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以後,媽媽怎麼過好自己的生活?

D丶Lei

自從有了孩子,女人的身份變成了全職媽媽或職場媽媽。無論哪種媽媽都很辛苦。

經常有人勸媽媽們不要整體圍著老公孩子轉,要有自己的空間。然而,寶寶3歲以內的媽媽,誰能做到有自己的空間,那就是女神了。

我不知道闊太們是如何生活的,我只知道一個工薪族媽媽的辛苦。

孩子小,處處需要精心照料,別說自己的空間了,和老公聊天的時間都沒有了。

雖然有老人幫忙,但是老人的精力體力都不如我們,怎麼忍心完全撒手給老人呢。

更何況,老人的育兒觀落後,還是親子帶孩子比較好。

3歲之內的孩子需要媽媽24小時的陪伴。不是說,現在不陪伴的話,等將來孩子大了想陪伴他都不給機會了。還是珍惜現在的時光吧。

什麼是自己的生活呢?是指和任何人都沒關係的生活嗎?好像並不現實。

我理解為,不失去自我的生活。

雖然寶寶離不開媽媽,但是媽媽也離不開寶寶呀。和寶寶在一起的時光是最幸福的。

上網給寶寶買東西的時候,順便也給自己買件衣服。懷孕前的衣服都已經過時了。和寶寶穿上親子裝,一起去遊玩,也能賺來很高的回頭率呢。

媽媽們在一起免不了聊一聊育兒經。這也很好呀。多學習科學育兒,多向別人取經。育兒路上能省心不少呢。看著懂事又伶俐的寶寶,是不是很舒心呢。

精心地給寶寶做一份營養餐,順便也給自己做一份。沾寶寶的光,自己也補一補營養。豈不是一舉兩得。

寶寶3歲前,自己的事業耽誤了?不,3歲前,我們的事業就是養育一個健康陽光的寶寶。我們的事業是給未來的人才打好地基。地基打好了,寶寶就要離開媽媽接觸社會了,這時候正是我們主動退出的時候,也是我們開始自己的生活的時候。

這3年,只要不失去自我,就是最好的生活。

不失去自我就是每天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並且做到了。

不失去自我是對自己放人生仍然有規劃,知道自己的現狀是暫時的,並且知道當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自己要去做什麼。

不失去自我是每天都不能停止學習。也許是學習育兒知識,也許是學習烹飪技巧,也許是學習英語,也許是為了3歲後的職場生活提前學習。

總之,只要不失去自我,就是最好的生活。


永遠乖乖

有孩子和沒孩子的生活,對媽媽來說的確是變化非常大。不管是在職媽媽還是全職媽媽,都需要重新規劃好有孩子之後的生活。


我是全職媽媽,就來談談我自己作為全職媽媽的想法吧。

都說在孩子3歲之前,媽媽幾乎需要24小時待命的,尤其是全職媽媽的生活,那就是整天都是圍繞著孩子展開的。

但是,我想告訴全職媽媽們,每天一定要有一點時間做一點關於自己的事情。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每天在屬於自己的時間裡,做一些關於自己的事情,會讓我們在每天帶娃的日子裡還能關照一下自己的需求。

我認為:

全職媽媽要好好愛自己,才能好好愛自己的孩子。

全職媽媽要內心強大,才不會在每天帶娃的瑣碎中迷失自己。

全職媽媽要將帶娃當作一份事業去經營,肯定自己的人生價值,做孩子最初的人生榜樣。


時間哪裡來呢?

1、孩子睡覺的時間。

這段時間孩子1歲之前是比較多的,1歲之後午睡時間和晚上入睡後的時間都是可以利用的。

2、爸爸休息時陪孩子玩耍的時間。

3、做家務時候的碎片化時間。

4、孩子自己獨立玩耍的時間。


做什麼事情呢?

