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話為什麼用“雲”?

熬夜看球


真是好話題——事情往往是這樣,習以為常了,便不以為怪,可如果稍留點兒心,就難免生出疑問——這個就是。

古人說話為什麼用“雲”?

古人怎麼說話,其實真實場景已無法得知了——只能通過文字記載瞭解——確實,古代,不用“誰誰講”或者“誰誰說”,而是誰誰“曰”或誰誰“雲”。

現在,我們能瞭解到的最早的漢字記載是甲骨文——公元前1300年左右,殷商盤庚時代開始的一些文字記錄。

當時,關於“誰誰講”是用“曰”的。

如標記為11506號的甲骨上記載——“王佔曰:之日勿雨。”標記為449號的甲骨記載——“王佔曰:丙戌其雨,不吉。”——都是王在占卜的時候“講”或“說”什麼。

第一,在甲骨文中,已經有了“曰”字,寫如以下:


第二,關於“誰誰講”,當時用“曰”表示,且僅用“曰”表示,不用“雲”,更不用“說”。

但在甲骨文中,已經有了“雲”字,也有了“說”的本字。

甲骨文的“雲”寫如以下:


甲骨文的“說”寫如以下:


“雲”,在公元前1300年之後,至殷商被周取代的300餘年間,其文字含義僅只是指天上的雲彩,沒有其他含義,至少現在還沒發現。

如標記為1051號的甲骨占卜問,要不要命令雀這個官員用犬牲向雲神致以燎祭;標記為10405號的甲骨記錄了一則天象:在八天後庚戌日,有彩雲從東方女神處飄來;標記為1062號的甲骨占卜詢問,是否要向第六塊雲祭以燎祀。等等。

從何時起,人們記載“誰誰講”不僅用“曰”而且用“雲”了呢?

應該是在殷商之後的周代。

殷商是中華文明的早期王國時代。自西周開始,中國進入了王國的鼎盛期——再往後,就是秦漢的帝國時期了。

周代,經濟大大發展,人口迅速增長,交流增多,文字使用不僅更為頻繁,而且“文化人”也更多了——周後期出現了諸子百家。文字不僅刻於鐘鼎、石鼓,還書寫於竹簡。

這個時候,人們不僅說“子曰”,還開始說“詩云”。“雲”成為記載“誰誰講”的一種重要表述文字。

為什麼呢?

先看“曰”字。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說,“曰”,從口乚。象口氣出也。清朝大學問家段玉裁註釋說:人將發語,口上有氣。

“曰”字基本就是這麼造出來的。

再看“雲”字。

許慎《說文》解為“雲象迴轉之形”——自下而上的迴轉。

“口上有氣”和自下而上回轉,意有相同。音又相近。於是,產生了假借。 所以段玉裁說,“古多假云為曰。如詩云即詩曰是也。

段玉裁還分析了假借的變化過程。一開始,“雲”只是雲。但其造字,包含了旋轉的形象,於是《詩經》小雅裡有了“昏姻孔雲”的用法,是“周旋”的意思——周旋靠什麼?無非是“說”而已。這是逐漸的引申。

在春秋戰國,老子、莊子等等,都拓展過“雲”的含義,比較典型的就是“云云”,現在寫作“芸芸”,表示的是盛貌——或者說是熱鬧的場景。還有“紛雲”,現在寫作“紛紜”,含義基本同上。

好了,不仿總結一下。 古人最早記載“誰誰講”只用“曰”。 “雲”只用來描述天上的雲。 後來,“話講得多了”,“字也寫得多了”,“雲”開始產生引申義。 於是有“多事之人”用“雲”假借為“曰”。因為,二字“意有相同”,“音又相近”。 於是,有了子曰詩云的用法。還有了“人云亦云”、“眾說紛紜”等等成語。一直到現在,如果形容哪個人說話不靠譜,也還會說:誰誰說話雲山霧罩。云云。😊

