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方多祠堂、有族譜,而北方很少見到祠堂?

131963876

南方我瞭解不太多,有沒有祠堂不太清楚。我身處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我們這裡也有祠堂,但並不是每個村都有。有的村姓氏比較單一,就會有祠堂。姓氏比較雜的村莊,祠堂就很少或者沒有。

我想這跟經濟發展有很大關係,近代北方公國多災荒兵亂,老百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能生存下來就是件很艱難的事情。就沒有人有這個心情去建祠堂,但是在近代,北方農村的宗族觀念還是非常強的,單一姓氏比較集中的地方,就會建有祠堂。

南方地區經濟相對發達,近代的戰火和兵荒也比較少,再加上南方本來就是物產比較豐富,一切上層建築都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有了經濟基礎,建祠堂就會容易一些。

最近我到偃師市緱氏鎮丘合河村,那裡投資幾個億,建了一箇中華丘氏宗祠,殿堂林立氣勢恢宏,據說是全球的丘氏子弟集資興建的,有的人一捐就是一千多萬,但捐款多的多以南方人為主,如果單憑當地丘氏的人來蓋,估計蓋個像平常老百姓家那麼大,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這都是在宗祠外面廣場上拍的,後面還有依地勢而建的三進殿堂,分別供奉著姜子牙等先祖,因時間關係,我沒有進去,應該建的比較高大上吧!


史海輕舟

對這個問題已有很多朋友回答了,但因多年來在各地做田野,研究也多涉及,所以體會可能多一點,寫幾句與感興趣者分享。

首先,問題問的是南方,答者多有答華南,這個還是應該區分一下,不然就不嚴謹了。華南通常包括廣東、福建、海南和港澳臺地區,在這些地區,修祠堂和編族譜的情況的確比其它地區普遍,但是,這裡面的客家人地區修祠堂的要略少,即使在珠江三角洲,沙田區和民田區的祠堂情況也不一樣。

而南方這個概念歧義就多了,可能指長江以南,也可能指淮河以南。就以長江以南來說吧,現在看到湖南、江西的祠堂多一些,但族譜更多,而江南地區祠堂更是極少見了,族譜卻還有。說明在這些地區,革命把祠堂都掃蕩了,並不表明以前很少。但在其它南方地區,比如西南的雲貴川,就不好說祠堂比北方多了。

其次,再說北方。北方也很不同,山東的族譜就比河北、山西、陝西這些地方多啊。河南我跑得不多,不敢隨便說。山東一個縣找到幾百部老譜還是不難的——順便說,有的回答說某些統計中國家譜多少萬部,這個統計沒有意義,因為根本不知道在私人家裡收藏的有多少,也不斷地有人在新編族譜。

那麼,為什麼華南還能保留那麼多祠堂呢?其實,這裡不止是保留,而且在百姓的生活中還活著。我們去過徽州旅遊的人都知道,那裡也有好多祠堂,好多族譜,但是,差不多都死了,都是供參觀用的空房子了。所以,這個問題問的應該是——

為什麼華南地區的宗族力量還活著?

已有答友說到明代嘉靖年間的“大禮議”推動了宗族在庶民社會中的發展,但為什麼在有些地方就蓬勃發展,有些地方就逐漸偃旗息鼓了呢?關鍵在於它對這個社會有什麼作用,光看族譜序言裡“敬宗收族”那套儒家理論是看不明白的。在華南,宗族可以用來對付國家的稅收,所以清代才有“糧戶歸宗”的辦法;宗族可以用來集資做生意,所以後來的東南亞有許多家族企業;……總之它是一種有用的建構,是為了解決他們當地的具體問題而發明出來的,所以即使拆毀了還可以再建。

那麼北方的許多地區,這套制度似乎用處不大。有答友說,宗族和族譜對移民站穩腳跟有用。的確沒錯。但站穩腳跟之後呢?這東西就沒法可持續發展了?北方歷史上也有許多大規模移民,但不一定靠建祠堂,建廟也可以。重慶的移民建的是八省的會館。至於北方地區的人憑藉怎樣的社會組織去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那就是另外的、需要做很多研究的話題了。