只要是做關於自己的事情,都是好的。

1、自我提升的

比如閱讀和寫作,這兩件事情是每個媽媽都可以做的關於自我提升方面的事情。

如果有興趣又有一定的文筆基礎,還能在寫作方面有部分收入呢。

2、學一學自己有興趣的事情

喜歡什麼就學什麼,學好了這對全職媽媽來說可也是一種硬本領。說不定等到將來某天重新需要回職場打拼的時候,也是一種優勢呢。

3、能讓自己放鬆開心的事情

全職媽媽的狀態是非常重要的,心情決定狀態,所以媽媽們一定要讓自己有一份好心情,把全職帶娃當作一份自己的事業去好好經營,覺得自己有價值了,就不會覺得焦慮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萌媽百寶箱,頭條號原創作者,一位3歲小萌寶的媽媽,育兒也是育己的過程,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成為更好的媽媽,做孩子的榜樣。

萌媽百寶箱

老實說,生娃以後,我是過了差不多三年很怨念的日子。也深深感受到了爹媽之間的不公平。老公經常出差,白天他可以全力工作,晚上可以追劇,看看自己喜歡的比賽,生活和以前相差不大。而媽媽,熬過了哺乳期,也躲不過孩子2-3歲之間頻繁夜醒的時期(我家男寶睡覺一直不太好)。結局就是,我的睡眠狀況愈來愈差,神經衰弱,白天犯困,晚上想睡卻失眠,整個人精神狀態很差。看到很多同事利用午休時間去健身,我覺得自己做不到,因為真的很累。晚上翻開朋友圈,大家不是吃吃喝喝,就是看看電影,滿世界的旅行,只有羨慕嫉妒恨。

直到今年,我才開始改變自己。孩子也已經3週歲了,是時候調整自己的狀態了。對於這個階段的媽媽,有什麼建議,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首先,要相信自己,可以的!


其次,樹立你的小目標。越具體越好。

我知道,你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比如,身材走樣;比如,再也不能和小姐妹一起自在逛街;比如,你騰不出時間看書、學習等等。彆著急,一樣樣來,可以嘗試列出一張清單。這樣方便你後續合理安排時間,制定更詳細的計劃。

年初的時候,我有簡單列過今年想要做的一些事情:1、每季度讀一本書;2、重新學習英語,特別是口語;3、每個月固定存下一筆小錢;4、買一套專業的運動服,重啟跑步計劃,今年目標是可以一次跑完10公里;5、準備一個筆記本,重拾寫作;6、機會合適的話換一份更好的工作……

從易到難;從最簡單的開始實現。後面我會講到如何一一去實現這些小目標。個人覺得我列舉的也是一些最基本的改善自己精神面貌的途徑,大家可以參考。


看臉的世界,當媽媽也要會打扮

這是我的切身體會,姐妹們一定要試試看哦!生娃前,我是個完全沒有化妝品的女人。不是不想,是不會,又懶得去學。一年哺乳期結束後,我下定決心,要開始學化妝了。因為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嘛!30+的女人,再不打扮下,再美的衣服也撐不起來!

最開始,我拉著一個懂點化妝品的同事去了專櫃,買了些基本的底妝,花了1500+。一開始入坑,說真的還蠻心疼的。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旦開始上手,其實比想象的要容易,我技術越來越熟,風格也越來越穩定、自然(大家要相信自己,別覺得就自己手殘。找準產品,選對工具,其實挺簡單)

後來,我開始越來越關注美妝這一塊資訊,還能經常給別人出出主意,安利些新貨。當時那個陪我買彩妝的同事,現在都不如我瞭解行情。因為會打扮了,我和許多原本不相識的女同事漸漸成了熟絡的朋友,有了很多共同話題。新來的90後實習生,也可以因為聊聊護膚彩妝,而沒了距離感。有些做了媽媽的女同事,看到我都會忍不住誇:狀態越來越好了!我說,每天早起半小時就足夠了。這能讓自己的心情好上一整天。(插播一句:其實很多時候大家在洗手間、茶水間遇到,因為不熟悉會有點略尷尬,我比較擅長的是和大家寒暄幾句:今天的衣服很稱膚色啊!你的指甲不錯哦!這對耳環很適合你……有時候女領導看到我也會誇一句:恢復得不錯啊!讓我心裡會很得意。就算是客套,也很給力啊!)

