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WF.D使用魯班加明世隱卻被XQ打出來2:16的人頭比,明世隱輸出為1%?

用戶6935975645386

在剛剛過去的在WF.D對陣XQ的第三局比賽中,WF.D的Evidoer選出射手英雄魯班七號,這是時隔365天魯班七號再次登場,而上次登場是在2017年5月20日。


明世隱輸出僅為1%看似場上無用,其實魯班七號高達51.9%的輸出傷害也是有著明世隱的一半功勞。

前中期,魯班和明世隱被XQ的七殺和阿泰一直針對,而魯班因為自身沒有位移、明世隱又缺乏保人能力,因此前中期的節奏始終掌握在XQ手裡。

雖然我們都知道魯班七號+明世隱的體系在後期是有著無限的可能,但與此同時這套體系的風險也極高,而且打法一旦確定為“四保一”就失去了主動進攻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WF.D在被擊敗前連野區門口都不敢出的原因,同時魯班七號將鞋子換為韌性更好的抵抗之靴也與這點不無關係。

另一點就是陣容問題,既然確定了以魯班七號為核心的打法,選個邊路夢奇和打野花木蘭我就很難理解了。路人局也知道必須選硬控英雄的吧?一旦魯班被強切,這套陣容的保核能力幾乎為零。

但可惜的是,最後一波團戰中明世隱先行被秒,缺少了明世隱的輔助,魯班七號又被XQ的關羽逼掉了一個閃現,後面團戰的結果自然不言而喻。順便提一下,楊玉環的輸出是真的高。


沐辰遊戲菌

魯班在kpl的出場率低的可憐

魯班這次上場在此屆kpl的常規賽當中還是第一次,是2018年5月20日出場,上次魯班出場還是2017年的5月20日,其中難不成有什麼甜蜜的聯繫嗎?這次好像是Evildoer送給觀眾的528禮物。不過五五開黑節明星表演賽也上場過魯班。可以說,魯班在kpl上上場概率小的可憐,這次上場令很多玩家的目光不由自主的關注在魯班身上。


魯班加明世隱是後期組合,難以前期發揮到很好




這局比賽,其實明世隱加魯班的組合後期還是很厲害的,但是前期WF,D就被XQ打成了0-6,常常處於被動,而明世隱也是一直全場跟著魯班,這樣WF就相當於缺少了一個人,結果一直被XQ壓著打,經濟差拉大,最後一波被XQ直壓高地,推掉水晶。


而最終結果出來,發現明世隱的傷害佔比為1%,也是創了kpl歷史最低了。不過魯班輸出卻達到了52%,這都是明世隱的功勞啊,明世隱輸出低也是很正常的,明世隱作為輔助輔助C位的話,確實幾乎沒有輸出的。

更多王者資訊或kpl賽事分析記得關注我呀~

萌菌說遊戲

自從關注了“王者能贏”,再也不用擔心競猜幣押誰了。

什麼問題都要兩面看,所以對於WF.D拿出明世隱+魯班組合這個問題也一樣。


一方面,必須是要肯定的。

魯班上次登錄KPL還是2017年的5月20號,沒錯,一天不少一天不多,正好是365天,魯班再次登上了KPL賽場。並且也徹底顛覆了射手打野的慣性思維,讓射手重回邊路。

這對KPL以及觀眾來說當然是好事兒,比賽上場的英雄多了,套路豐富了,比賽才會更精彩,才會吸引更多觀眾。一場從一開始就知道結果的比賽你還會去關注嗎,可能頂多等結果了吧。

再一個,本賽季轉型邊路,但是表現卻並不是現象級的WF.Evildoer,重新迴歸射手位,這是多少粉絲願意看到的!畢竟一碗豆已經可以算射手們的信仰了,本場比賽雖然輸了,但是說實話一碗豆本局表現還是體現了一個頂級射手的素養的:走位刁鑽,警惕性十足,輸出還算充足(畢竟沒有打到魯班的強勢期)。。。


另一方面,就是積極的對立面了。

本場比賽,WF.D雖然祭出了魯班加明世隱這個大招,本來打算在2-0時順勢拿下XQ,沒想到,還是慘烈的跪了。

WF.D知道自己要打四保一,但是卻不清楚自己要怎麼打,執行力不強,反而是XQ知道你要四保一,我就去找你的一打架!

WF.D也肯定預測到了肯定要遇到XQ的猛烈攻擊,但是XQ的攻勢明顯是超出了WF.D的預估。導致WF.D從一開始就一直處於被動的局面。

並且臨場隨機應變能力太弱,多次遇到了同樣被針對的狀況,卻都是被動的去接受,沒有主動找到方法去化解這樣的被動局面。

這就導致了兵線運行不出去,經濟差距被越拉越大。就在魯班傷害剛有點兒起色時,結果明世隱一個走位失誤被XQ抓住強秒,失去了明世隱加成自己保護的魯班,自然被打回原形,被XQ順利終結了比賽。


最後恭喜XQ進入勝者組,離自己的首個冠軍又近了一步。



王者能贏

拿魯班沒有問題,明世隱輸出低也沒有問題。上個版本射手輸出環境那麼差的情況下,一碗豆拿黃忠也贏了。問題在於,為什麼選了這麼一個陣容搭配魯班?夢琦,花木蘭,嬴政,明世隱,哪個可以在團戰中保護魯班?nobody!都沒有強控。魯班和嬴政的輸出很高了,為什麼不選個有控又比較肉的邊路?白起,張飛,夏侯,東皇,哪怕老夫子,鍾無豔也行。再不行,選程咬金去邊路牽制,對手抓程咬金的時候,也有機會。


modongyelang

魯班這個英雄其實不適合出現在比賽中 前期不管打什麼都很慢 很容易就被反野 而且還沒有位移。在節奏快的職業比賽中很難發育起來 但是有可能很適合大喬➕劉邦的體系 但是這樣就意味著你要打大後期 後期還要有良好的輸出環境 個人覺得 不適合出現在職業聯賽的賽場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