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高中学子:补写句子不用慌,有章可循勿臆测

【考题再现】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仕途坎坷,屡受皇帝的猜忌、权臣的排挤,频遭廷杖、流放。与此同时, ① ,每当朝廷遇到危难,王阳明就被"拉出来"平乱。 ② ,每次胜利之后,他总是将功绩归于皇帝和朝中大臣,自己则上书申请告老还乡。王阳明以超人的事功和学说被后世誉为达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境界的人,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说:"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 ③ 。三国时的曹操、诸葛亮擅长兵法,文才也好,但在文化的创建上未能俯视历史;宋代的辛弃疾,身为文化大师又善于作战,但仍称不上是杰出的军事家。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

献给高中学子:补写句子不用慌,有章可循勿臆测

【解题秘籍】引导学生拆分式的阅读分析文段,瞻前顾后划定关键词组织句子。

一、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起句,还是展开句、总结句。

二、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三、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消除错别字。

【评分细则】

1.三句话,每答对一句给两分。

①他也是当权者离不开的人(2分)

("所依仗","所依赖","所需要"的人也可以。另外,有时也被朝廷"重用"、委以重任也给2分,总之要理解朝廷是不得已而用之)

②然而他并不居功自傲(2分)

(不热衷功名,淡泊名利,不追求功名利禄都可以)

③但这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极少(2分)

(但鲜有文武都达到极高成就的人,集文武之大成,文武两方面都很杰出均可。写很少有像王阳明一样的给一分,写文武双全的不得分)

2.错别字,不管错几个都统一扣一分。

3.第三句要有表转折的关联词,没有扣一分。

【考生作答情况】

①第二句答题较好。

②第一句不能结合前后句理解,有写受皇帝器重,有写被朝廷当"挡箭牌""替死鬼""替罪羊""出气筒""护身符"等等,背离原意。另外不注意陈述对象应该是王阳明,这次考试没扣分。

③第三句不知是后面内容的领起句,不能全面概括所举两类人物的不足,有的直接照抄"三不朽境界"和"俯视历史"等。不知"能文能武"和"文武双全"其实是一回事。

④有语病。例如:深受任用,但朝廷却离不开他的中流砥柱。

⑤别字太多,书写马虎。朝廷、利禄、淡泊名利出错很多,王阳明能写成王阳光、王阳阴等。

献给高中学子:补写句子不用慌,有章可循勿臆测

【巩固练习】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和孟子一样,"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可以说是所有从教之人的共同心愿。以前看到写老师的诗句时,总觉得有些夸张,直到自己的职业和三尺讲台连在一起才心中恍然,这并非老师的道德更高尚,①__________________。"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职责,老师在课堂上最担心的是讲半天,②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角度来看,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才会受老师的特别青睐,③_______________,也真是老师的福气。譬如苏格拉底有幸得柏拉图这一学生,柏拉图又有幸得亚里士多德这一弟子,亚里士多德则有幸教导亚历山大大帝,这种师生之间的互相成就,可谓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答案】 

①而是职责使然 

②学生却一副不知所云的木然样子 

③能得一英才而教之

【解析】 

第①处,根据前面的"这并非老师的道德更高尚"及后面的"是老师的职责"可推知,此处应填"而是职责使然"之类的内容。

第②处,根据前面的"在课堂上最担心的是讲半天"及后面的"举一反三的学生"可推知,此处所填语句应强调一些学生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

第③处,根据后面的"也真是老师的福气"和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前面的"和孟子一样,'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可推知,此处应填"能得一英才而教之"。

献给高中学子:补写句子不用慌,有章可循勿臆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