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看到學生上課睡覺是什麼感受?

用戶4474641449

教育是我的主業,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問我,看見學生上課是什麼感覺?

咳,三個字――麻木了!

作為一線教師,面對學生上課睡覺,那就象每頓吃米飯一樣正常。

如果某天改吃餃子了,那就象沒有一個學生睡覺,天良發現,變天了。

現在學生上課睡覺太常見了,特別是農村學校,更多一些。

為什麼學生上課睡覺?原因不外乎兩點:

1、老師上課不精彩。

有的老師講課確實不好。

說話乾癟,內容枯燥,整節課都象和尚唸經,沒有一點活氣。

別說孩子,換大人聽這樣的課也打瞌睡。

2、學生厭學聽不懂。

有的學生基礎差,聽課象聽天書一樣,完全聽不懂,跟不上。

感覺讀書不好的孩子也可憐,課堂上不能講話,不能亂動,象坐牢一樣。

學生上課不能影響別人,不能違法課堂紀律,那就只能睡覺了。

作為老師,看見學生上課睡覺,內心肯定不爽的。

一般情況就是老師生氣,提醒,警告,處罰,再生氣,再提醒,再警告,再處罰。

重複幾次以後,學生屢教不改,老師的脾氣漸漸磨掉了。

有責任心的老師,都會對學生嚴格要求。

必須承認,每個班都有一兩個不想學習的學生,油鹽不進,實在爛泥扶不上牆。

老師再嚴厲管教,瞪眼拍桌子都是無效的。

老師是不能體罰學生的,老師的教育手段太匱乏。

對這樣的學生,老師是無能為力的。

也許,讓學生睡覺,是師生相安無事的無奈做法吧。

當然,有能耐的老師,都會以生動的課堂吸引學生。

如果學生睡覺過半,老師就該檢討自己的教學了。

如果頑劣的個別學生睡覺,老師只能放棄,當他透明好了。


小李滔滔


看到學生上課睡覺什麼感覺,當然是第一時間,第一反應是叫醒他,然後讓他站著聽課,這樣就不會困得又趴下睡覺了!

我的地理課基本都是下午,還大都是下午一二節,所以我現在上課,每個班是都會有坐在那兒,卻困的一栽一栽的,兩眼迷離,睜開又似乎要合上的迷迷糊糊的學生。


老師要想專注上課,還同時能發現這樣的打盹學生,還是不容易的。如果發現了,自然請他享受站起來聽課的權利。至於實在困的不行的,索性趴在課桌上酣睡的學生,那是必須請他站起來,而且是要站到教室後面聽課的。

雖然讓他站起來或者站到教室後面,他也不會有心思聽課,更談不上專注聽課了。但老師也不能裝糊塗,或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睡你的,我講我的。


至於為什麼學生不聽課,而選擇睡覺。不少回答者把責任歸罪在老師講課的不生動上。我對此,是不以為然的。上課並不和生動衝突,但知識因他自身的特性,是有一定的枯燥性的,他不是相聲,也不是小品,他是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開懷大笑,或者饒有趣味。你見過那個老師講的每堂課都笑聲此起彼伏,紅花熱鬧的不行,最後還成績個個優秀!知識是有其嚴肅性的一面的,刻意追求或者迎合低級的趣味與搞笑,那不是課堂,是劇院!


我個人認為,孩子上課睡覺,歸根結底的原因還是學生自身的原因。

據我私下找上課睡覺的同學談心,他們上課睡覺不是因為老師講課多糟,而是晚上他們的睡眠太少,又天氣熱了,快到了夏天,下午一二節正是人最容易犯困的時間段。兩個原因導致他們下午一二節課,困的一大半,趴著睡的一大片。


