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電影在當時那個時代是爛片,如今看來了不起的?

None______

TRON 電子世界爭霸戰


在阿凡達上映的第二年(2010),迪士尼拍攝了一部講述人類進入虛擬世界的3d視效大片《創:戰紀》,想要複製當時阿凡達掀起的3d熱潮。

當然迪士尼沒能如願,現象級電影不是說來就來的,《創戰紀》票房口碑皆輸。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創戰紀》其實是一部續集,它的首作是1982年的電影《電子世界爭霸戰》

這部電影的意義是第一次在電影中引入了cg特效。那個年代,很多效果都是利用模型做出來的,舉個例子,《星球大戰》系列經典片頭

最早期的時候是真的做了一條滾動的字母用攝像機實拍出來的。

而在《電子世界爭霸戰》中,全部用cg來製作畫面是前無古人的頭一遭。

當然,呈現出來的效果很奇怪,在當時的環境下顯得太超前了:


講道理,這麼超前的視覺效果,怎麼說也得提名個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吧?

然而,當時奧斯卡拒絕提名這部電影,他們的理由是在電影裡大規模運用cg技術是一種“作弊”行為。

這恰好佐證了這部電影中的超前理念。。。

到了今天,其實電影中加入cg特效已經是太稀鬆平常的事情,奧斯卡最佳視效每年頒發的對象也基本上都使用了這項技術。

而這一切的源頭,便是這一部《電子世界爭霸戰》。

另外,除了技術的超前,作為一部科幻片,本片可謂相當硬核,裡面涉及到的各種理論即使放到現在來也毫不過時,撐起一部科幻電影綽綽有餘。

也難怪續集《創戰紀》的評分那麼低,技術上做不到原作一樣引領時代技術潮流,主題上也沒有絲毫突破,也沒有繼承原作硬科幻的底子。

不過《電子世界爭霸戰》的確是一部應該再影史上留下痕跡的電影。


羋十四

1982年上映的《銀翼殺手》(Blade Runner)上映之初並不被人看好,如今卻早已成為科幻電影和cult電影中的經典之作。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了多部經典影片,包括《異形》《角鬥士》《美國黑幫》《末路狂花》《黑鷹墜落》《火星救援》等等,這些影片大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但《銀翼殺手》卻異常命途多舛。

《銀翼殺手》在1982年6月25日上映,同期上映的還有《外星人ET》《星際迷航2》,與這兩部商業大片的正面遭遇使得《銀翼殺手》票房遭遇滑鐵盧,首周票房僅有615萬美元。

《銀翼殺手》的票房失利雖可惜但也不無道理,因為這部電影太前衛太陰鬱,觀眾進影院圖個輕鬆,但《銀翼殺手》的內涵豐富的讓人難以理解。

沒有收穫觀眾的掌聲,在專業影評人那裡也鮮有好評。

大多數影評人對《銀翼殺手》的豐富內涵持否定態度,更多的詬病於其拖沓的劇情和陰鬱的場景。

就是這部上映之初不被看好的反烏托邦科幻電影神作,歷經歲月洗禮,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 獲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 獲美國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提名。

  • 在第3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獲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獎,獲最佳音效、最佳電影剪輯、最佳特殊視覺效果、最佳配音、最佳化妝師提名。

  • 第10屆土星獎最佳導演、最佳特效、最佳男配、最佳科幻電影提名。

  • 當時的大多數媒體都對《銀翼殺手》惡評如潮,其中包括美國著名影評人Siskel & Ebert,10年後,兩人一改初衷,盛讚《銀翼殺手》。

  • 在2004年英國《衛報》所做的調查中,有60位科學家認為《銀翼殺手》是影史上最棒的科幻片,口碑甚至超過了《2001太空漫遊》。

我曾見過你們人類所無法置信的事情--在獵戶座端沿,我看見太空戰艦在獵戶星座肩旁熊熊燃燒,我注視萬丈光芒在天國之門的黑暗裡閃耀,所有的這些瞬間都將湮沒在時間的洪流中,一如雨中之淚……死亡的時間到了。

我們可以看到,《銀翼殺手》的口碑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實現了逆襲,如今,《銀翼殺手》豆瓣評分8.1,IMDB評分 8.2,在很多電影榜單上,《銀翼殺手》位居前列。

好的電影不會被時間淹沒,無論是《迷魂記》還是《銀翼殺手》,影片真正的價值總會被人發現。

正如十幾年前,我們將全部的惡評傾倒給《滿城盡帶黃金甲》《無極》《夜宴》這三部電影,但現在看來,這三部電影無疑是國產商業電影的開山之作,而其故事、製作、陣容放在現在看來,都算很良心了。

說起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像局長一樣的80後,腦海中的第一反應是星爺的《大話西遊》

