸軍大將軍。章太炎出獄後流亡日本,轉向學問教育,培養了很多有名的學生,1936年病逝。


章士釗躲過抓捕,與同鄉黃興繼續策劃反清起義,失敗後轉向學術研究與教育,新中國成立後參與政治協商會議,1973年病逝。陳範日本回國後被抓進監獄一年多,出獄後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晚年貧病交加,1913年在上海去世,時年54歲。

《蘇報》案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事件,推動了各地反清報刊的蓬勃發展,激勵了革命言論,清政府威信掃地,革命黨人士氣大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