至於為什麼晚上沒睡夠,我也問了,他們的回答是,同宿舍的說話到很晚,或者看閒書,甚至玩遊戲深夜不眠(一般走讀生)。

所以加強學生的紀律管理,保證他們的充足睡眠,使學生們形成良好的作息生活習慣,才能杜絕學生上課睡覺的現象。


燦爛晨跑

教師看到學生上課睡覺是什麼感覺?我回答就二個字“悲哀”。我為老師感到悲哀,為學生自己感到悲哀,更為家長感到悲哀。


首先為老師感到悲哀,作為一個老師,如果你在上課時,有個別學生睡覺這無可非議,因為學生每天上課是很苦很累的事情,有時實在太累了,特別是放假回家再開學回到課堂的那段時間,由於在家生物鐘紊亂了,沒有得到調整,在課堂上打個盹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人畢竟不是機器,不知疲倦。不信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我們的學生時代生活,是不是有時課堂上也瞌睡過,相信很多人會也有過這種經歷。對這種情況我們看到了,提醒學生一下,相信學生馬上就會睡意全消的。但有許多學生在睡覺,這就不正常了,學生膽敢在你的眼皮底下睡覺,這說明老師有這三個問題,一、說明老師在學生眼裡沒有威嚴,學生沒有一點敬畏之心,這說明老師課堂管理能力太差,相信老師佯裝生氣,把課暫停一下,對學生進行一下批評還是有一定效果的,雖然對個別同學來說是沒有效果的,但畢竟能夠驚醒一部分學生。也算盡了老師的職責了。二、說明老師責任心不強,對於孩子一時瞌睡,我們要抱著善意的態度提醒他們一下,相信許多的學生還是領情的。我們不要不管不問,置身事外,不要像網上說的段子講的那樣:你學,或者不學我就在講臺不悲 不喜你聽,或者不聽我還在講解聲音不高 不低你交,或者不交試卷我還在批改不快 不慢你,心裡沒了師長我,手裡沒了教鞭和諧教室彼此相安!這是我們最無奈的事情了。也是最悲哀的事情了。人老師還是要講一點精神奉獻的。三、說明老師的教學能力有限。雖然有個別學生是來學校混日子的。大部分學生還是知道上學是來學校學習的,如果大部分學生都在睡覺,說明老師講的內容太沒吸引力了,老師講課在學生眼裡沒有價值,甚至是學生瞌睡的催眠曲。這對老師也是個極大地諷刺。現在的學生對老師的要求極高,不僅要求老師要把知識講懂,講透徹,還要求老師講得有趣,吸引人。還要會表演,甚至還要外表靚麗帥氣,真是高之又高。所以我們老師要不斷的提高自己,把課講得有用有趣。這樣相信學生瞌睡的比率會大大降低的。

其次為學生感到悲哀,學生來學校是來學習的,可是部分學生卻把學校當成了享受的地方,一些同學在學校就是這樣的形象,上課睡覺,下課瘋玩,放學買外賣大吃大喝。晚上回到寢室或者家裡玩手機,打遊戲。唯獨不把學習放到心上,沒有一點責任感。我為你們感到悲哀。對此我想把這樣一句話送給他們:身不飢寒,父母不曾負我,學不長進,我何以對父母。願你們醒悟,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你會為你今天的放縱付出代價的,因為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願你早日醒悟。

最後我為家長感到悲哀。網語有言,每一個熊孩子後面總有一個熊家長,這句話說得有一定道理。孩子之所以成為今天這種情況,與家長的嬌慣和教育是密切相關的。君不見有的同學上課睡覺,老師喊了又睡,屢喊不醒。有的學生老師上課喊醒了他,反而怪罪老師耽誤他睡覺,在課堂上大發脾氣。這些情況的出現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是與家長的縱容和嬌慣是密切相關的。聽別人說得一個事情:一個家長到學校去看孩子,覺得孩子在學校受苦了,給學生買了好多東西。終於到了學生所在的班級,從教室窗戶往教室一看,學生正在教室裡呼呼大睡。家長當即把東西扔了,把孩子從教室叫出來,痛打他了一頓。作為家長覺得孩子上學受苦了,去看孩子,卻發現孩子正在教室睡覺。悲哀之情可想而知。




師眼看天下

緊張!

或許有些老師會覺得憤怒、有些老師會覺得麻木、有些老師會覺得無所謂。但我卻覺得緊張,因為在自己的時間、自己的地盤居然有人肆無忌憚的睡覺、講話,那一定是哪裡出問題了,一定要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才行!

還記得剛開始當老師的時候,沒有授課經驗,表達也太過於枯燥,所以講話、睡覺的人特別多。當時很著急,經常問自己,是不是自己不夠威嚴

,震懾不住他們?經過自己的反思,和學生的交流,跟前輩探討後,我總結了以下最主要的三點:


1、突然換了一個老師,學生們會感覺很不適應,無論是授課方式、風格等。一旦有了不適應,學生在心理上就會出現一些雜念,進而發展為不聽課、開小差、睡覺、講話等。此時老師應該採取一定的措施來應對,否則學生跟課堂會越離越遠。

我的方法是和學生交流,找到之前的老師交流,聽之前的老師講課。找到學生們的問題所在,研究之前老師的授課方式、風格等。然後把自己的方式、風格融合進去,目前來看,效果不錯!