趙世瑜

十一因為加班,所以沒有來得及回覆各位評論,鑑於評論中的爭論,在這裡統一回復一下。 為什麼會在文中認為南方家譜數量相較北方多。當前,關於南北方族譜數量還沒有明確的統計,但當前最全、最系統的已出版的家譜目錄當屬《中國家譜總目》,其蒐藏了608個姓氏超過70000部家譜,其中以王、張兩姓為例,分析出王、張兩姓家譜至今存世二千多種家譜,其在各地區的分佈,浙江、臺灣、湖南、江蘇、福建等名列前茅。王、張兩姓為中國大姓,其家譜分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其他姓氏家譜的分佈規律,正是基於這個推斷,才會有南方家譜相較北方為多的判斷。當然,《中國家譜總目》由上海圖書館聯合中國國家圖書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協會等國內外44家圖書館、檔案館等組織編寫,也會存在疏漏,但很難完全計算出當前家譜總數,如果要進行南北的比較,《中國家譜總目》是現存已出版的最好的統計資料。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首先梳理什麼是族譜以及族譜的發展。

族譜有多種稱呼,如家譜、宗譜、家乘、家史、支譜、墨譜等等,目的是為了“辯昭穆、明世系”。

最早的家譜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先秦為家族制時代,以宗法制與分封制結合進行統治,其設置專門官職修家譜。秦朝統一之後,直至兩漢,家譜體例有所發展。至魏晉時期,門閥士族勢力極度膨脹,以九品中正製為核心進行選拔官員,重視血緣門第,而血緣門第考察依據就是家譜,故修譜之風極為盛行,“人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是時,族譜仍然為官修。唐初,家譜仍為官修,唐太祖曾組織修纂《氏族志》,打擊了門閥勢力,武則天時期,進一步修纂《姓氏錄》,並且,科舉制度的實行,庶族百姓也能通過科舉為官,魏晉時期的門閥士族遭到沉重打擊。

及至宋代,一方面魏晉時期所留下的家譜極少,另一方面,門閥士族不復存在,在加上科舉的盛行,庶族地主地位上升,故家譜逐漸由官修轉為私修,成為士大夫敬宗收族的手段之一。宋代家譜纂修體例最完備的是歐陽修和蘇軾,其奠定了後世家譜的基本範式,被稱為“歐蘇二體”。

宋以後,特別是明嘉靖大禮議以後,允許民間祭祀高、曾、祖、父四代,民間宗族組織逐漸完善,家譜的修纂也深入到民間。

再回到題目上,北方家譜較少,確切的說應該是明清及以後北方家譜較少,其重要的原因可以歸結為戰亂,而其轉折點就是魏晉南北朝以後。

由家譜“辯昭穆、明世系”的目的我們知道,早期的家譜編纂者主要是漢族人民。兩漢以後,中國進入一段動盪時期,雖經過西晉短暫統一,但不久即陷入動盪,中國北方戰亂不斷,北方諸多士族紛紛南遷,並在南方模仿北方僑置郡縣,因此這些南遷士族保留了修家譜、聚宗族的習俗,在南方開發過程中,把這些傳統逐步傳承下去。而此時的北方,戰亂平息之後,百廢待興,不同族群之間呈現出多樣性,修譜傳統不是很興盛。

另外,經濟因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魏晉以後,中國經濟中心逐漸南移,北方經濟雖有所恢復,但逐漸被南方超越。隨著南方經濟的發展,其文教也越來越興盛,南方人有實力也有精力進行宗族組織的建設,並且修纂族譜等宗族組織活動,也是彰顯家族實力的方式之一,而北方人則缺乏一定的經濟條件。


楚邾

族譜是一項“文化建造”工程。所謂“盛世修譜”,為的是為家族立傳,族譜並不能等同於事實真實,而是用來建構身份的文書。往往強調的是漢人的身份。

每個族譜開頭就是史遷祖記載,例如很多漳州人會提到祖先是陳元光將軍,但正史上並沒記載過這個人物。雖然民族遷徙是不爭的事實,但其源頭可能都是在亂追。

族譜有真有假。看族譜世系怎麼看真假:一脈單傳一般是假的。名字漂亮的一般都是編出來的。臨近的四五代是真的,再往前追溯可能是假的。

北方也有族譜,但是沒有南方多見。那麼南方對族譜的強大需求是什麼?

