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去雄可以增產多少?為什麼絕大多數農民都不去雄?

hybeng

玉米去雄可以增產多少?為什麼絕大多數農民都不去雄?

玉米去雄是一項非常成熟、也非常管用的技術,已經推廣多年,一般理論上認為玉米去雄可增長10%左右,但經過試驗,達不到這個數據,實踐生產中大約增產7%左右,可以提早成熟3~5天。


玉米去雄增產是有理論依據的。一是玉米去雄後可以控制營養生長。杜絕玉米雄穗消耗養分,把所有營養集中到生殖生長、也就是促進玉米籽粒的形成和成熟。二是提高結實率。玉米去雄後,能改善生態條件和養分輸送方向,使雌穗提早抽絲2-3天,授粉充足,提高結實率,同時能降低空杆率3-5%。


三是玉米去雄可以增強通風透光能力。去雄後,植株變矮,增強玉米葉片的光合作用,多積累幹物質,提高玉米產量。四是玉米去雄可以減少病蟲危害。雄穗成熟早回吸引昆蟲,產卵後寄生在植株上,引起莖葉被昆蟲咬蝕,導致減產。


三農廣訊

普遍說法是去雄能增產約10%。

去雄主要用於高產以及栽種密度過大的玉米地,在抽雄後尚未開花散粉、雄穗6~7公分長時去雄最合適,隔行或隔株進行去雄。

去雄可以減少養分消耗、改善通風透光、減少各類蟲害等。

不去雄的原因是不划算!

我們按畝產1500斤算,那就是增產150斤,一斤按0.8元,一畝地增收120元,每畝1個工,如果請人,等於扯平了,白忙活。

但一些大型農場或玉米制種企業一般會去雄。

現在法國、美國等發達國家有一種玉米去雄機,我國也有地方進口這種機械,如新疆兵團農場。

玉米去雄機去雄500-600畝,一天的工作效率相當於120個人,但這種機械價格不菲,一臺幾十上百萬。


雲種養

玉米去雄能否增產是一個問題,即使增產能否增收是另外一個問題。總而言之,普通的農田種植條件下,不建議去雄。

一、去雄有風險。玉米是雌雄同株異花受粉作物,雌穗位於植株的中部,而雄穗位於植株的頂端。正因如此,雄穗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導致散粉不良。①高溫。近幾年,高溫成為制約玉米生產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不僅可以影響雌雄穗的發育,還會引起雄穗散粉不良,嚴重時直接導致雄穗死亡;而且高溫還會加速花絲的木質化,降低花絲接受花粉的能力。②陰雨。玉米生長期間,尤其開花散粉期間,惡劣天氣頻發,有時陰雨連綿,導致大量花粉無法完成受精作用,影響玉米的結實性。③雌雄不協調。這個問題不僅是雌雄花期相遇而且還包括雌雄協調生長。花期相遇就是花粉和花絲能共存,而協調生長就是雄穗散粉與雌穗花絲向外生長協調相伴而生,這樣才能保證新鮮的花絲接受到新鮮的花粉而完成受精過程。去雄後的玉米植株雌穗發育要比沒有去雄的吐絲快,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二、增產不增收。不可否認,研究表明玉米去雄後可以提高10%左右的產量,但投入也較大。目前人工去雄仍然是主要方法,去雄成本較高。一是農村勞動力較缺,二是人工去雄一般在上午10至下午4之間進行,田間溫度較高,工錢較貴,一般需要80以上,甚至更高。假如畝產1000斤,那麼按增產10%計算,玉米單價按1元/斤,一畝地增收1000*10%*1=100元。那麼減去人工費,只剩下20元或更少的收入;即使不請工人,自己忍受高溫天氣去雄,如果方法不對,反而會適得其反。因為據相關研究,去雄穗時,若雄穗帶一片葉則會減產3%左右,兩片葉5%左右,三片葉就達到10%左右了,而且去雄很累的,一般老年人吃不消。 所以,目前大田玉米生產中不建議去雄。當然玉米制種田必須去雄,這是原則問題。


未來農業工作者

20、玉米去雄可以增產多少?為什麼絕大多數農民都不去雄?

曾經在西北制種基地時候,聽我的師兄1983屆的司先生說過這麼一句話,玉米的生殖生長所需要的營養要大於營養生長所需要的營養!