1993年周星馳與楊國輝合夥開辦香港彩星電影公司,然後拍攝了《大話西遊》,但是當年的票房成績慘淡,最終導致公司倒閉。95年《大話西遊》電影在內地上映的時候,也沒有取得多少票房

當時觀眾認為大話西遊惡搞經典名著西遊記,整個電影不知所云,被各大媒體評為十大爛片之一。

《大話西遊》的翻紅是隨著中國互聯網的起步而開始的。星爺“用不好好說話的方式演繹一段很正的事情”,這與當年那種好好說話好好演繹正經事的國產片氛圍不同。中國互聯網當年要區分於報紙、雜誌、電視臺,正是要在學習周星馳那套不好好說話卻要說正經事兒的藝術手法。

所以,《大話西遊》系列,實際上暗合了中國當年的思想意識潮流。這種暗合,造成當年大量的網絡發言第一人們給予極大吹捧。

於是對《大話西遊》的各種解構和解讀就風靡與網絡了。其實,星爺自己也承認,當年他也沒想到這部電影后來會這樣紅,很多網友的解讀,甚至連他自己也不知道電影情節中竟然能暗含這麼多秘密。

局長記憶中另一部被當年所低估,被誤判我爛片,現在看來其實是神作的電影是徐克導演的《蜀山傳》

當年《蜀山傳》被稱為劇情空洞,特效太多,票房慘敗。內地觀眾並不買賬,香港票房也不高,在美國也只是發行了DVD。

只能怪徐克思想太先鋒。

《蜀山傳》中,劍仙們可以劈天斬地,化自然之力為己用,可謂有通天徹地之能。光怪陸離的影像、奇思妙想的武器、令人目不暇接的特效,自然難以被樸實的國人接受。

為了製作《蜀山傳》的特效,徐克特地聘請好萊塢4家電腦特技公司助陣。花了一年時間才完成,耗資4000多萬港幣。《蜀山傳》的拍攝預算一超再超,最終預算接近一億港元。

在《蜀山傳》沒有完成之前,周星馳的《少林足球》號稱一共運用了400多個特技鏡頭,從而成為港片之最。

而與《蜀山傳》相比,《少林足球》顯然是小巫見大巫,徐克的這部《蜀山傳》總共運用了1600多個特技鏡頭,在港片之中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前無古人”了。

最經典的就是孤月大師為愛犧牲在玄天宗面前碎成千百片的鏡頭。看過的人至今應該還記憶猶新。

時過境遷,當人們受慣了特級轟炸後,再回來看徐克這部《蜀山傳》,頗有滄海遺珠意味。


中國吉林網

徐克的蜀山傳因太過超前,所以票房很少,但並不影響它成為傳世經典!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e37dc926005c86562441e3818b194063\

峨眉三鬥劍派主李英瓊

不回答提問,只評價一下評論區那些苛刻挑剔的人。

噴一個電影並不能顯得你多有內涵多有思想

或者你的挑剔並不能顯得你的品味高端

只顯得你無知而短淺

如果你看不懂某一部電影想表達什麼

也許並不是電影太差,而是你太普通太平凡

電影就一定要弄一些弦外之音來表達人性或者社會或者某些大家能有共鳴的大意義在裡面嗎?否則就是不知道表達什麼?

身在江湖而不自知的又何止你我他,坐井觀天嘲笑飛鳥也不過是我們聊以自慰的方式罷了

簡簡單單講一個故事的電影你們硬要說看不懂也不過是你認為它沒有內涵罷了,實則這簡單的敘述方式本就已經足夠內涵,是超越,是跳井而出的看飛鳥東南去,就像我講這段故事,看不懂想表達什麼的人,跟你此刻講了你也一樣不理解,就像人電影一樣噴我,認為我講了一些廢話浪費了你的時間,那你可以繼續在井底幻想上面的世界多麼豐富多彩,而不會像飛鳥一樣認為飛翔只是很平常簡單的事!

悟者,見路中石而悟

悟者,見水中魚而悟

悟者,見日出日落而悟

悟者,見雨聽風聞鳥獸啼鳴吃五穀雜糧而悟

愚人見海市蜃樓而悟


風雲先生

《滿城盡帶黃金甲》


影片根據曹禺的話劇《雷雨》改編,由張藝謀指導,鞏俐、周潤發、周杰倫等主演。


有人說這是老謀子拍的最爛的一部電影,但回過頭看大色塊的顏色運用與宏大規模的鏡頭敘述卻呈現出一番浩大的視聽盛宴。


該片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獎。

女主角鞏俐包攬香港電影金像獎、香港電影學會評論獎、香港電影金紫荊獎三座影后。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年度十大最佳電影。