南方族譜的製作多是為了強調漢人身份認同,樹立身份的合法性。

日本學者漱川昌久教授認為,族譜真實的或虛構的記載根源,絕不能僅僅歸結為對某種榮譽的滿足,而在於人們對自身及自身族群的歷史思考。而族譜的編篡就是宗族給予本族成 員用以證明其社會身份和社會權利的特殊資源。確立本族的歷史地位,不僅是 為了證明本族的現實地位,而且還是為了建立整個宗族的文化價值基礎。

華南宗族興盛,祠堂林立,族譜豐富,這些現象是從明清開始的。明清時期,北方地處政治中心周圍,自然不用強調自己的漢人身份。而南方遠離中央,而且地方蠻夷動盪,有一個建構合法身份的需要。權力中心在北方,他們的記憶就往北方追溯。

與北方相比,南方更需要族譜這種證據來表明自己的無害,畢竟如果把祖先追溯到南越“蠻族”,沒有正統身份,很可能遭到清理。建立正統性、合法性的東西,是南方社會普遍轉變的過程。同時儒教慢慢佔主流地位,建立孔廟,推行教化。這個過程的結果造成了現在的南方漢人的形成。族譜、宗祠從原先身份象徵的符號已深入到他們日常生活的實踐中。


韓福東

以前在廣州待過幾年,去過陳家祠,感受最深的就是人家那種宗祠文化的傳承和家風家訓的延續,讓人感受到了一個民族精神的延續。

南方祠堂多,家譜多,尤其是一些大姓,比如劉、陳,李、張等。為何南方的祠堂多家譜完整,而北方的少,首要原因就是戰亂。

1、歷史上自秦以後,中國發生過幾次大的戰亂和分裂,而且都是來自北方的入侵。自黃帝和炎帝統一華夏部落後,所居住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陝西關中和山東南部。其他地方都不是華夏部落的發源地。而秦統一六國後基本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大輪廓,漢更是將這一輪廓固定下來,並確立了漢文化和漢民族。

然而自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北方的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侵入中原,一大批的中原貴族遷徙南方,給南方帶去了農耕文化,也帶去了漢文明。其實仔細看,尤其是廣州的土著居民和漢人還是有一定的差別。這次衣冠南渡,讓漢文化得到保存和延續。而北方的戰亂也讓漢文化收到摧殘。

但是,北方少數民族由於文化落後,在入侵的同時,必然會被先進的文化同化,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第二次就是唐末黃巢起義之後,五代十國時期,中華民族再次陷入大分裂。這也形成中華民族第二次大融合。

自宋統一南方後,與北方的契丹形成對峙。而從漢唐到兩宋,周邊的吐蕃、回紇、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不斷與漢族發生衝突、交融,這也是一些象徵家族文化的實物,比如祠堂和家譜受到摧毀或遺失。特別是北宋、南宋接連亡於女真、蒙古等少數遊牧民族,讓先進文明受到野蠻踐踏。而相對來說,南方受到的衝擊比較少,也就保存的比較完整。

2、皇權更迭頻繁,而古時又忌名諱,導致家族家祠收到影響。比如,贏姓在秦統一六國後是大姓,但秦滅亡後,這一姓氏逐漸消失,以至於現在幾乎很少見。一部分是被滅掉,另外就是後代都改姓隱名埋姓。比如大明滅亡後,清皇帝對朱姓趕盡殺絕,使得朱家後人不得不改姓。同樣,清亡後,愛新覺羅家族也都改稱艾姓。另外,就是有些帝王比較矯情,自己的姓氏或者名字別人不能用,犯忌諱,逼迫改名換姓,試想亂世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誰還會昂著頭去延續家譜。