所以,“雲”,除去表示天上的雲彩,還可以表示“說”;亦表示紛繁、熱鬧、繁雜;也是地名和山名;還是姓氏。

“雲”的繁體是“雲”,古今學者一致認為,這是小篆時期,為了專表天上之雲而“畫蛇添足”的搞法。

古代漢語中,通假現象多在。“雲”與“員”亦有假借關係,某某雲,有古書記載為“某某員”。這裡不細說。

最後講講“說”。

甲骨文中,亦已有了“說”字。前面已講了“說”的本字。

在古代很長時間內,“說”,主要含義是“解釋”——即“釋”、“敘”、“論”、“告”、“解”、“訓”等等。許慎《說文》注為:“說,釋也。從言兌聲”。甲骨文中,“說”的本字就是“兌”。“兌”是交換,是交流。正因為如此,當時的人們不用“說”來表示“誰誰講”,而另有他用。到唐代,韓愈寫《師說》,用的還是“說”的本意——對老師的解釋。

“說”普遍作為“誰誰講”的用法,是在明清白話小說興起之後的事情了。


一老沈一

將簡單的事情搞複雜很容易,將複雜的事情以簡單形象語言表達出來,卻很難。

我看有些人將一個簡單的問題,越搞越複雜,最後還是讓人一頭霧水。

下面,我假設你是一個五年級小學生,我用最簡單的文字,讓你能明白最複雜的語言文字學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漢字的「假借」問題,漢字的「假借」跟漢字的「象形表意」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果你不明白假借的原理和規律,幾乎讀不懂漢字。

我們常說漢字是「象形文字」,其實並不嚴謹,請問完全「象形文字」怎麼表達抽象的意思?

蘋果可以畫一個「蘋果」來表達?「水果」怎麼表用象形圖畫表達?「我喜歡吃酸的青蘋果」又怎麼用象形文字表達?

我看到頭條上有些人經常引用網絡上有個叫做《象形字典》的網站,這個字典非常業餘,最大的弊端是,不明漢字的假借,任何字都以象形的解釋,有些本來是假借的字,卻用象形的辦法牽強附會、胡鄒八扯。

只有對一門知識有理論化的認識,在頭腦中形成了理論架構,你才能舉一反三,碰到類似的問題很快就能觸類旁通,而且條理清晰。

所以,下面我就簡單的交代一下「假借」的基本原理和規律,

第一,什麼是假借?

「雲」表示「說話」的意思就是「假借」,「假借」只跟讀音有關。就是把漢字當成表音符號用,不去理會漢字本來的意義。

「奧巴馬」三個字就是,假借漢字表示外來詞,純粹是把漢字當成表音符號用。


第二,為什麼要假借?

上文說過,語言中有些概念很難用「象形、會意、指示」的辦法造字,「一、二、三」可以用「橫劃累積」示意,那「100、1000、10000」怎麼辦?用梳子寫?

這時候漢字的形體表意就要向語音妥協,只有放棄「象形表意」辦法,直接借用一個同音字來表達、記錄語言:

  • 借「白」字表示100,也即「百」字。

  • 借「身」字表示1000,也即「千」字。

  • 借「蠍子」的象形字,表示10000,也即「萬」字。


除了數字以外,還有很多有些抽象的意思,是無法以「象形」的方法造字的,只有借用同音字,如古文中的虛詞「之、乎、者、也、然、其」,都是假借字。


第三,既然假借只跟讀音有關,那麼假借可能會借用不同的同音字。

比如:「餘、予、吾」都是假借用來表示「我」,其實是不同時代的不同的借用字,

所以,假借有很鮮明的時代和地域特徵,因為漢字語音隨著時代和地域變化。

時代不同,借用的字不同

先秦的假借字「微、靡」,其實後世的假借字「非、無」

  •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地域方言不同,借用的字不同,古今都一樣。
  • 【Titanic】的音譯,大陸叫「泰坦尼克」,但是香港叫做「鐵達尼」,

  • 戰國時代的語氣助詞「也」,楚國借用「矣」,秦國借用「殹」。

明白了以上「假借」最基礎的理論,我們再來討論題主的問題:

