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区块链比作APP操作系统到底错在哪里?

把区块链比作APP操作系统到底错在哪里?

把EOS比作操作系统到底错在哪里?

刚接触区块链的时候,你一定听过别人这样向你解释EOS是什么:

对于一个刚接触区块链的小白,其实这样理解像EOS,以太坊,NEO这样的公链项目其实也没什么问题。因为这样理解起来最简单,也基本说清楚了EOS、以太坊等公链项目和其他区块链应用的关系,也就是许多其他区块链应用运行在EOS、以太坊等公链之上!如果初学区块链的用户问我什么是EOS,我也会像上面告诉他,因为这样初学者容易理解,实际上我就是这么做的!

然而绝大多数人对EOS的认知就停留在了这里!包括绝大多数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和一些资深老韭菜们!

EOS是区块链里的操作系统,现在在币圈这种认知似乎变的理所当然!甚至根深蒂固的印在了很多人的脑中,以至于他们从来就没有进一步思考这样的认识有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大多数人也懒得去思考)。

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一直把这种认知当做理所当然,直到我自己写完第一个智能合约并部署到以太坊网络,并成功执行,我才意识到“这根本不是什么操作系统”

EOS与iOS这样的操作系统不同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iOS操作系统和用户是一对一的关系,EOS网络和用户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

二、iOS操作系统能提供的资源(CUP和内存等)依赖用户端的硬件,而EOS网络能提供的资源与用户端的设备无关

举个栗子:你128G的苹果手机比你64G苹果手机存储的文件要多,而你用imtoken钱包给别人转1千个EOS要多久能够到账,这依赖于以太坊网络的情况,如果以太坊网络出现拥堵,转账时间就会出现很大的延迟。

三、iOS操作系统的APP产生的所有数据都是中心化的,并且不可免登互相跳转,而EOS网络上的Dapp都是去中心化的应用,数据不属于任何一个中心单独操控,网络内的Dapp可以共用一个账户名,毫无阻碍的免费登陆体验不同Dapp的服务。

EOS网络中的智能合约肯定大家都听说过,也有很多人把他类比成现实世界的业务合同,只是现在将其标准化地用代码写成了规则。

这个说法不完全,首先这个合约一旦形成,是不可更改的,除非有51%以上的人投票同意。其次参与合约的人没有再次讨价还价的余地,而且整个交易过程都经过天然的加密并且透明不可逆。

这里以租房为例,说明智能合约的一个简单应用。

假如一家租赁公司或是房东有一处房子需要出租,房子的电子锁和网络关联,可以通过网络设置电子锁的密钥。再假设租赁公司或是房东在某一个区块链平台发布了一个智能合约,合约的规则是:

1. 房租每个月的费用是 3000;

2. 房租的交付形式是压一付一;

3. 每个月的 16 号交房租;

4. 租赁公司或是房东和租户都必须在自己账户地址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并且在房屋租赁合同时期内,任何一方都不允许释放保证金;

5. 如果租户按时缴纳房租,房屋密码会重新更新给租户;否则密码重置,根据合约自动扣除租户账户地址的保证金——将保证金转移给租赁公司或是房东;

6. 如果租赁公司或是房东违约,合约就扣除保证金——将保证金转移给租户。

还有更多不同,EOS网络不仅提供服务(加密解密,生产区块,共识机制等服务),还提供相应的资源(CUP,内存,外部存储,网络等),并且这些资源可以按需租赁或转让!

EOS网络更像是一个给Dapp提供服务的云服务器,如果要把EOS比作操作系统,那么EOS应该是一个云操作系统,它是和iOS、安卓、windows完全不一样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