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植行玉米,如何栽培能獲得高產?

TV農視

玉米銷售量在中國一直是穩居世界第二,從2016年到現在2018年玉米經過三年的改革,現在的玉米在我國可謂是農業界的熱點,所有人都在關注。所以今年玉米的密植高產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玉米如何高產密植。

一玉米的選種

在各種優良種子中,首先要選那種可以密植而且產量較高的玉米種子,這是今後密植高產的一個基礎,非常重要。

二翻地

在春季來臨之前我們需要把土壤給重新翻動,我們翻地都是機械化,所以竟可能的翻深一點,前一季的植物秸稈不要處理直接這樣翻地就可以了,這樣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但是記住玉米不適合壟作,不需要將土壤隆起,排水的溝我們可以在翻地時就準備好。

三種子的種植條件

播種時最好選擇在下雨天之後,這樣土壤的水分肯定是夠的,土壤太潮溼種子不可種植太深。種植時環境溫度不可以太高,溫度太高會影響玉米種子的發芽率,導致缺苗等嚴重的後果。一般種植玉米我們選擇早玉米種植,通過這麼多年的經驗我發現早玉米的收成比晚玉米的收成多的多。播種時最好選擇人工種植,這樣對種子的傷害較小。機械種植對玉米種子的傷害較大。一窩種植3-4粒玉米即可。

四施肥澆水除草

定期的施肥除草澆水這個都比較簡單,自己注意一點就好了,在這裡我就不多說了。但是那個施肥一定不可以多施,定量即可。


玉米這種作物不容易倒伏,所以收割時可以稍微晚一點,這樣更有利於玉米籽粒的包漿,增加產量。


儘量選擇平地種植,因為不存水的平地種植更有力於機械化作業,從而能夠降低種植成本,增加收入。


我國東北主要分為第二積溫帶,第三積溫帶,和第四積溫帶,所以玉米種植良種選擇很重要,要根據所處區的積溫來確定選擇玉米種子的成熟期限,不要盲目的選種從而導致玉米減產。

種植密度不要過大,密度過大會直接影響玉米產量,玉米品種不同種植密度也不同,所以要一定選擇好合理的種植密度,以免造成減產。我國東北地區玉米種植把選擇為4月到5月間種植,種植宜早不宜晚,你總之要遵循築足底肥,早施拔節肥,重施攻穗肥,補施粒肥葉面肥的原則。施肥特點,要廣施有機肥,穩施氮肥,控施磷肥,增施鉀肥,補施微肥,讓其生長有足夠的肥量,而不會因肥量低而減產。

田間管理,分為定苗,中耕除草 ,拔節孕穗期管理。

定苗也就是留健康的苗,拔掉多餘的苗,有利於通風。

中耕除草可以可以疏鬆土壤,去除雜草,減少地力消耗,改善玉米生長條件。

拔節孕穗期管理,主要是指追肥,去櫱除弱,根據地力高低進麼適量追肥,去除分是指大喇叭口期前後應拔掉不能結果穗的弱株苗。

花期管理,主要是防葉片早衰促進灌漿,增加粒重,排澇,去雄授粉。割除空杆,去除病株。

通過以上細微管理,才會增產增收,希望農民朋友們能早日脫貧致富。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請關祝,評論!


小張談事

第一:選種

選種是保證高產的關鍵,水澆地要選抗倒,穗長,粒大,柱細的玉米種,旱地種植要選抗旱,早熟的玉米種。

第二,播種時要施播肥料

由於小麥收割後,田地的營養成分已消耗待盡,土地應及時補充營養才能保證幼苗茁壯成長,所以播種時要播一些肥料,一般以肥合肥為主,播量為每畝15千克一20千克為好。播種定苗距為30㎝左右,每畝播種量應為7一8斤。


第三:及時澆水和噴灑玉米地鋤草劑

播種播肥完畢後,應及時澆水。由於麥茬地不乾淨,麥茬高低不齊,播種有時會造成種子暴露或化肥掩土不良,播完後要細仔檢查是否有這種情況,如有應及時排除,及時澆水,預防缺苗或肥效流失。澆水後要及時噴灑玉米鋤草劑,一般澆完地兩天後噴灑最好。

第四:田間管理

玉米幼苗出土後,應及時查看是否有缺苗現象,如有缺苗,要及時補點。待玉米苗長到20一30cm高時,要進行減苗,過密的玉米苗要撥除,撥除時要儘量選弱苗或不健康的苗拔除,玉米苗株距一般應在30cm左右為好,這樣每畝可有玉米苗為40oo一45o0株,保證玉米穩產高產。



第五:中期施肥

玉米生長中期管理很重要。俗話說:糞大水勤不用問人。玉米生長中主要吸收的是氮肥,所以施肥要施含氮量高的肥料,一般選用的有尿素,碳酸氫銨(氣肥),硝酸銨,等,每畝施量80斤一100斤,施完後應及時澆水,這樣有利於玉米的養分吸收和快速生長。照片來自網絡,請多原諒!!