現在呢,如果遇到工作非常棘手,忙亂,我也會讓自己快速平靜下來,花上幾秒鐘時間,塗上自己最喜歡的口紅,暗暗給自己加把勁。重新投入到手中的事情。

最近讓我特別開心的是,我辦公室一個接近40歲的女同事,主動要求跟我學化妝。我也嘗試了第一次幫人化妝啦~沒想到回去後,她老公非常開心,誇她“老婆,你好美啊!以後都要這樣……”所以,變美,真的能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都很愉悅!


沒有什麼比【健身】更重要了!

我開始健身這件事其實有點晚了。因為長期睡眠不佳,我覺得真的無力去運動。但是,各位媽媽們,其實運動是有助於睡眠的哦!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腦力工作了一整天,晚上躺在床上,還在盤算各種事情,明明很累了,可就是腦子停不下來,睡不著。但如果今天你去爬山,游泳,徒步暴走,晚上就會感覺身體很累,即使在很吵的環境下,也能立即入睡。

研究也表明,運動可以促進身體更多的分泌多巴胺和內啡肽,能夠讓人心情愉悅。所以,不管有多忙,放棄一些刷手機逛淘寶的時間吧。每天能夠在家高效率的鍛鍊半小時,就能出一身汗了。

說到這裡,你們是不是最擔心自己不能堅持。那麼,辦一張健身卡,購買一定的私教課程,我個人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私教課,可以教給你正確的動作要領,可以在你完成不了動作時給予一定的保護和幫助;同時最大的作用是,督促你練下去!

身體狀態變好,同時,我也體會到了堅持、剋制的快樂。當我想鬆口吃零食夜宵的時候,我會看看自己的肚腩,看看自己的麒麟臂,於是胡吃海喝的意願也就淡了。

健身不只是鍛鍊你的身。更是磨練你的心,你的意志力。當你可以和自己的惰性對抗,做任何事都會比以往更加堅持,更加努力!

這張圖就是某位媽媽產後不同時期的對比圖,夠震撼吧!


時間管理:用好碎片時間

最後說說方法論。咱們老媽子,剛開始的頭三年最煩的就是自己的時間不夠用。那就要反思一下了,你一天有多少時間真正用到刀刃上了。

完全和少女時代一樣,當然不現實。但我覺得,一個事情總有兩面性,有了孩子後,我更懂得要珍惜有限的時間,做計劃,然後,認真按照計劃執行。

再比如,我想有自己的讀書時間。我就告訴兒子,現在你自己玩一會積木or小火車,媽媽在邊上看書陪你。你也可以自己拿本故事書看看。這樣做,一次看上三五頁不成問題。積少成多,只要堅持,還是可以看完一些書的。

夫妻雙方都在家的時候,更好辦了,一個管,一個趕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家先生非常善於利用這些點滴時間,我給娃講故事,他就拿起筆記本坐在沙發上寫論文,搞翻譯。工作都是一點點累積的。

只要你想,時間都是可以擠出來的。孩子睡了,抓緊時間睡前鍛鍊一下。我買了瑜伽墊、啞鈴、健身的鈴壺,最後做一組平板。每天過得很充實。想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也知道,要實現,需要自己照著目標去思考如何一步步地實現,當你真的做到了,進步了,那種快樂,是很美好的!