不知名的小粉絲

當然是《未來水世界》

公元2500年,地球兩極冰川大量消融,地球成了一片汪洋。人們只能在水上生存,建起了水上浮島,泥土成了稀有之物。
一天,來了一個孤獨的海行者(凱文•科斯特納 Kevin Costner 飾),他用了一罐泥土換了淡水和番茄苗。正當他要離開時,當地人發現他竟然長著鰓和蹼,認為他是怪物,把他關了起來,準備過兩天將他處死。
時日,海盜襲擊了浮島,海倫(珍妮•特里普里霍恩 Jeanne Tripplehorn 飾)和她的養女伊蘿娜(蒂娜•米喬裡諾 Tina Majorino 飾)沒能趕上出逃的救生船,她們救出了海行者。海行者憑著過人的機智和勇敢,帶著海倫和依蒙娜逃了出來。
原來,海盜的目標只是伊蘿娜,依蒙娜的身世藏著一個驚人的秘密……

1995拍攝的電影,由於思想太超前,導致票房不佳。就是現在拿出來看,都會給你眼前一亮的感覺,和《瘋狂的麥克斯》是一種風格,不得不說這部電影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媽媽說名字要起十個字

說起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像局長一樣的80後,腦海中的第一反應是星爺的《大話西遊》

1993年周星馳與楊國輝合夥開辦香港彩星電影公司,然後拍攝了《大話西遊》,但是當年的票房成績慘淡,最終導致公司倒閉。95年《大話西遊》電影在內地上映的時候,也沒有取得多少票房

當時觀眾認為大話西遊惡搞經典名著西遊記,整個電影不知所云,被各大媒體評為十大爛片之一。

《大話西遊》的翻紅是隨著中國互聯網的起步而開始的。星爺“用不好好說話的方式演繹一段很正的事情”,這與當年那種好好說話好好演繹正經事的國產片氛圍不同。中國互聯網當年要區分於報紙、雜誌、電視臺,正是要在學習周星馳那套不好好說話卻要說正經事兒的藝術手法。

所以,《大話西遊》系列,實際上暗合了中國當年的思想意識潮流。這種暗合,造成當年大量的網絡發言第一人們給予極大吹捧。

於是對《大話西遊》的各種解構和解讀就風靡與網絡了。其實,星爺自己也承認,當年他也沒想到這部電影后來會這樣紅,很多網友的解讀,甚至連他自己也不知道電影情節中竟然能暗含這麼多秘密。

局長記憶中另一部被當年所低估,被誤判我爛片,現在看來其實是神作的電影是徐克導演的《蜀山傳》

當年《蜀山傳》被稱為劇情空洞,特效太多,票房慘敗。內地觀眾並不買賬,香港票房也不高,在美國也只是發行了DVD。

只能怪徐克思想太先鋒。

《蜀山傳》中,劍仙們可以劈天斬地,化自然之力為己用,可謂有通天徹地之能。光怪陸離的影像、奇思妙想的武器、令人目不暇接的特效,自然難以被樸實的國人接受。

為了製作《蜀山傳》的特效,徐克特地聘請好萊塢4家電腦特技公司助陣。花了一年時間才完成,耗資4000多萬港幣。《蜀山傳》的拍攝預算一超再超,最終預算接近一億港元。

在《蜀山傳》沒有完成之前,周星馳的《少林足球》號稱一共運用了400多個特技鏡頭,從而成為港片之最。

而與《蜀山傳》相比,《少林足球》顯然是小巫見大巫,徐克的這部《蜀山傳》總共運用了1600多個特技鏡頭,在港片之中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前無古人”了。

最經典的就是孤月大師為愛犧牲在玄天宗面前碎成千百片的鏡頭。看過的人至今應該還記憶猶新。

時過境遷,當人們受慣了特級轟炸後,再回來看徐克這部《蜀山傳》,頗有滄海遺珠意味。


大牌情報局

“大器晚成”是說能擔當重任的人往往經過很多磨礪,最終才會成才,也用來形容成功晚的人。在娛樂圈中,如雷佳音、張嘉譯等演員就是屬於大器晚成的演員。而對於電影作品,大器晚成也會適用,而這時候就是說在當時不火甚至被認為是爛片,但是後來看來十分優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那些“大器晚成”的影視作品吧。

《喜劇之王》

這部周星馳的經典作品在如今也是百看不厭,但是早知道在當年剛上映的時候一《喜劇之王》是票房平平,口碑一般的,僅僅是被香港人民視為一種搞笑電影罷了,實際上星爺的許多電影如《大話西遊》、《破壞之王》等作品都是叫好卻不叫賣的,但是後來人再去觀看時就會發現寓意深遠,雖然是無厘頭喜劇,但是其中所蘊含的生活真諦,讓人受益匪淺!

