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速巡航和自己穩住油門行駛,哪種駕駛方式省油呢?

磊哥視角

汽車的定速巡航,實際的原理很簡單,就是一個判斷、控制、再判斷、再控制的過程,簡單的說就是行車電腦讀取汽車速度傳感器的速度值,時速超過設定值就會減小節氣門開度,時速低於設定值就會增大節氣門開度。



自己穩住油門行駛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實現定速巡航,很多人認為腳的控制精確度不如電腦,當然人的腳不可能恆定持續的保持一直不變,因此,汽車加速踏板傳感器根據採樣頻率和採樣值,來判斷哪些是有效加、減速意圖,過濾掉不必要的。也就是說,加速踏板的敏感值是經過測試設定的。


究竟哪個省油?

在平直路況,顯然定速巡航更省油,電腦不需要經常變更節氣門開度。

在起伏路況,顯然人的駕駛更具有預判性,比如一個小坡路,緊跟著一個下坡,汽車按照當前時速完全可以過去,沒必要加速維持速度,但是行車電腦就沒辦法預判,只要發生減速,就一定會增加噴油量,維持速度。這樣就會導致油耗相對升高。另外,在下坡路段,當汽車超過設定時速時,有些車型會使用電子限滑,控制車速!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自動巡航是,相對費油的!


眾口說車

分情況而言,定速巡航的意義在於精準地控制速度,而不是控制油耗,如果在道路暢通的情況下,那麼定速巡航對於速度的控制那可是相當精準,而此時人的油門控制可能就會深一腳淺一腳,而達不到真正的勻速,那麼此時可以說定速巡航省油。


其實汽車定速巡航系統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由巡航控制組件讀取車速傳感器發來的脈衝信號與設定的速度進行比較,控制節氣門開啟的大小,來實現對車輛速度的控制。

定速巡航所在位置一般為多功能方向盤上或方向盤後方,其操控也很方便,按下定速巡航開關便可啟動,上撥控制桿或按“SET+”即可提高設定車速,下撥控制桿或按“SET-”即可下調,每次加/減1.5km/h。有些車在速度低於40km/h時失效,需提速再啟動。

控制車速,讓車輛的速度始終符合所設定的要求,這就是定速巡航的工作內容,具體省不省油,不能只從單一方面去看,比如在車多,有起伏的道路上,定速巡航會更費油。車多的時候,你不時要退出定速巡航,降低車速,然後再開啟定速巡航。這個時候,定速巡航為了讓車輛儘快達到設定的速度,會加大節氣門開度,提高轉速,讓車輛更快地提速,這樣做會更費油。起伏路面,上坡時是一樣的道理,定速巡航為了保持既定的速度,會提高轉速。

所以定速巡航在某種條件下確實能省油,但條件較為苛刻,較適合那種筆直封閉式馬路,如果有坡度或者彎道的話,那估計達不到你的預想,而有人說定速巡航最大的好處不是減輕腳的負擔,而是防止跑高速的時候超速。


孫行者救援在線

朱博士回答:如果是相同車速,定速巡航應該省油。我沒有仔細計量過,下面僅是原理上的分析,請評價、評論。

一款發動機在一個固定的工況,也就是說轉速一定,輸出扭矩一定,這時的燃油消耗率有一個確定的數。理想情況下,定速巡航和腳踩油門,油耗肯定是一樣的。

但是在實際行車時,不可能達到這樣的理想狀態。那就是控制發動機的工況穩定性越接近理想狀態,越省油。大家應該能有體會,行駛同樣一段路程,平均車速也一樣,一個油門變化很平緩,一個油門忽悠比較大,油門變化平緩的省油。

我是絕對不相信腳踩油門控制,能比電腦控制更精細。為什麼?看看原理就知道了。

腳踩油門踏板的信號流程是這樣的,人觀察車速變化,通過踩油門來調節車速,踏板上有一個角位移傳感器,發動機電腦採集這個傳感器信號,控制節氣門開度。上圖是油門踏板。

巡航控制的信號流程是,發動機電腦採集車速,根據車速變化,直接控制節氣門開度。節氣門開度變化的大小,通過車速的加速度或減速度作為算法的輸入,控制策略是通過大量試驗總結出來的。下圖是電子節氣門,閥片開度是由電機控制。

大家在評論區說說自己判斷吧!