偶爾犧牲一下睡眠,也沒什麼。安慰自己,成功人士一天都睡很少啊。但你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補覺。只要心態好,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某種程度上,孩子就是那個督促你,逼迫你成長的人!感謝我兒!


anniejuly

自從成了媽媽,生活一下就變了樣。生活裡全是熬夜、不修邊幅、尿不溼、奶粉、輔食、柴、米、油、鹽……彷彿你的生活從懷孕那一刻開始只是為了孩子、為了家庭。女人,特別是在當媽媽以後,對自己好一點,更加好好的愛自己。

1. 不要太苛責自己 生了孩子的我們,依舊是有事業心的,而有事業心的人,必須有的就是責任心,所以對孩子的吃喝拉撒及教育,同樣不會放手。魚和熊掌,無論怎麼努力,不能100%兼得。

2.調整好心態。在孩子呱呱墜地之日起,要調整好心態,不光自己要照顧好孩子,也要照顧好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靜心補養自己的身體,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有精力去照顧孩子。要知道,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你才完成了育兒長征的第一步。

3. 給自己留一個小小的空間,讓自己有學習的機會。學習會讓你頭腦靈活,思維清晰。這樣你才能跟上這個時代的腳步。工作也會隨著不斷的充電而得心應手。要知道,學習雖然不一定能改變我們的命運,但一定是改變我們命運的最好途徑。 4. 做個優雅、有氣質的女人。有了孩子也要注意自己的穿著打辦。不要穿的拖拖拉拉,讓自己的風采蕩然無存。想想當初的自己是何等靚麗呢!所以當你為孩子採購一大堆用品是,也不要忘了為自己選擇一件合適的衣服不求價錢有多貴,能淋漓盡致的展現你典雅與從容就好。

5. 珍惜閨蜜及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人類是群居動物,尤其是女性,天生對於友情的需求更大,我們可以拒絕無意義的社交,但是我們需要開心時,難過時,能夠得到理解和可以傾訴的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能讓我們彼此變得更加優秀。

6. 時間管理。善於利用碎片時間,早上溜娃,可以推車跑步;夜奶哄睡,可以背英語單詞。

7. 關心自己的身體。生孩子是一場煉獄,你從鬼門關闖了一回,身體差了許多。可是自從有了寶寶以後,你的眼裡只有寶寶,自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你也從不察覺。直到你發現自己總是腰疼、頭昏,發現自己開始有了白髮,皺紋也爬上了眼角……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我們不需要以孩子為由,放棄自己最初的追求和理想。我們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先努力讓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若干年後,我們都希望可以看到鏡中那個自信、獨立、有閱歷,可以讓孩子驕傲的自己,而不是那個被日常瑣事蹉跎的沒了光彩的自己。生活不只是家庭和孩子,親愛的媽媽們,千萬別忘了還有自己。


積極家庭教育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路歷程。我一直都希望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希望有了孩子也要保持精緻。但是在寶寶三歲以內,我完全淪陷了。餵奶,哄睡,照顧寶寶,擔心寶寶的身體的各種狀況,打理寶寶的吃喝拉撒。一天小時不分晝夜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得不到休息,得不到理解,勞累中也有心煩氣躁的時候。真是身心俱憊。但更糟糕的是,我有一顆保持精緻的心。我想學更多的東西,想看更多的書,想做點兒自己喜歡的事情,想把自己打扮得更得體,想和朋友們聚聚聊聊,想出去多走走多看看。而我真是想得太多了。因為現實跟不上我這顆上進心,我開始焦慮了。

當我在焦慮中度日,我沒有做成我想做的事,照顧寶寶的時候也沒能做到百分百的專心耐心。我的焦慮和煩躁不自覺的也會傳達給寶寶和家人。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努力思索問題的答案。我告訴自己,在特殊的階段必須要放棄一些東西。但不是永遠的,只不過是在這個階段裡不適合做,也做不成而已。但是同時,我可以得到一些更珍貴的東西。比如照顧寶寶,參與他的成長,這些經歷是隻要錯過就不會再有的。寶寶在成長,媽媽也在成長,我可以學會更多的東西。這樣告訴自己之後,我的心境平和了,漸漸走出了焦慮。