(其實假借理論很複雜,還有很多,但是這裡暫時用不到,我就不講,免得把事情搞複雜了)

本來甲骨文中有「曰」來表示「說」,如:


《說文》:「曰,詞也。從口,乙聲,亦象口氣出也。凡曰之屬皆從曰。」
段玉裁注:「䛐者,意內而言外也。有是意而有是言,亦謂之曰,亦謂之雲。」

《說文》解釋不是很正確,不必過多理會,其實「曰」就是一個會意字:

「曰」字的甲骨文、金文均從「口」從「一短橫」,「短橫」象出於口的氣息、聲音。本義是口講的「說話」或「言詞」。

「曰」在甲骨文也正是這樣用的,最有名的甲骨卜辭【四方風】(《甲骨文合集》14295):

  • 圖片和簡介引自:百度百科詞條——四方風
  • 四方風是著名的中國歷史文物,在一片牛肩胛骨上刻有24個甲骨文(殘,全文應為28字),記載了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神與對應的四位風神。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 【四方風】的釋文:
  • 「東方曰析,風曰協;南方曰夾,風曰微;西方曰夷,風曰彝;北方曰宛,風曰伇」.

甲骨文中「雲」是象形字:

「雲」就是「雲」的初文本字,本義指「天上的雲彩」

甲骨文中「雲」表示本義雲彩,引申義表示商人的自然神崇拜:雲神。

  • 1、本義「雲朵、雲彩」。

《合集》13386:「𢆶(茲)雲其雨」:這片雲是否會下雨?

  • 2、引申義:雲神

《合集》13401:「尞於三雲。」

《合集》40866:「尞豕四雲。」

《周禮》有「五雲」,指「五色之雲」,於省吾認為「三雲、四雲」指雲朵數目,表示對燎祭雲。

綜上所述:

殷商甲骨文中的「雲、曰」都是用作本義:「雲彩」和「說話」。目前還沒有看到甲骨文中借「雲」表「曰」。

關於「兌」和「說」字的問題。

我看見其他人說的甲骨文的「兌」是「說」的本字,其實「兌」的造字本義是有爭議的,說起來比較複雜。

「兌」的古文字字形,甲、金、篆都有:

《說文》也是這麼解釋的;

  • 兌,說也。從兒,㕣聲。
  • 徐鉉註解曰:㕣,古文兗字,非聲。當從口從八,象氣之分散。《易》曰:兌為巫為口。

「兌」為「說」本字,從漢字造字原理和演變規律上可以講通。但是這種說法找不到任何文獻例句支持。

不但甲骨文中沒有,也沒有看到任何文獻中有用「兌」表示「說話」的意思,不管是傳世文獻,還是出土的文獻:甲骨金文、簡牘帛書,一個都沒有:

引自: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頁296

所以,能輕下判斷說甲骨文的「兌」就是「說」的本字。

因此李學勤先生主編的《字源》一書是「存疑不斷」的:

李學勤主編,《字源》(2012,天津古籍出版社),頁757

那麼,這種說法是找不到證據支撐的,絕不可靠:

那麼,接下來就涉及兩個問題:

第一,什麼時候借用「雲」開始表示「曰」?

第二,有「曰」字,為什麼還要借用「雲」?


  • 先說第一個問題:從何時開始借用「雲」開始表示「曰」?

前面說過,假借原理的諧聲。「曰、雲」上古音雙聲疊韻,有假借的條件。

從現有資料來看,在西周金文中沒有見到以「雲」表「曰」,或者說我沒有看到。

東周戰國以來經典文獻中,借「雲」表「曰」很普遍,當時學者在引用經典的時候,借「雲」表「曰」,「雲、曰」等價。

如:《書》雲=《書》曰;《詩》雲=《詩》曰

  • 《論語·為政》:《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

  • 《論語 子罕》:《詩》雲: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東周時代,儒家經典已經形成,當時說話引用經典中的句子,是有文化的表現。

