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真的要考985與211才有意義嗎?

未來某天終相遇

211都沒意義 985裡還得排名靠前的...因為現在學歷越來越不值錢

下面所寫希望同學們仔細看看 興許 也許一定會有幫助😉

我上面的評論確實有些尖銳 讓一些打算考研 剛剛考完研 剛剛考上研究生和已經在讀的同學看了不爽 還請理解 畢竟是網絡語言...

我之所以有上面的評論 並非憑空想象 也是有一定思考的回答

我們可以再進一步分析一下:

按照時間軸縱向比較看 現在的碩士研究生學歷比起10年 15年 20年前的含金量 企業及社會欣賞度和認可度 都已經差了非常多 我是2003年大學畢業 那時本科生也可以做老師 現在不是知名院校的博士畢業都不能進入本科院校了 那時的研究生數量相對較少 個人 社會和企業認可度普遍高一些 對比本專科生 研究生學歷確實有很明顯優勢 而現在研究生學歷的學生已經非常多 研究生學歷已經不能帶來曾經的物質和精神回報 物以稀為貴 說它不值錢了也不算離譜吧 當然還是物以稀為貴 頂級大學和一流大學的研究生畢竟還是少數 所以含金量比普通大學就高得多...


按照空間橫向比較的話 研究生學歷比本科學歷還是好不少的 但相對於十幾年前的本碩差距來說 已經微乎其微...雖然很多機構和企業崗位要求必須是研究生學歷才可 但那也只是因為研究生很多 同樣的工資支付為啥不用好點學歷的呢 也就是用人單位並沒有將研究生學歷同學的個人收入增加 反而只是壓低了本專科生的收入 給人感覺研究生還是賺得多些...說到底是中國教育進步太快 人才市場的供求關係在不斷髮生變化 店大欺客 客人之間打了起來...

有個高學歷 總強過沒有 這點總不錯 只是要考慮你的付出和回報比(費效比) 讀研要付出時間成本 要考慮機會成本... 讀研與不讀研 讀好大學與讀普通大學 讀碩還是讀博 自己應該有一個系統全面深刻的分析 而不是感性用事 想應該如何

對於年輕學子 馬上要畢業或剛剛畢業的同學們來說 充滿夢想和激情 滿懷抱負和理想 這挺好 這也正是青春少年應有的樣子 但是在繼續求學還是工作 求啥樣的學找啥樣工作方面 我建議大家不要自己獨自判斷 更不要跟風和隨波逐流 最好在自己分析和判斷的同時 能夠向身邊有認識 有總結有一定歷史和社會經驗的“智者”諮詢和尋求幫助...青春時光有一些專門是為碰壁準備的 誰也逃不脫 但一定要保證這個碰壁不會讓人不可救贖不能回頭才行 否則人生會多出許多後悔和遺憾...

另外 很多特別知名的機構和企業 要求第一學歷比碩博還要嚴格的多 如果本科不是出自名校或較好學校 即使碩博為北清畢業 也可能不被待見和接受...這個我有一定的切實體會啊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所以同學們努力要趁早啊 讀書時一定要真正用心 刻苦努力 別枉費時間和精力 讀研不要只為了一個證書和暫時逃避...

還有讀什麼專業的研究生 讀研究生時應該努力掌握什麼知識 除了專業知識外還要儲備哪些能力 這個可以與已經就業的同類專業 同樣學歷的網友或朋友聊一聊 或者在招聘網站上看看那些相應崗位的職位描述和任職要求是怎樣的 以做到市場上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我就努力成為那樣的人才 以客戶為導向 拉動式生產...

再者 要儘快根據自己的智力 知識 性格等等的特點和優勢 規劃自己的職業規劃 最大的事業高度是什麼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職業人 然後把大目標細化到1年 3年 5年 10年...的職業進步目標 有戰略目標 也有階段性戰術目標 每一個行動和積累都更容易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

假如現在考了研 畢業後找了一份還算滿意的工作...這個往往是人生路上的小目標 解決了階段性困難 隨著年齡增大 閱歷增多 每個人都不會再滿足於年輕時的小目標 所以眼界要放長遠 心要放大 應該問問自己“我現在取得的成績能給我帶來幾年的舒服 安逸和滿足呢?” To think big 未來無止境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都不是瞎說 你不想當總統 沒人會逼著你必須當...

