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高中學子:補寫句子不用慌,有章可循勿臆測

【考題再現】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連貫完整,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明朝哲學家王陽明仕途坎坷,屢受皇帝的猜忌、權臣的排擠,頻遭廷杖、流放。與此同時, ① ,每當朝廷遇到危難,王陽明就被"拉出來"平亂。 ② ,每次勝利之後,他總是將功績歸於皇帝和朝中大臣,自己則上書申請告老還鄉。王陽明以超人的事功和學說被後世譽為達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境界的人,當代文化學者餘秋雨說:"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 ③ 。三國時的曹操、諸葛亮擅長兵法,文才也好,但在文化的創建上未能俯視歷史;宋代的辛棄疾,身為文化大師又善於作戰,但仍稱不上是傑出的軍事家。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

獻給高中學子:補寫句子不用慌,有章可循勿臆測

【解題秘籍】引導學生拆分式的閱讀分析文段,瞻前顧後劃定關鍵詞組織句子。

一、把握文段語脈,定位句子關係。先初讀語段,搞清整個語段或前後句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繫,特別要注意關聯詞語。明確補寫的句子是總起句,還是展開句、總結句。

二、根據上下語境,注意合理推導。要根據上下文提供的條件或者語境進行分析比照,從而合理地推斷出所補寫的內容。補寫時需考慮陳述對象和話題的統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三、檢驗補後內容,確保語意連貫。檢查補寫後內容是否連貫、有無語病、是否簡潔等。要防止草率審題,盲目機械地答題。消除錯別字。

【評分細則】

1.三句話,每答對一句給兩分。

①他也是當權者離不開的人(2分)

("所依仗","所依賴","所需要"的人也可以。另外,有時也被朝廷"重用"、委以重任也給2分,總之要理解朝廷是不得已而用之)

②然而他並不居功自傲(2分)

(不熱衷功名,淡泊名利,不追求功名利祿都可以)

③但這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極少(2分)

(但鮮有文武都達到極高成就的人,集文武之大成,文武兩方面都很傑出均可。寫很少有像王陽明一樣的給一分,寫文武雙全的不得分)

2.錯別字,不管錯幾個都統一扣一分。

3.第三句要有錶轉折的關聯詞,沒有扣一分。

【考生作答情況】

①第二句答題較好。

②第一句不能結合前後句理解,有寫受皇帝器重,有寫被朝廷當"擋箭牌""替死鬼""替罪羊""出氣筒""護身符"等等,背離原意。另外不注意陳述對象應該是王陽明,這次考試沒扣分。

③第三句不知是後面內容的領起句,不能全面概括所舉兩類人物的不足,有的直接照抄"三不朽境界"和"俯視歷史"等。不知"能文能武"和"文武雙全"其實是一回事。

④有語病。例如:深受任用,但朝廷卻離不開他的中流砥柱。

⑤別字太多,書寫馬虎。朝廷、利祿、淡泊名利出錯很多,王陽明能寫成王陽光、王陽陰等。

獻給高中學子:補寫句子不用慌,有章可循勿臆測

【鞏固練習】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和孟子一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可以說是所有從教之人的共同心願。以前看到寫老師的詩句時,總覺得有些誇張,直到自己的職業和三尺講臺連在一起才心中恍然,這並非老師的道德更高尚,①__________________。"傳道、授業、解惑"是老師的職責,老師在課堂上最擔心的是講半天,②________________。從這個角度來看,能舉一反三的學生才會受老師的特別青睞,③_______________,也真是老師的福氣。譬如蘇格拉底有幸得柏拉圖這一學生,柏拉圖又有幸得亞里士多德這一弟子,亞里士多德則有幸教導亞歷山大大帝,這種師生之間的互相成就,可謂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話。

【答案】 

①而是職責使然 

②學生卻一副不知所云的木然樣子 

③能得一英才而教之

【解析】 

第①處,根據前面的"這並非老師的道德更高尚"及後面的"是老師的職責"可推知,此處應填"而是職責使然"之類的內容。

第②處,根據前面的"在課堂上最擔心的是講半天"及後面的"舉一反三的學生"可推知,此處所填語句應強調一些學生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

第③處,根據後面的"也真是老師的福氣"和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以及前面的"和孟子一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可推知,此處應填"能得一英才而教之"。

獻給高中學子:補寫句子不用慌,有章可循勿臆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