3、北方的天災人禍多於南方,造成不得不大範圍遷徙。天災人禍包括地震、洪水、泥石流、乾旱、蝗災、鼠疫等等,為了生存不得不大面積遷徙。而南方相對來說,水泊眾多,物草豐盛,生活也相對安穩,人口流動少。這也是家祠能夠完整保存的一個重要原因。


長安那片月

我是南方人,徽州府人。我沒有去過北方,學識也很淺,所以,我就不說北方的事。

在我們徽州大地上,語言十分複雜十里不相同,有的上下村就是完全兩樣的語言。如果是一個外鄉人初來乍到,他就會很為難,因為同時學會兩種不同的語言是很困難的。

過去的徽州很窮,老百姓的生活很是艱苦。因為山多地少,糧食不能自足,雜糧和野菜就成了維繫生命的重要食物。在這樣的環境裡就有了“皋徑隱裡,不必談起”“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等鄉語。從這樣的鄉語中,我們就不難體會到當時的徽州生活和徽商。

徽商的發源就在這樣的環境裡被迫產生了。一班接著一班,一群拉著一群順著新安江順流而下,沿著徽杭古道直奔蘇杭,把徽州的桐油、毛竹,樹木、茶葉、菊花、中藥等東西運往全國,又將蘇杭糧食運回徽州。就在這運來販去的過程中,掙到錢的人就逐步發展成了後來聞名於世名垂千古的徽商。

在徽商隊伍中,有很多掙到錢的大老闆,都在家鄉發起了很多公益事業的建設,道路、河壩、農田,當然也包括宗祠的建造和發展。基於當時的徽州生活,很多人能找個填飽肚子的長工,就已經是很慶幸的事了,如果到年終還能拿上 一點報酬的話,以當時的禮節是要跪謝的。再加上當時的宗族裡也有出工出勞的規定,建造一座宗祠哪怕用十年時間也是一個值得的光宗耀祖的事。

就這樣,在徽商、地方官員、宗族宗規和群策群力的貢獻中,大大小小的宗祠就這樣發展起來了。


君子有皋1

我說兩點原因,首先,北方自古多戰亂,古代任何一次朝代更迭,幾乎都伴隨著北方地區的常年血雨腥風,五代十國時期更是連年戰亂,每隔幾年就改朝換代,老百姓民不聊生,破壞嚴重,別說祠堂了,北方的古村落古建築相比南方都要少很多。而且這種破壞還會滲透到文化層面,北方很多地方的傳統習俗都丟了很多,遠比不上南方。

再者,自安史之亂後,經濟重心南移,北方經濟實力下滑嚴重,且北方多天災,再遇上連年戰亂,在很多地區經常出現人口為零的情況,比如明朝初期洪武年間,戰亂剛剛結束山東就遭遇大旱,人口銳減,無奈之下只能從山西移民,所以今天山東西部很多地區的老百姓都是在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大槐樹下遷徙到山東的。幾百年後,民國時期,東北人口稀少,山東地區又民不聊生,使得無數山東人闖關東,今天的很多東北人都是山東人的後裔。“頻繁的人口流動,可能就會導致很多人失去對於家鄉的歸屬感。

“倉稟實而知禮節”,老百姓日子過好了才有心思考慮精神層面的事,考慮給祖宗建祠堂的事,南方少戰亂,人口多為從北向南遷徙,而極少從南向北遷徙,因此生活相對穩定,再加上富庶的經濟條件,自然有條件在精神層面去追求更多。但在北方就不同了,很多時期老百姓都只能掙扎在生死邊緣,先不說有沒有心思想起祖宗的事,就算有心思,估計也沒錢建祠堂。


