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一見別人就會問吃飯了嗎?為什麼?為什麼?

猜不透Min


體現了那句“民以食為天”的話的正確性和深入骨髓的情結。老百姓間最實在的問候語了,實在到有時在廁所遇到熟人也這麼問候。[呲牙]


逍遙界主


問這個問題的,一定是年紀在40以上了,我的女兒現在和朋友打招呼就一個字,嘿!或者嗨!更熟悉一點的,開黑不?走起!其實中國人打招呼要分時代,古代沒經歷過,不過文獻上,考古發現,或者歷史劇都有,最近的朝代,清朝就是熟人見面,位低的給位高先打個千兒,嘴裡還得說,某某給某某請個安啦,然後各種問候語!平輩的拱手禮,嘴裡也是各種問候語!並沒有見面就問吃了沒有。開始問這種見面語的應該是從建國初期,民生剛剛起步的時候,那時候大家生活比較困難,吃飯是比較重要的事,這才有了這個問候語,其實中國人歷來都非常的注重人際交往,那麼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用最重要的事來打招呼就不奇怪了。如今的中國,用這種招呼語言的幾乎都是中老年人了,年輕一代沒有這種招呼語言!


鄧大媽169


一見面!遇上對方!你屹飯了嗎?有意思?其實,問你吃飯的這個人是實在人!如果你說你還沒吃飯!有可能這個人會請你到大飯館吃上一頓!不過你吃過了!就算了!不要怪人家不好!不客氣!是的,過分客氣了,選錯了地方也不好!能鬧出誤會和生氣!有一天,一早上班,同事小叫對我說!今天一大早我上公廁方便去!剛走出來沒幾步遠!遇上一熟人!你說氣人不氣人!這人不會說話!更不會問活!他問我,你吃飯了嗎?我說剛吃過!他答到你吃飯吃得真早!隨後想想不開心!怎麼今天遇上這個不會問候人的人呢?哎!沒法子想……


正言義為先吳愛四


中國人見了面問話,你吃過飯了嗎?我小時候也是學著大人這麼問,也不知道是從哪流傳過來的。人與人見了面都要說一聲您吃過飯了嗎?當時感到很溫暖,很親切,很入流。這句話現在在說會感到很可笑,不入流,不可思意。這句話與當時的生活狀況有關,來源於生活,六幾年到七幾年,吃飯確實是問題,不會過日孑的弄不好要打饑荒。過去的事了,算了,不提了。現在人生活水平太好了,都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要感謝黨的正確領導。


高丘寺吳醫生


很久以前的問候語,直到現在還問吃啦嗎?吃罷了沒?吃飽了嗎?,意思是吃過飯好乾活,吃罷飯好乾事,吃罷去.....此話不是困難時期發明的,很小的時候,大人就問吃飯了嗎?吃過跟我出去一趟。生活中在吃飯的時間前後問一下吃了嗎?也是經常性的。


6011311786


這個問題年輕人是不好回答的,他們不懂。他們沒有經歷59年到61年的三年,這個三年的自然災害,加上蘇聯(當時叫蘇修)對中國的逼債。逼著我國還欠他們的債務。所以造成了那幾年,糧食特別緊張,人們一日三餐難以保障,以致於吃“飯”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

在59到61年這個三年,糧食緊張,城市裡口糧供應,居民由月30多斤米逐漸減少到月20斤。這20斤還不全是供應米,憑糧食本去糧站買米還搭紅薯幹,高梁粉(連殼磨的),等。一天三頓,開始是“兩稀一干”,早晚吃稀飯,中午一餐乾飯。糧食不夠,煮粥煮飯都必須加上其他的東西,如山芋幹,甚至煮“萵筍葉子飯”,“芥菜飯”,“山芋乾子飯”(這算好的了)。“瓜菜代”,這個詞,就是那時出現的。能一點不摻東西的,用純米煮飯是很了不起的了!