朱博士白話發動機

關於省油的事情,大家都回答得非常到位,一要看路況,路況不一樣,結論肯定不一樣;二是定速巡航在路況好的情況下,更省力,因為你不用時時注意時速表,深一腳淺一腳地控制車速,也可以避免超速。這個也是當初設計定速巡航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吧,加之實現起來並不需要在硬件上增加成本,所以越來越多的車輛加上了這個功能(在功能上還是需要匹配的,所以這裡不推薦在沒有此功能的車型上後裝,會導致不可預測的安全隱患,切記切記)。但是,國內的實際路況大家也知道,路上各種狀況,導致你會經常需要去設定巡航、退出巡航,有時候這樣的頻繁操作,還不如直接用腳控制來的省心省力,所以在國內這個功能變得很雞肋。又要解放右腳,又要保證安全,定速巡航的升級版來了,那就是自適應自動巡航(ACC)。這個功能太好了,以大眾目前推出的ACC為例,當路況好的時候,你按道路限速設定好巡航速度後,和定速巡航的功能一樣,所不同的是,如果前面有緩行車輛,到了你事先設定好的距離後,他就以前車的速度隨行,而當前車加速超過你設定速度時,他又恢復到設定速度前行。更關鍵的是,當前車停車時,你的車也會停止前行,前車再次啟動,你的車也會自動啟動跟上(如果啟停功能打開,會自動啟動發動機跟上,沒有啟停的就自動跟上)。如此,原來適合在高速公路上使用的定速巡航,使用ACC的時候,在城市裡也能方便的使用,整個過程不必手忙腳亂地倒騰,只要你把握方向即可。當然,大眾的ACC也有他的缺點,其實只能說還不夠智能,比如,你在跟車時,有人插隊,由於只是車身中間有一個雷達,他雖然也能識別,但相對反應會比較慢,會讓你感覺不安全;同時由於駕駛太輕鬆,駕駛過程你會很無聊,甚至昏昏欲睡,從而導致不安全,畢竟方向還是需要你把控的。總體而言,從功能上講,ACC幾乎實現了半自動駕駛,可以大大減輕駕車者的負擔,你要做的就是按限速調整車速,把好你的方向盤即可。當然,既然叫半自動駕駛,你還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畢竟系統也有可能出錯,你還是要在可預見的風險前有預判,並在危險真的來臨前,採取措施避免。上面講的都是大眾系的ACC,各個車廠出品的自適應巡航,名字都可能不同,功能也會有差異,有些甚至剎停車是需要介入的,自己摸索吧。最後,ACC是需要在定速巡航上增加雷達之類的硬件,所以現在基本上在車型的中高配上才有,換言之,你要享受這個功能,你要多準備些銀兩;還有這個所謂的半自動駕駛功能ACC,需要整車廠有高度的能力和質量保證(比如採用BOSCH雷達),目前而言還是選大眾、通用、上汽、廣汽、吉利之類的大廠的車,小廠出品還是算了吧。


噹噹毛毛茶茶

這個問題其實要分情況來討論,不能一概而論,因為路況不一樣,這兩者的適用性也會有所差別,比如下面這兩種路況:


● 跑平路,省心+省油

打開定速巡航開關後發動機ECU會接到信號,同時參考變速箱、車速傳感器和設定速度進行計算,最後調整節氣門開度和變速箱等控制單元對車速進行調整,實現巡航。

所以如果是在平路上行駛,比如路況良好的高速公路,你用巡航跑個幾十公里或幾百公里,這時候發動機噴油量是很均勻很精確的,無論是理論還是實際表現都是如此,我自己自駕遊跑高速,也用過幾次定速巡航跑,相同的路段,的確是使用定速巡航要比自己用腳控制更省油一些,如果是人操作,深一腳淺一腳的,很難做到比電腦控制更精準,這一點無可非議。


● 起伏多的路段不一定省油

不過對於起伏比較多的路段,比如在上下坡比較多的高速路上,或者是爬山路上,定速巡航可能就不那麼“聰明”了

其實腳控比定速巡航省油,就差在上坡的時候了。人控制油門,如果有經驗的話,在剛剛開始上坡的時候就會提前加大一點油門,保持車輛的慣性,在坡中不必刻意拉高轉速保持上坡前的車速,到坡頂後在利用慣性加油下行;而定速巡航的邏輯很簡單,保持設定的那個車速,電腦發現車輛的速度下降就會用加大油門提高轉速來保持設定速度,如果加油門還不行,就降一個擋位來拉高轉速,油耗自然也就不像腳控油門那麼隨和了。


所以,如果是路況好的大平路,定速巡航的油耗更經濟,而上下坡比較多的路段使用定速巡航,定速巡航為了保持設定車速,加油和降擋等動作會更多,油耗自然也會出現上浮。


富邦E家好車

定速巡航能獲得中等偏上的省油水平,好於一般駕駛者和菜鳥駕駛者,但弱於有經驗的駕駛者。

首先,定速巡航的目標是定速,而非省油,它是為了減輕駕駛員的工作負擔設計的。

雖然理想路況定速可能接近穩定省油工況,但理想路況是不存在的,對於實際路況,定速巡航的恆速控制目標不一定會省油。

和有經驗的駕駛者的有預見駕駛策略不同,定速巡航的策略簡單粗暴:維持恆定速度。

在實際路況,遇到坡道,有經驗駕駛者會根據坡道情況設定非恆速省油駕駛策略,可以更省油。比如下坡後段速度提一些,上坡可以更多依賴動能;比較陡長的坡道,在上坡末端可以完全丟油門,用勢能克服動能減速,再在下坡用勢能獲得動能,因為下坡初速不高,不至於下坡後段勢能轉換動能過多,帶來速度過高,需要剎車減速。在動能勢能轉換上,有經驗的駕駛者可以比定速巡航策略高很多。



