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宗盛的唱功?

晨曦雪落

回答問題之前,先強推一波李宗盛的新歌《新寫的舊歌》,這是寫給他去世的父親,總結“中國式父子”的催淚大作。

李宗盛應該是華語樂壇上位於金字塔頂端、最不需要考慮唱功的那一小撮人之一。況且,李宗盛的唱功本身就被嚴重低估了。。。



許多人都認為用唱功來衡量李宗盛沒什麼意義,單憑著經典等身的創作作品,就足以令李宗盛樂壇流芳,更何況他一開口,就是滿滿的故事與滄桑。

舞臺上唱歌的李宗盛,慢慢的就演變成了一種符號,只要他還能唱得動,就足矣!

就像鏡頭前面的張柏芝、高圓圓,她們不需要任何表演的成分,只是站在鏡頭前面微微一笑就夠了。

其實這個觀點大謬,認真論起來,李宗盛的唱功還是蠻不賴的,放在整個樂壇上,比上不足不下有餘。



單論唱功,用縱貫線的老隊友來衡量的話,那麼上就是周華健,下就是羅大佑咯。

拋開“李氏唱法”的精髓、他自成一格的唸白來說,對比一些蹩腳歌手,李宗盛的音域寬、穿透力強,音色很有感染力,再加上他唱得都是自己寫的歌,表達出來更純正。

(跑個題,華語樂壇的演唱會,能全部演唱自己創作的歌撐下全場來的歌手,真的沒幾個,李宗盛是其一)



最後拿老李寫的《當愛已成往事》男女合唱版舉例,跟天后林憶蓮飆歌,李宗盛沒掉線。


好歌獻給你

李宗盛從來就不是一個唱將。

華語樂壇唱將也不少,黃綺珊能用自己的soul唱法征服大量的聽眾。香港的陳奕迅張學友可以用自己的音樂被封為兩代歌王。

但是,作為音樂人,歌手有著巔峰的演唱技藝不是唯一的路。羅大佑同樣是一代華語樂壇的領軍人物,但是在他最近的採訪中他也評價自己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但這不影響他唱《光陰的故事》、唱《童年》、唱《知乎者也》並把他們變成經典。


李宗盛最具特色的是唱商

亞洲人的聲帶機能是整體上比歐美人差的,但是亞洲人的音樂有時在唱腔上有自己獨特的特色。李宗盛羅大佑這樣的音樂人也強在唱商上,最能說明的就是他的唸白唱法。


在李宗盛的一張專輯的錄製時,李宗盛想在自己的一段旋律中放入更多的歌詞,而怎麼唱都唱不好,錄音棚的老闆推薦他加進去一些唸白的唱法,結果沒想到效果很驚喜。臺灣樂評人馬世芳評價這種唱腔:“咬字、轉音、呼吸都專心一致讓人覺著誠意十足。


另外很多瞭解李宗盛的人也知道,他是一個“情種”,在戀愛期間尤其高產比如他的《生命中的精靈》。很多作品都是他自己對自己戀愛中心境的真實寫照。音樂這東西,有時真的就是天才的靈光不斷閃現。他的對音樂的領悟,都可以化作他作品中的言語,這就是他唱商的魅力。

即使李宗盛不是一個巔峰的唱將,但他的唱功是依舊值得被肯定的

以前我也會學著別人去分析歌手對高音低音的把握多出色,然後拿幾個歌手出來比較,後來我覺著這個事兒其實挺幼稚的。


媒體對我們一直有一個誤導,在《歌手》上尤其的深。其實想來,不過是因為每個音樂人因為唱自己的作品數量有限制所以自己束縛了手腳,個人作品能散發的魅力有限,因此只能在唱功上或者顯而易見的高音上突破。而音樂能散發魅力則可以參照GAI唱的《滄海一聲笑》,他本身也沒顯示出來什麼巔峰唱功,但是嘻哈與中國風的珠聯璧合,讓他這首作品在各個平臺上一片好評。


我覺著李宗盛和他的作品,就好像漫威宇宙中的雷神和他的錘子,他們在一起就能散發出感染人心的力量。畢竟一年又一年多少人聽了《山丘》為賦新詞強說愁,又有多少人聽過《山丘》而有感於生活。


其實仔細講來,李宗盛屬於唱作人。

他的名氣,是他為自己和別人創作的作品以及個人嗓音引起樂迷的共鳴的和力造就的。演唱機能縱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一份音樂創作者的心。誰又能說鮑勃迪倫的唱功不行呢?



朝陽市群眾

李宗盛:“希望你們聽懂我的歌,卻不用像我經歷得這般多。”

聽他的歌是在小學的時候,而知道李宗盛這個名字是從《真心英雄》開始,現在想想還記憶猶新。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句歌詞也曾被我無數次使用在小學語文作文裡,瞭解他之後,便逐漸喜歡上了他的音樂。

對於他,我覺得最大的感受就是很接地氣,因為他的歌詞講述的都是最平凡的事情,生活氣息特別濃厚,很容易打動人,所以大家對他的評價普遍很高。

不過談起他的唱功,很多人都覺得不是很出眾。但是我想說他的唱功絲毫不遜色於其他人,大家可能低估了他。如果說他沒有唱功,他用什麼打動人。歌詞再好,如果唱不好也不會有人願意買單。然而很顯然他的歌很受歡迎,足以說明他的唱功很好。他的聲音極具特色,很樸實,很容易將人帶入他的世界裡。比如他的《當愛已成往事》、《山丘》等等,都深受大眾喜歡。

總而言之,我覺得李宗盛的唱功很好,我也很喜歡他,你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