所以,孔子對他兒子說:「你不讀《詩經》,你說話就沒有逼格」。

  • 《論語》:子曰:「不讀詩,何以言?」

《論語》是記錄弟子和孔子言行的書,相傳儒家《五經》文獻是孔子整理,所以孔子開口就是《五經》中句子,相當於今天我們引用名人名言。

成語「引經據典」就是引用儒家經典《詩經、書經》等文獻。狹義上的「經典」就是指儒家的「四書五經」。或者所有《五經》的傳註文獻《十三經》。

三國演義中最經典的舌戰:【秦宓逞天辯】,開口就是【詩云、詩曰】,這就是逼格,飽讀聖賢書的體現:

「雲」也用用來表示無意義的語氣助詞,出土文獻最早可見的案例是:楚國出土的吳國寶劍上有一例句:

《殷周金文集成11718》器名:如姑發衈反劍:「雲用雲隻(獲),莫敢御(禦)餘。」

指用於戰鬥必會俘虜敵人,沒有人能抵擋。

  •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用「曰」還要借用「雲」?

這在文字學中「假借方式」之一:【本有其字的假借】。

其原因前面講了很多,不同的用字習慣、不同的時代、地域用字不同,音近的別字積非成是。

借「雲」為「曰」其實就是屬於鄭玄說的:

其始書之也,倉卒無其字,或以音類比方叚借為之,趣於近而已,
-----陸德明《經典釋文》引鄭玄

書寫的時候比較倉猝,借用了一個音近的同音字代替,後來也就慢慢固定下來。比如:

  • 有本字「飛」表示「飛翔」,但經典《左傳》經常借用「蜚」表示飛翔。

這個字在成語中「流言蜚語」還在使用。
  • 有些有本字借用,是為了簡化字形:借「鬥」表「鬥」,
  • 還有些是為了區別字形,數字4本字是「亖」,卻借用「四(涕泗之泗的初文)」表達。

所以,借「雲」表「曰」,跟借「餘、予、吾」表示「我」是相同的道理。

假借只跟讀音有關,所以,只要是同音字都可以:

  • 不同時代的用字習慣。有的時代用「我、曰」,有的時代用「餘、雲、」。
  • 古人在書寫記錄語言的時候,有時候比較倉促,就寫了一個同音別字「雲、餘」代替「我、曰」。慢慢就積非成是變成通行文字。

----------------------------------------------------------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分析「雲」的演變借用過程:

  • 「雲」始見於殷商甲骨文,的本義是雲彩。
  • 大致是在東周時代,借「雲」表「曰」,屬於同音字代替。
  • 另外,借「雲」表示無意義的語氣助詞。
  • 「雲」也有些暫時的借用通假現象:「雲」通假「芸」;《說文》段玉裁註解說的古代文獻中「雲」通假「員(圓)」;「雲」和「遠」字也通假過。

這樣「雲」承擔的職務過多,容易發生歧義,那麼就要分化造字,以求精確表意:

  • 在「雲」的基礎上加「雨」早「雲」字,表示本義「雲彩」。

  • 「雲」專職表示假借義:動詞「曰、說」,以及無意義語氣助詞等。

另外一些職務並不固定通假意義,也就被別的字代替,這屬於漢字的職務轉移分配。比如在「雲」和「芸」秦漢以後,「雲、芸」職務固定,不再通假使用。

所以,「雲」和「雲」是初文本字和後起字。

東周以前用「曰」,東周開始「曰、雲、說」並用,如同第一人稱「我、餘、吾」。

「說」則是「曰」形聲化重構,「上古無舌上音」,「說、曰」上古音是一樣的。

比如:

《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論語》成書時代,「悅」還沒有被造出來,就借用「說」字,這說明當時發音「說、悅」相同。