《無極》

陳凱歌導演的奇幻類型電影《無極》在2005年上映時口碑極差,甚至被罵為爛片之王!在那個時候看過《無極》的人都認為這部電影在劇情設計上混亂,各種愛恨情仇讓人錯亂不堪,所以《無極》可謂是口碑票房雙失敗!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們再翻看這部作品,卻發現其中喻味深刻,每個角色其實都是一個生活中的“悲劇”,就在這一個又一個故事中,才是生活的無奈和真諦,也難怪陳凱歌導演當時會說那句五年之內沒人看懂《無極》的話,現在來看,真的是引人深思。

《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是張藝謀導演的一句承諾,他和鞏俐的愛恨結局都放在了這部作品中。我們都知道張藝謀和鞏俐之間的絲絲縷縷,兩人可以說是相互成就了彼此,但是兩人最終沒有走在一起,而張藝謀也說自己欠鞏俐一部作品,這部

《滿城盡帶黃金甲》實現了他的承諾,也侵注了他對鞏俐的感情。但在當時,《滿城盡帶黃金甲》卻被網友批場面宏大,內容讓人不理解,一度被認為是爛片!但是知道了張藝謀背後的故事和《滿城盡帶黃金甲》傾注了各種感情後,再看則完全不同!


李洪夥

1982年上映的《銀翼殺手》(Blade Runner)上映之初並不被人看好,如今卻早已成為科幻電影和cult電影中的經典之作。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了多部經典影片,包括《異形》《角鬥士》《美國黑幫》《末路狂花》《黑鷹墜落》《火星救援》等等,這些影片大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但《銀翼殺手》卻異常命途多舛。



《銀翼殺手》在1982年6月25日上映,同期上映的還有《外星人ET》《星際迷航2》,與這兩部商業大片的正面遭遇使得《銀翼殺手》票房遭遇滑鐵盧,首周票房僅有615萬美元。

《銀翼殺手》的票房失利雖可惜但也不無道理,因為這部電影太前衛太陰鬱,觀眾進影院圖個輕鬆,但《銀翼殺手》的內涵豐富的讓人難以理解。



沒有收穫觀眾的掌聲,在專業影評人那裡也鮮有好評。

大多數影評人對《銀翼殺手》的豐富內涵持否定態度,更多的詬病於其拖沓的劇情和陰鬱的場景。

就是這部上映之初不被看好的反烏托邦科幻電影神作,歷經歲月洗禮,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 獲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 獲美國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提名。

  • 在第36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獲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獎,獲最佳音效、最佳電影剪輯、最佳特殊視覺效果、最佳配音、最佳化妝師提名。

  • 第10屆土星獎最佳導演、最佳特效、最佳男配、最佳科幻電影提名。

  • 當時的大多數媒體都對《銀翼殺手》惡評如潮,其中包括美國著名影評人Siskel & Ebert,10年後,兩人一改初衷,盛讚《銀翼殺手》。

  • 在2004年英國《衛報》所做的調查中,有60位科學家認為《銀翼殺手》是影史上最棒的科幻片,口碑甚至超過了《2001太空漫遊》。



我曾見過你們人類所無法置信的事情--在獵戶座端沿,我看見太空戰艦在獵戶星座肩旁熊熊燃燒,我注視萬丈光芒在天國之門的黑暗裡閃耀,所有的這些瞬間都將湮沒在時間的洪流中,一如雨中之淚……死亡的時間到了。

我們可以看到,《銀翼殺手》的口碑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實現了逆襲,如今,《銀翼殺手》豆瓣評分8.1,IMDB評分 8.2,在很多電影榜單上,《銀翼殺手》位居前列。

好的電影不會被時間淹沒,無論是《迷魂記》還是《銀翼殺手》,影片真正的價值總會被人發現。

正如十幾年前,我們將全部的惡評傾倒給《滿城盡帶黃金甲》《無極》《夜宴》這三部電影,但現在看來,這三部電影無疑是國產商業電影的開山之作,而其故事、製作、陣容放在現在看來,都算很良心了。






迷影生活

倚天屠龍記魔教教主


一 票房慘敗當時說是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票房並不理想,可以說慘敗,可能是當時的觀眾還不能接受這樣一部比較新意的電影吧,就好像當初星爺的《大話西遊》一樣。這樣一部票房不理想的電影,自然讓導演對第二部沒有拍下去的慾望。

二 李連杰合王晶鬧掰

1993年是李連杰最多產的一年。當上映他的《方世玉》時,《太極張三丰》已經開始拍攝,當《方世玉續集》接近埋尾時,又輪到《新少林五祖》開鏡,當《太極張三丰》在香港及臺灣上映時,永盛的《倚天屠龍記》又快要完成了。李連杰差不多每年都流連在北京製片廠。預計1994年產量會比1993年少一倍,但也有3部之多,巨大拍片壓力和片酬分成使得李連杰最終和王晶鬧掰結束,從此之後兩人沒有再合作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