當我告訴自己我要和寶寶一起成長之後,不管多苦多累,心裡都是快樂的,充實的。照顧孩子是一種經驗的積累,我學會了很多。為了更好的照顧寶寶,擠出時間閱讀育兒雜誌或者手機上的育兒文章,我也學會了很多。當和寶寶互動的時候,能深深地感受到他對我的愛。他的童真,幼稚,萌萌的眼神,讓你覺得他真是個可愛的小天使。當然他隨時都會變成小惡魔,這時候又要去學習怎麼正確的管教培養孩子的知識了。現在,我的孩子已經快四歲了。隨著他各種能力的提高,與孩子共同成長就更加可行了。教他英語的時候,我自己也在學習。給他讀書的時候,自己也在進步。我們一起唱歌,一起畫畫,一起面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孩子三歲之後,我也能漸漸地抽出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了。我可以把自己打理的更精緻一些了,可以合理的安排運動的時間了,可以看自己喜歡的書了。雖然孩子還是很粘我,但我可以和他一起做一些事情了,我做瑜伽他也學得有模有樣,我看書,他也拿自己的書看,我洗漱的時候,本來一刻都閒不下來的他就靜靜的站到我身邊,用稚嫩的聲音問說,媽媽,我陪著你好不好?而他做遊戲玩玩具的時候,也都喜歡和我互動和向我分享他的心得。我也能從孩子的視角體驗到不一樣的快樂。

我想用我的經驗,建議更多的新媽媽,在孩子三歲以前,儘量給予孩子更多的專心的陪伴。暫時放下自己不能做的事。全心全意體驗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快樂。而三歲之後,更是打開了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大門,家長不僅僅能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且還可以和孩子做共同喜歡的事。這真是太美妙了。


迷艾圖

孩子並不是我們生命的全部,他只是借我們而來,未來的路由他自己來走,那麼媽媽們自己的一生呢?

1. 永遠的再學習能力

現在的女性賦予的使命更多,除了做好工作,女兒,妻子,媳婦,媽媽的多重身份,我們更重要的還有自己,永遠不要忘記自身的成長。職場媽媽可以因為孩子更加有了努力的動力,不斷提升業務能力,身體力行的感染孩子。

全職媽媽同樣如此,有了更多的陪伴孩子的機會,可以與孩子一起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比如畫畫,學琴。也可以利用空餘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專注於一個領域,堅持的做下去,看到很多媽媽因為孩子,愛上烘培,愛上閱讀,愛上寫作,並且這在一方面取得了成績,等到孩子羽翼豐滿,不再需要你的庇護時,你還有自己的愛好和選擇工作的能力。不至於沒有孩子在身邊而患得患失。

2. 與身體的對話---鍛鍊身體

鍛鍊有多種好處,一是,可以增加體質,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骨質開始疏鬆,鍛鍊能讓身體保持好的身體狀態。二是,可以放鬆身心,工作和育兒都是腦力與體力的雙重壓力,鍛鍊是最好的釋放壓力的方式,並且整個心理狀態也會更加積極樂觀。一個健康有活力的媽媽,孩子會為你驕傲的。

3. 珍惜閨蜜及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們人類是群居動物,尤其是女性,天生對於友情的需求更大,我們可以拒絕無意義的社交,但是我們需要開心時,難過時,能夠得到理解和可以傾訴的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能讓我們彼此變得更加優秀。

4. 閱讀的能力

當我們的知識體系不夠強大的,我們容易糾結,沮喪,痛苦,大量的閱讀能夠讓我們建議豐富的精神世界,幫助我們心靈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5. 共同成長的婚姻