風趣、幽默、通俗,就像講故事一樣把內容教出來,是學生覺得最無痛的學習方式!

2、由於自己是教計算機的,免不了會有一些專業、枯燥乏味的內容。學生聽了許多專業內容而沒又沒聽懂,久而久之就會討厭這門學科。授課教師一旦發覺有此類問題,應該立即想辦法轉變授課方式,講專業的、枯燥乏味的內容講的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現在幾乎都是多媒體授課,多找一些圖片,尤其是動圖,還有視頻等配合講解,有了畫面,學生聽起來壓力就會小很多,並且興趣還會有很大的提高。

3、板書,無論上課多麼的幽默風趣、多麼的通俗易懂、多麼富有視覺感,如果沒有合理的板書,上完一堂課,只能上完了一堂課,但並沒有上好一門課。學生們聽課的時候大多並不知道哪些該記筆記,哪些該著重聽,哪些該多複習研究。所以,備課時,一份合理的板書設計,將使你的課堂變得完美,學生才不會白白聽一堂故事!

當然,原因其實是多種多樣的,這裡只是列舉了其中一小部分,希望各位老師們每一堂課都成功,也希望各位老師的學生個個出彩。謝謝閱讀!


IT李老師

作為教師,看到學生上課睡覺,是絕對不舒服的。試想,老師站在講臺上,學生坐在下面,我講得眉飛色舞,恨不得傾囊相授,你竟然無動於衷,和周公相會,這不是對老師的最大諷刺和無視嗎?換了誰,心裡也不好受吧?


剛開始遇到學生上課睡覺,感覺自己非常失敗,甚至羞愧自責。就會思考為什麼學生不願意聽自己講課,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怎樣才能把課上好,怎麼做既能讓學生學了東西,還要有意思。真的會反思自己,要求自己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能吸引學生關注。

後來漸漸就不再自責了。因為我發現,有的學生光願意老師說和學習無關的事情,隨便一個什麼話頭,他都能借機扯好遠。可是隻要是講課,要真正地學點什麼了,他就不願意聽了,就開始打瞌睡了。這樣的學生上課睡覺,絕不是因為老師講的不好,他就是不愛學習,上誰的課他都睡覺。因此,也就見怪不怪了。

再後來就是想著怎麼和學生作鬥爭,不讓他睡覺。如果是在我的課上,我會直接喊醒他,讓他站起來聽課。如果是在其他老師課上,我會從後門進入,把他弄醒。大家可能不知道,現在的學生睡功有多厲害。他們把書堆到桌子上,高高地,縮到後面趁老師不注意就趴在桌子上睡覺。後來學校要求桌子上面不準堆放課本,不能趴桌那就坐著睡;坐著被喊醒,就是站著也可以隨時眯會。



學生上課睡覺,有老師的原因,也有他自身的原因,並且多數是因為學生自身。作為老師,儘量把課上精彩點,吸引他。實在不行,那就讓他站著聽會課,千萬不要打罵學生。總之,盡心盡力,盡到當老師的職責就行了。有些事,是老師左右不了的,順其自然好了


道道的快樂重新來過


職業怪癖,不請自到,審視課堂,有話就說。

課堂上, 教師在上滔滔不絕,學生在下伏案酣睡,目即往返,感物興會,滋味良多,就其原因,求己求因,師主生次。

一、教師方面。課堂本是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是師生共創的生命歷程,共度的人生體驗。課堂理應是美的殿堂,教師是殿堂的天使,學生是天使的嬌子、靈動的化身,怎麼能昏昏欲睡,甚至昭昭沉眠呢?天使有責,責在:

一)教師的課堂教學不成熟、不完美無風格,學生便會有睡覺之嫌。一般而言,一個教師的教學要歷經摹仿階段→獨立階段→完美階段→創新階段,對應為教師課堂教學的三個階段發展——①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②教師帶著學生走向教材→③學生帶著教材走向教師,課堂上學生不會在第二第三階段睡覺,而在第一階段能不睡覺嗎?