耶律蕭

所有回答基本胡扯。此事歸咎於文革和破四舊。我是經歷者。文革期間毀祠堂,滅家譜,北方轟轟烈烈,表忠心很徹底。南方對這次毀滅中華傳統文化的事,態度就是忽悠一下。你讓我毀祠堂我就做做樣子,騙一時是一時。你讓我破四舊,家譜藏起來,忽悠一下,沒了。北方政治衝動害死人。南方沒那麼多政治熱情,不好忽悠。


二毛18651517

因為儒家文化世俗化或者說平民化主要是從宋代開始的,宋代理學的興旺發展推動了民間宗族的發展和凝聚力。



代表性的有范仲淹等人的興辦義學,義倉賑濟教育族人,因此兩宋時期中國出現了很多詩書傳家的世家大族但不是以前的門閥而是通過科舉做官或者是理學而得以提拔。著名的有四明史氏家族,呂氏家族等。

南宋大儒朱熹更是重視儒家原理思想的平民化與傳播,因而南方相較於北方更加深受理學的薰陶浸染,當時北方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等地大多為遼金控制,因此更多受北方的遊牧民族影響,更加崇奉的是佛教。
不難理解南方為統治中心或重要文化中心,多大族聚居,深受理學影響,因而祠堂自然很多了。


木也潛心

本人南方人,在河南上的大學。只不過在這裡不能以偏概全看待這個問題,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對這事的認知和看法。

首先,先跟大家分享下家族遷移史。本人本家姓張,家中也有族譜。族譜所記載的並不是很久遠,最遠只能追溯到嘉慶年間,距今大概也就200多年了。之前祖輩是輾轉在廣州佛山等地,到了咸豐時期,祖輩就遷到了廣西合浦地區,後來又遷到現欽州。由於好奇,當時就網上查了下廣東張姓的遷移史,發現這一支是從上饒遷徙過來的,不用多想,上饒的這一支是從中原地區過來的。那麼整個遷徙的過程就這樣。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問題。為什麼南方多祠堂,有族譜,而北方這方面就比較少。

第一,從南方為什麼多祠堂回答。

根據歷史上的人口遷移上看,大部分南方人都是從中原地區,也可以說是黃河流域地帶遷移過來的。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對於"祖根"的重視程度,不能僅僅說是一種文化,更是埋在心中的千年信仰。而且在部分南方人中,有的因為中原地區的戰亂,逃荒,而勇下南方尋求生計,有的被貶謫,服勞役兵役等等各種原因,在這類人中,由於離家千里,思家之切。都說家是港灣,家是歸處。可是此生可能不再歸還,所以建造祠堂,祭念先祖成了必要。有祠堂,就已歸家。這是南方祠堂多方面的原因之一。而對於北方祠堂比較少方面,我覺得更多的是因為他們覺得"祖根"就在此處,家中設靈牌就行。即使是比較大型的祭祀活動,管轄區域內都有統一的地點。而這一點與南方祠堂就不大一樣,南方更多的是以族姓設祠堂,而北方以區域設祠堂,所以祠堂分佈的就比較少。(知識淺薄,有猜疑或其他想法,還望在評論區補充,相互學習下。)

第二,關於族譜方面。

並非南方多族譜,北方也比較多。我認識的有部分大學同學家(河南人)也有族譜的。所以在族譜方面有以下觀點:一是,文化程度。能夠寫族譜的家族,祖上肯定是不乏文學之士。像我家族,族譜是由一位秀才編寫的。雖說秀才在我們看來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對於那個時代,也算是有才之士,識字之人。二是,家族名望。大家族更注重祖德傳承,而且又有經濟上的支持,所以編寫家族譜方面,並不是很難的問題。但對於一般平民百姓家族,能夠平安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能夠交稅留餘,一族平安就足夠了,族譜方面自然也就沒多想。三是,祖上有家譜,但因分支多,流落其中一支上。

以上就是個人的一些認知和看法,歡迎廣大條友多評論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