世人沒有永遠婚姻,只有共同成長的夫妻,是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平衡法則適用任何一種關係中,如果任何一方停止不前,和另一方遠遠的拉開了距離,雙方沒有共同的話題,不能成為對方的驕傲,這段關係就會因為不平衡而很難高質量的長久持續下去。


憐幽草daisy

沒有孩子時,我們是女兒,是妻子。在家被父母寵愛,被老公寵愛,被愛包圍。那時的生活是輕鬆的,愉快的,經常可以聚會,還可以與愛人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攜手看一場喜歡的電影。

這時,媽媽們真的會發現,那個以前恩恩愛愛的老公,此時似乎也變成了小孩,還需要你的操心,孩子養育,就算稍稍參與下吧。

父母年事已高,不忍心再讓他們積勞成疾。公公婆婆也算了吧,只能把他們當做需要客客氣氣對待的親戚,還真不能完全指望呀。

當24小時被工作,孩子佔據18小時後,媽媽們對自己的生活,真是僅僅想想就可以了。

但有些縫隙時間還是可以抓緊,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的。比如,在送孩子學習興趣班的時候,可以自己報個藝術班。

我的孩子學習架子鼓時,我就給自己報了個琵琶班。在孩子上樂高課時,自己可以安安靜靜的讀本喜歡的書。

雖然很多人都勸我買車,但我還是上下班坐公交車,就是為了在車上能閱讀。這樣差不多以三個月的速度能讀完一本書。

必要時還可以申請工作崗位變動到考勤不太固定的銷售崗位,這個崗位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輾轉坐在公交車裡,積少成多,就完成閱讀了。

時間就是海綿裡的水,我們要善於把別人用來聊天的時間,做車的時間,排隊的時間,用來安排屬於自己的愛好生活!

同時不放棄工作,努力工作,掙足旅費,不需要看家人的眼色,就可以帶著孩子全球旅遊,這不也挺好嗎?

順便說一句,這篇文章,就是在公交車上寫完的,,,


秦嶺174942899

女人因為生理結構的原因,承擔繁衍生命以及養育後代的任務。且不說那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痛,產後哺育、身材走樣的壓力,以及漫長的教育子女的重任,統統落在女人單薄的肩頭。然而除了家庭中的母親的角色,女人也有在社會上追求自我價值的權利。一邊是嗷嗷待哺,張開雙臂等待母親懷抱的孩子,一邊是追求個人價值、發展的願望。縱使市面上流行著所謂“合理安排時間,家庭與事業亦能兼得“的神話。但內心還是明白,在陪伴年幼孩子的過程中,母親的個人價值往往要被掩埋。時間就這麼一點,給孩子的多了,給自己的就少了。給自己的多了,給孩子的就少了。 所謂兼得,大多數是有個得力的老人(可能是媽媽可能是婆婆)在背後幫你一起承擔養育你的子女的責任,使得你可以有時間放心的去追求自我。

如果你是事業型女人,對於自我價值的追求大過於心中洶湧澎湃的母愛,如果你也很幸運有可以信賴的老人幫你履行母親的責任。那麼就去追求自我吧。但記得有可能承擔孩子也許和你並不那麼親的後果;如果對你而言家庭角色重於社會角色,那麼就安心把時間和自己留給孩子,在孩子最需要你的那幾年,你也會從中獲得只有母親才能體會的快樂。但也要承擔一定程度放棄自我和個人發展的代價。 這兩種情況雖然都有欠缺,但至少你也會得到你想要的。 一切的沮喪和無助的源頭在於你兩個都想要而不得的痛苦。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己。有人寄託在事業,有人寄託在家庭。有人很幸運,年輕的時候就找到自己想要的。有人則兜兜轉轉到老都沒有答案。 然而答案永遠不在外面,而在乎於內心。內心安寧,便能在任何一個角色裡得到滿足。內心騷動,即使什麼都有也會感到不滿足。

女人是幸運的,因為有比男人更多的心靈成長的機會。沮喪、無助都將是暫時的。學會面對它們,克服它們。祝你能撥開迷霧。早日找到自己。

共勉。


草屋四瓦

從現在起,你就是自己的!