尤其是農村,那幾年吃食堂,年齡大一點的老人,都不會忘記。煮粥“稀湯溜。”。”太平洋”裡煮稀飯,米太少,只見水,端起來直晃盪。吃一頓不摻任何東西的,用米煮的飯,是非常奢侈的事。那時候,人們見面打招呼,都會問:你吃飯了沒有?你吃了沒有?沒有經歷過那幾年艱苦的,真的不明白。為什麼人們見面打招呼,會這麼問:你吃了沒有?後來,隨著人們吃飽了飯,不捱餓了,才逐漸將見面問候語,改為:早上好!你好!等,真實問候的話了。不細說了。


笨笨潮爺1


那都是人們在三分天災時期養成的打招呼的問候語。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時候,由於浮誇風的流行,農村人家裡基本上都沒有糧食吃了,城市人的口糧定量也很少,瓜菜代是當時的流行口號。因為吃了上頓沒下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所以當時的人們見面之後,最關心的事,就是問問對方找沒找到東西吃。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飯了嗎?就成為當時人人都出自嘴巴、牙齒、肺腑、腸胃,而互相關心的頭等大事了。

吃飯了嗎?這在當時僅僅是一句客套話,是在沒話找話說。如果有人問你:吃飯了嗎?你一定要回答:剛吃飽!你如果回答說:已經三天沒有飯吃了!會把對方嚇得轉頭就拼命逃跑。倒不是他把你當成洪水猛獸了,是因為他家裡也沒有一點點可以吃的東西,容留不得你這個空腹人。即使是城裡人這樣招呼你,你也不可真的跟隨他去家裡吃飯,因為他們家裡可以吃的東西也極少,如果你去吃了,他的妻子、兒女就要忍飢挨餓了!

自從改革開放後,人們豐衣足食了,餓肚子的事情越來越少,即使有,也是自願減肥的女孩子,你也不需要關心她吃飯了沒有?所以人們相見之後,就沒有人再問:你吃飯了嗎?這種小事了。

各個時期有各個時期的問候語,是當時的特殊環境生成的。小編連問二個為什麼,老嫗能解,並且心平氣和地告訴你: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九天老嫗下凡塵


由五幾年至土地承包到戶前,絕大部份農村人是沒得飽飯吃的。吃飯是一天中最重要、最難忘的一件事,因此一見面就問:吃飯了嗎?八四年後,以我們這裡來說,幾乎家家戶戶,舊糧還沒有吃完,新糧又盈滿了倉,吃飯這時顯沒那麼重要,這種問話,也就逐漸少了。


文化創作


這問題提的也就似乎不太妥當,“中國人”這個範圍似乎就大了點,據我所知,或許中原地區多些此禮節性的問候話。也不是一見別人就會問的不分個場合地點。多是有人來自己家裡了時,又自家剛剛吃過了飯的時間不太長。絕不會跑到人家家門口反客為主的問,更不會搞笑地神經病似的跑到廁所裡去問……這是客套話,不是迂的個傻話笑話。

原來的俗話裡有“十里莫問飯,二十里莫問宿”,也就充分地說明了人對人之間的真誠關懷與細微體貼。人們有事沒事地來在你門上了,你就實實在在地在飢餓問題上關懷一下。若吃過了,則與君同樂,若還沒用膳,則請就食之,何不正好。實實誠誠,根根本本,總不至於自己吃飽喝足,而不顧客人飢腸肚鳴吧……這是於卑微樸素處見真人,又何笑之有!

先祖父幾十年前去山裡割毛竹扎掃帚,有過一段跟山裡人打交道的經歷。他說傍晚裡你走到一戶人家了,只要你卸下了行囊,放下了扁擔,主人就知道你夜裡了投宿不走了……自會去安頓你的食宿……吃時了你只管不生分地和他們同吃,睡時了你只管拉鋪蓋去睡,也就不必生分如客……

初聽好似山裡人好笑,禮數簡陋。現在細思長想,都越發覺得分外古拙厚誠,民風淳淳!


租來樓春秋


因為在改革開放之前人人都缺少吃的白麵饃,所以才遇人問吃飯沒!現在農民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