二)教師的課堂教學不精彩、無對話、無思維,學生便會有昏睡之狀。是從本質上講,課堂裡思維的工作高於一切,只有為思維而教才是真正的課堂教學,所以,課堂應該是師生心買的溝通、靈魂的共鳴、思想的碰撞、生命的攀升、人格的洗禮。由此,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的“獨白”,而應由“對話”“發現”,具體為課堂教學——①要有知識,教師、不精彩、無對話、無思維、講精準、講精彩、講精煉;②要有方法,由思想而方法是思維的運行,是解決問題的鑰匙;③要有生活,教育即生活,社會即學校,人類創造知識的目的是讓生活更美好,課堂有生活,學生有思維;④要有境界,以人育人,彼此創造,共同發展,體現為以境界提升境界。這樣的課堂學生還會睡覺嗎?

三)教師的課堂教學無章法、無互動、無生成,學生便會有酣睡之鄉。成功的課堂教學是一部令人激情滿懷、蕩氣迴腸、興致無限的經典名劇——有引人如勝的開場→高潮迭起的中場→餘味無窮的末場,學生激情四射、激越互動、思維活躍,一節課不覺中遺憾而下,學生怎能睡覺呢?



二、學生方面。當教師的課堂教學——熔鑄教師了的生命、引動了學生的思致、噴湧了學生的情流,學生活躍的生命旋律激盪美的殿堂,

學生當無睡意,何談酣睡。當然,學生因身體的客觀因素(如帶病上課等)、生理的特殊原因、心理的特別因素等,不會排除上課睡覺。

總之,教師看到學生上課睡覺時,不僅是有什麼感覺,更應該是有什麼感觸,感觸自身、充實自身、提升自身、完美自身,才會精彩課堂、激越課堂、審美課堂,則無一人能睡覺!




凌川教育文化析源

本身就是一名教師,學生睡覺不單單發生在課堂上,考場裡也屢見不鮮,我們看見這些放棄一切的孩子,心裡的感受五味雜陳。

首先,是一種無力的“失望”

每一個站在講臺上賣力講課的老師,無論他的課精彩度如何,睡覺都是對這個老師無聲的抵抗,老師有時會嘗試忽略他,可心裡想做到忽略其實很難,誰不想自己的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呢?可這些孩子在本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放棄。有句話說: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

其次,是一種不被尊重的“憤怒”

三尺講臺在許多老師的心中都是神聖的,每次走上講臺前都要準備許久,可站在講臺上看見的不是充滿期待的眼神,而是麻木的、心灰意冷的神情,更甚者還閉上了雙眼。

這種行為既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放縱。但凡還有點師德良心的老師,無不是憤怒的,是“恨鐵不成鋼”的憤怒。

最後,是一種力不從心的“無奈”

有人會問:為什麼你們老師不去把學生叫醒?年紀還小的學生,你把他叫醒,他只會迷茫的看著你,沒過一會兒他又沉沉睡去。一些高年級的學生,有時會用暴力的手段去表達憤怒。我身邊就有一個同行,因叫醒睡覺的學生被當場甩巴掌,老師憤怒的離開教室,可又被領導喊了回來,結果這個孩子也沒有道歉,就這麼不了了之。這種情形這是讓人心傷,我們不禁想問師道尊嚴呢?這時,我們也只能長嘆一口氣,心裡想著班裡還有很多想學習的孩子繼續講下去。

面對這些選擇“沉睡”的孩子,我在他們背後看見的是缺少父母的關心、關愛、關注。缺少同齡人的欣賞、鼓勵、幫助。缺少老師的引導、理解、寬容。如果三方面能聯合起來,我想他們會睜開“雙眼”,重新點燃心底的火花。


善良初心


老師看到學生睡覺,肯定是心裡很不舒服。老師如果看到一兩個學生上課睡覺,可能是學生身體狀況不好,比較正常。問候一下學生,瞭解一下情況,臨時處理馬上解決下,就完事了。

如果是四五個或者更多,那就不正常了。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中學和大學,很大程度就是老師的原因。如果是我的課堂,我就感覺非常失敗。為什麼?理由如下:

第一、這種情況,說明學生是消極的、疲憊的,甚至更嚴重點說,對這位老師的課是厭倦的、反感的甚至是對抗的,只是敢怒而不敢言,採取的消極怠惰。但是,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學生就像一面鏡子,照出的是老師的樣子。