神語兮兮

第一,種子選擇,包括品種選擇和種子質量選擇。品種選擇是選擇較耐密植的品種,包括早熟及中晚熟品種。品種選擇要根據當地的耕作制度來選擇,條件允許可以選擇中晚熟品種,這樣高產潛力大。種子質量選擇是指選擇品種的種子的淨度純度不得低於98%,發芽率不能低於95%,水分不能高於16%。這樣苗全才有保證。

第二,整地及播種。深耕翻土15-20cm,有助於除去深根雜草,同時有助於曬土殺死土壤病原菌及害蟲。播種採用機播,保證深淺統一,有助於出苗整齊。



第三,加強關鍵時期的管理。苗期注意蹲苗促根系,拔節期重化控防旺長,喇叭口期施藥防害蟲,抽雄前後重水防“卡脖旱”,病害防治自己看(不同地區差異大,重點防治粗縮病、大斑病、小斑病及絲黑穗病)。

第四,適時收穫。苞葉黃、乳線消失、黑層出現,是玉米成熟的標誌。不可單一通過苞葉的青黃來判斷玉米的成熟。




未來農業工作者

農民朋友:你栽植過玉米嗎?這是一項新興的玉米密植栽培方法,只是棵稈矮一點,梢頭有點陷芯。但具有抗病抗倒伏之優點,中間只要技術管理跟得上,栽植玉米一樣創高產。但在栽植之前應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一、採取苗床育苗法,方法步驟類似菸葉育苗技術。畦寬可保持一米三左右,鋪足底肥糞肥,搭蓋棚膜,及時保暖通風。二十天後可使玉米苗粗壯有力。


二、選定栽植地塊要做到深犁多耙,適量化肥做底肥,多上糞肥鬆土保墒。栽植玉米之前要保持合理密植,株距15公分,寬窄行分別在一尺半、或二尺半左右。應選用挖穴點水栽植法,埋植玉米根鬚最好使用乾土塊坐壓,有利於玉米根鬚伸展吸收,可使栽後的玉米返苗快,生長旺盛。


三、玉米栽後一兩天內要及時中耕淺鋤,可使玉米苗期保墒嚴實。當玉米長至膝蓋深時,再進行一次雜草中耕。可使玉米養墒、透氣、保溫。但是栽種的玉米不宜多澆水。要確保地溫採光時長。能夠做到這一點,玉米保準創高產。好了,就說這麼多,栽植玉米效果確實不錯,大家可以試一試。希望大家下年的玉米獲得好收成。






農村土秀才

最近幾年我種的玉米本著耐密,抗倒,高產,品質好,產量高,脫水快,適合機收的原則,經過幾年的實踐證明,稀植大穗外觀好看,但產量沒有突破,所以改種密植品種,白軸品種裡當屬鄭單958,實際種到5000以上沒問題,紅軸的更多,只是我連續幾年種的是華農138,在4200株以下產量不如先玉335,不如裕豐303,甚至比登海605產量不高,可超過5300株以後,比其它品種產量都高,但要注意的是,隨著密度的加大,必須肥料跟上,化控加量,幾年證明產量要比一般玉米多收200斤左右,當然喜歡密植的品種很多,值得注意的是必須抗倒。另外,由於去年高溫熱害使很多紅軸耐密品種出現了問題,所以在種植耐密品種時應該適當降低密度,保持在4500株左右為宜。


就半工半農

密植玉米的種植首先得選用可以密植的品種(密植代表品種鄭單958),玉米種包裝袋上都有最佳種植密度。拿鄭單958來說,最佳密度4000-4500株,土質比較肥沃的可以種到4500株(實際大田種植最高種到6000株),等行距播種機一般都是60公分的行距,株距可以調到22公分左右,這樣每畝大概就是4500株左右。種植密度要看品種的最佳種植密度,因為最佳密度是育種家培育品種和專家審定的時候多點實驗產量和抗性最高、最好的密度,千萬不要隨意加大或減少密度,那樣會降低產量的!


滄海一粟134294868

玉米的疏密程度一般在二十幾三十公分為宜。如果過密,可以裁掉一些,過稀輸的要補種,密輸程度適宜後,施肥、蟲害預防等方面都要高度重視。玉米在各個時期,旱季要適當澆水,除草工作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防止野草與玉米搶肥,以及生存空間。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看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棲雲小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