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的國酒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有自己傳統的釀酒工藝,自然也有聞名於世的國酒種類,像日本的清酒,葡萄牙的波特酒,俄羅斯的伏特加等,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世界各個國家的國酒。

法國——葡萄酒(wine)

法國當然是葡萄酒的天下,著名的波爾多是葡萄酒的聖地,大大小小的酒莊,風景各異的葡萄種植園,得天獨厚的地理及氣候因素是上帝贈與法國的禮物。葡萄在這裡生長,成熟,被釀成漿液,送往世界各地。

法國是世界上葡萄酒生產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不僅葡萄種植園面積廣大,葡萄酒產量大,消費量大,而且葡萄酒質量是世界上公認是第一的。

法國葡萄酒之所以最好,是因為法國在上述6大因素上的具備天賜優厚的條件。決定葡萄酒好壞的6大因素:葡萄品種、氣候、土壤、溼度、葡萄園管理和釀酒技術。 同樣的葡萄,如果種在山坡上就與山腳下不同,例如,海拔上升則溫度下降,採摘時間就得延後,另外,陽光照射時間也很重要,太少則酸,太多則甜,法國政府規定的葡萄從開花至採摘間的日照時數為1300小時;同理,如果土壤不同,質量也不同:土地越貧瘠,葡萄酒越好。土地肥沃則葡萄含糖量過高。溼度也重要:看的見河流的地方才能釀出好酒……

中國——茅臺酒

中國其實有很多種類的酒,白酒,黃酒,其實還有葡萄酒,但是聞名世界的便是這茅臺白酒了,2012年年初茅臺申奢事件在行業內引起了很大爭議,而且直線上升的價格也讓人對其刮目相看。

貴州茅臺酒獨產於中國的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是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三大蒸餾名酒之一,是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也是中國的國酒,擁有悠久的歷史。2012年7月30日,茅臺貼“國酒”商標通過初審,但遭業內異議。

茅臺酒是用小麥制曲,經八次發酵,貯存二三年後方可出廠的。它的獨特感官指標是酒液無色透明,飲時醇香回甜,沒有懸浮物及沉澱,酒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經久不散。

葡萄牙——波特酒

波特(PORTO)酒其實是和雪莉酒一般都屬於酒精加強葡萄酒,主要不同的是波特酒加葡萄蒸餾酒精是在發酵沒有結束前,就是在葡萄汁發酵的時候加入的,因為酵母在高酒精(超過15度)條件下就會被殺死,而波特酒中的酒精度17%——22%左右的。由於葡萄汁沒發酵完就終止了發酵,所以波特酒都是甜的。

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生產波特酒(Port或Porto),但真正的波特酒是產於葡萄牙北部的杜洛河流域(Alto Douro)及上杜洛河區域(Upper Douro)。

波特最早的名字叫PORT,由於此名字被其他產酒國使用,近年來,他們已經使用波特酒的出口口岸的城市PORTO或者說OPORTO來命名這類酒,而且只有葡萄牙多羅河地區出產的這種加強酒精酒可以使用PORTO的名字,跟香檳一樣這個名字是有專有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不得使用。

西班牙——雪莉酒

雪莉酒也是酒精加強型葡萄酒。與眾不同的釀造方法,獨樹一幟的風格,讓它風靡了全世界,莎士比亞曾用“裝在瓶子裡的陽光”來讚美它。雪莉酒原產於西班牙的安達魯西亞省(Auda Luuia),是世界獨產真正意義雪莉酒的地方。雪莉有其特殊風味,通常被形容為“似堅果的麥香”。顏色由白色到深黃色,甜度由“完全不甜”到“稍甜”,酒液淺黃或深褐色,也有的是琥珀色(如阿蒙提那多酒),清澈透明;口味複雜柔和,香氣芬芳濃郁,是世界著名的強化葡萄酒。但雪莉酒的價格卻相當低廉,所以用“物美價廉”形容雪莉酒是完全適合的。

俄羅斯——伏特加

伏特加酒以穀物或馬鈴薯為原料,經過蒸餾製成高達95°的酒精,再用蒸餾水淡化至40°-60°,並經過活性炭過濾,使酒質更加晶瑩澄澈,無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澀,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形成伏特加酒獨具一格的特色。因此,在各種調製雞尾酒的基酒之中,伏特加酒是最具有靈活性、適應性和變通性的一種酒。

伏特加語源於俄文的“生命之水”一詞,當中“水”的發音“Voda”,約14世紀開始成為俄羅斯傳統飲用的蒸餾酒。但在波蘭,也有更早便飲用伏特加的記錄。

俄羅斯是生產伏特加酒的主要國家,但在德國、芬蘭、波蘭、美國、日本等國也都能釀製優質的伏特加酒。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由於俄羅斯製造伏特加酒的技術傳到了美國,使美國也一躍成為生產伏特加酒的大國之一。

伏特加酒分兩大類,一類是無色,無雜味的上等伏特加;另一類是加入各種香料的伏特加(Flavored Vodka)。伏特加的製法是將麥芽放入稞麥、大麥、小麥、玉米等穀物或馬鈴薯中,使其糖化後,再放入連續式蒸餾器中蒸餾,製出酒度在75%以上的蒸餾酒,再讓蒸餾酒緩慢地通過白樺木炭層,製出來的成品是無色的,這種伏特加是所有酒類中最無雜味的。