第二、反觀老師,一堂課上的怎麼樣,老師是主導。那麼,成功的課堂,老師既是導演,也是參與者,學生是主體,是主要參與者。主體不參與或者消極怠工,那就說明導演導的不到位或者嚴重不稱職。。

第三、作為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二者通過課堂教學都有所提高,即所謂“教學相長”。那就是: 一,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應該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體現;二,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應該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體現;三,兩種地位和作用應該是協調存在的;四,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是自覺的、積極的、主動的,知識應該是學生藉助老師、教材、媒體、教學環境等多種條件主動建構起來的,也就是說,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

第四、出現這種情況,可以說,這是對老師的一種警示,老師務必要警醒。要學會改變,改變觀念,改變教法,改變心態。只有老師改變了,學生才會改變,課堂才會高效。

總之,我是一切的根源,愛是最終結局。老師雖然感覺失敗、沮喪,但必須勇敢面對。上出高效課堂,才不愧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


龍哥的教育生涯

我是老師,學生上課睡覺我絕不叫醒,而且不允許同學嚇醒。

一、學習好的學生睡覺,不影響學習。因為我們上課大多數時間是廢話(相對於好學生),不聽也罷。

二、成績中等的,睡醒了還能精神抖擻好好學習一會,也不耽誤學習。因為每節課的重點就那麼點,精精神神地聽一會就會了。

三、不靠成績吃飯的學生,睡就睡吧。不影響其他學生就可以了,不搗亂就是好孩子。

這是事實,也是老師的無奈。曾經也叫醒學生,但是結果呢?不學習的帶動學不會的一起玩,老師還不敢把他們怎麼樣(參考上課吃火鍋的情況),學習差的學生絕不是因為沒聽課造成的。

把你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了,再來噴我,沒孩子的抓緊時間,別在這浪費時間。

補充說明,我上課氣氛很活躍的,幾年了,學生一般不睡覺。🙃


澠池人



作為一個資深教育人,看到這類問題,總是忍不住想說幾句。

每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看到學生上課睡覺,內心都是很複雜的。有生氣、有崩潰、有麻木、有失望。

那麼,學生上課為什麼會睡覺?



首先,從學生身上找一找問題。

如果一個學生偶爾上課睡覺,那麼他可能是前一天晚上因為什麼事耽誤了而沒有休息好,才導致他上課睡覺。

如果一個學生,經常上課睡覺,那麼,肯定要從這個學生身上找一找問題的根源了。



我見過的學生中,就有一個經常上課睡覺的。他基本上是每節課都睡覺,感覺實在是瞌睡,根本沒辦法控制自己。有時候他想聽課,但是,他戰勝不了自己的睏意。

當老師聲音大一點的時候,他會被驚醒,但是很快。他又陷入昏昏欲睡的狀態。有時甚至是爬在桌子上,直接進入深度睡眠狀態。



那麼,像這樣的學生,我們可以肯定的說,他天天晚上該休息的時候沒休息。要麼打遊戲,要麼玩手機,要麼聊天看電視看電影,要麼看小說,要麼幹其他的事。

遇到這樣的學生,應該及時跟家長溝通,瞭解孩子在家裡的狀況,讓其有所改變。



然後,從老師身上找一找原因。

無非就是,老師的課講得不夠精彩,導致學生上課睡覺。

老師講課不精彩,主要有這樣幾種類型:

聲音太小。老師聲音小,後面的學生根本聽不清楚,所以有些就選擇睡覺。



還有站著不動的老師。上課總是站在講臺上或者站在講桌背後,或者雙手扶在講桌上,長期這樣,後面的學生就會產生惰性心理而睡覺。

語調單一。有的老師講課,語調太過單一,聲音沒有任何的抑揚頓挫,從上課伊始,到下課,從來都是一個調子到底,平平淡淡,不高不低,重點不突出,這樣也容易導致學生睡覺。



敷衍了事。當然,也有極個別老師,備課不紮實,上課不認真,敷衍了事,應付差事,消耗時間。這也導致課堂上,知識點少,組織無序,課堂活動少,課堂秩序混亂,毫無精彩可言,也會導致學生大面積睡覺或者起鬨。



總之,學生上課睡覺,對上課老師來說,是一件不好的事,是個不好的現象。老師會覺得沒面子,沒成就感。學生也會變得厭學,不上進。

所以,不管各位老師,關於學生上課睡覺,是何感受,都應該想方設法讓自己的課堂變得精彩紛呈,讓學生上課不再昏昏欲睡。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有不同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