在花粉夠用的情況下,間行去雄,理論上來說,確實有增產,通風,透光之功效!但是達不到那種跨越式質的提高,一畝地增產個一百多斤還是有可能的。

但是,前提是但是,增產能否增收?以每畝地一百斤增產計算,以參考遼寧市場糧價為例,一畝地也就是增收不到100塊錢,都不夠人工成本費用,另外玉米開花都在暑期,天氣炎熱,還容易中暑,並且玉米長勢還高,不容易實施田間操作!現在很多農民都是春天種地完事就都外出打工了,工地上多幹一天遠遠比多打那一百斤玉米掙錢多多了,剩下家裡基本都是老弱病殘,婦女兒童等,更沒法去雄了。沒有達到土地集約化管理,所以很難用大型設備來去雄,高額資金購買一個不太實用的機械設備,投入產出不成正比,所以很難實施下去!所謂的沒賬算。


揚大夫

玉米雄穗在生產花粉的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營養,去雄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人為營造田間小氣候。提高產量10%左右,但是操作不當會得不嘗失。下面介紹一下正確的去雄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適時去雄:待雄穗抽出6一7Cm時為最佳,過早手握不著,過晚一但撒粉已失去雄的意義,且拔時廢力。

二去雄時間:玉米雄穗抽出時氣候比較熱,很多人為了貪圖涼快,早上很早就下地,這是錯誤的,因為早上潮溼原因不易拔出雄穗,且易帶出最上一片葉,如果玉米失去這片葉會減產5%,所以應在上午十點以後,下午2點前進行,此時氣溫高,撥出容易,且傷口瘉合快,病菌不易侵略染。

三去雄量:以留四周,中間隔行或隔株為宜。去除總量應達40一60%才能達到效果。

只傳正確的農技知識,不能解決合不合算,願不願去雄是每個人的決定。





王志博10

玉米去雄可以增產多少?為什麼絕大多數農民都不去雄?

農民在種植過程中,為了提高種植的產量,往往會將一些多餘的新芽或者枝蔓剪掉,從而達到增產的效果。而玉米去雄其實也是一個道理,去雄的作用同樣可以達到增產的效果。然而對於普通種植戶來說,去雄比較費力費時間,而且在時間上有限制。所以很多農民嫌麻煩或者覺得沒必要就沒有去雄,其實他們也是有算過賬的,去雄花的人工成本和去雄之後的增產量,其實基本持平,等於白費力氣,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去做多餘的功夫。

去雄的好處

1、玉米去雄可以減少雄穗的養分消耗,為雌穗的成長髮育騰出更多的養分和水分,從而讓玉米生長更加迅速,顆粒更加飽滿,從而達到增加產量的作用。

2、由於雄穗生長在頂部,吸收了大量的陽光,遮擋了雌穗的陽光。去雄之後,玉米的頂部更加通風透光,徹底改善了整株玉米的光合作用,從而達到增產的效果。

3、減少了病蟲害的危害。由於雄穗比雌穗更早發育,而且又處於頂端,容易招來害蟲啃食,這樣一來,害蟲在雄穗中產卵,等到孵化之後,必然會啃食其他部分,造成整株玉米被害蟲侵害。所以去雄可以將害蟲帶走,減少害蟲的威脅。

那麼我們來看下為什麼農民不願意去雄?

由於玉米的品種不一樣,畝產量和種植密度都會有所不同。玉米的產量不是絕對的,要根據土質、種植密度、地形、氣候等等因素來看。普通玉米種植畝產的差別比較大,一般在800-1700斤左右。而按照平均值來算,玉米畝產算1300斤左右吧。

去雄之後每畝最多增產140斤左右,按照往年玉米收購價8毛來算,一畝增加112元收入。而如果家裡勞動力有限,那麼必須要請人去雄,一畝一人一天100元工錢。算下來,一畝地就多賺12元,就算你有10畝地,總共加起來才120元。這樣大費周章,到頭來也賺不了幾個錢,還不如不去雄。

去雄的注意事項

如果種植面積比較大的農民,去雄最好組織多一點的人同時去雄,因為如果時間沒有掌握好,對玉米授粉不利,反而容易減產。而且玉米去雄也是隔行的,不是所有的玉米都要去雄,否者也會影響區域授粉。所以玉米種植面積大,人力少的家庭應該考慮清楚,是不是有必要。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少三番],謝謝大家


少三番

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作者從事農業技術推廣近30年,接觸了許許多多的農民朋友,也接觸了形形色色的農口人士,但是:從來沒有一項具體的實地試驗數據,來證明“玉米去雄”的產量是多少?而對照“玉米不去雄”的產量又是多少?!

