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中学物理教师易连斌:名师的“根”在学生身上

白塔中学物理教师易连斌:名师的“根”在学生身上

白塔中学物理教师易连斌:名师的“根”在学生身上

【人物名片】

易连斌,198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物理学系,中学物理正高级教师,白塔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南充市中学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南充市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南充市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学生学习报社》“物理学科特约撰稿人”、“高坪区中学物理兼职教研员”,“南充市物理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西华师范大学物电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5年,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易连斌回到母校白塔中学教物理。读高中2年,教高中33年,易连斌在白塔中学度过了35年时光。作为四川省骨干教师、四川省名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正高级教师,他用自己的教育经验,探索答案并不断论证:名师的“根”在学生身上。真正的名师可以影响一个学生,一个班集体,一所学校师生的成长,甚至对一个地区的教育产生影响。

白塔中学物理教师易连斌:名师的“根”在学生身上

对学生:充满责任心、爱心、耐心

从教33年来,最大“官”是物理教研组长的易连斌,一直工作在三尺讲台第一线。

2003级1班学生贺镭铭获南充市理科第一名,考入清华大学。2003级3班学生陈波、2006级学生周奎、2009级学生杨巧,考入北京大学。2012级所教学生103人考入重点大学,2015级所带二类班学生谌佳美,高考物理高坪区第一名……易连斌教出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物理及物理研究工作的更是众多。

这些学生成长、成才的背后,离不开老师的关心关爱。正如陈波说,“进校时我的奋斗目标是四川大学,后来想考浙江大学,最后考上了北京大学,没有老师的关心、关爱,我是没有今天的。”

在易连斌看来,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及竞教课的获奖者,是名师的一般要素,真正的名师是能通过教学活动中的“六认真”,把每节平常课上精彩,在平凡的工作中始终如一,在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高度责任心和爱心、耐心。

带班级:平等对待不偏爱

易连斌看来,名师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有自己先进的育人方法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方式,要能在教育教学的某个领域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无论是班主任工作或是教学教研工作,总有拿得出手的绝活。

多年前,在一届新生入校时,易连斌作了题为“我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小调查,一位学生回答“平等对待不偏爱”,这句话深埋他心中,也成为他后来和学生打交道、管理班级的一个教育坚持。

这些年来,他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他个人获评“四川省最具风采班主任”。“一个教师,也许你名声小、名誉也少,但如果你教过的学生在几十年后还记得你,觉得你影响着、导引着他的一生,你就是学生们心目中的名师。”在易连斌看来,真正的名师可以影响一个学生,一个班集体,一所学校师生的成长,甚至对一个地区的教育产生影响。“名师拥有渊博的知识,能够铺垫出学校丰厚的底蕴。名师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在一举一动中会影响整个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名师有积极的探索精神,能够带领教师群体向前发展。名师有高尚的师德和仁爱之心,能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白塔中学物理教师易连斌:名师的“根”在学生身上

做科研:33年教育教研硕果累累

喜欢科研,易连斌从1991年就开始写科研论文。当年写的论文《水-玻-玛定律实验的最佳润滑剂》1995年发表出来。而此前,他关于这一定律的另一论文《验证玻-玛定律学生实验的研究与改进》,已经在1992年发表,并获得南充市三等奖。

白塔中学物理教师易连斌:名师的“根”在学生身上

传帮带:把教育教学成果转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

谈到培养青年教师,易连斌也有一番经验。他会告诉青年教师,名师也是普通人,面对人生的坡坡坎坎,要学会随时唤醒自己的职业意识,能自觉投人到教育科研之中,找到职业快乐,不断提高德行和修为。然后用“德行和人品”去引领学生,用自己的个人修为和专业素养去征服学生。他指导本组青年教师钟启芳,张瑶先后荣获四川省普通高中教学竞教省一等奖。还先后指导物理组优秀教师任春梅、蒲廷正、张长春等发表多篇论文。

在教学实践中、教研活动中,易连斌常和青年教师分享,作为学校的教学主体,一线教师要有强烈的个人成长愿望:做受人尊敬的教师,突破自我,加强自身修养,凸显人格魅力,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向教学型名师发展,向教研型名师发展,向专家型名师发展。

易连斌承担的四川省名师课题《关于中学教学名师成长共性的调查研究》于2016年3月结题。他以四川省首批中学物理名教师为蓝本,分析研究和总结了教师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他感言道:“名师的根在学生身上,只有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真切地让每一个孩子进步,才有育人之实。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需要教师为自己设置奋斗目标,不断挑战突破,使自己得到全面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