墨西哥——龍舌蘭

龍舌蘭酒與烈酒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酒的名氣可相比肩,甚至更盛,原因就在於龍舌蘭酒的特殊“限制”:龍舌蘭採用了墨西哥哈利斯科州特基拉小鎮特有的植物 “藍色雀貝爾龍舌蘭特基拉”的糖分經過發酵和蒸餾而製成,因此龍舌蘭酒具有原產地的生產專利,只有那些在墨西哥境內特定區域生產的並且完全符合墨西哥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法規標準的產品,才可以冠以“龍舌蘭”這一名稱。龍舌蘭酒名稱既受到墨西哥政府的保護,也受到國際商法的保護。龍舌蘭酒在世界100多個國家均有銷售。由於該酒具有龍舌蘭植物的獨特香氣,既可以單獨品嚐,也可將其與朗姆酒或伏特加混合飲用。

日本——清酒

日本清酒是借鑑中國黃酒的釀造法而發展起來的日本國酒。 日本人常說,清酒是上帝的恩賜。1000多年來,清酒一直是日本人最常喝的飲料。在大型的宴會上,結婚典禮中,在酒吧間或尋常百姓的餐桌上,人們都可以看到清酒,清酒已成為日本的國粹。

日本清酒雖然借鑑了中國黃酒的釀造法,但卻有別於中國的黃酒。該酒色澤呈淡黃色或無色,清亮透明,芳香宜人,口味純正,綿柔爽口,其酸、甜、苦、澀、辣諸味諧調,酒精含量在15%以上,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是營養豐富的飲料酒。

日本清酒的製作工藝十分考究。精選的大米要經過磨皮,使大米精白,浸漬時吸收水分快,而且容易蒸熟;發酵時又分成前、後發酵兩個階段;殺菌處理在裝瓶前、後各進行一次,以確保酒的保質期;勾兌酒液時注重規格和標準。如“松竹梅”清酒的質量標準是:酒精含量18%,含糖量35g/L,含酸量0.3g/L以下。

英國——威士忌

英國酒以蘇格蘭威士忌還有金酒聞名,但是說到國酒,還是威士忌更具有代表性。

蘇格蘭威士忌與獨產於中國的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的茅臺酒,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三大蒸餾名酒之一。

蘇格蘭生產威士忌酒已有500年的歷史,其產品有獨特的風格,色澤棕黃帶紅,清澈透明,氣味焦香,帶有一定的煙燻味,具有濃厚的蘇格蘭鄉土氣息。蘇格蘭威士忌具有口感幹冽、醇厚、勁足、圓潤、綿柔的特點,是世界上最好的威士忌酒之一。衡量蘇格蘭威士忌的主要標準是嗅覺感受,即酒香氣味。蘇格蘭威士忌可分為純麥威士忌、穀物威士忌和混合威士忌三種類型。目前,世界最流行,產量最大、也是品牌最多的便是混合威士忌。蘇格蘭混合威士忌的原料百分之六十來自穀物威士忌,其餘則加入麥芽威士忌.蘇格蘭威士忌受英國法律限制:凡是在蘇格蘭釀造和混合的威士忌,才可稱為蘇格蘭威士忌。它的工藝特徵是使用當地的泥煤為燃料烘乾麥芽,再粉碎、蒸煮、糖化,發酵後再經壺式蒸餾器蒸餾,產生70%左右的無色威士忌,再裝入內部烤焦的橡木桶內,貯藏上五年甚至更長一些時間。其中有很多品牌的威士忌醞藏期超過了十年。最後經勾兌混配後調製成酒精含量在40%左右的成品出廠。

德國——啤酒

公元1516年巴伐利亞公國的威廉四世大公頒佈了「德國純啤酒令」,規定德國啤酒只能以大麥芽、啤酒花和水三種原料製作,所以近五百年來德國啤酒即成為了所謂純正啤酒的代名詞。今日的德國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國,境內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廠,生產的啤酒種類高達五千多種,而根據官方統計每個德國人平均每年喝掉 138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國人更熱愛啤酒的民族了!特別是在每年慕尼黑啤酒節(Oktoberfest)期間竟可消耗高達六百萬公升的啤酒。多年來經德國人培養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加拿大——冰酒

加拿大冰酒(Icewine),是一種甜型葡萄酒,利用氣溫在零下8℃以下,在葡萄樹上自然冰凍的葡萄釀造的葡萄酒。“Icewine”已經是加拿大冰酒的專屬名詞,只有在VQA(加拿大酒商質量聯盟)法定產區按規定釀造的冰酒才能稱之為“Icewine”(類似法國的香檳Champagne規定)。

冰酒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的釀造是於200多年前歐洲無意間被發現後,開始流傳至今。加拿大冰酒釀造技術是由德國移民帶入加拿大,經進一步改良,主要釀造白冰酒和紅冰酒。加拿大的第一批冰酒是英屬哥倫比亞省的沃特·海恩勒(Walter Hainle)葡萄酒廠生產的1974年雷司令冰酒。而安大略首次生產冰酒則在1982年。

冰酒的釀造對地理氣候要求極為嚴格,緯度高,溫度低,冬季要全然天寒地凍,但其他季節卻又要夠溫暖,因此全球只有幾個國家(位於北緯41度左右)生產冰酒,加拿大有四個葡萄酒產區:安大略省、英屬哥倫比亞省(BC省)、魁北克省和新斯科舍省。不過,符合VQA冰酒標準的產區可只有安大略省和BC省,其它兩省不執行VQA標準,故也只有安省和BC省的冰酒才能被標稱為Icewin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