去雄增產的說法,是從哪裡來的?確切的數據在哪裡?——或許,筆者的“科技資料不夠豐富”,或者筆者“孤陋寡聞”,或者這個“去雄增產”就是一個“以訛傳訛”多少年的謠傳!——因為,只有正規的科研院校的試驗數據再加上若干農民實踐驗證,才算的上是“真正的實用科技”!

——就算“退一萬步講”

這項技術,至少是不被農民認可的技術!

以上觀點,“拋磚引玉”,希望大家各抒己見,有實踐數據的,請留言指教!

“十星科技”給你更新,更真,更好,

請關注“十星科技”頭條號或公眾號“十星農業科技” 或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信箱投稿或諮詢,希望幫助到更多高素質的“智慧型農民”夢想成真 ,幫你在當地三農領域“露臉又增效”!


十星科技

首先玉米去雄可以增產的說法是有相關報道,也是有科學依據的。據2016年安徽日報農村版《玉米去雄 削頂能增產》文章及河南農林科技《玉米去雄能增產》的報道,都證實了去雄增產的說法。從以上兩份報道的數據看,去雄增產的幅度在10%上下,也就是說按照當前畝產1000斤玉米的情況下,可以如果實現去雄可以增產100斤。看起來增產幅度很大,但是如果換算成錢的話可就不多了,按照當前玉米價位每斤九毛來算,不過增收90元而已。這麼下來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農戶不願意選擇去雄的做法了。

玉米屬於雌雄同株異花授粉作物,同大多數作物類似,在生殖階段植株的營養供給集中在生殖生長方面,據報道,拔節前的根莖葉營養分配佔到了全株的83%,雄蕊僅僅佔到17%。而進入雌穗發育後,根莖葉營養分配只有50%,雌雄穗佔50%;當至抽雄時雌穗營養分配佔到70%,而雄穗佔到其餘的三成。所謂去雄增產的理論基礎也就是去掉雄穗之後,減少植株的養分消耗,增加雌穗的營養供給,使得穗子營養供給更加充足,籽粒更加飽滿。

從目前我國玉米生產現狀看,這種增產方式幾乎沒有地區採用。我想這種所謂的去雄增產方式也除了所謂的增收效益低之外,和該技術的普及以及技術的穩定性也存在很多的關係。

一般的實驗來說,都是農業技術從業人員對於雄蕊去雄的時機把握的比較準確,反之農民朋友對於這些技術瞭解並不到位,如果去雄時機過早的話,反而會因為玉米植株無法授粉而造成大面積減產。此外,在玉米去雄之際玉米株高已經比較高,此時進入田間進行去雄操作,對於很多玉米葉也會造成折損,而導致光合下降,所以來說,這項技術也不易在農民中進行廣為的推廣。

這裡是科學興農,為您分享更多信息。


科學興農

玉米去雄肯定有好處,20多年前因為還沒有玉米控旺藥,玉米經常倒伏,為了解決倒伏問題,我便在玉米授粉以後開始去雄穗,俗話說,玉米去了頭,勁大如牛,自從採取了去雄,玉米再也沒出現倒伏,也沒有蚜蟲了,棉鈴蟲也少多了,它們沒有產卵的場所了,後來有了控旺藥才停止這項活動,到底去雄能增產多少,我是說不準,現在玉米不值錢,更用不著去雄了,不夠功夫錢。


就半工半農

曾經在西北制種基地時候,聽我的師兄1983屆的司先生說過這麼一句話,玉米的生殖生長所需要的營養要大於營養生長所需要的營養!

在花粉夠用的情況下,間行去雄,理論上來說,確實有增產,通風,透光之功效!但是達不到那種跨越式質的提高,一畝地增產個一百多斤還是有可能的。

但是,前提是但是,增產能否增收?以每畝地一百斤增產計算,以參考遼寧市場糧價為例,一畝地也就是增收不到100塊錢,都不夠人工成本費用,另外玉米開花都在暑期,天氣炎熱,還容易中暑,並且玉米長勢還高,不容易實施田間操作!現在很多農民都是春天種地完事就都外出打工了,工地上多幹一天遠遠比多打那一百斤玉米掙錢多多了,剩下家裡基本都是老弱病殘,婦女兒童等,更沒法去雄了。沒有達到土地集約化管理,所以很難用大型設備來去雄,高額資金購買一個不太實用的機械設備,投入產出不成正比,所以很難實施下去!所謂的沒賬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