----------------------------------------------------------------------

最後,在說一遍,假借原理是諧聲,如果你判定為假借,就不要從意義上考慮。

比如:古代借「蚤」表「早」,有些人說這是因為古代衛生條件不好,古人早晨起來抓跳蚤。這就是典型的腦補扯淡。

「假借」有時候也會有意義上的關聯,但那不過是巧合而已,古人借用一些意義上有關聯的字,也是存在個別現象。但核心因素還是「諧聲」。

俗話說:非常之舉張,需非常之證據。

既然是特殊少見現象,你就要用確鑿可靠的證據來證明,不然的話,默認就是不成立的,這在法學上就叫做「無罪推定」。

所以,下面這種所謂的【「口上有氣」「自下而上回轉」】純粹是扯淡,反而把問題搞複雜,另外對段玉裁註解的理解也有誤:


小漢字見大歷史



〈在古代多靠天吃飯,不發達之時〉雲可謂奇幻神秘,愛恨交加,〈甚至敬仰推介成為神,雷神〉而云的另面則被歌領成為,人類無與倫比的美麗幻妙,窮盡溢美之辭,正如“我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來,揮揮手不代走一片雲彩”,



雲,多少適合為益,成雨集水恩澤滋養了大地萬物,多則成災。 古人用字考究,多象形又取其其意內涵,雲,每天每時與人們息息相關看得見,確摸不到,所以把百姓比作,“云云眾生”,恐怕有其深刻涵意,如同喻水〈水既可載舟亦可覆舟〉雲其不是如出一轍,姐妹一同嗎?古人用雲也有多指百姓,人微言輕,命薄,輕緲之意。 古人 : 曰~亦為說, 雲~亦為說。




滕光傑

更正一下,古人把說的話稱作“雲”,不是說話用“雲”。古人說話的時候稱為“曰”。

首先普及一下“雲”,“雲”指天空中的雲彩,它飄忽不定,但又有規律了循,它可以烏雲壓頂,也可以風輕雲淡,它可以雷霆萬鈞,也可以柔無形。

好,再看看古人用詞,古人十分講究,特別能體現古人智慧。就說古人把說的話稱為“雲”,現在看這個字用的多貼切,多精確。

古人說的話就像“雲”,隨著你的理解不同而不同,像不像雲那樣在每個人眼中都有自己的形狀,古人說的話能流傳下來,都有營養,是不是和雲一樣,有無論什麼生物都需要的水,古人說的話各有特色,各有所指,是不是和雲一樣,什麼樣的雲帶給什麼樣的結果,……

所以古人說的話用“古人云”,貼切,精準,“古人云”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古人留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後人乘涼的同時,該怎麼去尊重古人,去保護去珍惜這些難得的遺產。


詩人的眼睛83314

說一下“示”、“雲”、“曰”三個字的區別,“示”是天象說事,“雲”是地象說事,“曰”是聖人說事。

古人認為天地萬象,都和人類有關,每一現象,都在告訴人類一些事情和道理,並預兆著吉凶禍福。這是“天人合一”的最原始的觀念,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



“示”,字形“天垂象,現吉凶,所以示人也”。上面的“二”,是古“上”字,代表日月;下面的“小”,是日月星三光下垂之象。“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示”的意思就上天垂兆,告人事和理。這是“天說”。



“雲”,字形“山川氣也”。上面的“二”不是“上字”,連同下面的“厶”字一起,是氣從地上生起在空中迴旋捲曲的形狀。也就是大地山川之氣象。它因此而告人事和理。這是“地說”。



“曰”,字形“口氣出也”,四框是口,中間一橫是口中所出之氣。一般指聖人所說,聖人之言才能出口帶有氣象,能告人事理。這是“人說”。



從上面可以看出,“示”是最神聖,最權威的,一般只有上天神明說話才可以用“示”;“雲”次之,一般只有經史可用;“曰”更次之,一般只有聖人可用。至於“言”和“語”等就比較普通了,直說是“言”,論說是“語”,人人可用,但後期就亂套了。