同樣,有經驗的駕駛者會根據前方道路擁擠狀況進行有預見駕駛,比如,前方有慢速車輛,有經驗駕駛者會提前根據前方路況制定速度策略:可以提前收油門,用行駛阻力減速,而不是剎車浪費能量;也可以勻速擇道通過,如果可行的話。


綜上所述,因為定速巡航不是以省油為目標,雖然可以附帶次優的省油結果,但有經驗的駕駛者,可以省油為目標駕駛,獲得更好的省油效果,因此在省油上,可以完全打敗定速巡航。


魚眼貓眼鷹眼

兩種駕駛方式,行駛環境不同,油耗也不同。如果在平坦沒有起伏的路段行駛,那麼定速巡航會和黃金右腳控制油門的油耗持平,或者省一點。但是想做到黃金右腳,也是很累的一件事情,需要不斷的根據路況控制油門。油耗低了一點,長途駕駛也是很累的。


而在起伏不斷的公路上行駛,定速巡航油耗就會高於黃金右腳。上坡的時候黃金右腳可以藉著車子的慣性車速適度的情況下加一點油就可以輕鬆上去,下坡的時候藉著慣性即使不加油門車子也會保持一定速度滑出去很遠,感覺車速快要下降的時候,加油門繼續行駛即可。而採用定速巡航的車輛(自動檔),上坡的途中電腦檢測到發動機轉速下降負載增大,這時候電腦會減檔,加大油門來保持速度恆定。而下坡的時候為了保證速度恆定,定速巡航基本上不會像我們人為控制的時候減油門,定速巡航為了保證速度的恆定,仍然繼續加油門行駛。這樣一來走坡路比較多的路段,定速巡航必然比黃金右腳費油。


定速巡航出現的意義是解放右腳,讓長途駕駛更輕鬆。至於哪種方式節油,還要看具體路況的。平路自動巡航勝出,坡路,黃金右腳勝出。


水墨丹青一世情

關於定速巡航和自己穩住油門行駛哪個更省油,我個人覺得兩種模式一樣!為什麼?

定速巡航一般都是高速使用比較多,如果在高速你的腳控制車速能和定速時一樣我個人覺得油耗是一樣的。

如果不一樣,那就是自己控制油門的會燒油一些,為什麼,我們把定速設置為100,當你不能保持一百,你必定踩油門達到100,加油這區間,油耗必然高,在高速均速比較省油,比如:100公里每小時。

我個人覺得是這樣的,我是大軍,一個汽車愛好者,如果你還有更好的答案歡迎在下方留言。


有車有度

單從字面上說油耗高低不是很絕對,油耗的高低跟平時的駕駛習慣,路況,檔位匹配以及車況和配置直接關聯。定速巡航因為其相對均衡的速度優勢,能長時間保持統一路況下速度和電子匹配油門控制的完美結合,比手動檔在操控上和舒適性上亮點很多。定速巡航使用的前提是車輛達到一定速度後才能使用,一般建議在路況較好的主幹道或高速,其道路時速50公里以上情況下開啟,在時速80-90公里是最省油階段。以寶駿730 1.5L手動定速巡航為例,在高速經綜合測試的油耗約為5.5L/百公里,但在城區和一般道路的綜合油耗為7.8L/百公里左右。其次低檔位大油門不光對汽車造成損壞還直接導致油耗飆升……

不過總體來看定速巡航相比手動擋來講油耗的確會低一些,但也要注意其潛在的危險性,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用好了就受益,沒操作好就會受傷……

以上為個人觀點,祝你好運!


後來一家人

所有回答都沒說到一個根本點:定速巡航和人控制勻速行駛,發動機的轉速有什麼不同!這個問題上次就回答過了,這次再回答一次。

有些人居然討論路況,脫題了。這裡應該是對於兩種駕駛方式都是勻速的情況回答,和路況沒關係,只和同樣道路條件和氣候條件,而且前提是同一輛車!

都以同樣速度勻速行駛,電腦控制的勻速行駛的發動機轉速比該工況下所需要的轉速稍微高一點,而黃金右腳駕駛,卻可以做到轉速剛好,有時候可以做到略微偏低,——也就是常說的 拖檔 !這就明顯了,轉速高的肯定比轉速低的費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