我的學習和職業道路也可以說是比較坎坷吧 因為事事都是自己做主 而身邊沒有有認識人的提醒和點撥...

希望能幫到年輕的你哦


迪爾文化

並不是,當然考上985,211更好,全國的985,211大學只有那麼一百多所,大部分考研人是進不了這些985,211大學的,難道那麼多人考非211大學就沒有意義?


除了這些大學,一大批非211高校在各自的行業領域有很大的影響力,比如北京語言大學的語言類碩博士專業,中北大學的軍工類專業,上海理工大學的光學與熱能專業,華東政法大學的法學類專業,東北財經大學的財經類專業,中國醫科大學的醫學類專業,首都師範大學的教育類專業,燕山大學的機械工程類專業,陝西科技大學的材料工程類專業,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學等這些專業,這些高校數不勝數。這些高校的優勢專業並不比一些所謂的211大學差,他們的校友也很知名。

千萬不要被211,985這些名頭所束縛。整個社會的科研和發展並不僅僅是靠211大學支撐的,只要你學有所長,術業有專攻,定能為自己為社會貢獻一份力,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漫校園

這個答案顯然不是的,並非考取985和211才有意義。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關鍵。

這個問題對每個人都會有所不同,主要是看個人的發展。不可否認的說,考取985和211確實能拿到好的offer並且有好的歷練。但一般大學,只要你夠優秀那同樣也有優質的offer。

很多人在選校的時候,特別是分數處於臨界狀態的時候,名校可能沒好專業,專業好可能不是名校,這些都是兩難的選擇,也有相關的討論。

不管你選擇什麼,名校和好專業本身就給你提升了身價,但你如何你選擇,那就看你個人,我覺得兩個選擇都不會差。

這裡說的考研的確要考名校,但並非名校就不行,專業好有好的項目,得到鍛鍊,能力了提升了,這就是進步。

如果在名校沒有項目鍛鍊也是不行的。

現在很多企業可能更看重能力,HR會在學校上做篩選,這也是存在的,無可厚非。

總結

不管你考取什麼,看你自己的計劃和想法,只要你有思想有計劃,在哪裡都會發光,只是說平臺越好,發光越早,越有前途。

學校和企業的道理是一樣的,大企業也有混日子的,小企業也有年薪百萬千萬的。

謝謝,你有什麼好的看法可以一起交流。歡迎留言討論


生活觀察連連看



之後我又考取了博士,也是雙非學校,但是專業很強的!有時候很多地方雖然歧視雙非學校的學生,但是國內這麼大,雙非學校學生有限,大多數還是非雙非學校的,所以雙非學校的學生怎麼辦?要是按照你們想的,雙非學校畢業的都找不到工作麼?我感覺不是這樣的,雖然差距是有的,但雙非學校的學生照樣能找到不錯的工作!



聊足球而已

別為了學歷而追求學歷。

高等教育的真正目的還是想通過學習讓你在專業領域有所造詣。

985.211固然很好,比起這個我覺得你的國賽美賽獎項,論文,個人成就作品更具有說服力。

學歷只是一定程度上決定你能不能進入大企業的,但能力才是決定你是否能留下來。


百里長歌

這個不一定,東財不是211,你看看東財的學生沒有人要麼?還有,去年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招分超過了很多211,但一樣不是211,外交學院也不是。

但是,說真話,學歷貶值確實厲害。

一個是適合大學生的工作太少。

另一個是中國產業發展有問題。


鐵骨英雄祁同偉

本人高考重慶一本線上70,已經8年了,不是211,985工程大學,選了專業,沒選學校。其實專業更重要。更重要的是不要荒廢大學。野雞大學也可以發光。但是你到名牌大學你會發現那裡到處都是金子。紀念華科荒廢的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