那邊仍是孤獨

與說有關的幾個動詞:曰、雲、說。

“曰”是最古的動詞,動詞在造字法上一般是“指事”。在篆體裡曰字是左上角開口,表示人的嘴,“一”是舌頭。表示說話的動作。在楷體裡規定“一”不可與口的右部連接,使舌頭有迴旋餘地,以保證“曰”字的會意特徵。

“雲”最初是表示天上的雲,“二”是穩定的雲層,“厶”是流動的雲朵,是象形文字。古代冬天比現在冷是有科學依據的,冬天說話口氣呼出白氣,與雲相似,大概在東漢初期,“雲”用來表示“說”的意思被廣泛使用。而天上的雲,則另造一形聲字“雲”表示,所以在東漢末許慎時代,“雲、雲”有了明確分工,後代有人堅持認為“雲”就是開口說話時吐出的白氣。但是口氣呼出的白氣上層不是穩定的雲層,而是逐漸稀釋而化為烏有,這一點是說不通的。

“兌”從字形上判斷,最初應該表示“喜悅”之意,“兒”是人字在下之形,口是面部,說文解字裡解釋是突出嘴巴,以顯示發號施令的作用。“八”顯然是人在笑時的“眉開眼笑”狀。喜悅往往通過語言來表達,後來加意符言,成為“說”,“說”最初就表示喜悅,這一意義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作品裡得到證明。當時並無“悅”字。後來造一“悅”字替代“說”字的“喜悅”之意。而說字逐漸專指“說話”意。“說”指說話意是很晚的意義演變。


沙洲孤鴻24331826

  • “雲”是“雲”的本字。雲,甲骨文用形象的筆劃表示氣流在天上流動。造字本義:氣團在天空飄浮。金文、篆文承續甲骨文字形。籀文把雲寫成舒捲的汽流狀,突出流動形象。當需要表達“雲”的名詞含義時,篆文再“雲”之上再加“雨”另造“雲”代替,表示飄浮在天空、為地面帶來降雨的雲團,強調其天象特徵。

  • 雲可作為動詞,當作“流傳,傳說,不確切地言說”講。如:孔子曰,人云亦云,子曰詩云,不知所云等。這是將雲的本來的詞性引申為動詞的詞義。





光明雪

雲丶雲原指兩件事。後來,不知是什麼時候用雲的現象來形容人說話時的口舌吐氣而發音的動作。古人認為雲是由天地生成的,或說是山川之氣匯聚而成的,即由下升騰而匯聚成雲,如煙上下回旋。由於人在說話時,舌頭也上下跳動迴旋並吐氣,這樣子就能發出各種各樣的音符,所以有人就用雲來形容人記話說了。如某某雲。這種喻義非常完美,人所說的話也正是天地之氣一一在古人看來也是陰陽之氣一一的描述。


劉俊

看了各大仙對“雲”字為說的高論,一個個引經據典,真笑死我了。可以肯定的說全都是閉門造車不著邊際。就像現在一些偽專家一樣,找到一點牽強的依據,就真的牽強附會象找到真理一樣有成就感。其實都腦殘的蛋疼。

“雲”為說殷商有之,流傳至今還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雲”有不正規,比較隨便,有時還略有貶義的意思。所以不用於書面某某“雲”,這樣是對說話的人是極不尊重,即是不正規閒聊時的話不能算數,不算數的話引用到書面,就是打自己的臉,因此不會在書面上寫某某“雲”,除非泛指。更何況古人有紙墨刀筆的侷限,才不會像我們在這裡這樣廢話呢!

“雲”字古意有大嘴巴,頭頂大嘴,海闊天空閒聊之意,差一點就成了現在我們常說的沒事吹牛逼玩兒了這個意思。今天心情不錯,多說了幾句,你們接著玩兒。


黑平3


【雲】解釋為

[一],說話。例句[人云亦云。子曰詩云。云云]。如此,這樣,引用文句或談話時,表示結束或有所省略。

[二],文言助詞。 句首句中句末都用。 例句[雲誰之思?歲雲暮矣,著記時也雲]。

【其餘解釋與本問題無關,故從略】……

[圖片源自網絡,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