懷孕初期,當你吐得沒法睡覺、聞見啥都噁心時,有人安慰你:過了頭三個月就好了!三個月過後你身體漸漸變笨,以前的衣服褲子都穿不上,有人安慰你:生完好好鍛鍊,很快就恢復了!懷孕六個月後你肚子大到翻身都困難、看著鏡子裡嚴重變形的自己心裡很沮喪,有人安慰你:快了快了,生下來就好了!

幾個月後,孩子出生,你發現以前那些安慰,都!是!騙!人!的!

因為要哺乳,你根本就不能立刻瘦身減肥,更有甚者還得增肥;因為孩子太小要你照顧,你的睡眠時間連孕期的一半都不到;還是因為要哺乳,你什麼去皺美白的東西都不敢用,任由色斑皺紋在臉上肆虐。這時可能又會有人安慰你:別急別急!孩子一歲以後就好了!

一切的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樣了。你有了孩子,成了母親,不要再幻想短時間之內回到沒有孩子以前的生活。也不要相信那些孩子一歲就會睡整覺、三歲以後上幼兒園,生活就會很輕鬆的安慰。如果你真心愛孩子,不論他多大,你的心都在他身上。一歲沒了睡眠問題卻有了治理了情緒發展的要求,三歲不用扶著走路卻有了和陌生人接觸的風險,上學以後各種陪讀陪學的焦慮勞累就更別提了……孩子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需要你操心的地方,因為你愛他。

所以,不要再用”等到……我就……“的說法拖延找回自我的節奏,從現在起,在陪孩子的過程中,發現你們共同的樂趣。抱孩子做遊戲時,你可以把他放在腿上做一組仰臥起坐;給孩子聽音樂時,你可以趁機學唱幾首新歌;給孩子選換季衣服時順便給自己買條裙子……

總之,不要指望別人來改善你的生活,因為在帶孩的路上有人幫你是你的幸運,沒人幫你可能才是常態。同樣地,有人體恤你愛護你是你福氣,但最應該愛護自己的人就是你。

從現在起,把臉洗乾淨、把頭髮梳整齊、吃自己喜歡的飯菜,見縫插針運動美容,孩子睡著時用半小時想想自己要不要發展一項新事業……對自己好,終歸是自己的事,從現在起,做一個和孩子快樂共處的你。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親媽學堂

先給大家分享一下我今天的行程。正月初四,假期中,中午和老公,弟弟一起帶孩子出去吃飯,下午他倆去看電影,我帶孩子玩兒遊樂場,三點鐘,帶她休息了一會兒,繼續玩兒,四點半,自己打車帶孩子回家。六點半吃晚飯,本想九點她睡了去看場電影,但是她遲遲不睡,也不跟姥姥,導致我買好的電影票只好廢了。



以前,我對獨立空間,自在生活要求很高。即使是婚後,我們也都有自己獨立的朋友圈子,經常小聚,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生活。但是不得不說,孩子打破了這一切。記不清有多久沒聚會了,看個電影也要排時間。也不是沒人看孩子,就是覺得自己不上班的時候,有點空間最好陪陪孩子。



孩子就是一把枷鎖,沒有足夠的心狠是摘不掉的。所以,我的假期就變成了帶她去哪裡玩兒合適,我的聚會就變成了可不可以帶孩子,我的電影就成了你趕緊睡,我去看個夜場,我愛看的書就變成了各種繪本,我愛聽的歌愛看的電視就變成了各種英文兒歌,英文小動畫。



長這麼大,這是唯一一個給我帶來巨大改變的人。所以,過好自己的生活定義很多,就看你怎麼想,於我而言,現在的生活,也累也快樂。過的挺好,卻有很多想做的做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